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分享】在画家的生命里跟着掘光而行-北美馆「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览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
(修改过)
·
IPFS
·
所谓「掘光而行」,表面上是指画家长年在矿坑内,依靠幽微地灯光,辛勤劳动的生命经历。但也同时隐喻画家晚年退休后,环游台湾,乃至出国、旅美,重新沐浴在灿烂阳光下的感动。


展览名称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览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2A、2B展览室展览时间2022.03.19-07.31

过往我们对台湾前辈画家洪瑞麟(1912-1996)的印象,都集中在「矿工画家」这一身分上。没错,这位自日治时期到战后,在瑞芳怀山煤矿工作长达数十年的老画家,确实以矿工作为对象,描绘了无数经典的作品。他身兼矿工及画家双重身分,通过画笔讴歌矿工们的劳动,展现黑暗矿穴内的人性光辉。

洪瑞麟,《矿工颂(坑内坑外)》,1965,油彩、画布, 63×86 公分,私人收藏。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及家属洪钧雄提供。
不同的洪瑞麟

不过,这次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掘光而行:洪瑞麟」特展,策展团队有意通过家属捐赠的丰富史料,以及来自公私收藏的诸多作品,打破过往对洪瑞麟「矿工画家」的单一认知,呈现画家个人创作生涯的诸多面向。像是他早期在大稻埕的学习经历,以及留学日本后,在帝国美术学校习画期间,直接或间接受到当时活络的新兴美术运动与左翼文艺思潮影响。战后1960年代中期,洪瑞麟受邀前往国立艺专(台湾艺术大学)任教,晚年则前往美国加州生活。这些生命史都能通过展览完整呈现给观众。

洪瑞麟,《自画像》,1932,油彩、画布,44.5×36.5公分。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及家属洪钧雄提供。

也因此,在展览中,可以看到有别于过往对洪瑞麟既定印象的作品被展出。包含他在大稻埕稻江义塾临摹文艺复兴画家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以及在台湾绘画研究所习画,师事水彩画家石川钦一郎时所创作的一系列水彩画,以及1930年代往返日本、台湾两地,参与在野画会活动,扎根于在地风土创作的风景画,不乏过去未曾曝光之作,令人惊喜。

洪瑞麟,《大稻埕民家》,1929,水彩、纸, 23.8×32.7公分,吕云麟纪念美术馆典藏。图像由吕云麟纪念美术馆及家属洪钧雄提供。
展场照片,展场末端的油画,是洪瑞麟根据1937年前往日本东北山形县旅行时的速写,所完成的《山形市集》。展场照片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山紫水明的再现

除了洪瑞麟个人的作品及文献档案,北美馆还特别展出甫经修复完成的石川钦一郎《山紫水明帖》,这是1929年,来台湾任教的水彩画家石川钦一郎,赠送给他的大弟子倪蒋怀的画帖,以鼓励他从事对美术有益的工作,创设台湾第一个私人绘画教学机构-台湾绘画研究所。石川的建议也间接促成洪瑞麟进入研究所学习,开启美术创作之路。

石川钦一郎,《山紫水明帖》,1929,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笔者拍摄。

山紫水明,是石川钦一郎形容日本风景时惯用的形容词,山色青紫、水色明朗。虽说石川后来曾在文章中表示「台湾的山水称之为『山紫水明』仍然不够,因为自然给人的感觉更为强而有力,因此可以称之为『山青水光』之乡。 」但在这《山紫水明帖》中,石川将过往行经台湾各地,以及中国潮州、福州、厦门、汕头等港湾时的速写,重新绘制,并以日本式的画帖装裱。整体用色清雅明亮、宛如一幅幅桃源仙境被收纳在帖内,使观者得以轻易卧游山水之间。

在画帖的开头,石川钦一郎写下「山紫水明昭和四年春日钦一卢倪蒋怀君正」 ,意即这是在1929年的春天送给爱徒倪蒋怀,并在题名旁用印「千山红树万山云」。这句诗词出自中国唐代诗人方干《衢州别李秀才》: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离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而在画帖的末端,石川则用印「各有因缘」,出自佛家语「各有因缘莫羡人」,用以勉励倪蒋怀莫寻烦恼,应承担责任,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有关倪蒋怀的故事,可以参照五丁目过去撰写的文章: 对故友的追忆之旅:从北美馆「走向世界」展中所见的陈植棋与倪蒋怀

1929年7月1日台湾绘画研究所开设餐宴于蓬莱阁餐厅,前排有石川钦一郎(右三)、倪蒋怀(左三)、蓝荫鼎(右一)、陈植棋(右二),两位新学员洪瑞麟(左二)、陈德旺(左一),后排为陈英声(右二)与两位女服务生。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虽说若无石川的教诲,以及倪蒋怀创设绘画研究所,凭洪瑞麟的天分,很可能还是有机会作为一名画家活动。但若无倪蒋怀之后对洪瑞麟的多次赞助,或许洪瑞麟很难在绘画这条漫漫长路上坚持下来。倘若如此,台湾历史上也就少了一位「矿工画家」,艺术史的进途也会失色不少。


回头来看这次北美馆的展览,开幕时,策展人白雪兰老师曾言道,现今要办展览比以前还要困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办优秀的展览比以前还要困难。因为如今社会大众及艺术界以不安于单纯的画家生涯分期展览,总是希望能够有不同的诠释手法,或是要和当代议题有所互动。

不过在「掘光而行:洪瑞麟」中,我们看到策展团队选择相对传统的策展框架,结合多样的史料,还原画家身处的历史情境,试图让观众参与画家的生命历程,并用属于自己的观看角度认识洪瑞麟。手法固然朴实,但研究的深度与重视重建台湾美术史历史情境的策展态度,使这一展览显得完整且精致。相比近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台湾近代美术展览,可谓格外突出。

总之,台北市立美术馆「掘光而行:洪瑞麟」将从3月19日起,展出至7月31日。之后也会举办大稻埕及矿场走读的公众活动,以及专家导赏活动。 相关的消息五丁目会持续发布在Facebook粉丝专页上,也请持续保持追踪。

展展场照片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参考资料:

台北市立美术馆即时新闻稿、《水彩.紫澜.石川钦一郎》、《风景心境:台湾近代美术文献导读》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cthelion1993/ 美術史是研究美術品與時代文化交涉互動下的歷史研究,而當代讀者的閱讀及傳播也參與了美術史的形塑。五丁目期待透過不同形式的短篇筆記,提供關心文化、喜好藝術的各位一個富知識性的生活提案。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展覽分享】跨.1624:世界島臺灣

【物中所見的臺灣神社】#0 遺落在失落樂園的臺灣神社石燈籠真身

書展與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