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USDT 支持,你到底授权了什么?
USDT 的最大好处是「提领」更容易了,麻烦之处则是需要学习下Web3 钱包(若用手机)、切换到Polygon 区块链、与gas fee 手续费的运作方式。
倘若你用USDT 支持之后,有去查看链上纪录,会发现交易方法名为「Curate」,而「Curator」即是马特市下一个重大建设的基石。
前述两项特点,我已在《Web3Matters 马特周报》第4 期里分析,在此不再赘述,欢迎大家去查看(和订阅)!
在此想提出其他一些思考:
你签了什么合约?
你是否注意到,首次启用USDT 支持时,你可能授权了一个智慧合约(smart contract)来「无上限」使用你的USDT 资产?
因此,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针对这种合约,去手动设定合约能取用的资产「上限」;假若合约被骇客发现漏洞时,可能减少受损害的资产规模:
这份合约,正是每次支持一篇文章时,所使用的合约—— 既然称为「合约」,那在签署授权前应该仔细一读的吧,就像你在社会上跑跳,不应随意签合约一样。但,你看得懂这份合约内容吗?
所谓的「智慧合约」其实一点也不「智慧」也不是「合约」。一般法律合约尽管可能复杂难懂,但至少还是用人们看得懂的语言文字。智慧合约就只是「应用软体的程式码」,若无任何软体开发的经验,恐怕是完全看不懂的。那么,为何你会敢于签署这种看不懂的合约呢?
对Matters 平台的信任。
尽管我们在Web3 经常讲求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精神,譬如:只要保护好自己钱包的机密助记词与私钥,就能守护自己的资产。但基于分工专业化后,我们还是需要「信任」各种平台,来更容易地操作各种工具。
你信任USDT 与Polygon 吗?
尽管Matters Lab 未来是希望广泛支援ERC20 代币,首波支援代币是USDT 稳定币,为什么?
你或许曾听说USDT 刚发行时曾谎称有1:1 储备资产,而后在接受脑哥采访时,公开宣示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最近也公告完全移除商业票据的资产了。
又或许你只需打开coinmarketcap.com看到USDT 市值高居第三名(仅次于比特币与以太币),便相信它「大到不会倒」?
至于区块链的选择,若是在以太坊主链,恐怕会让gas fee 手续费跟小额支持金额差不多了。那么,为何是选用Polygon,而非其他方案?
本文尚未能深入探讨此问题,而仅想起我曾在推特上看过一个有趣的比喻:
- 以太坊(自由市场经济)
- BSC(计划经济)
- Solana(财阀资本主义)
- Fantom(家族企业)
- Cosmos (浪漫资本主义)
- Polygon (印度市场经济)
- Polkadot (贵族政体)
终须适应的gas fee 问题?
首先,目前初入Web3 用户仍须学习gas fee 的运作方式。尽管你转帐的是USDT,在不同区块链上需要支付的gas fee 手续费,则是用各自的原生货币,在以太坊上用的是以太币,在Polygon 上用的是MATIC。这使得你以USDT 支持时,还得先备足另一种加密货币MATIC。
或许有些人还会遇到,以USDT 支持可能需要等上数十秒、甚至数分钟以上之久,尤其当你倒霉遇上gas fee war,或是刻意调低gas fee 手续费上限值时。
这恐怕是用户直接在区块链上交易,终有机会遇上的问题。我早在2018 年,就亲身见过一次这样的尴尬状况。
结语
这篇文章提出的疑问,可能远比解答还多。所谓去中心化的理想,最终仍建立在中心化的信任之上吗?我有时会想起《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当我们已经太习惯专业化服务的社会时,是否也将自己去了解事物本质的好奇心,逐渐转化为他人的责任?
PS 本文为「作者保留所有权利」,无视Matters 版权声明版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