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与欲望

一夫
·
·
IPFS
·
不光是想也还要,想法与欲望的连结,有了某种具体性的意义,它是种意识,更具体的说是灵魂,灵魂的高贵与否?人生的意义有了方向,拥有什么不具有什么意义,会随着时间消失殆尽,唯独高贵的灵魂可停留在时间流上,高贵来自道德,俱有均衡的想法,拥有了道德,导引了欲望,想法与欲望连结合一,灵魂变的高贵。

想法与欲望两者一体成形,表现出一种有具体的感受,那是种意识的表达,具体的就像一个人的灵魂,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高贵的灵魂在于想法,衬托出与众不同而显的高贵,当想法被欲望给充塞,欲望出卖了想法,显现出贪心占有的灵魂,而感到龌龊。

想法的趋动下有了意识,在欲望鼓动下,意识形成一股力量,力量的推动下,强化了意识,意识有了具体性,可感受到某个灵魂的存在。强化的意识,有时称为阴魂不散。想法不去做调整,总会阴魂不散跟着的原因,道德很重要,因为那是想法的根基,道德是什么?它不是只有口中常说的,做人处世之道,完整的说是自然的均衡之道,维持着万物生存的发展,道德能常存,想法得到了均衡,人才不会有偏激行为发生,为了共存发展,需要道德来维持,没有了道德,战争发生了,丧失道德,各地失衡,苦难产生。

世界现状,病毒肆虐,俄乌战争,石油高涨,发生通膨,世界各地,动荡不安,没有了道德底线,是欲望压过了想法,人纵欲过度失去了想法,不管失衡会如何?一切都没有了道德。欲望是个力道,最怕没有想法,没头没尾的力道,容易失控失平衡,欲望需要道德,有了均衡的想法,道德便存在,而道德引导了欲望,行为踏上正轨,自然得到了平衡,想法与欲望都在道德范围内,灵魂步上了大道。

不同的想法与欲望,表现出个人的灵魂,做人要有骨气,不能出卖灵魂,龌龊的灵魂总被人唾弃。期待、希望、冀望都是想要,不光想也还要,统称为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欲望强压着想法,行为走偏了,做了许多不可告人之事,偷蒙拐骗行为产生,是欲望出卖了灵魂,人失去了骨气。想非所想,是灵魂的一种认知,认知到欲望会改变想法,所以想法没有一定的正确性,想非所想,欲望是关键所在。

从古至今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就是人生的意义,书籍成了找寻课题的答案,看了许多丰功伟业,又为何失败潦倒?比较了成功与失败,探讨的结果,都是时事造英雄,跟自己豪无相关,对于灵魂的提升,也没有任何帮助,课题就一直找寻下去。王阳明探讨知行合一,给人生意义有了方向,光是知道是不行的,还要知道怎么去做,知与做(行)进行下去,意义才会显现出来,想法与欲望合一,才能显现出高贵的灵魂,就像佛陀、老子有着高贵的想法,道德引导的欲望,几千年过后,还能见识到他们高贵的灵魂,无人能出其右,高贵的灵魂诠释出人生的意义。灵魂要高贵,想法与欲望要合一,阅览无数有了很多想法,而没有欲望去推动,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最后落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书籍本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希望,那就是一份情,看书改变了想法,但那想法是情在推动,是想法和情做了连结,书看多感情变丰富,欲望依旧没变,灵魂没有力道,但感情却丰富起来。想法与欲望要连结、要合一,才会有力道的灵魂。书籍可以学到情,却无法改变欲望,佛语:放下屠刀立定成佛。自我有所变,欲望才会变,说明欲望的成因来自自我,心中的自我变的渺小,想法与欲望开始连结,达到合一是忘我境界,也是佛家告戒佛徒要做到的理想境界,知行能合一,突显了灵魂的高贵,无人能改变的事实,意义就产生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