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里巴斯的「飞地」:海平面上升的诺亚方舟,还是中国突破岛链的破口?
最近又发现了一个「类飞地」的案例,不只很有意思,而且跟台湾还有点关系。
台湾的前邦交国吉里巴斯,曾在2014 年的时候,用高于市价四倍的价格,在斐济的瓦努阿岛(Vanua Levu)买下一片约22 平方公里的土地(差不多等于大安区+信义区)。
这片土地,除了用来生产蔬果、供应吉里巴斯之外,更重要的功能,或许是万一有天海平面上升、作为太平洋岛国的吉里巴斯要被淹掉了,国民还有个地方可以避难、重建家园。
不过事实上,近期有些科学家也做了研究,认为像吉里巴斯这样的岛国,国土主要是由沙环礁岛组成的,而这种岛屿的高度,会跟着海平面一起涨落、形成平衡,所以并没有真的「被淹没」的危机。
当然,「不会被淹没」,并不代表就没有「灭国」的危机,也不代表吉里巴斯不会因为海平面上升、而变得不适人居,因为即使岛屿高度能跟着海平面一起升高,岛屿的形状也依然可能会有剧烈变化,而海平面上升也可能会导致地下水盐化的问题。 (感谢地理专业的朋友指出这些问题。)
但这个案例让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其实是这块土地,当时是由吉里巴斯用「国家主权基金」的名义,和斐济政府(以及一个英国的教会组织)买来的:
虽然这种交易,更像是「所有权」、「产权」的交易,而不是「领土主权」的转让,但在表面上看起来,终究是让斐济境内的一块土地,突然成了被吉里巴斯「控制」的地区,因而带有一点「飞地」的性质,有点像「一个国家位于另一个国家境内的领土」。
更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如果你有印象的话,2019 年曾有两个太平洋岛国接连和台湾断交,除了名气比较响亮的索罗门群岛之外,另一个就是吉里巴斯。
没想到吉里巴斯和中国建交之后,便传出要和中国「进行农业技术合作」,由中国协助开发吉里巴斯在斐济的这块「飞地」。
于是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表达了忧虑:当初决定和中国建交的吉里巴斯总理,会不会把这块土地拱手送给中国人,甚至让中国在斐济暗地建立军事据点呢?
要知道,斐济也是美国太平洋岛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距离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军事设施也很近,万一让中国在这个地区获得据点,对美国来说,会是很大的隐忧。
不过眼下看来,这个隐忧短期之内,或许还不会造成大碍,因为吉里巴斯和美国曾经过签署友好条约,让美国可以否决第三国在吉里巴斯建立军事设施。
(上面的这些动态, 英国《卫报》有篇报导做了初步的整理──身为记者的我,看完这篇报导之后非常佩服,真是精简、流畅又完整的报导文体,非常推荐大家也去看看)
但话说回来,吉里巴斯在斐济的这块「飞地」,主权到底算谁的呢?美国人和吉里巴斯签订的条约,能适用于这块飞地吗?中国人在这里的「技术支援」,真会对美国带来隐忧吗?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案例也再次彰显出了「土地产权」和「领土主权」的差异,以及这两个概念,在两个有点矛盾的趋势之中的拉扯:一个趋势是「民族国家体系」愈来愈巩固、「国界」愈来愈明确;另一个趋势,则是跨国资本的流动愈来愈频繁,而外国资本持有本国土地的状况也愈来愈常见。
再进一步说,我们可以把「资本」和「国家」的力量清楚切分开来吗?两者之间的界线,真有这么明确吗?
放在「一带一路」的脉络中看,我们真的能区分出「中资」是「民间资本」的投资、还是「国家力量」的展现吗?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