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69:中调部与潘静安

李怡
·
·
IPFS
·
搜寻资料得知,调查部是情报部门,那时直属于周恩来。 1983年这个部门整合到国家安全部。

在保钓运动和中美关系突破的形势下,中文传媒左派踟蹰、右派保守,《七十年代》可以说是抓住时机,抢占了海外和香港知识人的舆论市场,销量激增。当时我们用薄纸印航空版,每期一出版就空运到美加欧澳各大城市,由当地的书店或留学生取货发行。 1971、72年暑假,许多留学生回港,纷纷到我们杂志社来联系。我轮流会见访客,像医生看诊那样,相当忙碌。在香港,《七十年代》也风行大专界。

那时学界掀起「认中关社」(认识中国、关心社会)的风潮。香港有保钓示威的行动派,但更多的是大学各组织的学习会、讨论会,我也常被邀到各大专学校演讲。大致是为中国说好话,解释大专学界对中国的疑虑。那时有学生称我为「青年导师」,后来我觉悟,深感愧疚,于是自嘲是「青年误导师」。

这段期间,我新交了许多年轻朋友,他们主动与这份左派杂志接近,主要是在思想上寻出路,而他们也向我提供了西方和香港大专界的思想新动向,其中特别是台湾情况,台湾人的感情和自主的意识倾向。我将一些知识人的来信,或听到的独特看法写成书面,反映给香港出版界的领导人知道,我的目的其实只是想让当时对外界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共了解些实情,免除他们随便把我们的不同意见的文章判作「敌人」。我从来对于「打小报告」的行为很敏感也不齿,我的汇报绝不表达对某个人的好恶,至于许多来信中对于中共一些做法的尖锐批评则会原文照录。

也许是杂志的影响力触动了中共高层,也许是我关于西方和台港知识界的思想动向的汇报引起中共的注意,也有人说是出自周恩来的指示,总之我就被引见了中共在香港的高层,包括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祁峰。而联系最多也最直接的是潘静安。他的职衔是中国银行的副总稽核,但实际所做的事应该与中行业务完全无关。他的办公室在旧中国银行(那时还没有新行)的二楼,去他办公室常可见到左派的台面大人物,如费彝民、王宽诚、吴康民等人。后来有人告诉我,他是中共中央调查部在港澳的负责人。我当时不知道调查部是做什么的,但从潘静安介绍我到大陆去联系的组织来看,是相当神秘和有权力的机构。我在1977年去北京,被安排与「部长」罗青长谈话,但我不知道他是什么部长。后来知道就是调查部,亦是对台工作负责人。人称潘公的潘静安,周恩来就称之为「小潘」,关系非比寻常。也许因此而令潘公在香港的中共组织中,具一定的凌驾性。

1972年我被邀请参加国庆观礼团,应我的要求,被下放到干校的五叔,被传回北京与我见面。他那时还没有脱离文革的厄运,但他多年后对我说,我的到来和要求同他见面,使他的状况有所改善。

在潘公的安排下,我妻子也在1974年带同两个女儿,以「调干」方式来香港工作,被安排在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并有住房。对个人生活来说,这是很大的转变。

搜寻资料得知,调查部是情报部门,那时直属于周恩来。 1983年这个部门整合到国家安全部。潘公原名潘柱,1916年出生香港,2000年在北京去世。他1938年参加共产党,在日治时期担任中共八路军驻港机要秘书。电影《明月几时有》所讲的转移大批滞留香港的文化人到内地的故事,实际负责转移工作的就是潘静安。潘公擅书法,篆刻,直到现在,他的书法手稿仍见之于拍卖市场。他在香港一个人独居,没有家属。他待人宽厚,语言风趣,一点官架子都没有。我那时常去他办公室谈话,丽仪调来香港后,她与潘公更多接触。到1975、76的文革后期,丽仪对中国的极左倾向不满,常向潘公当面质疑,潘只是闭口不谈。我认为他因为与周恩来、罗青长的关系,加上他国学根底深厚,对文革理所当然会有自己看法,但却不能讲出来。 1976年《七十年代》要搬迁,他亲自去为我们谋划地址,后来又为我们要成立的天地图书搜集书法字体。 1982年他调回北京,那时《七十年代》已经与左派割裂。在我决定要离开左派阵营时,他没有找过我谈话,我和丽仪也没有问过他意见。他一生为中共效命,已寄命于党,他不阻止我的脱离,我觉得已经很厚道和通达了。在丽仪调来香港的事情上,他是促成者,我感激和怀念他。他去世时,《大公报》前社长李侠文说:「潘静安是共产党干部中的稀有品种,可以说是绝种了。」

潘静安
潘静安于1964年书曹操《却东西门行》,句末是「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 题记
  2. 闯关
  3. 圈内圈外
  4. 杀气腾腾
  5. 煎熬
  6. 伤痛
  7. 动荡时代
  8. 抉择
  9. 那个时代
  10. 扭曲的历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后一击
  13. 我的家世
  14. 沦陷区生活
  15. 汪政权下的乐土
  16. 沦陷区艺文
  17.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18. 李伯伯的悲剧
  19. 逃难
  20.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21.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22. 古国风情
  23. 燕子来时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树倒猢狲散
  26. 猪公狗公乌龟公
  27.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28.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29. 自由时代的终章
  30.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31. 确立左倾价值观
  32. 「多灾的信仰」
  33.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学的青葱岁月
  35.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36. 谈谈我的父亲
  37.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38. 父亲的挫伤
  39.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40. 毕生受用的礼物
  41. 文化摇篮时期
  42. 情书——最早的写作
  43. 那些年我读的书
  44. 复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50.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51. 归处何方
  52. 刘宾雁的启示
  53.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记忆
  56.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57. 伴侣的时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60. 福兮祸所伏
  61. 香港辉煌时代的开始
  62.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创刊背景
  65. 脱颖而出
  66. 觉醒,误知,连结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则取,无用则弃(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调部与潘静安
(《失败者回忆录》此前在《苹果日报》连载,现正在Matters持续更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怡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失敗者回憶錄198:想忘記,又不能忘記的過去

失敗者回憶錄197:年輕人化解民主派的分裂

失敗者回憶錄196:伊麗莎白二世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