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铸造光? _NFT 如何成为美术群众参与的新媒介

豆泥
·
·
IPFS
·
以Kng NFT 与《光— 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展览为例。

文.黄豆泥( FAB DAO

Kng 是自北师美术馆(全称为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北师美术馆,以下简称MoNTUE)展览《光— 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衍生而成的NFT 专案(发行于Tezos 区块链的AkaSwap 平台, akaSwap - 光|Kng ),是台湾第一个整合群众参与概念的美术馆NFT 企划。 Kng 为台罗拼音(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的光之意。除Kng NFT 之外,Kng DAO 是一个以DAO (去中心化治理组织)为目标,由北师美术馆经营的艺文类数位社群。

Kng NFT 的展览Banner

这篇文章为黄豆泥以个人观点叙述参与Kng NFT 企划与协力铸造的过程,主要目标为讨论美术馆或博物馆等艺文机构如何使用NFT(非同质化代币)作为展馆、展览、展品的延伸,成为一种新型态的文化活动。本文为单一叙事与单一案例分析,过程为2022 三月至六月从企划发想开始至行动结束,包含目标、方法与成果。

NFT 是一种被相对多数人所认同的数位资产,类似的数位财产概念在过去无法被广泛认同且流通,如私人企业发行虚拟代币、电玩发行商发行虚拟宝物等皆为数位资产。 NFT 衍生自区块链技术,基于机制与信任设计,能更广泛地被各地使用者所信赖。在此前提下, NFT 具有多元形式与多种目标,若将所有的NFT 专案(或称项目方)一以概之,很容易产生遐想与误会。 FAB DAO (福尔摩沙艺术银行,Formosa Art bank DAO)专注在非营利NFT(Non-Profit NFT)的研究与实践,将具有「精神价值」的文化铸为通证,强化文化本身的交流、交换、交易(Cultural Property Transaction)功能。本文便是以MoNTUE、《光》展览团队与FAB DAO 合作的Kng NFT 为案例进行自我分析。

事实上,博物馆与美术馆开始探索NFT 的可行性已经不是新话题。 WAC Lab (Unlocking Web3 for the Arts and Culture,一个在Tezos 区块链上进行文化与展览讨论的带状活动,由We Are Museum、八间欧洲博物馆与Tezos 相关基金营运)于今年四月发表一篇对谈总结,名为《NFT 并非快速致富途径,博物馆如何使用NFT 进行募资》( NFTs Aren't A Get-Rich-Quick Scheme, Here's How Museums Can Use Them In Fundraising ),该文章分析了多间博物馆「失败」的发行案例,试图替入门的文化工作者进行消毒与除魅。该文章的结论为「群众参与」将成为博物馆发行NFT 成功的关键。而我认为Kng NFT 算是一个成功且早期的尝试。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深深被台湾文化陶冶的我们,在九个月前理直气壮地将自我组织命名为福尔摩沙艺术银行。而这次《光》展,便是一档探讨福尔摩沙艺术时代破晓的展览(引用自与光同名图录第一章,颜娟英老师的标题—甘露水的祈愿—福尔摩沙艺术时代的来临)。很幸运也很谦卑地在此感谢北师与《光》当代回响的制作团队,能让我们参与其中。

测试工作坊一景.林逸晟摄影

在进入专案分析之前,先替海外读者简介台湾、美术馆与这档展览的意义。 (如果你是台湾人,可以跳过这段)

台湾是什么?

台湾是位于亚洲大陆东边的海岛,代称为福尔摩沙(Formosa,葡萄牙语美丽的岛屿之意,此名与大航海时期、重商主义关联)。目前居住两千三百万人,以中文为主要语言,自我认同以台湾人居多(94%,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2021 年资料)。过去曾被中国王朝统治数百年,于西元1895-1945 年,五十年间被日本统治,西元1945 年后由中华民国政府(ROC)实质治理。尽管目前为全球第18 大经济体,但至今仍不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原因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两个中国,也单方面不允许台湾独立。台湾岛内在几十年间,从威权政体走向民主化时代,各界(如体育界、政治界、艺文界)皆常常面临自我认同与统独问题。一言以蔽之,台湾位处强权边陲,即使经济繁荣,至今仍为亚细亚的孤儿。 (アジアの孤児,1946 年出版,作家吴浊流的日文长篇小说,叙述当时台湾人的身份认同窘境)

《葡萄》陈植棋,引自北师美术馆粉专,图录预览

《光— 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是什么?

这是一档展示台湾现代艺术与文协运动档案研究的展览,从西元2021 年底至2022 年四月中。

引用自北师美术馆粉丝专页

西元2021 年,为台湾文化协会成立一百周年。台湾文化协会为日治时期由成立的文化团体,受到1920 年的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影响(由台湾知识份子向殖民母国日本国会申请成立殖民地议会的行动)。而文协是文化性的,助长台湾文化发达为目的,以启蒙民众、提升文化为目标(引用自图录专文,计画主持人周窈窕)。文协前后举办数百场活动,在1910 年代是世界新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台湾也不落人后,以「文化向上」为手段,在一个被殖民的社会里,争取作为人的基本尊严与自主,这是台湾第一次文化自觉(引用自图录总论,总策划林曼丽)。

西元2021 年,台湾各文化团体、文化机构,不论是民间与官方皆举办以「文协」为主题的相关展览活动,可谓台湾自觉纪念活动年。 《光》对于大众有新闻看点之处在于《甘露水》雕像在尘封半世纪之后再发现与首次亮相。因其少女自贝壳中昂然而立的形象,与制作者黄土水在台湾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有大众媒体称之为「台湾的维纳斯」。甘露水为台湾艺术家黄土水于1921 年制作的雕像,入选帝展,同年黄土水撰写〈出生于台湾〉一文,表达自己对台湾土地的热爱。总策划林曼丽在总论中表示,在整整一百年后2021 年的《光》展览原型里,《甘露水》是映照时代最坚实、最有力量的作品。

「出生在这个国家便热爱这个国家,生于此土地变热爱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虽然说艺术无国境之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创作,但终究还是怀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们台湾是美丽之岛更令人怀念。」—黄土水〈出生于台湾〉1922。

并且林曼丽以「幻之作品」称之,原因在于甘露水消失于台湾社会数十年,藏于张氏家族工厂。张士文先生于展览开幕时致词说道:「我回想起爸爸曾说过,当本省人懂得尊重外省人,而外省人也知道必须尊重台湾人时,就是把《甘露水》归还给国家的时刻了。今天不就是正逢其时吗!」(过去台湾社会习惯将本省人称为台湾人,外省人称为自1949年从中国移民至台湾的人,但历经数代现以较少以此二元分类称之。)

此外,该展览时间断代为西元1881 年至1949 年,展览多位参与文协的艺术家作品与文件、史料研究成果等,有许多平常难以窥见的作品,也有严谨的学术分析,分析台湾人在日治时期的启蒙与现代性实践。

而该展览的当代回响单元也是主要特色,由青年艺术家团队创作。包含黄邦铨与林君昵领衔制作荆棘之道(Die Wege)影像互动装置与文协影像展示、《甘露水》同名纪录片等,阮剧团也以仿展件形式制作《加入B会的人》。

当代回响的制作团队也是稍后介绍的Kng NFT 制作团队。

《光》展览横幅,北师美术馆粉专

北师美术馆是什么?

成立十年的北师美术馆是大学美术馆,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之下。于《光》的前一年,北师美术馆已经策划过在社会大众中属于现象级的展览《不朽的青春》,其中也有将黄土水的作品《少女胸像》从太平国小请出至美术馆展示。展现百年来这辈艺术家透过艺术创作追求「精神不朽」的时代精神(引用自美术馆网站)。

同一时间,身为成立超过百年的老学校,北师培育台籍菁英,也孕育台湾第一代现代西洋画家。北师在文协期间也有两次主要的北师学潮,过程中以台湾语(台语,当时必须讲日语)作为抗争手段,有多名学生因此而被退学,包含《光》展览的艺术家。北师在当时的文化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所年轻的美术馆如何处理文协百年议题,对我个人而言值得玩味。

而究其人事结构,我认为此时值得一提,这或许与为何Kng NFT 专案能在短短一个月内从拍板定案到实际铸造完成有关。成立仅十年的北师美术馆由林曼丽教授一手策划,林曼丽现已荣退现为名誉教授,现为国艺会董事长。过去曾担任故宫馆长、台北美术馆馆长,催生台新艺术奖、国际双年展等等,作为台湾艺文界代表已不用细细分析。 2021 年中,王若璇(简称Rocean)担任新任的美术馆总监,此次专案推手与促成行政机器顺利运转的灵魂人物便是曼丽老师与Rocean(资料引用自典藏杂志文章— 凤甲美术馆与北师美术馆启动人才垂直移动,叶佳蓉、王若璇执掌机构新气象),当然北师的迷你行政团队因这个专案投入了大量时间,也是专案运转得宜的关键。

若没有足够的弹性与勇气,许多公立/教育单位在涉足我们称之为web3 的新世界时,很容易卡在加密货币财务会计认列(在台湾主要以虚拟通货认列之)等前期关卡,更不用说以NFT 进行更丰富多变的尝试,根据个人经验,财会疑虑往往与灵活多变的企划有所扞格。一个完整的NFT 专案,不论是商业或非营利,皆会有大量的非NFT 活动,如实体活动、线上活动、行销系统、社群经营等,这需要多元团队的参与与不可见的人事支出。在层层挑战下,从旁协助的我认为北师能够完成Kng NFT 并非偶然。

最后,北师美术馆座落在台北和平东路旁,有一大面美丽的落地窗,旁边有捷运经过,一天中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自然光洒落在展场里,这也是Kng NFT 或是《光》展览的重要元素。

北师美术馆一角,图片引用自官方网站

Kng NFT 的诞生

有了前面的介绍,让我们回到NFT 本身,Kng NFT 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又或者根据以上基础资讯,如何企划一档符合「文协与现代艺术」脉络的数位资产呢?

这次Kng NFT 系列为艺术家黄邦铨、林君昵作品,由《光》的当代回响团队制作。

时间回到三月初,距离《光》展览结束还有一个月,当时承蒙台新艺术基金会执行长郑雅丽姐引荐,与FAB DAO 成员皓宁、文君在北师美术馆针对文化类NFT 做了简短介绍,当时真的是初生之犊不畏虎,我们说福尔摩沙艺术银行想要做元宇宙公益艺文基金,真的是太狂妄,在重新梳理完《光》展脉络后,针对百年前三十岁上下的青年主张,感动很多,谦逊更多。

隔周北师美术馆与当代回响制作团队的邦铨与君昵导演便开始讨论《光》展NFT 的可行性与初步企划讨论。在讨论非营利NFT 时,我习惯先从三个方向开始讨论,这件NFT 的目标是存在、对话、还是获利呢? 「存在」是对即将消逝之物积极的进行数位保存;「对话」是与新藏家或是旧观众产生一个契机,有更多积极双向互动空间;而「获利」概念上最简单,取得资金,积极实践本来无法执行的专案。

从前文WAC lab 与我自身的经验,大多组织想要使用NFT 办活动,往往是因为获利而来,但能够真正取得成功者往往只是少数。成功者动辄需要详细周密的设计,与对web3 瞬息万变的市场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当代艺术领域,成功的艺术类NFT 往往有web3 代理人进行合作或代为执行,成功案例如村上隆、Banksy、蔡国强、Damien Hirst 等(在此并未将生成艺术市场置于当代艺术领域讨论)。

从以上脉络看来,MoNTUE 蛮特别的,从最一开始便定调这是一场对话的过程,而且是以展览为主,展品、展场为辅。这让我安定不少,因为任何经典的艺术作品,直接将其暴力铸造为NFT 贩售会面临诸多问题,如正当性(凭什么是我?)、利益冲突(获利或亏损要归谁?)、拥有权(实体世界谁来授权?)。更不用说在大众媒体中,甘露水有如台湾维纳斯的神圣地位,过程搞不定,可是会有公关危机的。

面对经典IP,博物馆与美术馆常进行转译,在NFT 世界也不例外。如果是委托厂商如广告代理、设计公司(或新型态web3 平台商场)进行制作,我称之为纪念品模式,比如故宫与Lootex 的合作便是将网红图文创作者与经典藏品(如溪山行旅图)做结合,上架贩售;英国有大英博物馆与葛饰北斋、透纳的Pop-up store 作为案例,直接将作品认证铸造;如果是委托艺术家进行再创作,我称之为艺术品模式,如这次的Kng NFT,便是以《光》展览的当代回响团队,以青年艺术家身份再制成NFT。以上两者虽然流程相同,但是目标受众、预期效益与拥有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荆棘之道新解

Kng NFT 的发想源自于艺术家邦铨与君昵(以下简称邦昵)最早对于《光》展的构想,Die Wege(取自左翼诗人王白渊的诗作《荆棘之道》),当时甚至连甘露水都还没有被再发现。 Die Wege 最早是想要以轨迹定位的技术与摄影测量法(Photogrammetry)追踪每一位观展者的行迹,创造出光之道路。而艺术家黄邦铨于2019 年时,便使用摄影测量法的技术拍摄纪录片《去年火车经过的时候》 (Last Year When the Train Passed by)获得法国克莱蒙费宏短片影展实验竞赛首奖与台北电影节百万首奖与最佳短片奖。

由于甘露水的出现,邦昵导演将制作方向着重于《甘露水》同名纪录片制作与当代回响单元版本的荆棘之道(引用自两位导演在银河酒吧与FAB DAO 线上讲座对谈)。此外,邦昵导演与北师美术馆有长期的合作默契与信任基础,从不朽的青春便有合作经验。在展览尾末,邦昵导演重新提出摄影测量法作为Kng 专案的企划骨干。并藉由数轮的测试,验证技术可行、精神契合《光》。

摄影测量法过去常被使用在鉴识科学、考古学、气象科学等学门,藉由复数平面相片,可将被摄物体重建为三维物件。这次邦昵便是以摄影测量法技术,还原《光》展览,幻化为点云档案(Point Cloud),也一并呈现展场中的《甘露水》。但仅止于三维点云档案铸造上架,并没有办法将《光》的精神完整呈现。类似的创作方法,台湾艺术家洪誉豪( Hung Yu Hao )、王新仁( Aluan Wang )、洪立楷( Jerrythepopper )皆有铸造上架前例(洪誉豪的作品前日才被Kevin Abosch 高价收购)。而像是Artogo(陪你看展)也有使用相关技术扫描展览重现于数位世界的商业模式。

Kng NFT 特别之处在于,这个NFT 是藉由群众之眼凝视,由参与者的手机拍照而汇集完成的。这是这次Kng NFT 的最核心特色。

黄邦铨认为,《甘露水》纪录片使用16 厘米胶卷,其使用的摄影术是一种光的雕刻,是一种减法。 「与雕刻光线透过镜头射进胶卷的感光层也是一种减去的技法。」「如果《甘露水》纪录片使用的胶卷之于雕刻的大理石,那么透过摄影测量法技术和民众拍摄的照片,重建展场,则比较像是泥塑。」(引用自邦铨脸书文章)Kng NFT 的创造是一种加法,藉由多中心的共创重塑展览。

图录预览,由邦铨君昵导演拍摄之纪录片

闭幕之后- 24 小时Kng 工作坊

Kng NFT 的取材,是一场精心策划的After Party 与工作坊,于展览结束日之后一天,北师美术馆举办了一场为期24 小时的活动,以三个小时为一单位,不间断办了八个时段的工作坊,最后产生24 种NFT 立体作品。

参与者可以在午夜观看展览,也可以天光刚亮的时刻观看,这些都是平常看不到的时刻。而不同的时刻,光线也会呈现不同的样貌,洒落在展品上,特别是对于雕塑品而言。在图录总论可以看到,林曼丽老师特别强调将《甘露水》置于自然光展场,便是为了回应艺术家黄土水当初在自然光下制作的样貌。

「展览闭幕当天,北师美术馆将举办24小时的共创工作坊,邀请您在平时难能可见的时段走入美术馆,一同纪录不同时段光影更迭、洒落于展场的自然样态。」(引用MoNTUE 粉专文章)
24 小时工作坊现场,林逸晟摄影

除此之外,Kng NFT 还有许多细腻的制作过程。 《光》展览的英文名为Lumiere,《光》NFT 名为「Kng」,取自光的台罗拼音。台湾语(台语)在1920 年代被视为文化运动的主体性存在,北师学潮时许多学生因使用台语演讲而遭退学。此外,每一枚NFT 的命名由诗人蔡宛璇命名,如Kng# 02 点灯–伫新时代的路口、 Kng #14 冻露水–文化野草同好会、Kng #17 透中昼–赤岛社众民丁,皆为反应展览、文协的符号元素。

而每一枚NFT 都有搭配无人声伴奏,由音乐/声音创作者王榆钧和周震所纪录的观众声音,捕捉观者对「光」展心里涌升的情感之声(引用自MoNTUE 粉专文章)。这些声音是纪录当时工作坊的背景音还有展览一角放置的录音设备,让观众可以听着背景音,跟着哼出心里的声音。事后有参与者表示,在NFT 里面仿佛听见了海浪的声音,艺术家周震表示那是早上捷运经过的声音,这是多美丽的误会呢。

榆钧拍摄录音者的影像,林逸晟摄影

而最后的影像后期,由吴克军与蒋北鱼制作,克军也是三楼展览荆棘之道的数位影像制作者。基本上整个当代回响团队都回锅制作Kng NFT 了。以三月中提案,四月中工作坊,五月空投的节奏来看,实在是一个紧凑的行程。


获得光的方式– 爱的工作证明

而这些NFT,并无法藉由直接购买来收藏。取得须经过两种「爱的工作证明(Proof of Love)」。其一是参与工作坊,实地参与凝视最后的展览与拍摄,参加哪一个时段就会获得该时段的NFT,共400 人次;其二是购买《光》展览的图录,总量为2,000 册,在上市后没几天即销售一空。收藏图录者,可以免费获得Kng NFT 的随机空投。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精准地掌握参与度最高的群众,这有利于后续社群经营与发展。一本图录要价一千多元台币、而在深夜参与工作坊更可以筛选出愿意牺牲睡眠也要参与的热血粉丝,这两种人想见都对MoNTUE 抱有很高程度的爱吧。而工作坊也在疫情确诊人数呈指数化上升之前,顺利落幕。

光展览图录,引自北师美术馆粉专

此外有两场工作坊特别有意思。

第一场是在正式的24 小时工作坊之前,我们先办了一场测试工作坊,用意在于验证摄影测量法在实务上可行。由于Kng NFT 是发表在Tezos 区块链上,当时号召Tezos 区块链上的收藏者与艺文爱好者,将近40 名一同参与。在实际抵达现场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实际上要参加什么活动。当时会采取Tezos 收藏者社群进行号召,原因在于这些人已经熟稔NFT 的持有与交易,且已经在台湾成为一个一千多人的紧密社群。只提早三天的号召,竟可以在工作日的下午找来这么多人,实在是非常感动。而且次的测试工作坊,成为了第零号作品《光—化乌Kng—huà-oo》 。而这些朋友也成为日后在搭建Kng DAO 社群的早期得力帮手。

Kng 测试工作坊留影

第二场是24 小时工作坊的第一时段,艺术家后辈的特别场。如果你仔细看《Kng# 01 点灯–伫日暗的面摊仔》《Kng#02 点灯–伫新时代的路口》与《 Kng #03 点灯–伫乌海水上行船》 ,会发现这是唯二有人影在里头的NFT,这些人是展览中的艺术家的后代与展览研究团队。包含陈澄波孙女、李梅树儿子、陈植棋孙子和曾孙、陈清汾儿子、蒲添生儿子、吕云麟儿子及蓝荫鼎的媳妇和孙子、保存甘露水的张家。也正好他们的位置就在自画像展区的前面,这些自画像便是由他们的父执辈所绘制,如今已成为人间瑰宝。 「这些平日用尽心力保存艺术家作品的人,这一次让我们来保存这些人的身影和声音。希望拿到的你们,也能感受到在无垠的时光长河中,那绵长的一瞬。」(引用自北师粉专文章)如果熟悉甘露水的保存史与发现史,再重新读张家于开幕式的演讲,便会对如此细心的NFT 设计感到温暖。

图为NFT《Kng#01 点灯–伫日暗的面摊仔》四面截图

文协时代与web3 时代的空投

除了Kng NFT 本体,这次整个行动还有一些周边NFT,如好蚌(Hao Bang)银河火柴系列,两者都是空投的媒介。

一百年前,台湾有第一航空士谢文达在东京上空,空投台湾议会设置请愿传单,而今我们使用空投,创造新型态的群众参与,指向对于文协艺术展览的认同。

翻拍自图录,台湾第一位飞行士谢文达曾于东京上空空投台湾议会请愿传单

当初会有好蚌的构想其实是体验设计上的考量。我们希望拥有图录的人,在做完申请空投的动作时,可以立即获得反馈。但Kng NFT 必须等到工作坊与后期制作完成才能取得,而图录上贩售时间比工作坊早许多,因此才有了好蚌的诞生。好蚌取材自《甘露水》脚边的大理石蚌壳,黄土水的蚌壳正在吐水,而好蚌是一个3D 互动式NFT,当你点击它,它会不情愿地打开,但只有到时间到时才会全开,让你看到里面长什么样子。

翻拍自图录,甘露水脚边的蚌壳

当你持有蚌壳,时间到时,地址就会收到真正的Kng NFT。因此蚌壳成为兑换券,而兑换券是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如果过去如贝般的古币。

好蚌,王浩恩制作

而银河火柴是Kng DAO Discord 活动的纪念品,该名字取自银河酒吧,为邦昵取自台湾文学家—翁闹八十六年前留学东京的生活散文《东京郊外浪人街—高圆寺界隈》。两位导演也曾以此题材拍摄短片《天亮前的恋爱故事》(Before the Dawn),如今作为社群经营的一个迷因(meme),创造新型态的讲座/沙龙。

银河火柴999,蒋北鱼制作

光之道

由于前述的社群引导设计,Kng NFT 专案吸引到一群积极的受众,这让Kng DAO Discord的经营从一开始便很顺利。 Kng DAO 架构为由MoNTUE 营运,由两位导演作为子频道银河酒吧主理人,定期在上头办活动,与观众对话。整个Discord 创立一个月约吸引七百人参与,而第一次银河酒吧开张,有100 名参与者参与,实在令人惊叹。虽然与商业NFT 项目方比起来规模并不大,但是以艺文活动、非营利的NFT 操作看来,实在是不错的成绩。

回头过来看,应是有达到当初设定的「对话」目的。

Kng NFT 约有四成兑换率,以图录兑换而言,有超出我的想像。与张惠妹演唱会AiSMR NFT 兑换率相比,是差不多的。这或许是目前传统世界进入web3 社群的极限数字。

至于Kng DAO 未来将如何,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北师与曼丽老师会引导大家前往何方吧。

引用自北师美术馆粉丝专页

结语:我们以临在证明铸造光

以上写了一大段篇幅,是为了竭尽所能将细节描绘出来,我认为对于后续艺文机构发行NFT 可能有一点示范作用,或至少有一点前例可以追寻。当然观点上容易流于片面或主观,我至今仍认为Kng NFT 是一个扣题的、有质感的、动人的NFT 专案。有任何缺漏请不吝指正。

在概念上,这是一种POAP 的变体。 POAP 为临在证明(Proof of Attendence Protocol)之意,证明自己曾经参与过活动,可以领取徽章,海外最知名的案例为POAP. xyz。而Kng NFT 在机制设计上与POAP 相比又更加真挚,收藏者的实际参与成为作品本身的一部分(你可以在漂浮的方框中看到每一个参与者的名字,那是他们拍下的其中一张相片)。这种临在像衔尾蛇一样,头尾相连,你必须参与,才可以领取,领取到的你,成为曾经参与过的活动的一小部分,也成为共识的一部分,甚至还有你的声音。简单的比拟,如同小时候在博物馆至不同区域盖印章;如今美术馆使用新的媒材、科技,让参与的证明更加永久,参与者同时也将展览的一瞬铸为永恒,并由官方发行,具有可证性。

在呈现上,这是一枚可互动、有声音的立体点云作品。这是一种时基性(Time-based)的作品,而且必须经由观看者的手取转动、缩放、平移,才能看出颗粒的立体组成,不然从视觉看仅仅是平面而已。

在时代意义上,这是一场针对展览的纪录,但是以观众的角度观察,这是第一次《甘露水》重现于公众,也是文协时代启蒙作品的汇集。点开不同的Kng NFT 你会发现起点是不同的视角,这便是从观众的视角出发,与传统的全局观的点云作品不同。是有血有肉的凝视,凝聚出来的集合。

如此细致的NFT 操作可不是代理商可以做到的程度,必须由官方美术馆、策展制作团队与NFT 熟悉者(在这个案例下FAB DAO 扮演这个角色)互相搭配与交流才可以完成。在讨论过程中有许多想法与方向是窒碍难行的,如何在有限经费与时间下完成NFT 专案我至今仍然觉得是巨大的挑战。

我是一名乐观者,至今我认为NFT 仍有非常多种可能性,在艺文领域还有许多空间可以探索,它有可能是票卷、可能是股权、可以是作品本身、也有可能是非官方的迷因载具。同时我也认为新型态的web3 服务对于社群、社会进步是非常具有潜力的,特别是应用激进市场理论的数位工具。感谢MoNTUE 与《光》当代回响的制作团队让我可以参与其中,在短短数月中从无到有探索出与展览如此契合的NFT 专案。

希望福尔摩沙艺术银行能慢慢启航,在web3 时代的伊始探索出更多新思想并且实践其中,如同一百年前的文协前辈一样。

展览连结: akaSwap - 光|Kng

(全文完)

此文献给MoNTUE 工作团队与两位导演。

后12 张NFT 封面图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豆泥由於沈迷網際網路與社會網絡的深層結構,自醫師工作離職,現於公部門服務,並於分散式組織間做一名快樂的貢獻者。現專注分散式科技與數位自主權。 在民國的心臟,設計去中心制度; 在帝國的邊緣,研究自主的科技。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分散式身分會被資本市場的鐵拳制裁嗎?

「共同在場」是什麼感覺?中山女高演講隨筆

DID 分散式身分與數位皮夾
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