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媒介谈:冰墩墩与徐州母事

遊走基
·
(修改过)
·
IPFS
·
无奈只可感慨:冰墩墩的热度谁都可趁,竞相可趁,然无人问津者,如饮姜汤。

先喝两罐酒,血压爬上头。开始写:

1、谷爱凌冰墩墩

2、徐州母亲

之所以形成强烈的对比,是因为同为女性,身处同一时间,生活与命运却截然不同,均引发网民广泛的共鸣。

前者引发欢呼声,盲目的爱国情绪被带动,该女被打造成新的“自由女神”。第一类,努力的女性,受到鼓舞,引以为鉴,引其为自身的榜样。第二类,在新时代中过着旧时人生的女性,无奈必须为这新生代的“自由女神”高歌,保佑她未来之路顺畅。

后者引发哀号声,尤女性网民,频频发声,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改变这名“悲惨”女性的人生。或许没能过个好年,如今都元宵了。可是主流媒体均未发声,非但不是它们不能发声,更是不敢发声。这不是怯懦,是权力的脆弱。如果没有被逼上梁山,想必很少会萌生背水一战的勇气。徐州母亲终归是外人,是生活以外的人,不足以引发国民之怒,构成海啸。

极端的媒体操控下,唯有通过筛选的声音可以被看到。这不意味着没有别的声音,而是别的声音都被卡在声带里,说不出来,令人听不见。因为不允许被广泛讨论,网络节奏成谜,走向错位的边缘。笨鸟赞同,被带节奏。聪明人回绝,绕道而行。然而这改变不了浮上水面的事实。媒体成为个人所用的政治道具,不具备其本质发声与传播的功能,反成为圆形监狱的牢固外墙。只不过这一次,我们都是那一名看守。千千万万的囚徒正在监视着我,我是裸的,世界与我为敌。

3、文字的用处

文字的一大载体,传媒,如今沦为政治控制下的道具。发声者,被噤声。文字语言,均成为束缚的枷锁。大多数人表达出来的意思往往不是自己最真实的意思,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就如同现在这文字,如此苍白,何以能够体现内心真实的本意?文字本为工具,工具为人所使,最邪恶的政党,运用最巧妙的舆论操控设置。许多文章叩问理性,我却认为此时需要丧失理性,因为感性能够“说话”。感性会直接告诉我们,哪里有问题?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谷爱凌就是一个18岁的little bitch- 毫无冒犯。承认她年纪小,把一切想得都美好、理所当然。若然未来可期,我同样希望她成为想像中的那名理想之人。但为什么还要说这种话?因为国媒带节奏实在令人生气,已经不涉及到这个人的本质,而是纯属流媒的狂欢。有人说,这是官媒操纵舆论的棋,因为女性主义的议题不断发酵,需要这样一名“偶像”重新给大众指路。好比《战舰波将金号》里面的那头大象,巍峨如山。苏联的手段是构建平民英雄,然而无论政治娱乐化,还是娱乐政治化,届时已然毫无关系,因为政治和娱乐已然一体化,本是同根生了,相煎何太急。

新时代的笔杆子,文人,已然逐步丧失旧时代中的影响力,或理性。文字俨然成为一种畸形之物,寄生于互联网上。文字是构成网页的最主要元素,甚至颁给它最特别奖的勋章。但此时的文字如同讽刺画一样好笑,没有严肃,没有深度,既没有抽象性,也没有具体性。在内容丧失其本质的岌岌可危的条件下,创造出新的形式载体显得更加重要。如何从形式本源上改善问题,成为眼下的议题。等攻克这一难题,内容的本质自然回归。

4、结语

无奈只可感慨:冰墩墩的热度谁都可趁,竞相可趁,然无人问津者,如饮姜汤——辣喉咙。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