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树洞用户:由树洞想象匿名平台的公共讨论(上) | 围炉· CUHK

围炉weiluflame
·
·
IPFS
·

去年9月,由香港中文大学学生运行的「马料水bb机」(即「树洞」)微信小程序上线,并成为了内地生广为使用的即时讨论社区与信息交流平台。树洞小程序采用「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形式,使用者在发布内容时可选择展示自己设定的昵称或者隐藏昵称。树洞的话题范围广泛,包括分享日常心情,讨论社会时事,测评课程信息等等。但除了日常的讨论以外,树洞中挂人、谣言、争论社会事件等内容也时常引起舆论风波。本文采访了一位树洞的网暴受害者,一位选择淡出树洞的曾树洞大v,以及一位完成过树洞使用相关课题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从不同角度聚焦于树洞的使用体验及对各种树洞相关现象的看法,由树洞想象匿名平台公共讨论的可能性。

树洞的基本功能页面(I)

Vinyl | 大家先来简要的介绍一下自己吧。

谢宝|我是谢宝,我是一位曾经的树洞大v,后来因为树洞氛围变得不太好了,我就退出了树洞。

可可|大家好我是可可,是一名新闻传播专业在读的学生,之前做过一个相关的新闻专访。

豚豚|我是豚豚,是一名经历过树洞网暴的受害者,在被网暴之后,我对整个树洞生态和对网络暴力的机制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思考。

树洞的基本页面功能(II)

1|树洞作为信息交流平台

Vinyl | 今天就从大家现在的日常树洞使用情况聊起吧,各位现在平时还会看树洞吗?或者说你们看树洞的频率如何,浏览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豚豚|我一般会在那种非常碎片化的时间随便地翻一翻树洞,其实有点像每日打卡,就是我有一种隐隐的要完成任务的感觉,要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我感觉这其实有一点点像现代整个信息化社会的一个缩影,你会无意识地想去获取碎片信息,而有的时候你反过来用理智去思考这种需求,又会觉得它对你的整个知识体系是没有显著作用的,但是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浏览刷新,养成这样一种习惯的模式后它就会渗透到你的生活当中。

我觉得这是和树洞的平台机制有很大相关性的。首先,树洞的使用群体都是中大的学生,所以当我想去了解一些我学校相关的东西时,我是完全依赖树洞的。其次就是树洞的使用用户基数没有那么大,帖子也没有那么多,在一段时间内浏览到所有的信息是可能的,它不会像之前交大树洞那样可能一段时间就有几千条帖子,因此你会去浏览尽可能多的别人给你提供的信息。再就是它的帖子都是比较碎片化或者扁平化的,所以实际上有助于便利的信息获取。

还有一点我想补充,是关于树洞机制的特性,它实际上是比较鼓励及时的互动,具有去中心化、高度自由化的特质。所以说当你在接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它能够让你更多地获得一些update之后的信息,因为洞主或其他人会进行补充。它的这种去中心化和高度自由化,会让无论是分享还是接收信息,门槛都不那么高。

可可|我在周围环境变化比较多的时候会更多地关注树洞,依赖树洞获取二手信息。因为我自己可能不是一个习惯于长期关注政策的人,然后我就会觉得树洞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可以让我浏览到与我生活相关的信息。因为使用树洞的人大都是跟我生活轨迹比较相似的人,我就会比较依赖通过树洞浏览他们筛选出来的、认为有效的信息,它对我来说好像一个懒人搜索引擎。

其实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在使用树洞的时候是蛮自私的,我使用时大都是我自己单向地从中获取信息,比如说我看到一些关于返乡政策,关于如何微信交学费等等的树洞,我会收藏;但我很少主动在上面分享一些我认为有用的信息,因为我觉得在分享信息这个过程当中是会承担一些风险的,我没有办法百分百确定我分享的信息一定是有用的、有效的,并且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赞同。我觉得其实树洞对于我来说,它不是一个信息的交流平台,而更像是一个获取信息的途径。

而且由于树洞都是同校的同学,我会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感。其实这让我想到了传媒当中的一个理论,是说人们对媒体产生信任并不是因为媒体机构本身,而是信任媒体人,信任每一个经过了比如说相关的传媒培训,秉承着中立客观信念的媒体人。因此其实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信任的并不是树洞作为传播信息的平台本身,而是使用树洞的每一个同学或者是学校的staff等等,我会美化我身边的人,自然地觉得他们分享的内容是可信的。所以即使在树洞上大家是匿名分享的信息,即使会出现一些不太好的声音等等,我还是会偏向于相信大家在树洞上分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谢宝|我现在基本上不太看树洞了,也不把它当作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就觉得它的用途已经低于它给我带来的伤害或者说不适感,所以现在可能一个月看个三四回,只有在我有急迫需求的时候才去看。比如说关于校园发生的事,就像对MUA(香港中文大学内地生联合会)的争论,我没法在别的地方获得信息,就会把树洞当成一个fact check的平台。

信息交流与分享树洞, 上图为匿名树洞,下图为实名树洞

2|树洞的舆论环境

Vinyl | 接下来想和大家聊一下作为公共讨论平台的树洞。在讨论具体的领域之前,想先问一下大家对于树洞现在讨论一些校园事物和公共事物的舆论环境有怎样的感觉?你们从刚开始到现在对于树洞的舆论环境有什么不同的观感?

可可|我自己会把树洞的使用者区分为三类人,按照时间来分,一是并不习惯于使用树洞的,也就是在19年及以前入学的几届同学,他们最开始进入校园时,树洞并不是一个惯常使用的平台,树洞是在他们已经熟悉学校、有了自己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和渠道等等的时候才出现的。

另一个是20届,也就是我自己所在的这一届,当时是上是网课,树洞正出现于我们对学校同学等等还并不熟悉的时候。大家就发现树洞是一个可以在网络上跟同学们交换信息,分享想法的平台,并且专属于中大人。因此其实当时对于正在上网课的,包括很多跟我一届的同学来说,都会对树洞产生一种像中大家园一样的归属感。其实我觉得树洞刚上线的时候是真的带给了大家蛮多的温暖和蛮多信息的,大家使用树洞的时候都会有很快乐很享受的感觉。

再就是现在的21届。从他们入校开始就已经习惯了树洞的存在,并且树洞上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已经存在很多已知的信息了。因此在他们接触到树洞的时候,树洞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舆论场,他们就会觉得我是它的使用者,可以说一些我平常不敢在生活中说的话,并且会比较迫切的想知道树洞里发生过什么,进而加深自己跟学校的熟悉度。比如说我周围的一些21届同学有时候会问到关于树洞上以前出现一些挂人事件的主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故事等等,他们对于树洞以前发生的是有很强的了解欲的。

因此在这三个不同的学年段,伴随着树洞从没有到出现,再到成熟,树洞的舆论导向在不断变化,同时大家对它的态度、使用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豚豚|我觉得变化还挺大的,尤其从21年的第一学期开始,整个树洞的舆论变得越来越差。一开始整体的氛围还挺好的,在遇到一些大的舆论事件时,你能够看到双方的不同声音,并且这些声音相对来说还是蛮符合我们对公共讨论的想象的。并且大家都更倾向于以一种逻辑推理,或者说是以一种更符合常识的方式表达。

但是在2020年9月份之后,我很明显地感受到它的整体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了。很多时候它会诉诸非理性来满足自己对他人隐私的窥探欲,以及对于他人的批判和鞭斥欲,这种欲望会更外显且不断的被合理化甚至美化。

我刚刚听到可可说这些的时候,我有个蛮强的感觉就是我们20级这一届,以我自己为例,有蛮强的维护整个树洞生态的欲望,或者说我们会希望它朝着一种更加健康的公共讨论的方向去走,但是感觉对去年9月份之后涌入的这一批用户来说,他们会更多地把它当作一个跟其他地方一样的匿名平台,很少有这种维护的心态。

谢宝|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一直觉得树洞的风气从21届开学之后就明显变得不好了。很多人把这个原因归咎到学生素质下降上,或者认为一个平台发展时间长就会出现这种问题,但现在想来,有可能是它当时出来的时候赶巧,正好赶到了网课这一节点。

那时候新生们刚进来,大家都对学校很憧憬,也都想保持一点自己的矜持,学长也是以一种很热心的态度在帮助同学,所以会在树洞上维持比较好的形象。我们一般在大学里面都有种感觉,总觉得学长们在入学季的时候是最好的,往后面就慢慢变成普通人一样了。后来逐渐进入面授模式了,我们有更多的线下交流,就不再仅仅依赖于线上的交流了,也没必要在线上伪装什么东西,这样子就导致气氛不太好了。

树洞的不同日常内容

3 |「【⚠⚠⚠树洞】」

 Vinyl | 我们来进入到一些比较具体的话题上,首先来从黄色感叹号树洞聊起,一般树洞用户发怎样的树洞时会给内容手动打上黄色感叹号(⚠)?

可可|一般是发一些与性相关的信息的时候,比如说约炮,分享自己的性生活,关于避孕的问题,以及性技巧的求助等等,他们会自己手动给树洞前打上三个感叹号。

我记得最早大家提倡要打感叹号是说会有很多未成年人也使用这个平台,因此发布一些性相关的内容时要打一个黄色感叹号,让未成年人不要点进来。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让我觉得很奇怪很诧异,也毫无道理的设定方式,为什么未成年人就不可以浏览到黄色的内容?后来又衍生出许多避孕相关的话题会写上「女生进」,和性相关的用语大家会自动写缩写等等。黄色感叹号其实体现了大家的谈性色变,是对性的污名化。性知识,再比如说约炮等等,这些信息为什么不可以和其他信息一样光明正大的分享出来?而女性生理健康相关的求助,避孕的知识,为什么要默认只有女生应该看?

我觉得所有的信息都是不需要带黄色感叹号给浏览的人做预警的。

豚豚|对,当一些树洞用户去给这些内容打上感叹号的时候,其实是默许了这样的内容是会对一些人造成不适的。大家会有这样一种共识,就是说如果我看到一些关于性相关的,或者说我看到一些负能量的内容会觉得不适,打一个感叹号就会让我减少不小心看到这种内容的可能。

谢宝|就我来说我看到黄色感叹号就更想看了,它就像是个故意让我去看的标签。跟我在网上买游戏一样,看到r18我就想点进去看,是一个人为的创造出来的性分区的感觉。

但是其实有些约炮约太过分了,或者说炫耀自己的性经历的内容会让我觉得有点不适,所以说我觉得这个黄色感叹号还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只不过这个边界太模糊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只想发点性相关的东西,如果不打预警会被骂的话就有点像自我审查了。

 Vinyl | 你们如何看待负能量的树洞会给自己打上黄色感叹号,你们觉得这会是让人感到不适的内容吗?

豚豚| 「负能量」这个词背后囊括的意涵蛮丰富的。为什么我们的社会默许正能量是应该被人知道的,而负能量是不应该被人接受呢?这像是一种出发点是善意的自我审查,是希望别人不要被我的消极的情绪影响。

所以我感觉这个还是得看具体的情况,因为有的人他可能是情绪失控,情绪表达的体量非常庞大,你会受到他情绪上不好的影响。但是有的人可能只是对于日常生活发表一些可能比较悲观的思考,去定义或者划分这负能量的界限是很模糊的。

我觉得如果说是我作为一个洞主自发的打黄色的感叹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别人不可以因为这个洞主发表了负能量,而没有打上感叹号去批判他,逼迫他打上感叹号,这是不同的。

谢宝|我觉得打黄色感叹号实际上是一种折中的产物,感觉还是跟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有关。在我们从小接触的教育观念中,让别人不舒服是不对的,导致我们看到别人分享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会天然觉得他是错的。所以黄色感叹号更像是一个我又想分享,但我又怕影响别人心情的产物,关键还是因为我们都不太敢堂而皇之分享自己的负能量,所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没必要的东西。

 Vinyl | 你们觉得在负能量的内容发在树洞和发在朋友圈等其他平台上有没有什么区别?

可可|我想到微博上会有很多匿名投稿的平台,当有人投稿性相关的话题的时候,下面会有人评论一句话,你是匿名,我们不是匿名。我就想到其实朋友圈是一个实名的环境,因此大家会认为我在发出那些东西的时候,是经过了一些思考的,我已经认可了我在发朋友圈实名发出的东西是会跟我个人挂上关系的,因此我说这段话的时候一定是自己先进行了审查,觉得它不会让大部分人不适才发在朋友圈,以一种实名的方式让大家看见。

但是在树洞大家发布打黄色感叹号的内容时经常会选择匿名。我觉得大家在匿名的时候,其实就是将这个内容本身与他自己进行了一个区分,就是不愿意让别人把这个内容和发布者联系起来,因此他这样做就证明他自己认为这个内容是会让人感到不适的,所以用黄色感叹号弥补自己发布的这段话。

Vinyl |其实我当时想的是它作为平台搭建的结构。因为我觉得在匿名状态下每个人都是平齐的,所有人能看到所有人发布的内容,所有人可以回复所有人发布的内容,但是朋友圈挺有差别的,它是以发布者为中心,评论者是散的点,它是一个伞状的结构。

我觉得结构其实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说这句话要承担的责任,或者说你发表内容的权重。然后朋友圈可能是一个私人性更强的领域,只有我的好朋友或者说我选择可见的人才能够看到我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觉得如果你指责一个人发什么东西不好是很奇怪的,因为他是站在更话语权重位的发布者,然后如果有人指责说不要发这种东西,发的人就会说你可以屏蔽我的朋友圈。但是在树洞我没有屏蔽功能,不能筛选接收者,以至于有的人觉得既然你的内容发布和接收者是没有筛选的,或许我们可以在之前做一层过滤,就是让我们选择要不要看,感觉是那些想让建立规则的人会出于这样一层考量,他觉得这是一个更加公共或者说平等的领域。

4 | 树洞的规则与潜规则

Vinyl | 你们印象中树洞有哪些明文写出的使用条例,或者说有大家默许的发帖规则吗?

可可|树洞有一条规则是不可以出现人名或缩写,甚至不能出现像「某届某专业某姓的同学」这样具有指向性的词语,还包括不可以讨论政治,不可以对他人进行辱骂,不可以故意发布虚假信息等等,还有一条是要符合微信的规定。

我记得规则的最后一条大概是说如果你违反了以上的规则,运营者有权力删除你的帖子,禁言等等,并且树洞后来也出现了举报功能。但是在我当时做采访的时候,我问了一些受访者,他们是真的举报过的,但是举报之后没有任何的效果,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反馈。现在树洞仍然会出现很多指向具体同学,违反使用规例的内容,但其实是没有任何一个树洞的管理者来管理或者删帖的。所以很多时候是民间一些认同规则的人通过评论等形式自觉地干预树洞的一些言论,维护树洞的讨论空间。

其实它的每一条规则都写得蛮暧昧的,有很多可供解读的空间,我觉得这也是大家会自发形成一些潜规则的原因之一,因为树洞本身的规则有太多可供解读分析的部分了,不同的解读就会产生一些民间共识里的潜规则,并且自发地为了以公共社群更好的运行为目标去维护这些潜规则。

比如说在涉及政治话题的时候,它的表述是「基于它是微信平台的小程序,为了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营,禁止发表一切政治相关的言论,但是如果你想发表的话,你可以通过在Facebook上搜索CU转换器或者是私信以Google form的形式进行投稿。」因此它具有一个双重性的机制:它一方面满足的树洞在基于微信这样一个内地管理平台上的规则,一方面其实也给予了大家讨论的空间和自由。

豚豚|我们会说某件事需要删帖管理,但我个人会觉得这种所谓管理和控制背后的权力是更让人警惕的。因为树洞的管理其实是由一个定期招募新成员的校园民间团体进行的,这些管理者作为本校的学生,他有删除这个帖子的权力,是不是也有删除其他帖子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会无限膨胀的,当你给予了他对树洞使用者的言论进行干预的权力,而它在使用时被无限地膨胀和放大,又会造成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境。所以我会觉得树洞管理者「疏于管理」,可能也是他们尽可能减少干预言论,谨慎使用手中的权力的表现。

 Vinyl | 在你们刚刚的讨论中,提及了两种不同的树洞维护模式,一种是由管理者进行删帖,比较具有强制力;另一种其实是自治社群,那么你们如何看待这两种模式?如果从树洞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你们觉得他们有权力删帖吗?

豚豚|我觉得这种两种模式并行是还可以的,因为如果说强调单一模式的有效性,有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失控或极端现象。比如说当你去强调树洞管理者所拥有的管制权,那是不是有可能造成他的权力膨胀?他是否也会具有对所有帖子进行定义、删除和保留的权力?

但是如果所有的管理和审核都流向用户群的自治上去,又缺乏一个相对稳固有力、可依靠的权力,或者说一个可行的渠道,对一些非常极端的言论,或者说已经在事实上造成问题的这样一些言论进行管制,所以我觉得目前为止这种模式还是相对比较有效的。

可可|社群自治让我想起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其实我觉得树洞有一点回归到那种城邦制的感觉,它就像《尼格马可伦理学》当中所说的:有的人追求沉思的生活,有的人追求享乐的生活,有的人追求荣誉的生活。每个人在在树洞当中的追求是不一样的,但树洞的存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同样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树洞上会有人分享自己生活中吃到的好吃的食物,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不快乐。有的人会在树洞上制定和维护规则,有的人会在树洞上辱骂攻击别人等等,但是树洞对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同样开放的。

对于我个人来说,其实我也比较偏「自由派」,我认为将制定约束发帖规则的权力交给任何一方都是危险的。这让我想到了关于传媒的一些说法,我们会把媒体看作是「第四权」,也就是除了立法会,法院,和政府以外的第四个权力,而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代表市民的,帮助市民对其他权力进行监督与制衡。

我觉得其实树洞也算是一个小的媒体,把它完全交给任何一方都是危险的,树洞的权力应该属于每一个使用者,所以这很矛盾。实际上,一方面,树洞的运营者掌握了这样的权力,但是他们没有运用,另一方面,学生自发地想要去维护。所以说其实它是一个失衡的关系。在这种失衡的关系下,小的媒体网络它应该代表更弱的那一方进行监察。

所以我觉得它是比较矛盾的,从理论上和实际上来说很难达成一个共识。

谢宝|树洞出现管理者与使用者存在矛盾的情况,我觉得在于它的制度建设存在欠缺。它没办法出现一个很有效的管理机构,既能体现民意,又能很高效率的执行规则。

我觉得现在树洞之所以总会出现「感叹号区」、「彩虹区」,更像是因为大家知道,管理者管不了我们,但是我又不想被别人伤害,所以我们只能自发形成一个社群,让别人远离我们的这个话题讨论圈。因为我们无法协调各社区之间的关系,于是只能这样孤立起来,我觉得这形成了树洞的「同温层」。

我发现,在另一个层面上,树洞管理者的边界其实很明确,他们只会管那些可能造成树洞不存在的事情,对他们而言最重要还是保持树洞的存活。

5 |树洞大v

 Vinyl | 树洞中有一种比较特别的身份,也就是谢宝的曾经「树洞大v」身份。那么,什么样的树洞用户会被称作树洞大v?树洞大v的标签和现实中的人有怎样的联系?

谢宝|其实就是实名发言比较多的用户。因为实名发言的人比较少,所以每个昵称,尤其是一些比较好记的,当他们出现的次数多了之后,你就会印象比较深刻。而且树洞大v的出现并不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而是觉得挺有意思。如果一个人天天发一些暴论,他就不能成为大v,反而会成为一个「对线者」。

感觉我自己作为大v实际上是有一个自己固定的发帖逻辑的,基本上只会发一些很搞笑的帖子,或者以比较有特点的语气评论别人的东西,因为大v身份实际上是跟一些内容存在绑定的,大家看到这个大v的id就觉得他应该发这样的内容。

可可|我印象特别深,让树洞大v真正成为官方意义上树洞大v的,应该是树洞发布的年度统计,让大家来投票说这一年实名发帖最多的是谁,然后罗列4个名字,就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那些人,这些人被民间用户称为树洞大v。

豚豚|我觉得有意思的在于大v身份是你这个人身上的某一个碎片的呈现,它是流动的,是需要你去塑造的一种identity,然后你又从中获得认同。你在使用树洞时的人格实际上是流动的,发不同的帖子有不同的心情状态,但是在作为大v的时候,这个标签又是相对固定的。

 Vinyl | 那这种树洞大v的身份和现实中的你是怎样的关系呢?

谢宝|我会尽量把树洞大v的身份与我现实中呈现出来的社会性格绑定在一起。但其实我现实中也会有自己的阴暗面,这一部分就不会在树洞中表现出来,所以说我更把它看成是我的朋友圈或是现实生活一部分的延续,所以说不太会有两种身份的割裂感。

作为大v我也很少参与公共空间中对立意见的讨论,因为它很虚无,参与讨论的人是一帮匿名者,一旦我以大v的身份去帮其中一方就会成为一个被实名攻击的靶子,所以说在一般讨论的时候我不敢说话,更不想发挥类似KOL(关键意见领袖)的作用,我觉得我没这个能量,因为匿名的浪潮是挡不住的,一个人发多少都是很薄弱的。

豚豚|我觉得树洞的实名、匿名以及现实生活当中的实名存在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都是可以叠加的。然后这三种状态它其实又可以细分,比如说当你在树洞匿名的时候,可能由于语气或者你的观点、你的一些经历,它是有迹可循的,有可能对应到现实生活当中具体的人。

而树洞实名其实也能够分成两种,一种虽然开了树洞的实名,但是他跟你的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角色有一种很强烈的割裂感,实际上它对于你来说就是一种半匿名。在这每种形态下,你是没有办法保证你是完全匿名或是完全实名的,匿名和实名的双重存在,或者说互相缠绕。

6 |树洞作为讨论校园公共事件的平台

Vinyl | 大家如何看待树洞对一些校园公共事件的讨论?

豚豚|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下什么叫做公共事件。对于社团相关事务是否能够算作公共事件要根据它影响人数的体量和事件的性质来看。比如我曾经所属的一个学生社团是只对会员负责的,而绝大多数没有参与过活动的人不算会员,每年新增的会员也就只有30人左右。因此对于这种社团事务的讨论不应该算作公共事件。而对比MUA(香港中文大学内地生联合会),它一方面在许多事务上代表内地生群体的诉求或利益,另一方面它的会员基数非常庞大,几乎所有内地生都会加入MUA,所以与之相关的讨论会被认为是公共事件。

此外,我认为任何与个人相关的,不管是他的私德、公德等等的事情,都不能被称为公共事件。比如说一个人出轨,这是他的私事,不是一件公共事件,因此将这些事件摆到树洞上当作公共事件去讨论是很过分的。

谢宝|其实我觉得有一个标准可以判断他是不是公共事件,可以套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公共物品一定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就是你参加这个组织不会对别人参加这个组织的权利造成影响,我参加你也可以参加,不会因为我参加你参加不了。而非排他性就是说你没有权利把我排除在外,就是说我可以自己决定参加与否。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事情才可以被称为公共事物。还有一点要补充,虽然一个东西它有可能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它有很强的外部影响性,也可以算公共事务。

比如说一个人虽然是渣男,玩弄女生感情还出轨这都是他个人的事。但是这个人如果教唆别的男生恶意影响女性生活,怂恿别人也出轨,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存在实际上对中大所有人都是一个威胁。

 Vinyl | 那在厘清了公共事件的定义之后,大家对于树洞上这种公共事件讨论的看法是怎样的?对于校园公共事件的讨论本身,你们觉得树洞是一个合适的平台吗?

豚豚|我觉得它本应该是一个很合适的平台,但现状是它并不足够适合。像树洞这样的小程序在手机上面打开,它的总体设置非常鼓励碎片化的信息和发言,但是在面对一些公共事件的时候,实际上它需要的是一个比较整合的、系统性的梳理和反馈。

所以我觉得整个小程序的功能设置对讨论本身实际上是不太便利的,比如说你在发树洞的时候,一般不会打很多字。相比之下,在电脑上会比较便于打字,也会更倾向于梳理观点,表达会更系统完备;而且树洞的帖子很多时候是分散式的,比如说对同一个话题会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树洞,但它们却是间隔着其他完全不同主题的树洞零散地出现的。

所以其实有的时候我自己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如果我想要对某个话题发表一些看法,我不知道该在哪条树洞底下回复,也不知道该回复哪一条,因为可能我回复的这一条很快就会被刷下去了,之后又会出现相似的内容,而我不可能对所有相似的内容都复制粘贴我发表过的看法,这让我觉得有点低效,或者说有点浪费时间。

谢宝|我觉得问题在于树洞不是一个实名的讨论平台,古代召开雅典人大会的时候,也不是匿名进行讨论的,如果匿名,发言者就可以不为立场负责了。我觉得公共事务的讨论还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站出来为自己说的话负责,要么表达观点,要么不发表意见。这样的公众讨论更有效率,而且更有针对性。匿名的话,有很多人只是想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在理性讨论。所以我觉得树洞作为一个匿名平台,讨论对于我们都有影响的公共事务是不合适的。

 Vinyl | 刚刚你们有提到树洞的去中心化特质,你们觉得这个特质它对于校园公共事件讨论有什么影响吗?

谢宝|我觉得是不好的,因为这种去中心化让树洞混淆了吐槽和讨论的边界。在18年、19年之前的树洞是以公众号的形式由运行者筛选后发布的,他们会决定把你发的内容放到哪个区域去,放到吐槽区,情感区,还是放到讨论区。而且在当时我们都会发表一个很长的观点来讨论——因为小程序是有延时性的,今天投稿的东西可能三四天后才会发出来,所以我们需要把观点组织好,如果想回复某个观点的话,要么在下面直接实名回复,要么隔三天之后再出一个帖子去回应观点。这样观点能够集中起来,不会像现在这么零散,也不会有那种没有中心的感觉。不过它的审查和延时也会有不好,最好的还是那种能够区分开吐槽和讨论,而且审查度比较低的平台。我感觉现在成功的例子可能比较类似于matters的环境。

豚豚|我觉得这还蛮符合之前我们讨论的即时交互性和去中心化。

我蛮赞同刚刚谢宝说的关于去中心化导致整个讨论分散的观点。当你你要去参与公共讨论,无论是持有某种观点,还是仅仅去围观,呈现出来的印象都是非常零散的,你很难看到集中的观点,而只形成一个大致的印象,这个印象很多时候是由一些情绪组成的,其实对于讨论的事件你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或是印象,而没有很系统的认知。

另外,刚才谢宝说到关于帖子经过筛选,隔一段时间再发表,其实我觉得它也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使用树洞比较重视它的即时交互性,你发一个帖子出来,就可以立马看到它并进行回复。

但我觉得公众号这种「筛选」的人为过程同样很难说它是中立的,有可能带有着某种价值和立场的预先判断;其次,这种过滤的权力是否合理;以及,它过滤后的分类会让你对整个帖子的性质形成预先判断。如果说这个帖子它处于两类的模糊边界,又应该如何决定,这其实都是由筛选的人去判断的。

可可|这让我联想到我上初中小学的时候,各个学校会建立自己学校的贴吧,相较于一个树洞来说,它好像更适合一点。但同时贴吧也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它是全公开的,其他学校的人也可以看你这个学校的贴吧。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如何看待树洞的使用者在树洞这一个平台上进行一些公共讨论。在刚刚聊的话题当中,我们更多以树洞作为一个主体,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途径和工具。其实就像以前在我采访谢宝的时候,谢宝说只要有这样一些人存在,就必然会出现这样一个平台,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怎样的公共讨论是合理的,或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公共讨论是合理的,有很大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于参与这些公共讨论的人,而不是在于一个进行公共讨论的平台。

(文中提供的树洞截图均经发布者同意)

文| Vinyl

审稿| Nicole

图| 来自截图

编辑| 张宇轩

matter编辑|邢奕萱

围炉(ID:weilu_flame)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围炉weiluflame围炉,大学生思想、经历的交流平台。以对话为载体,发现身边有意思的世界。 香港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JointU综合联校 | 哥伦比亚大学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对话女性民工:在城市里,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围炉•CU

对话美国移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围炉 · CU

围炉小酒馆丨Ep.02 人群、爱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