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投资大师—杰西‧李佛摩

Interleukin互相看
·
·
IPFS
·
读再多的投资书籍也不见得可以笑傲股市,但是连这本书都没有读过,获利基本上等于妄谈。 — Warren Buffett

在美股历史上,有个人曾在1907年的美国银行危机中做空,赚了100多万美元,成了「股市之王」,让金融巨头—摩根大通集团创办人JP 摩根(JP Morgan)要求他赶快平仓,放过股市,以免美国金融体系崩溃。

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看见机会而逐步买入14万口棉花期货合约,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但厉害的是,他竟能全数卖出且又不压低市价。因此,他被人封为「棉花之王」。

最巅峰时的他,在1929年的华尔街股灾中做空,赚进1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5亿美元),而又被称为「华尔街大熊」。

这个在美国股票和期货市场创下许多惊人事迹的人,就是杰西‧李佛摩(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

一代美国交易大师—李佛摩。

《股票作手回忆录》(或被翻译成史上最强股票大作手操盘术;How to Trade in Stocks)就是他在自杀前一年,化名为赖瑞‧李文斯顿下,讲述自己的生平与交易事迹的回忆录。

我喜欢这个翻译版本,因为它还有彼得‧林区(Peter Lynch)和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的评论。

趋势交易

有次,一群朋友问李佛摩对小麦期货市场的看法。

李佛摩说:「如果你们真想从中赚到钱,一定要耐心等待!在价格达到1.2美元时立即买进,一定稳赚不赔。」「为何不现在出手?现在才1.14美元而已啊。」一位朋友问道。 「因为我现在还无法判断价格是不是真的会涨,虽然我觉得上涨是必然的趋势。」「那为何定为1.2美元?」「因为我已经观察很久了。这几个月来,价格就一直在1.1至1.2美元之间波动。」

终于,某天它的收盘价涨到了1.19美元。我行动的时候到了!上涨的趋势终于蓄积了足够的推动力,价格一碰到1.2美元就会冲破压力;换言之,只要能够突破1.2美元这个关键位置,小麦价格的最小阻力线就可以建立起来了。

第二天一开盘果然就是1.205美元的价格,于是我立即买进,接着又涨到1.21美元、1.22美元……一直涨到1.25美元。

分析走势以确定上下阻力及支持位,坚定信念,除非价格向任何一方突破界线,否则绝不轻易出手。 — Jesse Livermore

拉抬出货

当内线集团难以卖出持有的大量股票时,可能就会雇用一位作手,希望凭借他的技术和经验能让他们全身而退,避免承担巨额的经济损失。

有好一阵子,帝国钢铁公司股票一直默默存在着,即便它的基本面和前景都很好,但就是没人看好,也没人看坏,股价就一直不涨不跌,在70美元左右横着。所以,帝国钢铁公司的大股东们跑来找李佛摩,希望能为这档股票创造市场,让他们手上多达70%的股票卖出去。

随后,李佛摩研究了他们提供的报告,也聘请了一些专家调查这间公司的各部门经营状况,以掌握真实状况。种种迹象显示,这档股票是很有价值的资产,而现在的股价是非常甜的买进价。

因此,他决定承担起炒作工作。他开出条件:不要现金报酬,而只要10万股帝国钢铁公司的认购权,认购价格从70美元一直上升到100美元。这样的佣金报酬是依据成功与否而定的收益,比直接开个天价佣金,公平且合理多了。此外,为了保护自己,必须先把大股东们持有的70%股票用一个信托合约锁住,避免他们在过早卖出。

做好准备后,他悄悄地吸货和洗盘。他在70美元和稍高一点的价位买进所有挂单卖出的股票,让股价趋势往上,且顺便吸纳股票。然后,再停止买进。失去稳定的买盘后,意志不坚定的多头就会开始卖出,等到跌到一定价位时,他再继续买进,阻止跌势。就这样不停的交互买进和卖出,慢慢地把股价拉抬至100美元。

股价的拉抬开始引起投资者和媒体的关注,并散播给大众知道。这无疑是最佳的广告宣传,让每一个人都想买进,也为大股东们和李佛摩制造出可卖出超过10万股的市场!

打算卖出某种股票的时候,要尽量将其炒到最高价,然后一路缓慢压低,迅速卖给大众。 — Jesse Livermore

内线消息

内线消息!这四个字充满了诱惑力!人们不但渴望得到,也乐于提供给别人。

李佛摩曾听到一个故事:一位证券交易所经纪人波特‧沃克(Bert Walker)曾和南大西洋公司的一位董事做了一笔利润可观的交易,作为回报,这位董事提醒沃克尽可能多买南大西洋股票,因为该公司的董事们正努力让股票上涨至少25点。沃克据此推断这些董事们要提高配息率,并把消息透露给朋友胡德(JT Hood),随后两人分别买了几千股南大西洋股票。

一周后,南大西洋宣布了配息率。短短六分钟内,这档股票下降了6%。沃克气愤不已,亲自去找那位董事。对方解释道,他忘记自己曾把消息透露给沃克,所以后来董事会中主导的小集团决定改变计画时,便没有及时通知沃克。

这位懊悔的董事希望尽可能地弥补自己的过失,而又提供了一条消息给沃克,说他的几位同事已经买了很多的南大西洋股票,之后会将股票炒高。沃克不但宽容大度地原谅了对方,还将消息与胡德等人分享。

很快地,这档股票上涨了,让他们急忙买进,但不久后,这档股票就因为内线人士的抛售而暴跌,使他们不得不停损。因此,沃克愤怒地带着胡德到电报局,准备发一封电报大骂对方的不仁不义。但胡德却劝沃克打消念头并说道:「如果这电报发出去,我们就再也不可能从他那里获得任何消息了。」一个职业投机家竟然说出这种话,我们对这种蠢蛋还能说什么呢?

内部人士可能告知买进的时机,但却绝对不会告知合宜的卖出时机。 ......根据「内部」消息进行操作,会比饥荒、瘟疫、歉收等自然灾害和政治变革或所谓的意外事故等,更容易加快破产的速度。 — Jesse Livermore

股票拆分

除了利用「内线消息」,或是请作手或证券商拉抬股价之外,大股东们还有一种出售股票时惯用的手法,就是拆分股票来增加股票数量。

无论老股是以1股兑换2股、4股还是10股,都是为了让原有的股票能顺利卖出,对公司的基本面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就像是一公斤的包装,标价为1美元,却很难销售出去,但如果改成1/4公斤的包装,标价为25美分,销路可能就好很多,说不定还可以卖到27美分或30美分。

聪明的交易者务必要警惕这种与「特洛伊木马」性质极为相近的东西。 — Jesse Livermore

悲剧收场

杰西‧李佛摩纵横驰骋了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证券市场,获得了无数封号。这位如此传奇、厉害的人,最终是如何度过晚年的?继续拼搏,再创高峰?亦或归隐山林,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都不是。

他在1934年第三度破产后,患上了重度忧郁症,最后在1940年(63岁)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仅留下一封遗书给妻子,里头写着「我厌倦了战斗......我是个失败者。」

真令人不胜唏嘘啊~为何这样的投机大师竟是以自杀的方式离世?

答案或许如《投机者的扑克:操盘十八年手记》作者扁虫鱼(赵毅)所认为的:他的理想缺乏道德的展望,在他的梦中只有钱与更多的钱,却忘了财富的真谛

正如三千年前的《易经》的教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如此才能承载巨大的财物。交易、投机、投资、理财......都只是手段,或阶段性任务,只有我们自身的品格与梦想才能让我们走得长久。

李佛摩为投机客留下的最大财富恰恰是他的悲剧结局。 —《投机者的扑克:操盘十八年手记》
李佛摩的投资生涯轨迹。

摘录李佛摩名言

1.好机会都是等出来的,你硬要去抓的通常都是陷阱。

2.看对走势的人没什么了不起。你总能遇到很多在牛市早期就能看涨,在熊市早期就看跌的人。 ......但是,他们却没真正赚到钱。看对市场且稳握部位不动的人难得一见,我发现这也是最难学的内容之一。

3.在牛市中,利空消息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利多消息总是被放大;在熊市中,情况则相反。

4.寄希望于股票市场为你支付帐单,就是众多输家亏本的根源之一。如果你坚持这样的观念,终究会损失所有的本金。 ......当一个人一心想从市场赚到他急需的东西时,他该如何是好?他只能期盼变成赌博者,遭遇远比平常交易时大得多的风险。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Interleukin互相看分享自己閱讀後的筆記與啟發,並期許自己像介白素(白血球之間用來互相傳遞訊息的分子)一樣,充當書本與讀者之間的橋樑。 歡迎大家指出文章中的謬誤,以及說出自己的看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犯錯,是投資的一部分

投資中的資金管理

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