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 和Evernote說再見
2011年,電腦上的記事工具就是系統自帶的《記事本》以及微軟的word。因為工作需要,學同事在電腦上安裝了便條貼,開始在桌面上創建黃的、綠的、紫的便條,一張張記下“今天要完成”、“昨天未完成”。 2012年,終於得知了《印象筆記》,可以用同一賬號在不同的電腦上編輯同一篇內容,於工作、於文字記錄都十分便利,甚至在手機端也可以實現同步。儘管對於當時配置落後的工作電腦來說,打開印象筆記再加上一個瀏覽器就會佔用極大的內存,導致電腦反應緩慢,很難進行更多線程的任務,也還十分不捨得轉移陣地,只是在打開多種程序時注意關掉不再使用的部分。隨著電腦越來越老,最終還是不得不卸載客戶端,轉移到了印象筆記的網頁版。
就這樣使用下去,電腦上用網頁版或者客戶端,手機上也下載了APP,可謂是工作、個人的雙重幫手。儘管從2015年離開職場後很少做工作上的使用,持續的記錄卻沒有停止,哪怕在厭倦了電子設備想要長時間的擺脫而使用紙筆之時,也會不定期的記錄看過的書籍、電影、書中句子的摘抄、以及只言片語的內心想法。直到2020年先是客戶端自己跳轉到了國際版本、內容全無,再到就是網頁版也只能打開登錄頁面、無法進入程序,期間一陣糾結研究怎麼下載回國內版本,甚至也嘗試轉移到其他筆記工具,一通折騰後卻發現導出的全部筆記一團亂麻,而幾經嘗試之後又成功了下載到了國內版《印象筆記》,這才放棄了集體搬家。也是在在那個時候註冊了Notion,畢竟好評不少。
其實在這之前就有諸多使用上的問題突顯。比如國際版和國內版的不可互通,evernote為域名則是國際版,yinxiang為域名則是國內版,起初還沒有意識到國際版國內版竟是兩樣,究竟為何會分成兩個的原因並不清楚,但因為一直使用同一個電腦,只要成功登錄,並不存在跳轉。後來搬到香港,徐先生說登錄之後什麼內容也沒有了,之後才覺察到其實同樣的應用存在於兩個世界,兩個世界看起來很近,但是卻並不聯結,一不小心就去到了新的一邊。也比如為了推廣專業賬戶對於設備個數的限制,印象筆記不再支持所有設備的同步,在更換設備時總是要一番取捨,刪減一些,當然這種情況發生不多,只有在更換手機、電腦之時太會出現提醒。還比如網頁版的印象筆記在存儲失敗之後創建一個或多個重複筆記的問題,也不知是真正的網絡故障,還是內容在上傳時需要經過審查,有時一條筆記總會反复的提示同步失敗,編輯一陣,卻在筆記本中發現同一條內容已經被創建了十幾次甚至幾十次,刪除重複內容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同時也會丟失最新添加的內容,並且對於是否審查也產生了懷疑,畢竟不是每一次都會發生這種反复保存又失敗的情況,而知乎上有些答案也顯示在涉及到敏感內容的分享到公眾的文章,很有可能被官方刪除或關閉。
自2021年使用Chrome之後,《印象筆記》就只可使用網頁版了,而下載的Evernote也只是安卓的手機本,在一個電腦樣的”大平板“上實在格格不入。而我也終於狠下心,花出了一天的時間導出、導入、分類、整理、刪除。終於,從2012到2021年,不管是印象筆記、Evernote,還是國內版、國際版,就可以這樣說再見了。現在已是Notion時間。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