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女性,也是救赎男性——读《第二性》
书名︰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
原著︰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翻译︰邱瑞銮出版︰猫头鹰(Taipei)
版次︰2014年2月(原著1949年刊)
ISBN︰9789862621752 (一书三册)
当代女性平权运动主要推手西蒙波娃,其洋洋洒洒逾七十万字的《第二性》,经曾修读哲学、旅居法国多年的台湾翻译长达六年努力,终于完成首套由法文直译作繁体中文的翻译本。未闻西蒙波娃为时掷地有声的见解前,先在最初给大家补上一堂翻译课︰过往《第二性》的中文译本皆由英文译本而来,又究其英文译本早已为翻译界所诟病,不仅未有全文直译擅作删减,连带当中一些关键概念例如主观(Subjective)及客观(Objective)正反误译,然而原著出版将近一个甲子,中文全文直译本才告面世。
西蒙波娃(1908-1986)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父亲是律师的法国中产家庭,成长过程因为生活迫人,磨炼出向往自由与独立的主体意识。 《第二性》是西蒙波娃毕业成为哲学教师第二个十年的巨著,朝向当时仍以男性主导的社会当头棒喝,并追溯女性遭受不平等待遇的缘由,揭示女性附属于男性的事实并非必然,背后固有人为的历史发展、社会文化及政治因素左右。这种说法在1950 年代被视为破除男性中心主义与阳具崇拜的一记闷棍,为当代女性平权运动提供稳扎的论述根基,带领后来性/别研究与社会学的新思潮。显然今时今日的女性地位不能单纯诉诸《第二性》这本书,世界大战期间乃至战后女性成为国家复苏的主要动力,因而令女性的地位提升亦是要因。
性/别议题(Sex/Gender)的中文不好翻译,前者(Sex)仅指生理上的男女之别,而后者(Gender)则是社会建构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与性别定型。性别议题之所以与其他社会上壁垒分明的议题相异,皆因像种族、阶级以至群体都可以跨越生理限制,站在同是人类的基础上区分而互不相涉,但性别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处境,站在繁衍后代这一点来说,至少在西蒙波娃的时代,单凭其中一个性别怎也不成事。不过若然男女生来本是平等,女性又何以在后来被男性主宰命运?
西蒙波娃尝试以黑格尔的历史唯物观,循社会历史的线性发展辩证,认为私有产权制是男女平等失衡的转捩点。在农业社会劳动力密集的时期,男性出于与生俱来的体力优势,与女性有较明显男耕女织的分工,但务农收成仍取决于大自然的限制;直至人类有能力铸造机器与大型工具,两性在驾驭工具上的分别造成了生产力日益悬殊的局面,配合私有产权制的出现,令男性拥有较大话语权,迫使女性与土地同样能被权力支配及拥有。不过这仅仅剖析了父系社会的出现,对于人类历史文明里曾出现的母系社会,说法显然有其缺憾。
进而,历史发展观的局限令西蒙波娃转移探讨「女性是怎样形成」的命题,指出女性的处境涉及当时社会的价值判断(也是书中偶尔指涉的「集体意识」),其形象既受社会薰陶作为男性本位世界的他者。因此当西蒙波娃循女性的成长及处境探索,一劈头就说「女性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后天塑造出来的」。
于是,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及历史唯物观三者在西蒙波娃论述中可谓并行不悖,考虑到西蒙波娃下笔时的社会处境,不难发现家庭是构成女性形象的主要场域,并由林林总总的文学作品、事例及亲身观察论证。例如在解剖女童如何薰陶成被动、爱撒娇及带有母性的形象时,就先归因于童年时可从父母中享得男童没有的拥抱及抚慰的特权。此外男性生殖器外露的生物条件,成为男童看似独立的玩物,令女童产生精神分析学所指的阉割情绪,自以为自己的生理构造比男性次一等,令女童往往转移至洋娃娃之上,将自己「阳具钦羡」的心理具体化,配合宗教书籍及童话故事屡屡忽视女性的主体性及功名,将女性贬抑为渴求男性救赎及驯服的客体,使女童容易产生要为男性献身的宗教性情感,主动放弃其主体性;
进一步至步入青春期的少女,月事来潮令女性意识到自己身体生理上存在被动及不可预期的生理规律,更可能合理化女性固步自封的心理障碍,身材的变化亦令女性意识自己成为被男性凝视的客体。尽管如此,女性为了在男性本位社会中生存,多少都会延续童年撒娇的「成功经验」,尝试取悦迎合男性或满足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以攫取声望及荣耀作回馈,同时反证男性本位社会体制的正当性——这却使女性将隐藏的自我视为真实的自我,并将自己视为全然被男性欲望的客体。
好些女性在青春期期间因为恐惧男性的侵略,将潜伏的欲望转化为带有同性恋或被虐的倾向,借凭空捏造假想的恋爱对象,投身于不涉肉欲的同性封闭世界内,在安全的同性环境中追求与自己有别的客体或幻想被需索,直至确立自我。在这个文本中,西蒙波娃对同性恋的取态就当时社会气氛是极为前卫的,也是她在书中多次强调女性应该自由享受性欢愉及解放性欲的维度之一。虽然换了在遇上性事的时候,大部份女性不得已面对男性时,往往因为习惯奉迎社会期望、适应被动或作为猎物的角色而感到挫败。值得注意,这种「恐惧背后潜伏欲望」的说法并不止于在经历青春期及同性恋的女性,同样的类比也见于西蒙波娃对女性其他时期及处境的探究。例如在西蒙波娃为已婚妇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师奶」)的辩说中,就将已婚妇人政治冷感、自私及功利的态度,归结于男性主导的社会压抑,令女性在婚后不但无法兑现幸福,反而过着庸碌及千篇一律的日子,成为家庭的囚徒耽于家务自得其乐,亦是困锁于家庭的存在内向性实现。
在西蒙波娃笔下的女性,既要承担着天赋的生理机能,也要肩负婚姻制度与社会礼范的枷锁。西蒙波娃主张在爱情与婚姻中双方都需维持完全独立自主的个体,以清明意识及真实自我体验自身处境,进而彼此在自由中因为爱互相吸引结合与自愿付出,使一段关系中的「承担」与「爱」完全区分。撇除依循社会规范的命定,没有谁拥有谁、谁赢了谁的二元对立,爱情才能超越不公义使双方自满自足。于是女性借着外出工作摆脱婚姻作为女性的志业,享有社会及经济处境上的自由,就成为女性实践自我的钥匙。尽管这样肯定引起解放自身与社会守旧定型的拉扯,使女性的处境更为矛盾艰巨,但西蒙波娃直接了当明言,这就是保持女性自身清醒、离开安逸道路及摆脱「给定」身份的必然代价。
甘心屈服在既有特殊利益而顺从男性权威的女性即使大有人在,游戏规则本来就是男性定下的,其定义的女性特质本身就是两性之争的根源。要建立一个女性真正对等男性的社会,西蒙波娃提出再造女性,先超越性别的自然差异,再让女性拥有一部份自由,打破一成不变制度化的恶性循环后,继而使两性共同开发一些新经验与新关系, 建立几同人性的自然存在关系。今时今日的女性处境显然比西蒙波娃的年代已有改善,但距离书中刻划的男女平等,破除对女性有意无意的污名化及迷思,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书三册虽然合起来厚甸甸,但看起来出奇地畅顺。关于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过去乃有梗概,但读着如此深刻精辟的文字描绘处境却是头一趟。纵然我们都认为当下家庭对模塑女性形象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女性也可以在不同场域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机会,但这不代表女性必然得以从刻板印象中解放。相反在个人主义高举的今天,个体享有更大自由亦同时承受随之而来更大的恐惧,传统社会道德规范依然在资本生产过程、保守宗教以至网络世界稳固支持。在这个框架下受压迫的不止女性还有男性,就像社会鼓吹女性要「嫁个好男人才幸福」的论述时,生来无法靠父干或仅啃几片面包度日的男性,所蒙受的局限绝不亚于女性。
重写两性之间既成的游戏规则,这条路也许困惑难行,但却是通往壮阔文明的阵痛,不仅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更需要这一代人追寻自由不懈的执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