异象与信仰:回应和补充

郭偉文 Wyman Kwok
·
(修改过)
·
IPFS
·
是〈异象与信仰——反思我在扶乩坛的十年宗教经验〉的跟进讨论。
扶乩的台和V形笔(Credit: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兰阳博物馆所展示的鸾台与鸾笔.jpg)

[按:由于网媒如《立场新闻》《众新闻》已于早前停止运作,我把从前登载在此等媒体之一些文章(或少量早前投稿但未被接纳登载的文章)重新发表于此,本文属其一。 ]

不久前笔者的文章,〈 异象与信仰——反思我在扶乩坛的十年宗教经验〉,被刊登了,很快得到读者的回应,并且我自己也想到一些补充内容,故就本文。

一、回应

信念网络:有读者认为仙佛是存在的,因为其在乩坛所得到的叩问回答皆是非常准确,绝不含糊。暂不论其声称的准确回答是否真实(该读者亦没有提供例子),就算我假设是真实,这当然构成值得关注的理由,但不会因此就可定论仙佛的存在,因为我们的信念系统构成一个网络,命题与命题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所以,我们需要检查若是一个命题被接受,那么会否对信念网络的其他命题有「不良影响」;如有,有可能那原初命题的可信性会被否定,即使它也有证据支持(其实读者如要体会妥善处理信念系统的复杂性和难度,可硏究一下「悖论」(paradox))。

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是要找到「最佳的说明」,「仙佛假说」是一个可能的说明,可是原则上有可能存在其他的说明(但或者实际上我们暂时还不够聪明,未能想到),我们便要全面地考虑情况,以评估各个说明的可信性,例如,上次那篇文章末段提到的「其他宗教」的问题便要处理了。

诉诸宗教经典:有读者真的很有心,写了一个颇长的电邮给我,真诚地分享其观点,希望大家能更接近真理。我先感谢,亦享受良好的交流,然而,我不能认同当中的主要思路,略论如下。

该读者是一位教徒,其论点的最终依据的表达往往就类如:根据我教的经典,情况是如何如何;即其世界观是建基于该经典之上。明显的回应是问:那么为何要相信该经典呢?根据我看该电邮的内容质素,我肯定该读者是「可以」回答我的,但当然,不一定代表回答是经得起批判评估的。由于问题复杂,我只概述我个人的大体看法,以作回应。

其实不少高质素的分析都指出了宗教经典的一些重要的不合理内容,可供参考,但我知道有些人会想出各式各样的回应与反驳,试图为其所深信的经典辩护,而当中某些辩护可能是合理的,要看具体问题,而我想讨论的是,一些不惜一切以捍卫经典的不合理辩护方式。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合理的辩护方式呢?我猜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正正由于如果把所有信念、整个世界观皆建基于一本(或一些)经典,那么若是该经典被重要地质疑,那就代表可能会危害到上层的一切建筑(所有信念、整个世界观!),所以心理上极抗拒是自然的。

那么为何说那些辩护是不合理的呢?箇中关键是「封闭系统」这个概念,即我们的信念系统可以由于不惜一切的不合理辩护,而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其看似不能被证伪的「强势」,反而正正是其弱点、违理之处。举个例子,假如我要坚持相信「猫是高智慧的外星生物,是到地球监控人类的」这个荒谬的命题,你认为我可否为其辩护呢?固然可以提出很多有力的质疑,不过假如我要不惜一切地辩护,其实也可以提出不少「听似合理」的反驳(例如质疑:看不到猫有高智慧的表现,可反驳:正正是高智慧,所以隐藏手段十分成功!),而渐渐会形成一个封闭系统。 (对于「封闭系统」的详细论述及批判,可参考李天命博士的著作。)

我自己的看法是,宗教经典当然有其高价值,然而,把一己的所有信念、整个世界观皆建基于其上是不合理的、经不起批判的。我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宇宙根本上还有很多奥秘、谜团是未被解开的、是谈不上从经典中寻答案、找根基的。 (当然这里涉及如何理解经典来源的问题,已说过,问题复杂,就暂时到此。)

自我催眠和意动效应: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说过有位老师以主乩手的自我催眠来尝试解释为何乩笔会运动,而我亦提出了质疑:「我对催眠不太认识,但如果清楚道坛情况的人应该都会觉得不太可能,因为主乩手不需要任何准备(例如正在与人闲聊),但随时拿起乩笔便可扶乩(笔便会动),一点儿也不像要进入催眠状态。」该老师看过我的文章后,补充了其观点,说:「我相信受过长期训练的乩手能很短时间内便自我催眠。」对于此补充,我的回应是:一、该主乩手确实有多年的扶乩经验;二、我已经说过我对催眠不太认识,而只想重申,该乩手在扶乩前、中、后的表现实在太自然了,跟我们平常没有进入催眠状态好像没有分别,但是,我不排除只是我对催眠认识不足,而该乩手确有自我催眠这个可能性;三、所以,我需要催眠专家的意见作参考才能够更有信心地作出判断(或如能进行科学实验确认则更好)。

另外,该老师还说,除了自我催眠,还需要加上「意动效应」(Ideomotor Effect;亦称「念动效应」)去解释乩笔的运动。其实他这个自我催眠加上意动效应的解释方案,在网上亦可找到有人应用于尝试说明一些涉及物件移动的异象,例如可看以下视频的示范和说明。

按照我的理解,视频中的钥匙会转动是因为,钥匙是放在微斜的手掌上,再加上该男子在声称自我催眠的情况下,手部肌肉便会不自觉地轻微运动,以配合「钥匙转动」这个念头,而达到的效果就是实际的钥匙转动。其他一些可以在网上找到的以此方案尝试说明的异象个案,包括摆锤(Pendulum)、Dowsing Rod(网上似乎没有统一中文翻译)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些说明似乎皆涉及肌肉的「不自觉的轻微运动」,以制造需要的效果。如是,我认为难以解释乩笔的运动情况。为什么?因为,该乩坛的乩笔是移动得颇快,力度颇猛,和移动轨迹涉及急转的情况,打个比方,你认为意动效应那种不自觉的轻微肌肉运动可以解释李小龙在耍双节棍的情况吗? !是,是有些夸张,但似乎远不比用意动效应去解释乩笔运动那么不着边际。

那么有否可能在特别的自我催眠状态下,主乩手会施猛力于乩笔而仍然不自觉呢?那我只能说,这也太牵强吧,看不见有初步的可信性。其实我在上一篇文章表示过我亦当过附助乩手,而绝对肯定我是没有施力的,所以,可能亦会有人怀疑我是处于特别的催眠状态,而不自觉地施加了猛力,对此,我只能回答:「是,是有可能的,而我不自觉地写完本文亦是有可能的!」

另外,关于乩笔的运动,我还想提醒一下,它是似乎关连于乩文内容的,因为乩笔非纯无意义的运动,而是涉及书写文字的,因此,在说明乩笔运动的时候,也要考虑同时说明乩文内容。

我反对简单的认为乩坛异象一定不能由科学解释,这会窒碍科学发展;不过我也同时反对简单的认为现存的科学理论必能说明乩坛异象,这亦会窒碍科学发展!

二、补充

仙佛与科学的疑惑: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以下疑惑:「降坛仙佛似乎不懂、不用理会、不感兴趣于科学,但问题是,若是没有科学知识,祂们是怎么可能了解这个现代科技世界的呢?如果不了解,又怎么可能给出好的人生建议呢?」可能有人会反驳说:「太阳底下无新事,仙佛已阅世数百甚至数千年(甚至多「劫」?),早已通透世情,即使不懂科学,也是可以给好的人生建议的。 」我明白这类回应的意思,也不反对当中有一定的道理,但仍想补充说:一、我的意思是降坛仙佛或多或少给人一种停留在某个时间(似乎尤其与其在生时的时间有关)的古人感觉,例如其谈吐和关怀(例如祂们会谈一些在生时的事情或中国历史,但不会谈现代科技发明);二、我不是认为仙佛需要是科技专家才能了解现代科技世界,而只是认为其给人与科技的相当距离感,会使人自然地生疑其对现代科技世界有否基本的认识;三、或许有人会说,仙佛的赐语根本并非基于我们凡人的方式,而是一些神秘的神力,然而,说者又怎么知道呢?即使确如此,既然是神秘,那么诉诸其的说明能力也非常有限。

需要承托的重量:在扶乩坛的异象是值得关注的、是使人困惑的,但若是因此而假设的仙佛世界能够承托相关的说明重量吗? (其实类似的疑问亦可应用于任何一个试图解释世界的「超然形上假设」。)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试想想人类经验的丰富(其各种学问、关怀、思想等等),以及世界的森罗万象(各种动物型态、植物型态、物理现象等等);假如有人提出一套,在相对于我们的世界而言,在某个重要意思之下,是高于,或涵盖了,或更根本于我们世界的超然形上假设,那么很自然的问题便是:它真的能够说明我们这个极其丰富的世界吗?能够承托此无比的说明重量吗?事实上,我的很多质疑也是出于认为,相关的试图承托其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

人对神灵的渴望:面对世界有时仿似无尽的黑暗,面对一己之无力,如果存在着强大的光明、正义和仁慈力量,那是多么好呢——是何其深切的渴求!固然,神灵是否存在已争论了多个世纪,我亦无新意可添,惟望对此问认真者观照一己内心——是主观渴望,客观理智,还是其他力量,最影响一己之判断呢?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郭偉文 Wyman Kwok學得有點雜,主要是物理學、語言學和分析哲學,喜歡遊覧於廣大的智性領域,關注生命對世界的感受,嘗試說些有價值的話語。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中國逐漸成為科技強國嗎?

不服從的巨人——鄒幸彤最近的陳情文

超級預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