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自爱—是突破世俗审美抑或自我陶醉?

Lilian 001
·
·
IPFS
·

近年"All Bodies are Beautiful" 的「身体自爱(body positivity)」式说法兴起,不论是社交媒体抑或大小品牌均可见其身影。然而,每逢看到有关说法,我都会不期然地泛起些少「古怪」的感觉,后来经过同各方朋友讨论,以及一轮阅读及思考后,以下整理了一些想法,尝试去反思到底这些「身体自爱运动」属好属坏、是突破世俗审美抑或是自我陶醉,有何地方值得我们去留意和反省。


固然,提倡「所有身体皆为美丽」的论述有其意义,一是为对自己身体无自信、陷入自我质疑/厌恶者带来直接的肯定;二是尝试扩充「美」的光谱,以摆脱与突破世俗的审美框架,尤其是媒体所渲染的固定「美态」所引致的集体身体焦虑。如一定不能有肚腩、副乳、条J一定要30cm (? XD)、阴部要无毛&pink之类。 All bodies are beautiful是用以对抗那些攻击你身体不美的外在与内在声音,以让人得以拥抱、欣赏自己的身体。

然而亦有其局限,类似说法充斥社会,甚至商业市场时,有些情况不可不察:

一,当不断强调「美」时(尤其多见于女性身上),有恐堕入「女性就是要追求美」的人生教条。事实上,身体的「美」不一定是人人要追求的东西,比起外表,更需推广的是人的内在价值,如性格、内涵、能力等等。

二,有情绪勒索之感。收到几位读者回覆,认为这类说法反而会令自己因为「始终无法觉得自己/他人美」而感到难受与罪疚。尤其是当有些特征似乎是「客观」地不太讨好,如较难要人硬说自己/他人的脓疮、流血是很美丽的。而一旦无法衷心觉得「美」,道德责任就仿似落到自己身上——我理应要接纳它、爱它的,但是我做不到,我无法爱自己。

三,承上,亦要小心自我陶醉、所谓的「自己打飞机」。固然美感可以是主观的,可因个人喜好而变化,咸鱼白菜各有所好。但假如自己沉醉在「我点都靓」的想法,而强逼人欣赏所有模态,就只会引来反感,让人质疑是自欺欺人。人有觉得自己美的权利,别人需要尊重这一点;而人亦有觉得不美的权利,别人也应该尊重这一点——前提是没有以此伤害到人。

四,要警惕被商业市场商品化,成为二次伤害的情况。虽则大小品牌陆续聘用不同体态、肤色、身体特征的模特儿,固然增加了市场的多元性,但是不少品牌所聘用的所谓「大码女孩」模特儿实质以「微胖」为主,而且要肥得嚟玲珑浮凸,仲要五官标致,否则仍是不合格。商业市场只着眼于其身型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多于其本身的内在价值,变相仍是在推广第一点所指的「外表胜于一切」文化。被市场挪用价值这点未必与body positivity本身有关,但仍可作为一提醒。 (关于此点,详情可参VOGUE《 关于身体自主的一切:对于Body Positivity还有漫漫长路》)


有见以上各点,到底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身体自爱」?未来进路应当如何才能避开雷点?

或许,在集中推广身体之「美」以外,我们还可以探索Body Neutrality / Normalization / Acceptance 之进路,即强调接纳、身体平常化/中性(如有更佳翻译欢迎告知)。意思是,人未必要时刻地爱或欣赏自己/他人的身体,而是单纯地let it be,你今天可以喜欢自己的身体,而明天不喜欢,没关系,你的价值不被你身体所定义。但当然,假如你很想追求身体的美态,那亦无妨,只要知道,You are so much more than that.

最后分享一个读者的回覆,我觉得很有意思(而且很有心,是一篇真.千字文XDD) ,其观点是,”All bodies are beautiful” 所说的beautiful不纯粹是指观赏上美观,而是更宏观的“beauty in essence” (本质之美),意思是,能彻底为自己或他人的身体感到包容与欣喜,感恩生命、感恩身体的状态——这也不失为另外一种有趣的理解。

无论你认同身体自爱运动与否,都希望你记得,自我接纳与赋权并不需透过自我催眠或催眠他人,也不需感到有压力或被强逼。而我想,最核心的精神始终是:

让世上每个人都能自在地去做自己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ilian 001有閪的人類,關心世界不同的生命,追求公義,尤其是在性別、動物、政治等領域。現為推廣性/別平等文化、教育大眾有關性暴力議題的教育工作者。 相信知識、對話和感受,能接通不同生命,織成小小的社區網絡,在壞時代裡得以守住自己、燃亮他人。 主要活躍於 Instagram: @lilian_001_
  • 来自作者

關於身分、標籤、概念、愛

Body Hair is Normal #Nor毛lization

遲來的「反叛期」——有關校規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