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75年的悲鳴

槛外人
·
·
IPFS
·
加薩飛地1948年後重要事件

在哈馬斯與以色列的對戰中,有一個地方再度受到重創,這就是加薩(Gaza Strip)。據巴勒斯坦方稱,自周六以來,加薩已有900人喪生,這一數字還在上升,其中包括近500名婦女和兒童。

加薩是西臨地中海,是古代貿易和海上航線的重要節點。在1917 年之前,這一地區一直被奧斯曼帝國佔領和管制,之後歷經了英國、埃及和以色列的軍事統治,現在是一塊被圍欄圍起來的飛地,裡面居住著200 多萬巴勒斯坦人。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淺黃色長條部分就是加沙

路透社梳理了從1948年起,發生在加薩些重要里程碑事件。

1948 年-英國結束殖民管轄

在英國結束了對巴基斯坦的殖民管轄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暴力衝突開始愈演愈烈,最終導致1948 年5 月新成立的以色列國與週邊5個阿拉伯鄰國之間爆發戰爭。以色列贏得戰爭並大大擴展了領土,包括聖城耶路撒冷。

於是數以萬計的巴勒斯坦人開始逃離家園或被趕出家園後在加薩避難,此時埃及軍隊佔領了從西奈半島到阿什凱隆以南40 公里長的狹長沿海地帶。難民的湧入使加薩的人口增加了兩倍,達到約20 萬人。

1950 年代和1960 年代—埃及軍事統治

埃及任命一位軍事總督統治加薩走廊二十年,在此期間,巴勒斯坦人可以在埃及工作和學習。這二十年間,巴勒斯坦武裝"Fedayeen"(意為敢死隊,其中許多是難民)不斷向以色列發動襲擊,招致以色列的報復。

同時聯合國也成立了一個難民機構-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如今該機構為加薩160萬登記在冊的巴勒斯坦難民以及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提供援助性服務。

1967 年-再開戰與以色列的軍事佔領

以色列在1967 年的另一個中東戰爭中佔領了加薩走廊,推翻埃及對這一地區的統治。以色列當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加薩人口為394,000 人,其中至少60% 為難民。

以色列佔領後,加薩人得以在以色列人在加薩郊外建立的定居點及其周圍從事體力勞動。不少加薩人還可以在以色列境內的農業、建築業和服務業工作,因為他們當時可以輕易進入這些產業。以色列軍隊留下來管理這片領土,之後的他們在這裡持續建造的定居點,而定居點成為巴勒斯坦人日益不滿的根源。原因在於:這裡是巴基斯坦人自認的家園,被以色列人佔領後他們只能住在以色列人指定並看守的「定居點」裡,許多人權活動人士一直認為這種「佔領」是巴基斯坦人怨恨的根源。而怨恨導致反抗是人類歷史上重複上演的故事

1987 年-第一次巴勒斯坦起義。哈馬斯成立

在1967 年的中東戰爭20 年後,巴勒斯坦人發動了第一次起義。 1987 年12 月,在加薩的賈巴利亞難民營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以色列卡車撞上了一輛載有巴勒斯坦工人的車輛,造成4 人死亡。隨之而來的是投擲石塊的抗議、罷工和停工。

1987年12月第一次巴基斯坦起義(圖片來自網路)

總部設在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抓住這一憤怒情緒,成立了巴勒斯坦武裝分支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的阿拉伯文首字母簡稱),將其權力和活動中心設在加薩。哈馬斯的目標開始就很明確——摧毀以色列,並在其認為被佔領的巴勒斯坦恢復伊斯蘭統治,而這一鮮明的立場便得哈馬斯成為當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ian Liberation Organization)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的強勁對手。

1993 年-《奧斯陸協義》與巴勒斯坦半自治

在多年的對峙後,在主要國家協調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於1993 年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簽署了一項有歷史意義的和平協議——《奧斯陸協議》,最終成立了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根據臨時協議,巴勒斯坦人首先獲得了對加薩和約旦河西岸傑里科的有限控制權。阿拉法特在流亡數十年後重返加薩。

根據該協議,新成立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一定的自治權,並有計劃在五年後建國。但理想美好,現實矛盾並非中斷,以色列指責巴勒斯坦人違背此協議,巴勒斯坦人則對以色列繼續修建定居點感到憤怒。

而哈馬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在此期間也製造多起爆炸事件,導致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離開加薩施加更多限制。哈馬斯也利用巴勒斯坦人對阿拉法特核心圈的腐敗、裙帶關係和經濟管理不善的日益不滿,加大了自己的影響力。

2000 年-第二次巴勒斯坦起義

2000 年,第二次巴勒斯坦起義的爆發,以巴關係跌至新低點。巴勒斯坦人的自殺式爆炸和槍擊事件,以色列的空襲、強拆、禁區和宵禁由此展開。

加薩國際機場成為雙方互鬥一個犧牲品,這個機場本是巴勒斯坦人與外部世界唯一不受以色列或埃及控制的直接聯繫紐帶,於1998 年啟用,但以色列認為它對安全構成威脅,以反恐為名催毀了機場的雷達天線和跑道。

另一個受害對像是加薩的漁業,這一行業是當地數萬人的收入來源。以色列縮小了加薩的捕魚區,聲稱必須阻止船隻走私武器。

2005 年-以色列撤離加薩定居點

2005 年8 月,以色列從加薩撤出了所有部隊和定居者,當時加薩已被以色列完全包圍起來,與外界隔絕。不過拆除定居點後,加薩境內的行動自由程度大大提高,"隧道經濟"蓬勃發展——武裝組織、走私販和商人迅速挖掘了數十條通往埃及的隧道。

加薩與埃及邊境的一處走私隧道(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2006 年-哈馬斯領導下的加薩被孤立

2006 年,哈馬斯在巴勒斯坦議會選舉中獲勝,隨後推翻了由阿拉法特繼任者馬哈茂德-阿巴斯總統指揮的部隊,完全控制了加薩。

由於許多國際社會認為哈馬斯是恐怖組織,因此削減了對哈馬斯控制區巴勒斯坦人的援助。

而以色列更是大力阻止巴勒斯坦工人進入該以色列,巴基斯坦人重要的謀生手段被切斷。以色列不時發動的威脅式空襲使加薩唯一的發電廠癱瘓,造成大面積停電。以色列和埃及也以安全為由,對加薩過境點的人員和貨物流動實施了更嚴格的限制和檢查。

哈馬斯雖然雄心勃勃地計劃將加薩經濟重心轉向東部,但一個不懂經濟的組織制定的計劃未實施就已失敗。

不僅如此,由埃及軍方支持的領導人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也認為哈馬斯是有威脅的,他在2014年掌權後關閉了埃及與加沙的邊境,並炸毀了大部分用來走私的隧道。加薩再次陷入孤立,經濟極速倒退。

衝突循環

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之間的衝突、攻擊和報復的循環中,加薩的經濟一再遭受損失。

在這次襲擊前,雙方最嚴重的戰鬥發生在2014 年,當時哈馬斯和其他組織向以色列的中心城市發射了火箭。以色列用空襲和砲擊反擊,摧毀了加薩的居民區。超過21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其中大部分是平民。以色列的死亡人數為67 名士兵和6 名平民。

2023 年-突襲

當以色列以為透過向加薩工人提供經濟獎勵來拉攏人心,遏制哈馬斯時,該組織的戰士卻在秘密接受訓練和演習。

10月7日,是猶太節日謝米尼·阿澤雷特,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火箭、無人機對以色列城鎮猛轟,同時還向音樂節開火,並劫持近百名人質。以色列對加薩進行空襲,將當地一個個社區夷為平地。

以色列與巴基斯坦間對戰的這75年,對平民來說都是悲劇,很多人失去家園和至親,這種冤冤相報何時才能了? !

主要來源: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brief-history-gazas-75-years-woe-2023-10-10/?utm_source=Sailthru&utm_medium=Newsletter&utm_campaign=Daily-Briefing&utm_medium=Newsletter&utm_campaign=Daily-Briefing&utm_term3

CC BY-NC-ND 4.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logbook icon
槛外人农妇,母语一般,其他语言更一般,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挡我对各种语言和文字的热爱,哪怕是看看也好。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拥抱衰老之美

精灵般的森林之星

春天的讯息之一——雪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