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缀》采访@旅读从心|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后缀》采访写作营A 组: @阅读笔耕采访@旅读从心
喜欢旅行、阅读、做志工。以微光尽绵薄力量,以创作探索Web3 世界⋯⋯。
■ 缘起
初时见到@旅读从心(以下简称旅大),就知道有很多问题想请教(拷问),正好是他昵称的拆解——旅、读、心。
恰好与旅大同处两个线上读书会(其中一个是@雨果.Hugo创立的公益读书会)社群,从他平素群里发言得知,他喜好登山,本身亦是铁道迷,而且还划龙舟呢!可谓是上山下海(水)无所不包啊!好奇他对「旅」这件事情的想像与憧憬。
从他的新人报到打卡文,及后来观影《时代革命》 ,乃至选书风格——《 香江神探福迩,字摩斯》、《 13・67 》,字里行间,不是第一次流露出他对香港这片土地的珍视。也想一探旅大的阅听之路养成记,特别是那一份人文情怀,这是关于「读」的部分。
旅大开启一个名曰志工二三事的连载专题。最新的一集是易读本培训I ,聊到访客的多元性,例如可能碰到小学生或心智障碍者团体,除了得顾好讲解内容品质外,沟通的方式更是一大考验。很需要关心、热心、细心、耐心与同理心呐!也将为大家揭开这段志工之路的「心」路历程。
■ 访谈纪实
Q1:能为马特市的大家,简短一分钟「电梯简报」自我介绍吗?
哇!不亏是笔大,马上就应用到读书会的讨论主题(有一期练习自我介绍开口破冰),我还没想过自己的「 电梯简报」会有什么样的内容呢!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笑)。
咳咳!大家好,我是@旅读从心,跟笔大同属一个读书会,然后被介绍到Matters,因为喜欢旅行与阅读,感觉是很一般般的兴趣呐!喜欢无拘无束,追随本心,所以才这样取名。
来到Matters 主要是想挣脱 FB 的束缚——对!不是偶像的我也有偶包在——在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记录自己的所想、所得,并抒发心情。原本只打算写读书心得和旅行经历,但没想到Matters 的市民们是如此热情、友善,鼓励我想分享其它事情,才催生出 志工二三事连载。其实也挺想写追星系列文,是年少轻狂的回忆,值得写下来呢!深怕金鱼脑的我,会把这些事情都淡忘了(笑)。
想写的东西很多,希望早日把脑中构思的企划一一实现。这时候可能需要使用子弹笔记,让目标早日达成,如果对我的文章有共鸣,欢迎大家多多与我交流喔!
Q2:你的马特市英文ID 是michenhk0927,埋藏了「hk」的小彩蛋,为大家说说你对香港的记忆,又为何对这片土地充满近似执着的热情。
哈哈!我叫吴爱港就是我爱香港,一瞬间《与龙共舞》的片段映入脑海中。
记得从小就是被香港娱乐圈喂养。广东歌、港片和香港明星浸入我的生活,在充满学业压力的生活中是逃离现实的良药;当时的香港对懵懂少女(笑)来说应该是既亲切又陌生吧!因为它形象是灯红酒绿、五光十色、充满活力的不夜城,貌似比台湾繁荣进步,但那里的人们和语言又有种熟悉感。忆当年,我的第一个梦想,是长大以后一定要去红磡看演唱会,这个企盼不久后就实现,大开心。
因为小时候向往香港,开始出国旅行后,几乎是年年往香港跑。体验当地街头特色、(淡薄的?)人情味、快速的生活步调(对「电扶梯的速度」印象深刻)、令人血脉贲张的赛马(想在投注站把钞票洒向空中)、还有在红墈新年倒数的演唱会⋯⋯。不论是还没踏上香港前,或是年年往香港跑的回忆,那些情感,激动又悠长。我常常被朋友亏,说香港简直是你的第二故乡呢(笑) !
香港回归中国后,也关注着到底发生哪些变化(果然温水煮青蛙,中国的手越伸越深)?
*
近些年来,娱乐重心转往韩国的我,已经鲜少「回」香港。加上疫情关系,还有政治上的剧烈转变,不禁让我越来越感叹,不知何时会再踏上香港这块土地?现在只能从电影、书籍或是文章中关心,所以只要这些作品与香港有关,就会特别吸引我的目光(眼里自带关键字扫描)。
笔大真厉害,居然发现我对香港隐含的热情,而且用词超精准,的确是莫名地近似执着,有种憨直专注的一种单纯在。
Q3:关于「旅」,你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大疫年间,应积累不少能量蓄势以待,有什么中长程具体规划吗?
这题实在太难,是要怎么选出最深刻的一次经历啊(笑)?
以出国而言,我去过冰岛、土耳其、韩国、中国、柬埔寨、日本、香港⋯⋯但无论去什么地方,我觉得在旅程中,最深刻的都是在与人交流的那份感情。
- 在冰岛,看到极光着实让人兴奋。另有一段经历是在看不到尽头的黑沙滩,与不肯抛下对方的朋友们,牵着落链的单车孤独地走着(蛮像MV 场景,彼此都不肯离开、要让对方先走,不知道是在演哪一出),见证到友情的可贵,一辈子的朋友。
- 在首尔,朋友们傻傻地跟着我(也不怕被卖掉),抵达根本不是景点的近郊社区,无畏路人的眼光,打开iPad 跟我一起模仿着韩剧剧情,拍下一张张四不像的照片。
- 在日本,朋友爬富士山时出现高山症状,我们缓慢一步步前进、分享氧气罐、陪伴着加油打气,最后一起拥有山屋初体验,与登顶的喜悦。
- 即使是国内独自旅行,在鹿野高台被好心人载回车站;或是在后壁乡间与陌生人的不期而遇、触发我学习摄影的契机;还是发现同桌共同早餐的人,居然是前晚造访餐厅的老板娘,相谈甚欢后留下FB 联系方式。
我之所以喜欢旅行,是因为觉得在外地会特别放松,对事物更容易产生好奇心,觉得所见所闻都很新鲜。进一步细想,不见得一定要出远门旅行,其实当心态改变,到什么地方都可以有这种感觉。疫情期间,不方便去外县市旅行,自己就会在熟悉的区域营造旅行的感觉,像是换不同的路线(譬如以前都右拐,这次左转再绕个圈)到相同的地点,便会看到以前不知道的风景、新开的餐厅、可爱的狗狗,连对植物眼盲的我都会感受到四季更迭;或是转换交通工具(原本搭捷运或公车,趁天气好便以单车代步),在不同的速度看相同的景色,也会有迥异的体会。
大疫年间,在台湾也尽量完成一点目标,像是划龙舟、完成台北大纵走、参加大甲妈祖绕境(从当天晚上十点多从镇澜宫起,走到隔天清晨六点多抵达龙井,深夜的绕境非常有趣),不用出国也能有很好的体验,光是在台东池上待上几天,也很棒呢!
我对旅行没有制定中长程的具体计画。通常只是订立个目标,当契机浮现就马上行动,便自然成行啦(真的是个「从心」的人)!我想去的地方都需要些体力,所以对我来说重要的(计画)是保持身体健康,想要出发时才不会有所顾虑。
当完成冰岛行跟登顶富士山后,的确是有其他景点想完成,一个是秘鲁的马丘比丘,一个则是踏上西班牙朝圣之旅,另一个则是到西藏去走走,不过都需要很多时间呢(笑)!
最近看到Angela Chen的文章,之前涌现过的「徒步环岛」想法再度出现(对啊!我在完成单车/火车环岛后,怎么就忘了徒步环岛呢?哎呀!果然是金鱼脑)。刚刚说的那三个出国壮游目标,可能在短期无法达成,那么分次徒步环岛倒是我的新选择,所以可能会从这项开始呢!
Q4:关于「读」,平常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籍?从小到大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为什么?我见你是电子书阅读器的使用者,数位阅读体验还习惯吗?
平常喜欢看旅行文学(因为我爱旅行)、哲学(常常想不通,就懒得再想),之后也喜欢看商管类、心理学的书,至于心灵鸡汤偶尔也「进补」一下。但对于科学类真是苦手。
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小王子》,高中时读起来一点感觉都没有,还怀疑这本书怎么会有名,随年纪增长才发现不简单啊!能用浅白的文字以及单纯的人物深藏寓意,而且插画都超可爱的,连各项周边或是展览都吸引人,怎能不爱上它?
阅读电子书的习惯,是从去年双十一购物节买下mooInk 6S 开始。起初是为了携带方便,便于在等候(迟到的)朋友、或是上下班通勤时打发时间;用阅读器可以「打包整座书柜」 ,让我不用烦脑每次出门时,究竟要带上哪一本纸本书?
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和事前想像的不太一样,本来打算用阅读器整理工具书并撰写心得(因为可以画线注记),到头来还是翻纸本书编写纲要、查询重点方便得多。不过,我也发现用阅读器看「小说」是绝佳拍档,以前几乎都没在看小说的我,现在小说一本接一本,现在只觉得想看的书越来越多,好苦恼啊!
电子书与纸本书我都喜欢。两者都是让知识便于传播的工具,各有其优点,毋需偏废、褒扬或贬低某一派别。电子书轻巧、收纳方便,购买书籍的成本变低(虽然阅读器本身贵松松);纸本书(对我而言)较容易吸收记忆,也比较适合收藏(有纪念性或是摄影作品类),而且我喜欢翻阅、抚摸纸张的感觉。
突然想到,若某一天想把自己发表过的作品制成书籍,以电子书形式出版,是比较容易入门的。
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工具,尽情沉浸在书香世界,才是最高。
Q5:关于「心」,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让你接触志工服务呢?从事多久了?有遇过什么特殊的情况(例:奥客)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都是水到渠成吧!平常喜欢看历史古迹、听历史故事,跟那些被缅怀的主人翁相比,一直觉得自己渺小又微不足道,但又很想为社会做点什么,遂有萌生担任志工的想法;到纪州庵参加讲座,留下联络资料,没想到不久后,它的电子报刚好就有招募志工的消息。很多事情,好像冥冥中自有安排(我想说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终究已注定🎵)。
从2018 年8 月起开始实习,成为志工也快满四年了。
志工的确算是服务业,会碰到形形色色的游客,也担心其中有奥客。
幸运的是,大部分的人都蛮友善与包容,还常常鼓励与赞美我们,大概是一开始就知道我们(志工)身份的关系吧!另一方面,纪州庵是古迹,有一股肃穆庄严感,或许是这个缘故,来的游客比较不好意思在这儿大闹脾气、制造噪音?
没有碰到奥客的印象,倒有几件印象深刻的事:
- 当我在新馆(餐厅)边看电子书边值班时,用餐访客讲话声音大到我完全看不下书,听到「台新、彰银、邮局⋯⋯的存折」的对话无限回放,心想这是在报股市明牌吗?才知道是两个家族在争吵财产,甚至还有偷录音和下跪的桥段。心想:「如此八卦、狗血的情节,居然在我面前真实上演?」;之后回到旧馆(古迹)值班,发现他们当中的两位,餐后也来到古迹恳谈(怎么这么有缘份?)。又无意间听闻,年轻一辈似乎因独力照顾久病的长辈,ㄧ副身心俱疲导致情绪崩溃。唉!果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纪州庵有次办阮义忠老师的摄影展,我恰巧在开展日值班。当天嘉宾云集,除了阮义忠老师外,我还看到李屏宾摄影师本人,但也不好意思去要签名;值班完毕(也是典礼结束之时)走出纪州庵,发现我哥哥的车居然停在外头,想说他何时这么好心,想要载妹妹回家?正打算开心跟哥哥打招呼时,李屏宾竟往我哥哥的车走去,原来是李屏宾叫Uber 叫到我哥哥的车啦(笑)!
- 疫情期间的访客要填实联制跟量测体温。但有伙伴值晚班时,明明没人走进古迹,仪器突然发出「体温正常,请配戴口罩」的声音,就当是昆虫、蚊子飞过吧(抖)!
当志工时,除了汲取历史古迹的知识,为民众解答疑惑之外,馆方亦开设培训课程,让我收获满满。
曾请剧团开表演艺术培训课,教我们如何舒展身体、用声音表演;也有生活取材编辑课程,让我们采访邻近店家,集合文章制成小册;定期举办微旅行,联系志工们的感情。我没想到出社会这么多年,还能结交到许多「非关工作」的朋友们,感觉幸福。
Q6:你的自我介绍栏位,提到「我所知者,便是我一无所知」这一句话,这是你的座右铭吗?为什么?你对(在马特市)写作的感想、心得、收获是?
「我所知者,便是我一无所知」是苏格拉底为人熟知的一句话。
研究这句话的意思,大家有不同见解,有人主张这是自我推翻(self-refuting)的问题:如果苏格拉底知道「我一无所知」,他便不是一无所知。或是苏格拉底根本不会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他知道的事物可多著呢!例如他知道他是苏格拉底⋯⋯。
虽然我喜欢看哲学书,但并不是个喜欢钻研的人,只是单纯喜欢这句话罢了。因为好多人的通病就是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怎么可能啊!),但关于一件事物的认识或学问,应该都不会有止境的吧!尤其要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见得只会有一个。若能抱着这种谦逊的心态,才能认真地了解每件事物或行为,避免过于自我及独断。
其实,我的座右铭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啦!只是没写在个人首页(笑)。
追随本心,乐于在Matters 书写,喜欢这里的清爽简约;以文会友,没有其它因素、利益纠葛,只有最纯粹的释放。
诚如第一题所说,当初想脱离FB 的束缚才到Matters,在这里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无须考量到现实生活里的人际关系、单纯只写自己所想;或是转换成策展人的身分,思考要在陌生的环境中、展现何种个人风格,有一种全新的自己,在另一处展开的感觉。
Q7:承上,关于「以创作探询Web3 世界」截至为止你感悟到了什么?和Web2 时代相比,你的感觉如何?
自己还是个Web 3.0 世界里的小白,只知道最大特色就是去中心化、平台由大家共同治理、平台不属于任何人、数据分散式的储存在各个角落,所以没有任何大机构能够掌控。
还有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所发行的加密货币。进入Matters 原本只是想写点东西,却因为有赞赏公民机制,赚取LikeCoin 的额外收获,才开始涉入币圈(其实一脚根本还没有踏进,只有脚趾头进去而已lol),感悟到这世代的更迭也太快了吧(我是个老人lol)!
Web 3.0 对我来说仍像盲人摸象,不过却可以从熟悉的创作来探询。透过发表文章赚取LikeCoin、学习怎么在Osmosis 流动性挖矿、创K喷与小狐狸钱包,拿到人生第一个NFT 还有POAP,也加入Discord 参与讨论⋯⋯种种一切,对我来说是新大陆。迷惘、新奇也有些茫然,只能先且战且走啦(再度重申我真的是老人啊lol)!
以前Web 2.0 时代,大家已习惯在社交网路上互动就好,不需处理太多事务。只是我们赋予这些科技巨头(Google、Facebook⋯⋯)太多能力。它们一方面拿着个资训练AI 开发各种工具;另一方面,它们也对个资投放广告换取金钱。过于「中心化」掌握了言论审查生杀大权,隐约感受到一股反动力量,是Web3.0 崛起的原因之一吧?
我还没有参与平台共同治理的体验,是个对议案投票冷感的小白,觉得Web 3.0 虽然可以对抗Web 2.0 兴起的巨头们,但事实并非全部美好。我会担忧Web 3.0 因缺乏大台控管,面对假讯息、网路犯罪、洗钱、诈骗⋯⋯执法将更困难。除了加密货币外,人们是否有意识及意愿一起投票处理各项事务?我不禁想:用来改善Web2.0 时代存在问题的方式,真的只有「去中心化」一途吗?有没有其它方式呢?或是某些领域使用去中心化就好?哎呀!金鱼脑老人不适合再想下去了(笑),我还是先以创作为主,慢慢地了解Web3.0 就好。
本文是《后缀》采访写作营的成果发布。
受访者: @旅读从心
采访者: @阅读笔耕
采访编辑: @Jeger@蔡凯西
有兴趣参与《后缀》采访写作营的市民们,可以前往《后缀》采访写作营:陪你采访一位市民了解详情喔!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