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研究所的業餘年度書單

沙丘研究所
·
·
IPFS
·

雖然方法和媒介多了,但書籍仍然是最快速和行之有效的學習手段。沙丘研究所需要很強地參與互聯網內容生產和知識傳播,但閱讀思想家、文學家的原文仍然是提升自己最主要的方式。

在2020年即將過去的今天,我們挑選了7本對我們來說最有啟發意義的書籍與大家分享。這個推薦方式是“業餘的”,因為我們並不以文學批評或者文藝研究的方法來切入,而是通過很輕鬆和日常化的感受來講。這個名單也並不用來概括2020年的公共事件或者知識界/出版界的大新聞,作者的選擇也沒有管在世還是不在世,國內還是國外,甚至七本里面卡夫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各佔了兩本。總的來說,就是很主觀的。

說了這麼多預警,還是希望這期推送大家會看得愉快,因為書真的還是很好的!

01 博爾赫斯,《阿萊夫》

作者: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1986) 推薦版本:王永年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薦人:陳飛樾)

沙丘研究所的名字並不來自弗蘭克·赫伯特的科幻作品《沙丘》,而受啟發於博爾赫斯的《沙之書》。在作品的創作上,博爾赫斯確實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強有力的指導性力量。在很消沉或者自我懷疑的時候,重新閱讀他的短篇小說也總能夠讓我得到慰藉。說實話《沙之書》《阿萊夫》《小徑分叉的花園》《杜撰集》這幾本書我常常搞混,很多時候也記不大清楚某一篇忽然想重溫的短篇具體出自其中的哪一本。不過這種糊塗大概也挺應景。

我推薦《阿萊夫》而不是另外三本,只是因為《永生》一篇收在這本里面。 (當然我現在知道是因為剛剛查了一下。)連續閱讀完博爾赫斯之後的一段時間,其中的幾篇會慢慢像海水中的孤島一樣浮現出來——可能是其中的某一兩句話,可能是一種結構上值得把玩和掂量的遊戲感,可能是因為故事所呈現的某種狀態讓人對博爾赫斯寫它時候的狀態浮想聯翩……對我來說《永生》肯定是其中的一個,很多時候這篇氣味很強烈的作品都在引誘我重新再在腦子裡把它過一遍。

永生之城插畫by Alex Sager

初讀這篇應該是在年初,當時和朋友約了晚餐,我到得早,就拿著手機讀電子書。當時天氣還是很冷的,但我偏偏就在室外遊蕩。這篇很快就讓人上頭,因為毫無戒備地和這種作品劈面相逢,我整個人幾乎處於過分亢奮的狀態。 ——“下雨了,緩慢有力的雨……”——現在記得當時走一段看一段,有幾頁必須要讀完抬起頭起來歇一口氣,把手機揣回兜里,走來走去平復一下情緒再繼續讀下去。總的來說,博爾赫斯的創作裡面似乎有一種典型的類型,在這些文本里面他捏造了一個玄妙的、充滿無限和重複意味的小宇宙。 《永生》一篇肯定就是對我來說相當有感染力的。當然,僅就我自己而言,《環形廢墟》《南方》《藍虎》《巴比倫彩票》《艾瑪·宗茲》等等也是一樣——讀完以後其中某些意象會逐漸浮現出來並且前來重訪。只是或許因為當時特殊的場景,《永生》讓我尤其記得深刻。 (我的另一個朋友也有分享過類似經歷。他在出國的飛機上讀《代表大會》,讀一會兒瞇一會兒,瞇一會兒起來再讀一會兒,後來感覺恍恍惚惚,如夢似幻,完全被博爾赫斯牽到了門裡。)

02 卡夫卡,《審判》

作者:弗朗茲·卡夫卡(1883-1924)推薦版本:文澤爾譯,果麥文化

(推薦人:李雅倫)

閱讀卡夫卡的長篇小說是我今年最享受的事情之一。對我來說,《審判》和《城堡》這兩部長篇小說展現了世界和生命最本質也最真實的樣子。

這兩部小說可能都不是傳統意義上而言引人入勝的故事,甚至沒有說得通的故事情節或者不斷推進的傳統意義上的情節發展。在卡夫卡的故事裡,總有某樣威嚴而冷漠的權力存在,它如此清晰地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人卻永遠無法達到或者進入它內部。一切事件在這樣對抗的關係中展開,被迷霧一般的荒誕籠罩著。

卡夫卡在創作《審判》時自繪的草圖

我覺得《審判》其實是個非常抓人的故事:主人公“K”在30歲生日的那天被逮捕了。沒有罪名,也沒有逮捕程序,甚至自由也沒有受到影響。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幾乎沒法停下來,我被這個讓人迷惑的前提緊緊抓住。和主人公一樣,我也如此好奇:他為什麼被逮捕?是什麼法庭?犯了什麼法?怎麼處罰?為了尋找答案,主人公進入一個錯綜複雜的神秘系統,一系列的事件卻並沒有把故事推向一個答案,而是慢慢展現出一個藏於日常生活中的讓人莫名其妙的迷宮

這個故事中的場景、空間和人物都帶著一種現實抽像後的奇妙錯覺——長而空曠的走廊,或者是藏於公寓裡的法庭,樓梯盡頭窄小的畫家臥室也通向壓抑的法院。 《審判》似乎展現了人生的一個片段,即“命運”荒誕地降臨到人身上,而我們如此疑惑不解,更不願接受,所以試圖躲藏、試圖尋找原因。在這過程中,這種奔波和躲藏似乎也變成了生活最重要的動機。

03 卡夫卡,《城堡》

作者:弗朗茲·卡夫卡(1883-1924)推薦版本:文澤爾譯,果麥文化

(推薦人:李雅倫)

《城堡》和《審判》中都有一個“神”一樣的存在,這個無形的東西貫穿始終,籠蓋著普通人的生活。不論是法庭還是城堡,它掌控著一切,卻又撲朔迷離、不可觸及。

雖然很相似,但這兩部小說又是兩個方向相反的故事,即《審判》中的主人公被一個神秘的權力迫害而奔波躲藏,而《城堡》則是主人公為了被神秘的權力接納而做著徒勞無功的努力。

為《城堡》所做的建築圖像創作,by Blake Davis

相比而言,《城堡》的故事似乎更加冷峻,對我來說也更加深邃。在這個故事裡,被任命為土地測量員的主人公“K”來到城市,他不斷嘗試進入近在眼前的城堡,融入這個新城市的生活,但是他卻不斷發現這個城市和這個龐大的機構如此令人迷惑,可望而不可即。如果說《審判》展現了命運的運作,那麼《城堡》對我來說似乎是人生本身的過程。我們都像主人公一樣出生到一個荒謬的世界和一套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理解和融入的系統,但我們總在這樣雲山霧罩般的環境中奮進,嘗試去取得某種超越孤立生命的東西。

還在初高中的時候,加繆的《局外人》很深地震撼到我,它給我一種驚奇的認知,即世界是冷漠而荒謬的,而人可以擁抱它。一直到今天,我都熱衷於存在主義哲學。 《西西弗斯神話》《恐懼與戰栗》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但是我覺得卡夫卡給我帶來了一種更深的共鳴。或許我對於故事的理解並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是他描繪出的夢魘般的圖景也深刻地打動了我。有朋友提到,他對卡夫卡如此知名而受歡迎感到很驚訝,因為他的作品或許並沒有那麼好讀甚至有些難以理解。但是,因為他的知名,很多評論家都從各種角度解讀他的作品,比如對法律系統的批判或是對官僚體系的斥責。不過我覺得卡夫卡只是描繪的是他自己最真實的世界,一個荒誕的神秘的威嚴的世界。我和陳飛樾也討論說卡夫卡的寫作“不顯好”,因為幾乎沒有充滿"哲理"的金句,但是我希望很多人會被他的獨特和真實所打動,並且有所共鳴。

04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

作者: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推薦版本:曾思藝譯,果麥文化,浙江文藝出版社

(推薦人:陳飛樾)

《罪與罰》的故事概括下來是很簡單的,但因為寫作者探進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這本書實質上非常廣闊。故事帶著很沉重和渾濁的思慮,也不斷勾起讀者自身內心的“幽暗”。疫情高峰期間,很少出門,我當時常常待(困)在自己屋裡看這本書,坐久了又起來來回踱步,這狀態彷彿和主人公拉斯科爾尼科夫莫名很搭配。

在《罪與罰》裡能感受到一些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中短篇作品的匯流:主人公獨身一人時候經常自言自語,思緒裡充滿病態、譫妄、癲狂的成分,很多時候把自己看得比灰塵還要輕,很多時候又堅信一種尼采式的超人哲學,把自己置於人類金字塔的頂端。這裡能感受到《地下室手記》裡“地下室人”作為原型的影子。而每當陀氏在故事裡寫到彼得堡的河與橋,我都聯想到《白夜》里相似的空間。另外,酒鬼馬爾梅拉多夫死後,他的病妻在街道上失去理智的奔跑讓我想起陀氏更早期的《窮人》里相似的場景。至於書末尾處流放西伯利亞,當然就可以參照《死屋手記》。可以說《罪與罰》一書比較總體地展示了陀氏早中期感興趣的話題和素材。至於更後期、更全面的一次匯則是《卡拉馬佐夫兄弟》了。

《罪與罰》配圖拼貼,作者:傑·什馬里諾夫

很多人推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時會強調他的教化意義、啟示意義。我覺得這似乎還是停留在討論一本文學作品“讀了有什麼用”的層面。另外很多人推薦或許也會強調《罪與罰》在法學、心理學上能折射出什麼樣的問題,但這也是對文學的一種收窄,因為一個更整體的對世界的“摹仿”被放進了一個可以被解釋的“範疇”。那麼不妨簡單說,作為創作者,我因為這部作品得到了深刻的鼓舞。比方說小說裡有一個次級角色名叫斯維德里蓋洛夫,他對性有魔鬼般的飢渴。 (可以說他也是拉斯科爾尼科夫一個鏡像的對照。)這個角色最令我難忘,因為不論其設置還是描寫都把控得極好,尤其自殺前一段寫得出神入化。

博爾赫斯在給西班牙語版的《群魔》寫序言的時候,開篇道: “發現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發現愛情、發現大海那樣,是我們生活中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覺得這句話是很公正的。

05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作者: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推薦版本:榮如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薦人:陳飛樾)

虛構作品需要創造自己的空間。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拿《罪與罰》和《白痴》做分析,試圖展示陀思妥耶夫斯基處理空間與人的獨特手段。但是顯然空間的處理只是這樣一部作品當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連我個人對這本書的整體印像都不能概括。

《罪與罰》雖然廣闊和復雜, 但整體仍然可以落在一個單線的脈絡上面——主人公的動機、兇殺、掙扎與懺悔。這一主線是很容易識別出來的,粗線條一點的讀者甚至可以跳過或略讀一些劇情中心伸出來的支線,仍然可以在其後重新回到這條明確的故事線上來,不會丟失。但是《白痴》在這一方面稍微更具挑戰。讀者首先或許會認為梅詩金公爵、娜斯塔霞·菲立波夫娜和羅果仁的三角關係是基本的故事線,但後面又會發現這個線條變得模糊,逐漸隱藏,再跳到另一根上面。

在容易犯暈的中段之後,小說的結尾會重新讓人找到軌道。可能是因為對宗教的語境相對茫然,到比較後期我才意識到這個小說貫穿始終的線索實質是基督信仰與人的關係。包括故事裡面重要的戀情部分,同樣可以說是在反映一種“鄰人的、肉身的愛”與一種“基督式的、出於拯救的愛”的不可調和。

《白痴》第四部結尾配圖,作者:伊利亞·格拉祖諾夫

有趣的是,真正結束了這本書的閱讀之後,我反而常常重新翻閱起先讓人有點迷失的中段——一處是梅詩金公爵造訪羅果仁的家宅,其間兩人談話時梅詩金公爵提及的俄國土地上關於信仰的“四個故事”。一處是伊波利特的說明。這兩處,連同梅詩金公爵“不應有恨”的面貌,都在我心裡面種下了很深的種子,促使我反思信仰與虛無的關係,反思“抽象的愛的理念”和“愛具體的人”的區別。

06 李盆,《羊呆住了》

作者:李盆;推薦版本:後浪文學,四川文藝出版社。不得不說在前後一眾已故大家中間,這本顯得好不正經。

(推薦人:陳飛樾)

2015年的時候我第一次讀到《失焦的馬》,感覺挖到了寶藏。 “總之馬失焦了,它找不准自己的輪廓。”

2020年的我或許可以說,這幾百個字隱喻和概括了一種現代人的“懸浮”狀態、以及某種失去精神故鄉和身份認同的特質。 (但也不會這麼說。)那時候我讀到,只是覺得這個文本舉重若輕,有一股詭異和奇妙的靈氣。它不嚴肅,也不是以現實意義為目的,但作為小寓言一樣的故事,實現了很強的畫面感和文學的質感。那時候知乎平台上活躍著一眾很鬼才的寫作者,諸如李盆和梁邊妖等等,似乎都有這樣的特徵。

《羊呆住了》這本書裡有很多《失焦的馬》這樣的短篇,捕捉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一個偏移或者走神的小瞬間,其中許多奇特又準確的觀測方式會令讀者會心一笑。一定程度上,《羊呆住了》和卡爾維諾寫作的敏銳與輕盈,三島由紀夫(譬如《午後曳航》)寫作中對日常中的崇高的再現都可以有所聯繫。當然這個比較還是有點走遠了。

對於學建築和城市的朋友,我強烈推薦《城市圖像學》和《農村圖像學》兩篇。 (這兩篇是他創作中篇幅長一些的。)卡爾維諾1983年3月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寫作碩士班的一次講座上提到:“從某個身為城市規劃專家的朋友那裡,我聽說這本書(《看不見的城市》)涉及到了許多他們的問題,並且不是一個偶然事件,因為背景是相同的。”

如果大家還能繼續容忍我的話,我想說李盆的這兩篇同樣涉及到了很多建築學、城市學裡面用更學術的語言講出來的問題。當然,李盆老師仍然是用很李盆的方式把這些東西寫下來的——易於感覺而難於確定

激烈變動的2020年使得所有東西都在變得泛政治化,坦白講,我自己的思維方式也受到了很多影響。但我覺得這種泛政治化是遺憾的,對寫作者來說也值得警惕,因為它令很多東西都變得緊繃,彷彿每一個人隨時都在準備下一場論戰。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可能仍然擁有勇敢的文字、理性的文字、真知灼見的文字,但越來越少有鬆弛、幽默或者狡黠的文字。 《羊呆住了》屬於後者,值得我們珍惜。

07 阿倫特,《人的境況》

作者:漢娜·阿倫特(1906-1975)推薦版本:王寅麗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薦人:陳飛樾)

我因為建築學城市學裡面總要討論“公共空間”而開始對政治科學、政治哲學發生了民科式的興趣。 (當然“公共領域”和“公共空間”兩個概念並不一樣。)我同意李雅倫的感慨:“公共”一詞越是聽多了,越是反倒陷入一種很迷惑的狀態,到底什麼是“公共”?拋開概念和定義,我們因為這個詞的高頻出現反而失去了對它最直觀的感覺。

在確定一個範疇並且開始把各種事件都往里扔之前,需要摸准那個更根本的東西是什麼。對我來說,阿倫特的《人的境況》就在做這件事。一年多前因為課業和其他事,我開始接觸哈貝馬斯和阿倫特,並且把他們的很多話語作為金科玉律擺放到自己的項目裡。現在想起來我感覺很慚愧,因為那隻是為了引用而引用,是在把其他學科的思想結晶強行投射到建築的領域。

阿倫特在書的開頭開宗明義地講,她把根本性的人類活動三種,“勞動”,“工作”與“行動”。這三元的分化有非常強大的解釋力。

《人的境況》寫於1960年代,那是一個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意識形態運動都如火如荼的年代。除這種政治的領域以外,人們還經歷著宇航員登月、自動化浪潮席捲生產方式等等事件。在前言裡,阿倫特寫: “(這本書中)我打算做的非常簡單,僅僅是思考我們正在做什麼。”她用一個行之有效的思想框架解釋了1960年代人們一種總體的處境。為了探索這種現代人的狀態,她主要向古希臘時期追尋答案。

2020年有一些熱詞,諸如“內捲”、“打工人”、“凡爾賽”,這些概念仍然可以在《人的境況》一書中找到解釋的方式。聯繫阿倫特對“技術”、“公共性”、“言說”、“自動化”、“勞動社會”等等關鍵詞的思考,我們能夠對今天新近冒出來的詞彙有更通透的理解。


歡迎大家的討論,也歡迎分享自己年度的書單~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沙丘研究所”。一手內容會法在這裡。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沙丘研究所Hello~ 沙丘研究所(Dunes Workshop)是一个独立的线上原创内容发布平台,内容有关于城市、建筑、文学、艺术以及留学生活,成员来自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以及麻省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同样,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沙丘研究所”,第一手的推送内容会发布在这里;以及 Instagram账号@dunes.workshop 第一手的图像/视频内容将会发布在这里。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一颗柠檬戴着墨镜在沙滩上休息”-人工智能请创作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下):作品缺乏内在的对抗,更多是对外的讨好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上):我们注定不会再有伟大的作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