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疫情之后,灵光消逝的美术馆?
第二期| 吴尔芙《灯塔行》预告:为了更从容的阅读围炉的讨论素材,第二期讨论将在2-4周后开始,详见围炉广播,还没读《灯塔行》的朋友也可以趁闲开始阅读,薄薄的一本,大大的惊喜!
回顾:灵光
在第三周:班雅明眼中的电影中,我们把灵光(Aura)这个概念放在电影/剧场之下,将它解释成现场性,并进一步用罗浮宫的蒙娜丽莎来解释,当作品有时间与空间的专一性时,就有灵光产生,也就是说因为蒙娜丽莎只有一幅,我们得在罗浮宫的那幅画前面才能观赏它。
灵光是个概念,不好也不坏,延续蒙娜丽莎的例子,为了维持这幅画的权威,
- 要证明它是原作
- 要保有诠释的话语权
在班雅明眼中,美术馆/艺廊/艺术学校这些艺术权威机构鉴定原作的机制,以及后续安排专人导览、专家撰写文字介绍的环节,对作品垄断的过程也是灵光的一部分。
在第三周的文章中,我们也看到班雅明如何乐观的看待当时电影这一门新技术/新艺术。电影非常容易复制,不要求观众像朝圣蒙娜丽莎那般,一定要到法国的罗浮宫,一定要在营业时间站在原作前,你可以在任何城市上映的影院观赏电影,相对于欣赏绘画,没有时与地的专断,也没有诠释的垄断,每个人看完电影后都可以批评,电影于是作为一个大众艺术。
疫情的影响,我们现在没办法飞到国外看展览,艺术以另一个形式延续,更高的网速与更细致的摄影技术,让我们能用比现场更精致的画质欣赏画作,譬如今年五月罗浮宫将48万件馆藏上线官网,我们不用人挤人,在美术馆/博物馆隔着玻璃跟防窃装置去欣赏画作,能在网路上用比现场更近的距离观赏原作,如果你不满足于一倍放大,伦敦V&A博物馆更疯, 拉斐尔7幅原作让你可以放大到超越肉眼的极限,每个裂缝都清清楚楚,原作的灵光消失在数元之中。
第二周我们的围炉讨论
疫情影响,小剧场开始拿出录影机,美术馆/博物馆开始把展区放在Google Art&Culture,如果技术越来越成熟,未来可以用VR看剧场,用VR进美术馆,你会选择莅临现场还是免去舟车劳顿?
感谢@大龄蚕的茧居生活@树懒的生活@塔拉拉@Jeger四位参与上述问题的讨论,原文置于文后。我将大家的意见整理成下表:
现场与远端观赏的特性其实是一体两面,有人觉得是优点,有人觉得是缺点,譬如互动艺术,大家就会倾向到现场看,而喜欢安静看展览的人,就会倾向远端观赏,此外,围炉讨论中有将参与艺文活动这件事,延伸到休憩活动,一群人可以在结束后以去喝一杯或吃晚餐,这是远端观赏没有的社会功能。另外,我也想补充,如同WFH期间爆红的视讯软体Gather Town ,使用者能在虚拟实境中走动,跟同事靠近时视讯会自动开启,大家可以假装巧遇聊天,还可以约特定同事一起到会议室里聊八卦,当然,只有会议室的人才听的到彼此说话,远端观赏的互动也是指日可待。
蒙娜丽莎的VR体验
经过这次疫情,远端观赏作品的潜能大爆发,除了前文提到的数位馆藏,罗浮宫在去年的达文西展,甚至在现场架设起VR看蒙娜丽莎的体验,以下是官网的文宣:
When a painting is as famous as the Mona Lisa, how can you engage with it on a personal level – get through the barrier of fame to discover its inner secrets?
策展者意图明确,希望能还原达文西作画的过程,一扫各种阴谋论或专家言论,用VR这个新科技接近作品,蒙娜丽莎的灵光也就消失了,当然这次只能在馆内使用VR,想像未来我们能选择在家里用VR观赏各地的名画,不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跟一堆观光客争夺画作前排的位置,想说到底要看多久。当参与成本变低,大众参与就可能变高,垄断才可能结束,这也是灵光消逝之时。
其他面向:当远端观赏成为选项
场域
说到美术馆跟艺廊,大家脑里应该浮现出白墙、白地板、白天花板的白立方,这样的布置原先是希望观赏者把焦点留给作品,后来却变成一个凸显社会地位的休憩活动跟场域,这就是Brian O'Doherty口中的白立方,变成一个社会符号,另外,白立方的建置成本高,也不利于适合全黑环境的多媒体艺术,是故,随着建筑、策展技术的提升,有了黑盒子跟灰盒子,我们现在也能在台北看到消费场域成为展场,譬如在百货公司或华山艺文中心,也能在捷运、公园等公共区域,展出的内容也更多样,而不仅限于「艺术名牌」,虚拟空间(网路)作为新的展览场域,未来策展人可能要将虚实一并考虑,甚至作为总体的体验,能否带来新的艺术参与形式呢?
商业手段与当代艺术
现阶段艺术家的发迹还是多从艺廊开始。艺术家办个展吸引到艺廊,艺廊开始各种曝光,譬如阶段性个展、参与博览会、做画册、请艺评家在各式媒体曝光,进而吸引收藏家,这层顾虑是David Carrier看网路策展思考到的一个面向,以往艺术家为了艺廊创作,如果远端观赏逐渐成为主流,那么艺术家势必要开始为网路创作,艺术家怎么经由网路接触收藏家呢?不管是艺廊的数位转型,或是去中介化的与收藏家接触,又或是吵得火热却不见什么交易量的NFT,当代艺术家也面临到实际的后疫情存活战。
大众评论
最后, David Carrier在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提及,作品的原作在远端观赏下变成小说手稿,仅具收藏用途,失去灵光,而网路这媒介,不仅如前文提及是远端观赏的发生场域,更是评论的主战场,大家都能在网路发表参与艺术后的观点,诠释权逐渐从专家手中松绑,或许艺术作品真能在后疫情时代变的更亲民?
原文
参与者1
我觉得如果是主打静态欣赏的展览,还是会选择远端收看,
原因无他,就只是怕吵。
虽然大家都知道逛博物馆、美术馆时,安静是一种礼貌,但是我觉得目前国内还有待加强。我想要专心欣赏,不想听旁边的人讨论等下要吃什么,或是听八卦ˊˇˋ"""
不过也有些艺术品或展场主题是以互动做为主打,这个时候还是会选择亲临现场,感受现场的氛围和策展人想要表达的东西。
参与者2
对我而言,亲临现场更容易协助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此外,与朋友、家人「一同经历」一场展览,是一种目前使用VR无法达到的事情(除非这些进步得像电影「一级玩家」那样,可以多人同时线上一同经历),我非常喜欢且享受,和朋友一起看展览的历程,彼此讨论对这个展的看法、甚至是如果有参加团体导览,我们会分享自己喜不喜欢、能不能理解这个导览员的介绍方式等⋯
我之所以喜欢看展览,一部分是喜欢用亲眼去见证、体验,我可能不是那么了解、或从未亲眼见过的东西(举例而言,我们都已经知道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作品长怎样,但进到罗浮宫,我就是会想亲眼看看这幅画);而另一部分则是喜欢与同行者一同经历与讨论,听听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感受(正经或不正经的都行呢!)。
这就是为什么对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去现场的原因。
另外很微弱的一小部分,和朋友在外面看完展,通常会一起吃顿,好吃的饭😂
参与者3
如果录的不头晕,展览很静态,搭配刚刚好的导览,在家观赏是个选项。
但防疫措施做的好,挑个没人的周间去也不错(完全没回答问题?)
参与者4
还没戴过头盔式的VR,但有个类似的体验。和位朋友去看画展,他脖子上挂着双筒望远镜。我说这是要去罗浮宫看蒙娜丽莎的微笑,怕被堵在人墙之外?但去的是在巷弄里的替代空间,很有历史感木头地板吱嘎作响,总监是位老先生长得矮小干瘦,行政人员是中年妇人兼导览。墙上展的油画很粗旷的丛林画风,人体与大自然植物的合体肖像。我朋友站在画廊中间,以秒针的动态,其实是更缓慢像十分之一秒那么慢一点一滴地自转,那位老人总监兴致盎然看着我朋友用望眼镜观画。而我陪着那位中年妇人向我导览,若无其事地点点头,随她提及强调的笔触忽远忽近,欣赏着蚀刻般颜料质感。 「你试试看,完全不一样。」我那位朋友终于将望远镜塞在我怀里。我对着前方等身高的画作聚焦,看见画面就浮出在我眼前,非常近非常细致,那和肉眼凑近看不同,用肉眼看反而没有近在眼前的感受,越近反而模糊,我学他开始自转,我可以非常沉浸其中,因为视野替我摒除了作品外的环境,直到我看见一张糊掉的老脸就醒了,那位总监笑起来像没几颗牙似的,很可爱!我觉得VR的强项是在互动或载入功能,是与肉眼观赏不同层次的感受。
💃个人主页|职女Jennifer
🎙收听最新Podcast :EP3 | 打高端才是爱国?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