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的裂缝》应该说是轻文学吗?

Chin
·
(修改过)
·
IPFS
·
不是很喜欢法国国民作家这个称号

当初书上写着「安娜.戈华达」有点眼熟,这本书是上了封膜的,其实我买之前没有概念,后来看到英文草写「Anna Gavalda」,确认是我曾经读过的作者,2005年的《Ensemble, c'est tout》(在一起就好)创下了欧洲销售纪录,当时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很有吸引力(套句@Shawn在地下沙龙时说的「没有灵魂碰撞」),充其量就是很温暖、很有人情味⋯⋯我真的不太明白为什么能创纪绿。

 《在一起就好》是由大块文化出版,而《铠甲的裂缝》是由启明出版,因此(我猜测)在书面上没有提到。

但我当时还是写了这篇文章,我的开头是这样说:「跨入2018年看到新北市查报街友增五倍的新闻,提到部份街友的人生故事,想起《在一起就好》这本小说,他们都有着悲伤的过去,都在大都市里当个边缘人。」

其中《巴黎夜未眠》是由安娜戈华达的畅销小说《在一起就好》( Ensemble, c'est tout )所改编成的电影。电影归类为「浪漫爱情片」,原著小说则是叙述现代人生活形态中人际关系的都会小说。除了小说最后像喜剧电影幕后花絮般增加了「后记」,交代所有人物的后续发展,至少我在阅读的时候并不认为这是关于爱情的故事。

我读完《铠甲的裂缝》后想到了,这应该就是我读法国小说经常有的感受,说着一个很平常的故事,读者在其中会自行想象出其他更高明的东西,但乍看之下,这确实就是轻文学,真的不确定是读者受过训练还是作者的潜意识跑到读者脑中!

当时自行想像(完全是脑补:为何《在一起就好》卖得好)那是法国跨入欧元的年代,人们在更国际化、更现代化的社会中越感受到彼此间的隔阂,所以读者们寻求一个温暖的故事「陌生的邻居会在你生病时照顾你」,又是跨年纪及性别的友谊,仿佛和每一个巴黎人都有可能产生关系,或者是许多都市人期待的人际关系。

而我又再度想像《铠甲的裂缝》能卖得好是因为在后疫情时代出版,经历过生离死别、失业或者滞留异地的人突然增加了不少,这时大家需要的或许不会再是严谨的社会议题诉求,而是一个读完会微笑的故事(我也不想说得这么俗烂,但就是这种感觉)——其实是七个读完会微笑的故事,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其中有七种巴黎人不同的友情。

要把这本书的感想写出来会蛮乏味的,随意加些最近的感受。

说到巴黎人,怀念的是陌生人间眼神交会之下会打招呼,在台湾几乎不会这样,台湾人很有人情味,也能随意地跟早餐店老板、排队队伍前后方或是隔壁桌聊上几句,但我们不太习惯喊陌生人,因此第一次有路人看着我的眼睛说「bonjour」的时候,心里的感受真的很好,陌生人间应该要互相打招呼,搞不好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虽然我当时没有要自杀)。

而戈华达就是发扬光大了法国人间「兄弟情」(原文真的是兄弟,不要骂我性别歧视)的精神,里面有七个不同的故事:少女参加派对与陌生男孩的一夜交流;宿醉的年轻寡妇与陌生女性刚建立起的友情;失去独子的悲伤卡车司机又失去宠物犬,与其老板之间的互相谅解;神奇的麦当劳约会;事业有成的中年父亲到小儿子学校处理一场误会;工业巨头尝试书写与同性邻居间的友谊,以排解对方离世的伤痛;年过三十的巴黎男子回故乡参加前任与好友的婚礼,在回程的火车上与两位女孩的邂逅。这些故事的重点都在过程中的人情味交流——例如,卡车司机的老板知道他的宠物犬离世而主动让他请一天班,而司机也曾在工会要求罢工时不愿意占老板便宜,他知道老板也在苦撑——就不赘述过多情节。

我觉得值得阅读本书是每一段故事都很像是微电影,或许是作者为了体贴之后的影视化?每一段故事虽然剧情发展都异于常规,但又是很可能发生在巴黎的,我自动投射认识的几位朋友在其中,最后一个返回巴黎的男生坐在火车的「家庭座」上,内心戏提到很多文学典故又不忘自嘲,很有法国风格,当他看着对面一丑一美的女孩,丑女孩读的书很正点而美女读的书很无聊,纠结了到底要不要向美女搭讪,然后他提到「巴黎男孩」的优势,像个什么食物(我忘了)只尝一次即可,我记得自己也写过这样的句子,原来法国女孩的角度也是如此啊?

我也希望我的高中文学老师长这样/图片取自网路

话说,摘要说讨厌国民作家,一查国民作家有好多人,根本就跟台湾媒体动不动说国民女婿一样嘛!被滥用到没价值的词,但不得不说戈华达是我目前看过最正的法国女作家,有颜值又有文采很让人羡慕,这种美女在小说里面写到丑女(皮肤、身材不好、身上穿孔、衣着品味差)会不会被人攻击啊?

最后再扯一下,毕竟碎碎念不方便写为一篇文章,我好讨厌写作人需要一边顾及政治正确,不论是在网路平台写作或者是出书,所以又想吐槽一下,对于女性专栏之拙见,硬要写篇文章就是为了这一刻(大误):
女性议题的专栏如果是固定几个女生对谈、彼此认同,其实和90年代的女性杂志没有什么差别,会变成只是一种自嗨且过于强调同质性,互助会的即视感,就会枉费公开于大众视野。只容易吸引原本相似的想法而无法扩展新的视角,如此一来也失去想推广「女性主义」或者想理解其他光谱的立足点上,因为但凡有点社会化看到一片祥和就不会去破坏和谐。
所有人都可以表达自己是女性主义,即使他不是太明白理论,可是要成为提倡或教育他人理解女性主义的人,不能只是自认为女性主义。

地下文学的《 2023年度自选》已经可以在读墨下载了! !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Chin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chin@travelwithbook.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完全救贖》第二季:從精神救贖到文學表達,探索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週期

遲來的跨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