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上海小赤佬的魔都故事六部曲——PART 4 我的文艺元年1998
似乎在读小学之后,我就仿佛变了个人,完全没有以前那种喜好调皮捣蛋的劲头了。那时候开始,我就成了一个不爱拖沓的人,因此我从小到大,就没有体验过什么叫作Deadline。我觉得,是个聪明小孩,就应该先把作业做好,然后尽情玩。会学习,也要会玩。
读小学之后,每逢寒暑假,我当然还是会被父母送到阿爷阿娘家。但有时候,我也会被二老带到亲戚家做客,甚至住上好几天。他们大人聊天,我埋头写作业,不需要任何人盯我。只要我没完成当天的作业量,我一定是紧蹙眉头,板着一张臭脸,跟自己生气。阿娘有时会把我带到一栋位于建国西路的独立老洋房里做客,那是她大哥家。我管这位老人叫“大阿爷”。
阿娘虽说是个半文盲,可她的兄弟都挺有出息:大哥二哥都是做领导干部的,而小弟则是建国初期的江苏省高考理科状元,当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研究卫星导航和雷达系统,他的同学大多是当今红色家族的大佬。
我做作业的时候,那些老人就边看着电视,边谈天说地。他们中气十足,声情激越。最喜欢争论问题的,就是阿娘的大哥和小弟,也就是我的大阿爷和小阿爷。两位老干部,经常会为了各式各样的大事小情争得面红耳赤。这还不算数,他们还要拉不相干的旁人来评理。
我当时才小学三年级,他们吵到不可开交的时候,也经常会问我这个屁事不懂的小孩。比如,“侬觉得,上海有线男排打得好,还是八一男排打得好啊!?”
这也就算了,我会装模作样过去看一会儿体育节目,装出一副好像挺懂的样子,随便说了句哪个队比较厉害,就回到座位上继续做作业去了,留下他们二老接着争论不休。
但他们提出的某些问题,对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还是过于超纲了——
“侬觉得,台湾问题,应该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吗?”
对于当时一个无忧无虑,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的非转基因小学生来说,我什至不明白:台湾问题……是什么问题?
1998年的暑假,我没有再去老干部的老洋房,而是去了表哥家。姑父和姑姑要上班,高二的表哥暑假每天上午要出去补课。我跟着阿娘一起住在他们家,阿娘负责给一家人买菜烧饭;我老规矩,做暑假作业。
我每天生活规律,一清早跟着几个大人,起来吃鸡蛋和豆腐浆。而表哥总要等到八九点才会慢吞吞从竹席上爬起来,冲一把澡,吃些东西就出门了,大约摸总是下午一两点回来。每天上午我总是做暑假作业做到做不动为止,能干掉多少是多少,然后就尽情玩。我有个小篮球框,每天我都在那里练习投篮的手感。很多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上篮球,就是因为那年暑假的每天傍晚五点半,有线一台开始放台配版的《SLAM DUNK》。吃罢中饭之后没多久,补完课的表哥回来了。他每天都不会空手回家,要么新买了许多张打口碟,要么就是LP碟、VCD或者录影带。而那些碟片和录影带上的名字我也从来没见过,全是外文字。
当时在我看来,表哥在同龄人中,都绝对不是个正常人。他会让我尝试一些“男子汉的试炼”,比如让我试着倒些风油精顺着我自己的臀沟流下去,结果可想而知,我在木地板上各种鲤鱼打挺、鬼哭狼嚎;他会打开王菲的专辑,逼着我学王菲唱歌(后来我因为唱王菲的歌唱得太像还因此在课外读了一年艺校);他会打开自己的书架,里面除了有好几套蔡志忠的漫画,还有许多小说,大多是王小波和王朔的,他会让我用北京话去大声朗读那些文字,并且还逐字逐句地纠正我。而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当我表示完全不明白北京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时候,他便会如数家珍地拿出各种录影带,跟王朔有关的《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阳光灿烂的日子》、《顽主》等等……表哥边看边乐得前仰后合,我懵懵懂懂地在一旁陪笑着,却也渐渐开始感受到新京味文艺作品的魅力。
明明是两个上海人,却三天两头听着京片子开怀地大声说笑,就差每顿都吃炸酱面了。长大后我才发现,那年是我第一次明白,什么是文艺青年会去看的、听的、读的。我敢打赌,1998年,绝大多数小学生,不会像我一样在那时候就看过《攻壳机动队》、《AKIRA》、《电影少女》、《五星物语》、《Perfect Blue》、《燕尾蝶》、《力王》,也绝对不会去听Nirvana、Joy Division、Duran Duran、Radiohead,更不可能会听过《新世纪福音战士》和《天地无用! 》的原声Drama……
时间转眼来到了新世纪。 2005年3月,一个叫“豆瓣”的网站横空出世。没多久,成千上万的文艺青年涌入了该网站。 2005年夏天,我的高二学年结束了。表哥要考服装设计的研究生,美术方面需要我父亲的辅导,于是暑假住在我家。他每天一早起来,我父亲会教他素描和速写;而这次轮到我每天一早出门补课了。那阵子表哥似乎在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做什么网站。有时候他会拿我家的电话跟同事讨论工作,火气一大,便会狠狠摔下电话,低声骂上几句。他跟我说到,他们正在做一个视频播客网站,这个网站其实也已经上线几个月了。但是关于网站接下去怎样发展,他们这几个创始人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大多数人认为,将来一定是流量为王,没有什么比蹭热点更赚钱的,做的东西应该越接地气、越俗气越好;而表哥觉得,他们应该学习豆瓣网,把自家的网站打造成文艺青年热爱的聚集地。最后事实证明,表哥的观点没有说服大多数人,他的观点也并未顺应互联网的大潮。表哥离开那家公司的时候,公司给了他一份类似证明他拥有该公司股份的东西,但他却将那份日后可以换成至少数百万元钞票的纸张,留在了办公室。同样被他留下的,还有他设计的网站LOGO,以及那句充满理想主义的标语—— 土豆,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豆瓣网上线一年后的2006年,我考入了音乐学院,成为了一个官方认证的,自带文艺青年光环的小赤佬。表哥也成了服装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还去了义大利深造。
如今,表哥和我偶尔会在网上聊聊天,我们大多聊的都是东方哲学:佛陀、老子、瑜伽行者、冥想体验、克里希那穆提,甚至奥修……在家里大人看来,我们两ke不正常的脑袋,从来不顾世人的眼光。
而我们要是被问及,有什么远大的人生目标,我们的答案都只可能是:成佛。
正常人听了一定会心想:册那,这两只怪胎,好去“600号”看一看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