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入門02 | 人們是如何得出關於世界如何運作的結論的&功能主義

池池云
·
·
IPFS
·

沒有社會學想像力之前是怎麼樣的?

社會學想像力只有幾百年的歷史——儘管賴特·米爾斯(C.Wright Mills)創造了“社會學想像力”這個詞,但它的概念/想法還沒有被推廣,當時大家都以相信上帝和自然控制著社會以及依靠猜測來得出關於世界如何運作得出結論。


科學民主工業革命為社會學想像力的發展創造條件。

科學革命(約1550年)
在歐洲,文藝復興之後啟蒙運動的影響下,宗教的影響力下降了。鼓勵了以證據為基礎對社會進行總結(例如,證明地球是圓的,而不是猜測地球是圓的),科學方法的核心是用證據提出一個特定的主張。這段時期促進了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的發展。

民主革命(約1750年)
權力的平等分配,人們意識到群眾也能解決社會問題。

工業革命(約1775年)
工業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許多問題。大量的人從鄉下搬到城市,在工廠工作。他們在擁擠、危險、骯髒的條件下長時間工作,失去對宗教的信仰。很多人因為他們處在骯髒的環境又無法支撐自己的生活,開始犯罪。這段時期,開始存在私人和公共規範之間的劃分,男女之間性別規範的差異(例如,男主外,女主內)。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社會學作為一個學術領域出現在19世紀,它的發展是對工業化所帶來的巨大社會變化的一種回應。

工業化涉及為提高製造的產能對經濟進行的重新組織。它涉及到在一個更複雜和更大的層面上生產商品,利用機器、工具、勞動力等進行的商品生產。而農業社會的經濟以生產和維護作物和農田為基礎。
這時關注這個社會進程的學者包括埃米爾·塗爾幹(Émile Durkheim)、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和馬克斯·韋伯(Max Weber),他們是早期社會學的“巨人”。



在我們談社會學家使用的不同理論之前,什麼是理論?

理論是一套解釋社會現象的理解。

實證主義(Positivist) :研究變量之間的關係,了解社會如何運作。
例如:經濟衰退和仇恨犯罪的增加之間的關係。

解釋主義(Interpretative) :描述人們是如何被他們的社會和文化所塑造的。
例如:探討犯了仇恨犯罪的男人,男性氣質(masculinity)對他們有多大的影響。

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賦予從屬群體權力。
例如:探討亞裔群體如何成為仇恨犯罪的受害者,以及如何改變社會對這個群體的態度。

結構功能主義(Structural functionalism):確定了社會的各種結構(例如教育系統)如何履行不同的功能,以保持社會的順利運行。
功能論者通常認為,結構履行了重要的功能,而不去看其中的權力不平衡問題。

結構功能主義注重宏觀結構——如經濟、政府、宗教等。強調社會結構是基於共同的價值觀/規範,使社會得以運作。這一理論探討了各部分(結構)如何結合在一起,並有助於社會的穩定。不提倡通過激進的變革來解決社會問題,因此,目前在社會學家中不受歡迎。



結構功能主義

埃米爾·塗爾幹(Émile Durkheim),社會學的早期創始人之一。

他的主張:
創造了社會事實這一術語——它是存在於個人之外並對人們施加控制的行為、思維和感覺的模式化方式。像信仰的宗教、性別的特徵等如何對你施加控制,並導致你以可預測和模式化的方式行事。例如,宗教信仰(對某個節日,如對聖誕節感到興奮)和作為一個男性(不穿裙子)。

社會事實的特點:

  • 它是在你作為一個個體之前發展起來的,與你是分開的,你沒有發明它。
  • 它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特定群體的特徵——例如,加拿大的年輕男子可能喜歡看冰球和喝啤酒,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商業廣告都以年輕男子喝啤酒和看曲棍球為主題。
  • 但是它也涉及一種對人的製約,迫使個人以特定的方式行事——前面的例子中,年輕男子喝啤酒和看冰球,可能會給男性帶來“必須符合群體特徵”的壓力,讓他們必須關注體育,參加冰球之夜、打冰球等等。

在1867年,埃米爾·塗爾幹表明自殺這一行為不僅僅是由心理障礙導致的個人絕望行為。它受到社會力量的強烈影響,並且受到價值觀和信仰的影響。

自殺通常看起來是由於個人的心理狀態(一個人的抑鬱或憤怒等)引起的,社會學家研究個人行為與社會如何促成這種情況之間的聯繫。

例如,社會學家可能會研究一個人得抑鬱症的原因,這可能是由於LGBTQ+群體被污名化、種族歧視等。而這些問題算是社會問題,而不僅僅是個人問題。塗爾幹認為,群體成員的共同價值觀越多,互動越多,能讓社會團結和較少的自殺。
他認為某些類別的人中自殺率較高。例如,未婚者,已婚者的婚姻創造了社會紐帶,所以相對來說未婚者自殺率高。相較於女性而言,男性不太可能分享親密感情和參與家庭生活,作為養家糊口的人壓力無法疏解,一旦失敗壓力就會壓垮他,也就造成他們產生自殺傾向。老年人,老年人相較於年輕人來說,獨居在家也沒有社交圈,更容易自殺。
他對自殺的理解是由功能主義出發,如果我們研究塗爾幹對工業革命期間感到憤怒和自殺的工人的態度,他的解決方法說明了功能主義的思想。如果工人加入新的協會並走到一起,19世紀的歐洲就能恢復社會穩定,即"大多數社會問題最好通過重建平衡或均衡來解決" ,他認為這將降低工人對生活的期望值,增強社會團結。因此,塗爾幹對改變工人的生活或變革並不感興趣。

而衝突理論家認為,為了防止社會不穩定,工人應該得到更多的報酬和權利。

羅伯特·金·莫頓(Robert K. Merton)也是功能主義社會學家。

莫頓(1910-2003)指出,任何結構都可以產生3種不同類型的功能。
顯性功能:
預期的/容易識別的。
潛在功能:
非故意的/無法識別的。
潛在功能障礙:
非預期的並產生負面的後果。

拿讀大學作為例子好了,顯性功能是獲得技能和知識,畢業後可以找工作。潛在功能可能是找男女朋友,擴大交際圈。潛在的功能障礙可能有強化了階級的區分,儘管大家說考上好的學校能夠改變你的人生,但是事實不一定如此。如果你來自中產,大學畢業可能不會讓你出人頭地;如果你來自底層,你有可能需要貸款讀書,使你負債更久,一直在底層掙扎。



現在我們已經討論了結構功能主義,下篇我們會講一下衝突理論,著名的衝突理論家馬克思(對,就是那個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還有另一位馬克思,馬克斯·韋伯。還會講一下符號互動主義、女權主義理論和後現代理論。

*我修的是英文課程,如果內容/名詞上與中文有出入,請指正。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