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拥抱创新就撞墙老化了
近半年左右与Meta(Facebook 的母公司更名后的新公司名称)有着密集的交手,主要是因为筹备中的活动进行了公众宣传曝光,自然在社群媒体上的曝光也成了重要的选择之一。
过去十多载由于事业的主要环境都在中国大陆,自然与Facebook 不会有什么熟悉的机会。在大陆的社群主要是透过微博与微信的公众号两者,微博类似Facebook 功能,是个公开的墙面,只要搜寻找到都基本可以见到。微信公众号这几年变化迅速,需要使用者自行进行关注,但是否会真正被关注者看到与打开,又是「演算法」决定了。
Meta 的股价在2月3日发生的巨大的崩跌,该日盘后大跌26.4%,市值骤减2,300亿美元!事件发生截至撰文时,各家财经、科技、时事......等分析专家与专栏纷纷出来发表各自的见解与推论表达为何发生此类事件。也算是狠狠的在伤口上洒了一大把盐。
综观各家的说法,不外乎用户增长碰壁以及Apple所修订的新用户隐私政策这两大主因,在台湾市场,可以明显感受到在Facebook 上的使用者年龄层被区分的越来越明显。即使同为Meta 集团的Facebook 与instagram 两者也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现在很容易在Facebook 的使用介面与推送信息中看到更多的instagram 内容,反之亦然。但是用户的使用习性不同就是不同,要透过App 的操作与提醒改变用户习性,从一个App 平台跳转到另一个已经不像是过去那般的利用一些技巧或是「陷阱」之类的就可以达成。
这一场「使用者注意力争夺大战」看起来到现在成了人人都是输家,没有哪家品牌可以维持长治久安的收益方程式,快乐的坐享丰富收益与名声。
为什么呢?
或许原因之一就是互联网的第一批用户已经进入中老年阶段,受限于过去的习性想要用过去Old School 的方式继续主宰这个领域,但新生代天生的叛逆与不受控逆反心理则不断的打破规则。君不见instagram 上的限时动态区域满满的新一代互联网用户黏着使用,老一辈看不懂,也不想去学习,毕竟新的科技与平台产品日新月异,老人们囿于过去的经验与视界会谨慎不想轻易投入,但对于新生代来说学习掌握一种新平台、新功能、新用法根本就像呼吸喝水一般的轻松,于是自然而然出现这样的分野后,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同温层,并且没有老一辈用户的参与后,也让这个区块更让新生代自在。
这样的现象,在一个instagram 或是Facebook 中可以见到,但扩大解释起来也同样适用。例如为何年轻人要用TikTok,为何使用PTT 与Dcard 者就是不一样?为何Line 里面都是中老年「长辈图」飞来飞去,而年轻一辈居然重新用起QQ 来做为即时通讯工具?透过上述一样的轨迹,就同样可以被说明与解释了。
于是对于自己所需要推广与被曝光的活动来说,就需要将要被传递的信息,透过更细微的分层规划,从概念的发想到素材的准备都透过不一样的出发点来制作,目的就是要跟不同的受众对话,用对的语言把对的信息送到对的受众,才有机会可能勾起兴趣从而进入发生交易关系的连结开始。
这应该是这个世代下的常态了,如果不能将心态与身段放软与保持弹性,用更自在包容的方式来拥抱新科技与工具,守成自然可以让人安心,却也更可能越走越狭隘后,成为故步自封的老化族群。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