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雷作为啥没人吐槽
这个标签
设定之后,陆续有市民投稿,几乎都是我没看过的作者,可能我都只看预设的「热门区」和「追踪区」,最新文章区常懒得去点。
例如,这位新来的市民@Arielsakura,已经在Matters密集发文超过一个月了,我却都没发现。
我花了两年领悟的心得:「我编故事的方法就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完主线,然后再往里面塞东西。」ㄧArielsakura
你的科幻想像是如何建构而来的?
从小到大的话,其实对于硬核科幻没有太大兴趣,要说与它相关的话,可能就是我挺喜欢看高达(台译应该是钢弹)的,可也只是比较喜欢看人物剧情听音乐的程度。
但其实怎么说呢......很多灵感我都是基于一个文学性的内核,认为它“适合”科幻要素,再去构思后者的。
不过我挺喜欢想象日系机器人或者外星人这些的hhh也仅止于此了可能。
(hhh是大陆的一种流行语类似于哈哈哈或者www)
还好你有帮我台译一下,不然,我一直在想法国名导高达的科幻元素是什么?
哈哈哈哈果然是两岸不同嘛!我打完后也想到了。
我本来预期你会提到《怪博士与机器娃娃》(日语:Dr.スランプ)?
这个在大陆叫《阿拉蕾》嘛,我很喜欢看鸟山明的龙珠,但阿拉蕾就是有稍微听说过的程度,没有很系统看过。
【后记】《我的干物女友》:从2019到2022 :「这是我卖出去的第一部作品」是指有获得稿费?
是的,三年前吧,那时候五章卖了250人民币(1000新台币?)左右,但那个平台很早以前就没有再运作了。也是2019年,太可惜了。
其实《 我的干物女友》也算是很伪科幻的作品,说它是科幻的话大概会被一些大家破口大骂小姑娘懂什么的那种。但我觉得它的背景很好表达了我本来想说的事情。
《我的干物女友》有趣的地方是前面故事只是一对情侣的日常,很纯爱到对我而言有点无聊,快要看不下去时,来个转折,让读者会用全新的视角,重新理解刚才所阅读到的故事。正当期待会有什么发生的时候,最后还是像个泡沫都没有了。
刚问你是如何养成这些科幻知识的,我以为你会列出一些电影阿、动漫、游戏啊,但后来想想也我这样问也蛮蠢的,那就好像问坐在咖啡店的年轻人,你是怎么养成没事就泡在咖啡店里的,但可能从他老娘的娘谈恋爱时,咖啡店就已经是日常要素了。
被建构累积而来科幻常识,成为读者们共同的世界观,但是在〈莎夏(2)〉 ,出现这样的句子:
「为了应对生育率以及未来人口的下降,这个项目一直在秘密进行中——目的是经由生产适量的仿生人,缓解社会上的配偶及生育问题。」
这很像是从维基百科上剪下来的定义式说明,你如何去处理一些从文献上读来的知识,避免停留在收集材料的阶段?
处理知识的话,我一般会换个叙述方式!但确实上面那句话挺维基的🤣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到底要怎么做,因为我大部分收集的材料都是比较软的(从文学作品里),偶尔会看新闻或者科普来填设定的时候,注意一下用词的替换就行了。这些往往也不是内容主体,我觉得能说得通就行了。
〈 2022年1月:我读过的书〉是短书评关于:
《克拉拉与太阳》石黑一雄、《猴子.罗汉池》袁哲生、《无性别的神》央珍、《星云组曲》张系国、《写在身体上》珍妮特.温特森
你有受过文学评论方面的训练?对创作的影响?
书评的话主要还是因为我是文学系的吧,虽然没吃过猪肉但看过猪跑,看多了论文还有一些杂谈分析,也就自己照葫芦画瓢了。对于创作的影响的话,是我会自己去吸收作品里一些对我来说有用的东西,然后用在自己的作品里。
比如说约翰欧文(约翰艾文)的书,《 独居的一年》,他讲故事的方式给我影响很大。也可以说是看了他的书,我才明白要怎么从本质上塑造两个不同的人物。
约翰会写在这个观点上「A认为怎么怎么样,但B不会这么认为/B会怎么做」,这通常在他的文章里只是一笔带过的事情,但很容易就让读者看到两个人物的不同。看多了他的这种手法,自己也就会写了。
你说过:「所有创作的终点都是元素与体裁的融合。」这句话可以多讲一些吗?
就是我一直觉得,就像现在的音乐会有嘻哈和乡村的融合一样,其实创作也一样的。在现在各种体裁与主题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你不能单纯只写一篇“奇幻”或“悬疑”小说,因为很多路都被前人走完了。
就好像郭强生的《断代》 ,在写同志的同时,还混合了悬疑以及灵异。我认为这就是一种融合。也是现代创作所需要的,或者说,所需要探索的新道路。
你花了两年领悟的心得: 「我编故事的方法就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完主线,然后再往里面塞东西。」
是真的啊,我以前写原创作品总是缺乏动力。因为感觉写了也没人看/不为收益写的话没意思。但这么久的钻研以来,已经逐渐做到了“先把故事讲完再想其他的”。于是就在2022年逐渐为自己的作品添砖加瓦。
写同人当然很爽,我也很喜欢写,但得到的热度全是一时的,持久不了。真有文学追求的话我认为还是要写点自己的东西。
不过其实无论同人还是原创,本质都是要做好写出雷作的准备。毕竟没有谁一出手就是神仙写文,神仙作品。名家都不一定,有的文章你发出去下一秒就后悔了,有的可能就是用尴尬在书写的。
我刚会提到《怪博士与机器娃娃》,是因为你的小说作品《 莎夏》一开场人物关系的叙述,而且这篇小说比你的前作《我的干物女友》复杂很多,可以请你简单介绍示这篇科幻小说的设定(世界观)吗?
(广告时间请用力写,故事大网之类的)
在22世纪,人类已经完成了宇宙开拓计划,由“地球人”变成了“蓝星人”,被他们占领/开发的行星被统一称为“蓝星系”。而主角莎夏就是在其中一颗行星上被制造出来的。 到了22世纪,其实一个星球已经变得和国家差不多。而这些星球共同的母星,类似于首都的,就是地球。 莎夏所在的星球由于生育率下降,科技部的部长提出开发仿生人以缓解生育需求,她集结的是一支以大学者(官方认证的科学家)伊娜为首的团队。而科技部长反对的便是由她的对头提出的“归家”法案(提倡所有女性从工作中回归家庭) 伊娜是蓝星人(母)与恩提利亚人(父)的混血,恩提利亚星尚未开放外交,只派遣特使到各个星球进行秘密探访。而伊娜的父亲能看见未来,他在离开的时候将飞船留给伊娜的母亲。跟她说等女儿长大后一起回到恩提利亚星去。飞船能自动导航到恩提利亚星,可只有恩提利亚的东西才能将它启动。 伊娜是百年一遇的天才,她遗传了父亲的预知能力,但不会像父亲一样看到全部,能看到的很有限。她看见了仿生人计划流产的未来(由于权力内斗),可尽管如此,她还是把莎夏造了出来。 莎夏,是唯一一个成功的仿生人,具有人类意识,智慧与生育能力。 科技部长在被弄下来后依旧集结她那派的人,希望通过媒体一类的来发声,揭发自己遭受的迫害,反对“归家”法案。结果这个组织在发声前就被倒打一耙,扣成“恐怖组织”赶尽杀绝了。 伊娜在大体做好莎夏之后将她托付给了老友理查德,随后自杀了。而理查德隐居了起来,花了十五年的时间将莎夏以及飞船完全做好。 十五年后,地球与其他星球在打仗,形势越来越险峻了。市面上依旧流通着仿生人,但都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类似于充气娃娃一样的残次品。莎夏在某天亲眼见到后,很震撼,回家后对理查德说这些。 而理查德将一切真相告诉了她(包括后院仓库里其实就有飞向恩提利亚的飞船)。 蓝星军战败了,地球方不得不签订条约(类似于割地赔款),将几颗蓝星系行星交出去。 理查德被召回去进行逃脱舰的开发,但他明白这完全没有用。他的弟子朱利安也这么认为。同时他一直都认为理查德有瞒着自己什么。于是他便利用莎夏的信任让她将一切告诉自己。 在知道后,朱利安近乎崩溃。意图将二人赶尽杀绝,自己一个人登上飞船逃去恩提利亚。 在危难关头,理查德将伊娜给他做的假手摘下来,让莎夏用它来启动飞船,飞去恩提利亚星。 多年后,莎夏才从伊娜与理查德留给自己的知识中明白,伊娜明知仿生人计划失败,却还是将自己制造出来的原因。
我要故事大纲,他却给我简短版的故事内容,这当然也很重要,想像文学编辑每个月可能要审个上百部余篇小说,附上快速浏览的版本,有助于编辑更快进入故事情境。
不过,故事大纲还是不可缺,内容须有清楚的时空设定、关键人物的作用、彼此关系、轮廓骨架、动机目的,就像是在提案或报告时,用ppt呈现清晰的概览。
这个部分,对创作者而言通常很痛苦,因为创作者会觉得全部都重要,而无法点出最核心、最不可或缺之处。可是,透过这样的练习,创作者确实可以更了解自己的作品。 (为何明明是创作者自己写的作品,却又不够了解呢?因为当局者迷吧)
作为第一读者,我只能分享,若我在书的封面读到这样的文字,会吸引我注意:
在星际战争的掠夺下,地球前途未卜之际,继承了人类所有文明的,竟然是一位没有生命的仿生人:莎夏,在一个名为「恩提利亚」的星球,文明将重新起源......
然后,真的看完会发现,这只是前传,因为最后有个伏笔,住在「恩提利亚」星球上的外星人小孩,居然称莎夏为老师。 「仿人类文明」的莎夏,与外星文明「恩提利亚」,是如何竞争、融合、演化的,会让我敲碗想看《莎夏》后传。
我读到其中一个段落:
莎夏捡起对方掉在地上的U盘,叫住对方,男人满脸通红地回头,将U盘随便收到西装外套胸前的口袋里,对莎夏说了声“谢谢”。
望着对方的远去,莎夏若有所思地说:
“好像从没见过女生这么匆忙耶。”
“嗯,因为'归家'法案吧。”
作者注:'归家'法案:这个“男”与“女”其实就是我在《莎夏》里想表达的之一,“归家法案”本质上就是回归中国古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属于一种开倒车。 但当然我并无意讽刺政治一类的,只是这种情况在现实里也在发生。
这几句连在一起让我以为,不是在讲「男人」吗,怎么是用「女生」呢?
这句话可能是有歧义了?我的意思是莎夏看到男人匆忙的背影→从而想到好像自己没看过女人那么匆忙过🤣可能是一种逻辑上的不同吧。
没人帮忙看文章,你就无法确定只有我会误读,还是其他人也会误读?
这个也是我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是以后有机会签约的话还挺希望编辑能帮忙看看或改一改的😢
但如果你的作品吐槽点太多的话,编辑会直接去看其他更完整的作品。
为了避免「没有必要的歧义」,最小的更动原则下,我会这样改:
莎夏捡起对方掉在地上的U盘,叫住对方,男人满脸通红地回头,将U盘随便收到西装外套胸前的口袋里,对莎夏说了声“谢谢”。 望着对方的远去,莎夏若有所思地说: “从没见过(哪个)女生,(会像这男人一样)这么匆忙耶。” “嗯,因为'归家'法案吧。”
之前在大陆念大学时,你遇到的教授如何带写作课呢?
我大学是日语系(外语学院)的啦,如果说创作课的话,大学院并没有开设,但教授每个学期会就一种文学主题开专门课程。让我们读材料,写感想,或者我们自己上去讲。这就是一个很好磨练上面所说的分析与评论能力的机会。也是提高创作力的机会。
如果说是教学指导的话,没有,我写文基本上都是靠自己摸野路子的。最大的指导可能就是来自书里。跟前面说的一样,我会照葫芦画瓢。
当初大学没考虑念中文系?
当初因为想为大学后去国外留学做准备,加上自己也对日本文化感兴趣。而且实在不想学数学了,所以就选了日语系。
所以念日文系时没人指导写作,也没人帮你看文章?然后,你也没参加写作社团?
是啊,基本上就是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我这边的文学系最主要还是靠自主吧,如果你只是想要学历好找工作的话教授也不会怎么样。但如果你想混文学圈的话可能还是需要下功夫的。教授应该挺鼓励的吧,我也在往这个方面努力。
目前最喜欢的日本文学作家?
江国香织!
虽然现在日系看得不多了,但她文章中的那种荒凉与寂静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影响。那种日常下暗潮汹涌的感觉真的令我很着迷。我特别喜欢她那本《 流理台下的骨头》 。
你除了在Matters,还有在其他平台发表小说吗?你觉得目前最适合发表小说的华人平台?目前matters试用的感想?
这个的话,我以前有在Lofter写同人,当然大陆的创作平台基本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其他平台的话我也还在观望及摸索状态。
因为主要还是想让自己的作品多一些曝光,所以我觉得matters这方面还不错(不谈收益的话)。
matters让我想到几年前还没有限这限那的lofter,什么都能写,也什么都能说。就是收益系统再简单点就好了🤣毕竟我没有那个脑子去研究加密货币。
那台湾的方格子或镜文学呢?你有用日文写的文字创作吗?
我也有在镜文学发文🤣但基本没什么人看,方格子的话也还在考虑。
以前用日文翻译过自己的同人小说,结果是被尬到orz(翻译错误百出)。
你平常写完文章会请谁帮你看吗?
我有时候会给网上的朋友看,但基本也是自己检查后就发出来的了。 🤣
但是若没人帮忙看文章,例如《莎夏》那篇,我觉得段落嵌合得不是很紧密,感觉有些细节没交代清楚,虽然叙事技巧是流畅、有层次感的,但是,若万一出现破绽,或模糊不清、不够聚焦,故事力道强度就弱了。
说的也是😢我觉得如果集结成册的话很多网上连载的都需要改。这个还是要注意的。
感谢指出!
方便说是目前在日本是念哪间大学吗?专业科目?
现在是神户大学文学系研究所一年级。
其实我之前念大学时的前两年,都挺浑浑噩噩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到第三年(2018年)一个契机才让我重新拿起笔重新看起书来的,就是写同人。
神户大学文学系研究所,有分组吗?
有的,文学系其实是人文科学系,下面有中国文学专攻,韩国文学专攻(这两个因为都是小的专攻所以合在一起)还有英美文学,日本文学。
我是中国文学专攻的。
第一年是类似于研究生(旁听生)的概念🤣,今年四月才算真的一年级生。我可以把自己修过的课程写出来,例如:
有中国近代文学赏析中国现代文学演习(发表课) 中国古典文学演习中国古典文学赏析。
研究所两年的课程设计,都没有文学创作课?
没有诶,基本都是各种文学作品赏析,还是要自己写论文看书
是这样的!其实也差不多是入学后才开始接触到一些类似于训练的东西(虽然可能还是在自己摸索的多),但自我感觉写出的东西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
那中国现代文学演习(发表课)是指?发表课不是学生发表作品的意思?
指的是学生在看了文学材料后将它介绍给其他学生。练习文本分析能力。
如果你是在大陆念中文系,系上应该会有文学创作方面的训练,但你目前念的是文学评论居多。
那么在写作方面,你希望自己之后能获得什么样的资源,能够帮助你完成更成熟小说?
我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有编辑一类的来帮我看看😢自己写来玩的话当然没什么,但如果真的想出版一类的还是需要修改很多的。
延伸阅读:
联合文学有个专栏:
写给新手作家的没用指南
去看看对你有没有用吧!
关于这篇访稿,我好像通篇都在追问人家,到底有没有文学创作的训练,现在年轻人还在独自摸索,用土法炼钢创作吗?好像在暗示你,去念个文学创作研究所,就可以当作家?
这篇文章可以作为回应: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