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穿越德瑞克海峡

Angela Chen
·
(修改过)
·
IPFS
·

德瑞克海峡(Drake Passage)位于亚南极(40°S至60°S之间),属于南冰洋的一部分,是世界最宽的海峡,最宽处约900至950公里,最窄处为645公里,为南极洲与其他大陆最近的距离。德瑞克海峡由于位于西风带又多风暴,海象非常恶劣,是世界最危险的航道之一。

位于南美阿根廷最南端的乌苏怀亚是大多数南极探险船的母港,由此航行到南极一定得穿过险恶的德瑞克海峡。因此,有人戏称,如果未穿越德瑞克海峡,就不算到过南极。


Day 2 穿越德瑞克海峡第一天

从不晕车晕船晕机的我,穿越德瑞克海峡时总算晕了。

因为晕船,早上一直昏睡,连早餐也没吃。后来勉强起床漱洗,吃了两颗晕船药,才觉得好些。

昨晚风浪很大,阳台全都湿了,落地门的下半部也溅满水珠。后来听工作人员说,接待大厅有座沉重的金属看板,昨夜从一侧滑到另一侧,风浪之大,由此可知。

奋力地打开舱房的落地门,站在门边,看着大浪,连阳台都不敢踏出一步。德瑞克海峡,亚南极。

早上10点有场巡航及登岸注意事项的简报,依IAATO规定,如未参加就不能登岸。

离开乌苏怀亚后,网路断讯又未及时连上船上的wifi,手表及手机回到台湾时间(晚上9点),自以为还早,慢条斯理地着装,惊觉时间错误,跌跌撞撞地赶到演讲厅已经迟到。

探险队队长说明登岸流程,由于每次登岸限100人,游客将被分为两个梯次。每梯次三组,每组28人,以代号A组到F组称之。为求公平,第一次出门由A组先发,再依英文字母顺序,第二次由B组先发,A组殿后,以此类推。

再者,依天候及环境条件,搭橡皮艇巡航,每趟费时约1小时;如登岸健行,每趟则约1至1.5小时。

我默算着游客人数总共是168人(28人X 6组),因此并未满载,难怪当天有几个房开放参观,游客可加价升等。

由于演讲厅位于船头且楼层较低,简报过程中,不断传来大浪拍打钢板,趴隆趴隆的声音。尔后数日,进入南极范围后,还常在简报时,听到流冰撞击钢板,匡当匡当的声音,令人心生恐惧。

简报结束,有些人到交谊厅聊天,我则摸回舱房继续躺平。

穿越德瑞克海峡,亚南极。

中午起身,一路摇晃到餐厅,用餐的人不多。服务人员虽也无法站稳,但仍热心地帮忙将装满食物的餐盘送到桌上。

午后,分批到mud room试穿橡胶长靴及Parka外套。接续的时段,交谊厅有下午茶,但我没参加,继续回房躺平。

傍晚的演讲,本可在房间看直播,还是振作起来晃到演讲厅。演讲由探险队队长说明人类发现、登陆及抵达南极洲及南极点的历史,非常精采。人类冒险犯难发现新大陆及征服极地的野心及政治角力,由历史即可管窥。

晚上七点有欢迎会(Captain's welcome party),大家提早在交谊厅碰面,纷纷讨论起自己的晕船状况。有人吃晕船药,有人没吃;有人吃了晕船药有效,有人没效;有人两餐没吃,都躺在床上;有人有吃饭也吐,有人没吃饭也吐,状况五花八门。

船长到场后,先致欢迎词,并介绍各部门主管。除举杯向大家敬酒,并到席间与大家闲聊。当他移动到我们这桌时,船突然一晃动,我的鸡尾酒飞溅出来,邻座的游客还差点跌到地上,真是尴尬。

船长温文尔雅带着浅笑,与我心目中「一起航向伟大的航道」热情坦率的鲁夫,相去甚远。

Captain's welcome party,照片右边是等待唱名出列的主管们。南极探险船。

欢迎会结束后,四位华裔美籍游客(一对夫妻及两位女士),邀我一起用餐。

过去几天都在西语或英语的世界里打滚,好久没能畅快流利地交谈,遇到会说华语的游客,自是开心。他们提及船上与我们年龄相仿的还有三对华裔夫妻,其中一对住温哥华,不会说中文。

晚餐主菜点威灵顿牛排。每天晚餐的前菜、主菜及甜点都有八种选择(四种是固定的,另外四种每天不同,也有素食)。此外,爱点几道前菜、主餐或甜点都可以。南极探险船。

与这四位华裔朋友用餐时,一位女士问:台湾人眼中的中国人有何优缺点?我答非所问地回:中国地大物博种族众多是优点,过于强势缺乏民主是缺点。他们点头称是,也看得出我不想讨论政治,转向其他较轻松的话题。

出国期间恰逢总统选举,关心台湾选情的外国人很多。除在BA的EZE机场遇到的老夫妻,无论船上或同车的游客,或入住公寓的房东,一旦知道我从台湾来,大多会询问选举结果,可见得这新闻在各国媒体的曝光度很高。

11点多上床之前,打开电视查看目前的位置,发现我们的船并非循最短距离直入南极半岛北端,而是斜切往下,想必是在驶向南极圈的途中。

夏季南极圈范围内是永昼,因此越接近南极,白昼越长,晚上九点多的夕阳。德瑞克南极。
可由舱房电视随时查看目前所在位置,这是穿越德瑞克海峡第一天晚上11:18的位置,当时的风速是4.6 knots。南极探险船。

Day 3 穿越德瑞克海峡第二天

不知是昨夜海象较为平稳或已适应船只的律动,摇摇晃晃地就像摇篮一般,一夜好眠。

早上起床后,勤快地到餐厅用餐,用餐的人三三两两,与昨天午餐时段一样少。

服务人员带位坐定后,先问要不要咖啡,再给一张菜单,有现做的各式蛋料理、法国吐司及松饼。 Buffet台上的选择也很多,毫不逊于五星级饭店的早餐,还可以自选水果请服务人员现打。

坐在靠窗的座位,悠悠哉哉地看着汹涌的大海,淡淡定定地吃着丰盛的早餐,自觉过量,又觉该为下船后储备战力,因为在Patagonia爬山,将会远离奢华,有一顿没一顿地过苦日子(吃就吃,还找那么多理由)。

早餐菜单之其二:法国吐司(左)及松饼(右)。蛋料理有荷包蛋、欧姆蛋、班尼迪克蛋等等。照片非当日拍摄,南极探险船。
早餐餐盘的第一轮,右上角是早餐菜单上的欧姆蛋。照片非当日拍摄。南极探险船。

早上10点为IAATO的规范简报,登岸游客必须参加。队长再次说明登岸注意事项,重申不得丢弃垃圾或让任何物品飘走,不得饮食(水除外),不得便溺;与动物保持5公尺以上的距离,不得碰触动物,不得践踏或破坏动物行走的路径,如果动物靠近,须主动让道等等。

此外,上岸后只能走在规划的路径上,不得在其他地方留下足迹,不得坐、卧、趴、跪在地上(亦即只有脚可以接触地面,身体其他部位均不行),也不得触碰废弃研究站(或住屋)中的任何物件。

这些注意事项,出发前已被要求详读及观看影片,上船后又被频频被洗脑,可见船公司对此戒慎恐惧非常重视。队长曾说,这些规范IAATO不会派人到现场稽查,全凭船公司、工作人员及游客的自律及良知。

今天是忙碌的一天,尤其下午有好多活动及简报。幸好风浪渐歇,大家逐渐习惯在摇晃的空间中走动,餐厅及演讲厅出现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下午两点,游客分组带着上岸穿着的外层衣物(如:长裤、雨裤、上衣、手套、围巾围脖、太阳眼镜、帽子及背包等)到交谊厅,由探险队队员仔细检查(特别是裤管及口袋),并用吸尘机一一清理。

三点,报名参观厨房的游客分为两批到餐厅集合,由在法国学艺的印度主厨循餐厅后方的秘密通道通道到楼下的厨房,说明厨房的配置、备餐及送餐的流程等。厨房规模不大,厨师、助手及外场服务人员不到30人,却得提供游客及工作人员2-300人的三餐、茶点、酒吧、点心吧及送餐服务,真不容易。

由四楼餐厅通往三楼厨房的梯间。南极探险船。
厨房出餐区,南极探险船。
厨房备餐区,南极探险船。
厨房公告栏上有这趟行程的每日菜单。南极探险船。
厨房烘焙区,主厨说,除少数饼干或甜点,船上的面包及糕点全在这里制作。南极探险船。
厨房沙拉准备区,凡生食均在此准备。南极探险船。

我搭的船只有一个餐厅,且供餐时段固定,无24小时服务。不过,它有个点心吧,白天(6:30-19:00)提供三明治、沙拉、甜点、现打果汁、咖啡、茶等饮料。有个酒吧,提供酒精及软性饮料到深夜。每天下午4到5点通常有tea time,提供英式三层式点心;还有早餐送餐服务(room service)及深夜之后送酒及饮料服务。

参观完餐厅,接着赶到演讲厅。

下午5点由队员介绍企鹅生态及预期见到的三种企鹅:皇帝企鹅、巴布亚企鹅及阿得利企鹅。略为休息后,接着又由两位队员分别介绍南极的气候及常见的鸟类。

最后,队长说明次日早上十点左右将跨越南极圈,下午如天候及当地状况允许,预计在Detaille island登陆。话毕,台下掌声雷动。

队员说明企鹅的生态。南极探险船。
探险队队长说明登岸组别及出发时间。南极探险船。

晚上受邀与来自温哥华的华裔夫妻用餐,他们多年前搭邮轮曾到过基隆,女儿目前在上海教书。他俩都在美国出生,小时虽学过华语,由于父母在家都是说家乡话,缺乏练习机会,久而久之就不会说也听不懂。

与这些华裔朋友聊天,深知他们或上一代离乡背井努力工作才能有今日的成就。先生提到,他不吃鱼,因为父亲原来是渔夫;我能了解,就像家里种稻的老公,也偏好面食。

随着接近南极,白昼越来越长。餐毕,天光尚明,风浪也平息许多,可见到远处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山。

明天,将越过南极圈,进入真正的南极。

由舱房望见不远处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山。南极。

以上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Angela ChenAn old fashioned lady with no brai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民主的陣痛

自由書寫與七日書

回家路遙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