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的代價:電視劇《切爾諾貝利》觀後感
有些電視劇看後會有寫感想的衝動。就像HBO的《切爾諾貝利》。一個發生於33年前的悲劇, 已經沒有新鮮感。原本不太喜歡這種基於現實的災難劇,在看前一集時,甚至感覺有些沉悶,還睡著了。但是從第二集開始,隨著主角核物理學家瓦列裡·列加索夫的出場,緊張的營救和探尋真相過程步步深入,不僅情節扣人心弦,揭露的事件真相也讓人震撼和思考。
影片有兩個主線: 第一個主線是電視劇通過庭審生動地揭示了被認為不會爆炸的反應堆為什麼爆炸了。核反應堆是核燃料的受控鍊式反應,反應堆的中子數是控制的關鍵。中子數過少則功率不足,中子數過多則反應增加,溫度升高。反應堆設計了很多控製手段,對核反應進行有序控制, 比如設計了211支可抽插的控制棒,控制棒插入越多,產生的中子越少。最後的一個保險措施是,AZ-5緊急停機電鈕。當這個電鈕按下,211支控制棒立刻插入,中子數會立刻下降。所以RBMK石墨沸水反應堆被蘇聯核工程人員認為是不可能爆炸的。
RBMK石墨沸水反應堆是蘇聯科技的成果,蘇聯的政治制度為反應堆帶來了潛在的事故因素。蘇式製造有低成本,低安全係數,簡單而缺少冗餘性。為了節省成本,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只有單一的防護層,反應堆一爆炸,燃料堆芯就暴露於大氣中。
為了政治獻禮,4號反應堆在沒有充分測試下提前開工。於是邊生產,邊測試。事故當天反應堆計劃完成一個測試:測試反應堆停機後,仍在工作的渦輪發電機能否給備用的柴油發電機提供足夠電力正常啟動。碰巧的是,一個小型發電站無預警跳機,基輔電網調度要求切爾諾貝利支援尖峰用電,延後停機。於是測試被推遲至當日深夜。延後測試影響很大。受過訓練的早班人員下班離開,晚班人員受訓不足。負責指導實驗的副總工程師佳特洛夫急於建功,不肯取消試驗。而這時反應堆發生“毒化”效應。產生的衍生物氙-135吸收中子,使得輸出功率持續下降。剛升任高級工程師的托普圖諾夫經驗不足,為了迅速增加功率,抽出了大量的控制棒。當測試停機,蒸氣供應被切斷,隨著渦輪動量逐漸降低,發電量下降,受其驅動的冷卻水流量隨之減少,溫度升高。高溫導致蒸氣增加,降低了水吸收中子的效率,進而導致輸出功率增加;升溫又導致更多的蒸汽。形成了一個危險的正反饋循環。剩下的12支控制棒過少,不能抑制正反饋過程。功率激增,溫度上升。工作人員不得不按下AZ-5緊急停機電鈕,被抽出的全部控制棒開始重新插回反應堆中。但是控制棒的設計存在隱患。控制棒的尖端連結了一塊促進鍊式反應的石墨。所以控制棒插入時,功率先升後降。直到控制棒插入足夠深,反應速率才會被抑製而下降。但這時溫度過高使部分燃料棒變形,控制棒僅能插入三分之一。卡住的石墨繼續促進鍊式反應。不到數秒功率便上升至額定功率的10倍。導致大規模的蒸汽爆炸,切斷了冷卻水循環,導致堆芯持續升溫,最終爆炸。
設計缺陷,人為錯誤,政治因素和偶然因素堆積在一起, 導致負反饋抑制變成了正反饋激勵, 一切防止措施都失敗了,小概率事件都集中發生了。墨菲定律說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再小的可能性,在長時間累積過程中,終究會發生。一系列錯誤環環相扣,導致災難發生,看似偶然,但是一系列的偶然性背後是必然性的驅動。
第二個主線是對待真相的態度。當爆炸發生,沒有人發出核污染警報,救火隊員沒有任何防核措施。副總工程師佳特洛夫不以為意,堅信RBMK石墨沸水反應堆不會爆炸,不僅自欺也意圖欺人,把儀器的測量上限3.6倫琴當作即時輻射量上報,而實際輻射量已經超過兩萬倫琴。廠長佈留哈諾夫意圖大事化小,輕描淡寫。當地的元老黨政官員宣告要首先對付反蘇勢力,切斷電話線,封鎖城市。根據報喜不報憂的報告,蘇共事故處理委員會得出了情況已經得到控制的結論。列加索夫基於科學常識,力排眾議,被派往現場調查真相。在現場,他發現堆核已經暴露,還有再次爆炸的可能,提出了種種營救措施,力陳疏散居民。另一位核物理學家霍繆克在明斯克發現核污染塵埃,自告奮勇前往切爾諾貝利,參與搶救,並開始調查真相。發現揭示AZ-5緊急停機電鈕會讓功率先升後降的文件被克格勃抹去了關鍵內容,導致核反應堆工程人員不知道這個隱患。霍繆克被克格勃關押。電視劇揭示了一系列謊言導致災難發生,更多的謊言導致污染擴散, 60萬人暴露於核輻射污染之下。
終劇時列加索夫在法庭陳述:“每個謊言將成為真相的欠債,直到真相到來。我們重複撒謊成為習慣,連我們自己也忘記了我們在撒謊。但是謊言就在那裡,欠債終會被清算。…不管我們看見與否,不管我們接近與否,真實總在那裡。真實不在乎我們的需要,不在乎政府想要什麼,不在乎我們的意識形態,不在乎我們的宗教,真相時時等待在那裡。在切爾諾貝利,我們擔心真相暴露的代價,但是現在我要問什麼是謊言的代價?”
兩年後列加索夫記錄了自己的回答:“謊言最可怕的代價,不是它們被誤認為真相,而是當我們聽過了太多謊言,再也無法分辨真相。除了放棄對真理的信仰,滿足於謊言堆砌的故事,我們還剩下什麼?” 錄下了所知道關於切爾諾貝利事故的真相後,他於1點23分45秒-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的時刻上吊自殺。
讓人想起2011年甬台溫鐵路列車的追尾事故。同樣是設計缺陷,人為錯誤,政治因素和偶然因素堆積在一起造成的事故,墨菲定律再次發生。之後的搶救同樣充斥著謊言和掩蓋。
謊言不能抹殺真相,謊言只能推遲真相的發生。謊言是真相的高利貸,撒謊越多,拖欠越久,被清算的代價越高。戈爾巴喬夫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可能是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 切爾諾貝利告訴我們:謊言是防火牆帝國的遮羞布,謊言也是專制制度的掘墓鏟。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