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贫困到解决「孤食」问题,日本「小朋友食堂」是什么?
随心所欲的蔬果店
「小朋友食堂」这名称最早来自东京都大田区的「随心所欲的蔬果店谢谢(気まぐれ八百屋だんだん,だんだん在岛根方言是「谢谢」的意思)」这间蔬果店。虽然名为蔬果店,但就和店名一样,老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奇怪,除了贩售蔬果外,这里同时也是料理教室、手语教室、补救教学⋯⋯等社区交流的空间。
身为口腔卫生师(歯科卫生士)的近藤博子,认为吃得好就能顾好牙齿健康,而和认识的农家合作,做起每周末定期配送蔬果箱的生意。后来因为顾客们的拜托,有时候平日也会在店铺卖起蔬果,而开始经营「随心所欲的蔬果店(気まぐれ八百屋)」。
从补救教学到小朋友食堂
2009年,老板娘的女儿上了高中,因为女儿一句「不会数学」,找了认识的老师当孩子的家教。但近藤博子心想,难得有这样的资源,只有女儿来学实在太可惜了,干脆把蔬果店变成超低价补习班,只要小朋友只要拿着1枚硬币,不管是日币1元还是玩具硬币,就会有志工教你写作业。
某天,认识的小学副校长告诉近藤博子,学校里有小朋友每天除了营养午餐外,只吃1根香蕉度日,后来这名小朋友被送到安置机构(児童养护施设)。近藤博子听到这件事情时就在想,一定还有其他小朋友也有一样的状况,而决定继续扩增蔬果店的服务项目,在2012年推出「小朋友食堂」,只要小朋友只要拿着1枚价值低于100日圆的硬币,就可以用餐。
小朋友也能轻松参与的空间
催生出小朋友食堂一词的近藤博子强调,推出小朋友食堂的初衷是要打造一个小朋友一个人也可以轻松参与的空间,所以才取名为「小朋友食堂」,但小朋友食堂一直以来的目的都是要防止「孤食」,也就是一个人单独用餐,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想和其他人一起吃饭的人都可以到小朋友食堂,和大家一起吃饭。
小朋友食堂的爆红
事实上,小朋友食堂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从以前到现在,各地一定都有积极热心、守望相助的邻居,会主动帮忙照顾社区里的孩子。在近藤博子想出「小朋友食堂」一词之前,近藤博子的蔬果店早已是社区里很重要的据点,随时都有志工在这里陪小朋友读书。
但不能否认的是,近藤博子是最先发想出这个名词的人,要说近藤博子是创办小朋友食堂的第一人,一点都不为过。
此外,近藤博子的蔬果店,在开办小朋友食堂之前,原本就小有名气,有很多媒体采访。在近藤博子推出小朋友食堂后,又有其他团体(例如: NPO法人豊岛子どもWAKUWAKUネットワーク)跟着采用小朋友食堂一词,大幅提升小朋友食堂的媒体曝光度。很多人看到小朋友食堂的新闻报导后,也想在自己的社区里开办小朋友食堂,甚至出现可以一站式教大家开办小朋友食堂的非营利组织(むすびえ) ,种种因素都助长小朋友食堂在日本遍地开花。
小朋友的贫困问题
小朋友食堂会在这个时间点爆红,还和日本在2013年颁布《 子どもの贫困対策の推进に关する法律》新法有关。
目前认为,日本每7名小朋友当中就有1人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未成年并没有独自谋生的能力,家庭的经济状况就会反映在孩子身上,所以「儿童贫困(子どもの贫困)」的问题,家户就成为观察指标。其中一个判断方式,是看「相对贫困(相対的贫困)」的比率,也就是家庭收入不到全国家庭可支配所得(可处分所得)中位数一半的比率,作为指标。
相对贫困率逐年攀升
实际上日本从1980年代起,儿童的(相对)贫困率逐年攀升,目前已经是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加盟国当中的后段班。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最新资料,2018年日本家户可支配所得中位数为253万日圆,可支配所得未达127万日圆(相当于每个月只有10万5,833元)的家户,就是在贫穷线以下。 2018年日本的相对贫困率为15.4%(单看未满17岁儿少的贫困率为13.5%),如果是单亲家庭,相对贫困率则高达50.8%。
也有另一份统计指出,2013年不得不进到照顾机构安置的儿童当中,最常见的理由是遭到家长虐待(37.9%),第二名就是因为家庭的经济因素,也就是贫穷(11.7%)。甚至退一步来说,有些家长将孩子当作发泄情绪的出口,对孩子施暴或疏忽照顾(neglect)儿童,这背后的因素,也可能和被贫穷逼到绝境有关。
相对贫穷不容易被发现
不同于绝对贫穷(绝対的贫困)的状态,连孩子最基本的食衣住都有问题,相对贫穷的状况不容易发现,但确确实实会影响到小朋友的饮食、教育机会等方面。
在这个背景下,小朋友食堂被视为能解决小朋友贫穷问题的解方。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宣传,让2013年底日本全国只有21间小朋友食堂,2016年5月底增加为319间,到了2019年6月更暴增为3,718间。
不是专为小朋友的食堂
但最重要的是,小朋友食堂最初的理念并不是「为了穷苦孩子的食堂」,也不是「专为小朋友设计的食堂」。撇开小朋友食堂的始祖「随心所欲的蔬果店谢谢」,日本各地的小朋友食堂,作法上也很分歧,但核心理念都是一样的:要让大家能轻松自在地进来吃顿饭。
近八成没有规定参加者资格
根据最新的统计,日本全国约有6,000间小朋友食堂,当中有78.4%的小朋友食堂并没有规定参加者资格,不会限制来用餐的人的年龄、国籍或收入;实际上也有3分之2的小朋友食堂,是有高龄者参与用餐的。其余2成有限定用餐资格的小朋友食堂,多半是规定大人不能单独来用餐,或是只限单亲家庭等。
所以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小朋友食堂绝对不是「小朋友才能参加」的环境,小朋友食堂的核心理念是要防止「孤食」,也就是一个人用餐。这个状况不会只发生在小朋友身上,老年人更是如此。再者,如果要打造一个防止「孤食」的环境,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这个环境有人,最好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人,这样对于生活圈很小、平常不太容易接触到其他人的人来说,在小朋友食堂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这样才能排解掉孤单、孤独的感受,让这个地方成为一个随时都有人、同时也很有人情味的地方。
不可能只让小朋友参加
另一个因素则是执行面的问题。就算是一个以小朋友为主的小朋友食堂,也没有办法做到「只让小朋友参加」。如果今天有一个小朋友是爸妈带着一起来,从经营者的角度很难规定「只有小朋友才能参加,爸妈要在外面等」,因为小朋友食堂并不是一个托育中心或安亲班。如果今天是一个针对单亲或弱势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朋友食堂,当有人来造访时,你也不可能叫对方提出财力或是单亲证明,一定要符合资格才能用餐。
小朋友食堂有两大类
这个问题就会回到,目前的小朋友食堂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以交流为目的的小朋友食堂,让小朋友食堂成为社区公共空间,欢迎任何人来参加;另一种则是以提供支援为主的小朋友食堂,希望透过这个空间找到需要帮助的人,并给予个别协助。
如果是后者,以提供支援为主的小朋友食堂,要如何「找到」这些在社会上相对弱势的族群,而且还要他们愿意「主动踏进来」?这是助人工作者经常会遇到的难题,在营运的过程中,也很容易陷入「这个做法是否真的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的两难。
类似的两难也会发生在以打造社区公共空间为主的小朋友食堂上。特别是希望让这个空间成为不论男女老少都能轻松融入的小朋友食堂,也可能会因为「太过热情」,积极希望社区老人一起「共食」,但却受限于「小朋友食堂」这个名字,有些年长者不愿意去小朋友食堂,觉得自己还年轻、不需要帮助,觉得自己去了反而会被看不起。
但不论是哪一种小朋友食堂,小朋友食堂最终目的都是要打造一个「不会放掉任何人」的社会。
疫情间数量飙升,能否长期经营待考验
虽然在疫情期间,以「共餐」为核心的小朋友食堂也会受到波及,有些地方改为发送餐食,减少接触机会。但在疫情这2年,日本每年都多了1,000个小朋友食堂,小朋友食堂总数不减反增。
前述一站式教大家开办小朋友食堂的非营利组织小朋友食堂支援中心(认定NPO法人全国こども食堂支援センター・むすびえ)理事长汤浅诚认为,疫情期间大家变得寂寞,也许是促使小朋友食堂在疫情期间数量持续上升的原因之ㄧ。
不过这些小朋友食堂在疫情结束之后,是否还可以持续经营,就要考验主办人的功力。实际上要经营小朋友食堂,主要还是仰赖地方有志之士的参与,有的人出钱(食材、场所),有的人出力(实际上在现场担任志工帮忙),如果没有办法持续经营下去,是真的有可能收摊。
目前有些地方政府有针对这些民间有志之士自发举办的小朋友食堂,提供特别补助金,可以稍微协助小朋友食堂的经营,但小朋友食堂如果要长期经营下去,还是需要各界捐款支持,或是调整开办时间,减少活动次数,改为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
本文同步刊载于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时事まとめ翻译网站。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