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北信义区的2021回顾

許恩恩
·
·
IPFS
·
对所有建构的断面,不看重但也不轻蔑。对人有爱,能期待自己的运转。敬畏生活。


从2020年3月开始,我在台北市信义区租房。 2021年5月遇上三级警戒,全远端工作,直到现在。


去年的话,是第一次去庙里求签。不太约喝酒了,约拜拜。

五月开始能够每天写日记,降级之后能每日走万步。居家办公,点最多的技能,便是纪律。居住在这么密集的地方,单单是散步的风景跟声音,就很饱满。

提了两次离职,起初都很煎熬,其后都很有力量。两份工作,也都还以某种形式陪伴着。我在不同地方实践与拓展的内容,似乎尚能被肯定留有一些转换价值。三十将至的这年,做过三份正职工作,有三场尾牙可以吃,实在很幸运。

去年第一天是用串流看《红猪》,最后一天是去戏院看《引言》。两剂疫苗顺利完成,只像是一年变成14 次经痛(多两次是年终概念腻?)。华文书以外,英文也勉强能够学习欣赏了。用Podacst 练习慢慢说话,用发呆,取代人的交流。

肌肉可以一点一点锻炼,脏器只能持续默默地查看。审慎地承接/婉拒了需要用力说话的场合。今年也将如此。

不知不觉,很多朋友出了国,我也做了「传101 烟火给异乡游子」这种俗气的事。 (恕我无法喊声倒数,喊声我只练习过抗争)

七星山、台北四兽、武陵农场。城市正宫是左转有书,小三是啧咖啡。但是信义区,还有更多再怎么支持还是倒掉的爱店。

前几天,时隔数月,造访已搬家的心爱酒吧,地点是以前的两倍距离,用走的要超过半小时。晚上十点出门,半夜两点回来。还是要步行。

美女老板问「有来过吗」递上酒单,我说「有」。其实搬家后我是第一次来,但是只有水果特调换季了,其他都没有变。转过来没问题,就是多走一段路。

少去酒吧了,但套房整理成尚能招待亲友的地方。比起喝酒,不如拜拜,爬五楼来我家坐,散步,或是什么都不做。不用约,知道彼此还有活着就好。体悟长辈图。

成为微长辈,能开山路,喝没咖啡因的茶,清晨会醒来,只看《神隐少女》最后十分钟就能哭,肠胃炎的时候会意识到核心肌群无力将造成哪里酸痛,严肃跟同龄朋友共勉「少点抽烟」。

第一次国图翻民生报,第N次现场看棒球。死亡搁浅打到第五章,沙丘追到第二册,读两遍的书是《灭顶与生还》,三遍的是《无权势者的力量》。朗读起来最享受的是《西北雨》。

对公务体系累积出一点想法,对行销有了粗略认识,用各种软体时不免添加设计的目光。对所有可能的工作,都有种「不管怎样变化都吓不倒我」的心情。

对某些东西除魅。对曾经花许多时间钻研的东西,却重新感到神秘好奇。

对所有建构的断面,不看重但也不轻蔑。对人有爱,能期待自己的运转。敬畏生活。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