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一本你希望父母读过的书(孩子也会庆幸你读过)》
IPFS
●传统的亲子教养主张,不该让孩子「为所欲为」。我想,那个老人说「她赢了吗?」就是这个意思,他觉得我是在「自讨苦吃」。每次大家谈到孩童使性子时,我常听到这种说法。家长似乎很怕孩子使性子,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使性子,以后他永远是那种乱发脾气的个性。在这种输赢游戏中,家长若是坚持非赢不可,最后根本没有赢家。这种游戏只有在操弄,毫无相互理解。这种游戏不是真实的,是父母自己编造出来的。
●如果你的教养方式大多是把你的意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从这种方式学到的关系模式可能是有害的。孩子只学到这种有限的角色选择时(「行动者」与「接受行动者」,或者换句话说,「支配者」和「顺从者」),那会大幅限制他身为人的潜力。比方说,如果孩子最有经验的角色是受害者与恶霸,他可能会变成恶霸,或动不动就以受害者自居。输赢游戏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输了意念之争往往令人感到丢脸,丢脸并不会使人变得更谦卑,反而会让人恼羞成怒。那种愤怒可能会向内转向自我,导致忧郁,或向外转向外界,导致反社会行为。
●管教孩子行为的三种主要方式通常是:
1严格管教可能是最常见的管教方式,那是把成人的意念强加在孩子身上。
2.宽松的管教是指,你从来不跟孩子谈任何标准或期望。这种不太管教孩子的家长,通常是因为他们对亲子教养感到焦虑又不敢冒险,或是因为他们以前就是在虎爸虎妈的严格管教下成长。有些孩子可以自己建立标准与期许,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这样。孩子不知道别人对他有何期许时,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也没有安全感。
3.合作型管教是指你和孩子一起思考以解决问题,你比较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这是我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它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合作型管教呢,它是怎么运作的?
1.藉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
「我希望你的房间保持整洁,我希望你整理一下。」
2.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孩子可能需要帮助。
例如,「朋友把你的房间弄得一团糟,所以你觉得你必须清理房间很不公平,对不对?」、「你是不是觉得任务太难了,永远做不完?」
3.确认那些感受。
「我知道那感觉很不公平」或「大型任务一开始总让人觉得大到不知从何处着手」。
4.脑力激荡解决方案。
「我还是希望你把房间整理干净,你觉得最简单的作法是什么?」
5.坚持下去,重复必要的步骤。
●把较年长的青春期孩子想成房客。如果你不知道对孩子设定什么界线是合理的,你可以把他想像成住在你家的房客。你依然可以设定家规,但你的家规是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他。如果你把快成年的孩子想成房客,那可以给他一些渴望的距离,彼此尊重。
●就像我建议大家回顾自己的童年,以注意那段经历如何影响我们的亲子教养一样。如今我们成年后,也可以看父母现在怎么对待我们。将来我们的孩子成年后,我们可以决定哪些作法要跟父母一样,哪些作法不要跟父母一样。如果我们有幸活得很长寿,在亲子关系的最后阶段,我们可能得依靠孩子为我们做决定。如果我们学会信任孩子,这对我们和孩子来说都会比较容易。养儿育女意味着,孩子还小时,你是家长;接着,你和孩子都是成人;最后,你可能在成年子女的眼中变成小孩。如果我们可以灵活演绎这些角色,每个人都可以过得更轻松。
~心理治疗师/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
~《一本你希望父母读过的书(孩子也会庆幸你读过)》
~《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 (and Your Children Will be Glad That You Did)》
#一本你希望父母读过的书
#偶希都理#偶希都理阅读笔记
#阅读笔记#Reading
【博客来购买《一本你希望父母读过的书》】↓↓
【金石堂购买《一本你希望父母读过的书》】↓↓
【偶希都理】
名称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译,意指一个人。
分享阅读笔记/日文教学/电影笔记/环游世界旅游,
欢迎订阅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阅读笔记~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译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译、口译及写作经历超过20年。
透过自游与工作之便环游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总计造访过40国n座城市。
#偶希都理#廖慧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