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記:亞洲數字藝術展槽點滿滿?

赛博Fun客
·
·
IPFS
·
主打NFT的首屆亞洲數字藝術展在香港拉開帷幕,賽博Fun客看展小隊興致勃勃奔赴現場!平心而論,很多作品可圈可點,但結果整體觀展體驗可遠不及預期呢……

(封面圖片:Digital Art Fair Asia 官方IG賬號)

原題目:《香港首屆亞洲數字藝術展前線觀展報告》

這個9月,想必大多數幣圈投資者們都在艱難中度過。尤其是那些押重註ETH的人們,心驚肝顫地眼見ETH當月下跌13%,9月也成為了過去一年裡ETH跌幅第二大的月份,跌幅僅僅落後於6月份的16%。此外,比特幣也在9月份下跌了7%

第四季度幣圈牛市在比特幣ETF獲批的高漲預期中拉開序幕,本文撰寫之際比特幣價格為62259美金,以太幣則為3861美金。同一時期,首屆在9月30號於香港登場。這次展會集結諸多數字藝術明星創作者,並攜手香港蘇富比拍出巨額NFT 作品。

“虛擬”錘音落下,多媒體藝術家Refik Anadol的系列作品在香港蘇富比上拍出500萬美金高價。隨後,亞洲數字藝術展在官方社交媒體上宣布:由於展會熱度極高,最終決定加開5日。看來,無論是BTC、ETH等數字貨幣,還是數字藝術的熱度都在10月一路高歌,很難判斷到底是誰借了誰的東風。帶著這樣的好奇,賽博Fun客團隊決定“殺”入亞洲數字藝術展的現場,為關心數字藝術發展卻未能親身前往的同好們帶來最前線報告!

展會眾咖都有誰?

炙手可熱的多媒體大師— Refik Anadol

1985 出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Refik Anadol 不僅是一位多媒體藝術家,更是數據和機器智能美學的先導者。在作品中,他將創造力定位於人類和機器的交匯點。在現今的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和網絡世界是人類存儲日常瞬間的主要媒介。 Refik 鑽研如何以人們周圍流動的數據作為主要素材,並結合計算機神經網絡技術,用帶有“思維”的筆觸進行繪畫創作,成功為我們演繹了數字記憶的可視化呈現。

圖片來自:refikanadol.com

本次展會的重頭戲,《機器幻覺— 太空:元宇宙》(Machine Hallucinations – Space : Metaverse,下稱機器幻覺系列)是Refik 攜其工作室與NASA 宇航局JPL 實驗室於2018 年初開始合作的項目成果。 Refik 的視覺藝術作品採用機器學習,專門對衛星和航天器在人類探索宇宙深度的整個過程中所捕獲的深空照片進行算法訓練,最終令機器對未知事物進行了令人目眩的視覺推測。

圖片來自:www.digitalartfair.io|編輯:CyberFunkz

Refik 的機器幻覺系列中共有8件作品。在10月4日舉行的蘇富比網拍中,機器幻覺系列以3,939萬港元(約505萬美元)成交,創下單一藝術家NFT 作品系列的亞洲最高拍賣紀錄。其中,同名單品《機器幻覺-太空:元宇宙》360度沉浸式藝術空間,以1832.5萬港元(約235萬美元)拍出,亦刷新了NFT沉浸式藝術空間單品的亞洲拍賣紀錄。有幸將此拍品收入囊中的是香港區塊鏈投資者及藝術收藏家Jehan Chu。

NFT 紅人—— Mad Dog Jones

Mad Dog Jones(下稱MDJ)是最早走紅的NFT 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主打動漫視覺的賽博朋克風格。密集的高樓、頹廢的佈景以及反烏托邦式的主題,MDJ 的作品總能讓人聯想到諸如《銀翼殺手》這類的電影。近年多次登上佳士得、富藝思等頭部拍賣行的MDJ 已經成為了拍出最高價作品的在世加拿大藝術家之一。他的NFT 作品REPLICATOR拍賣價格為414萬美。

圖片來自:Mad Dog Jones 官方Instagram 賬號

為了突出本次展會舉辦地的本土文化,MDJ 的參展作品是一幅與居於香港的攝影師Andrew Ives 合作的NFT。題材為香港著名的怪獸大廈之一——山海樓。

圖片來自:Mad Dog Jones 官方Instagram 賬號

本地藝術達人—— 九龍皇帝、Vivian Ho 以及SurrealHK 等人

我們在這次的藝術展上看到了諸多在本地具備一定粉絲基礎的藝術家,而藝術展似乎也旨在將本土藝術推向更廣大的NFT 受眾群體。我們將選取幾位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進行簡單介紹。

九龍皇帝—曾灶財

曾灶財(1921年11月12日-2007年7月15日) ,他以“九龍皇帝”自稱,50年來在港九各區街頭以毛筆塗鴉自己的“皇族”往事,以及“宣示”對九龍的“主權”。 “九龍皇帝”曾灶財是香港市民集體回憶。儘管世人多認為他的言行實屬“瘋癲”,但許多文化屆人士評價其作品令人重新思考社會與藝術間的關係。而曾氏的塗鴉作品也曾於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 “九龍皇帝”此前的街頭塗鴉有很多遭到了清除和破壞,而本次展會宣布將會把他的作品以NFT形式記錄在區塊鏈中,永不消逝。

圖左:CyberFunkz 拍攝|圖右:來自網絡

SurrealHK

在香港數字藝術圈談及數字藝術,必須有SurrealHK的名字。在委內瑞拉成長的香港3D藝術家SurrealHK多年來以香港的日常生活為藍本,創作極具想(腦)象(洞)數字藝術作品。旺角的“奪命”紅色小巴、被颱風襲擊的維港、本地特色美食都是他惡搞的素材。我們一直認為SurealHK 推出NFT作品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只是他的作品一般取材自香港本地生活和事件,受眾相對局限,因此其作品以NFT 變現的潛力似乎也取決於香港文化的破圈能力有多大。

圖(中):CyberFunkz拍攝|其餘圖片來自SurrealHK 官方Instagram 賬號

Vivian Ho

是來自香港的藝術家、插畫師。她的繪畫同樣帶有鮮明的本土印記,畫風復古又帶有童趣,在本地頗受歡迎。

Vivian Ho 同樣在本次展會中正式進軍NFT 領域。和SurrealHK情況類似,她的NFT 作品同樣也會面臨本土文化破圈的考驗。

圖片來自:Vivian Ho 官方Instagram 賬號

觀展體驗

本次亞洲數字藝術展,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蘇富比網拍NFT 的預展,至少為Refik 的作品造勢不少。另外值得稱讚的是,主辦方的社交媒體策略十分成功,各種推廣可謂是“鋪天蓋地”,身邊不知數字藝術為何物的群體也斷斷續續接受了洗禮。再觀察主辦方官方網頁內容,向大眾推廣數字藝術以及對NFT展開普及和促成交易,是該機構重要的議題和使命之一。

但就觀展體驗而言,可以簡單概括為:噱頭有餘,而預期未達。

圍觀一場大型“排隊”行為藝術

在人口密集的香港,排隊實屬稀鬆平常:我們就餐排隊,我們買包排隊,我們看藝術展也會排排隊。但整個觀展過程淪為所到之處皆排隊,宛如一場大型的“排隊”行為藝術,實屬第一次。生活在香港的藝術愛好者,有過各種大型高質量藝術展會的熏陶。當大家興致勃勃奔赴首個落戶香港的“數字藝術”展時,見到卻是擁擠不堪的現場,所有興奮和期待都降到最低點也不足為奇。

圖片由CyberFunkz 拍攝

“被迫”走馬觀花

本次藝術展場地位於皇后大道中Topshop舊址。對該商舖有記憶的朋友應該有印象場地並不大。為此,主辦方幾乎對所有特別展區都做了時間限制,本屆展覽的“鎮會之寶”,Refik 的沉浸式藝術空間(目測10平米左右),就規定每人限時三分鐘觀看。所以觀眾基本上是,兩分半時間擺拍,三十秒時間欣賞作品,更別提我們先前期待的細心解說了。幸好賽博Fun客團隊的小伙伴們攝影功底了得,所以在短時間內也為大家捕獲到了一些靚照。

圖片由CyberFunkz 拍攝

再說說第二主打的VR體驗區:大排長龍自然是必須的。另外VR觀影設置在Topshop的試衣間裡,進入小房間後一度以為要做新冠測試。 VR 體驗時間為一分半鐘,工作人員表示前期畫面會有不清晰的問題。確實,觀影的前二十秒畫面模糊不清;等到影片終於清洗時,工作人員示意“您的觀影時間結束”。

圖片由CyberFunkz 拍攝

“打卡”為主,藝術教育為輔

在整個觀展過程中,我們並沒有看到展會對普通觀眾進行有關數字藝術教育的特別安排。人頭攢動再加上時間限制,留給大家去細心閱讀文字介紹和品味作品藝術性的時間可謂是捉襟見肘。我們只能猜測也許作為首屆展會,第一目標先是連結行業中的專業人士。而針對觀眾,為他們創造“打卡”藝術風潮的機會、製造社交貨幣同時在社交媒體上完成二次傳播,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盡到了些些科普的目的吧。

圖片由CyberFunkz 拍攝

其他槽點

在狹小擁擠又相對昏暗的空間內,觀看眼花繚亂的數字藝術是對人類耳水平衡能力的一大考驗。另外,展覽上也有我們熟悉的內地數字藝術家,比如Reva。但可惜的是,場地空間有限,給內地藝術家的展出空間也相對有限,甚至有些燈光的擺設也不是很友好,從各個角度看都會有些反光。作為觀賞者,覺得實在干擾觀賞體驗。

圖片由CyberFunkz 拍攝

另外,促成交易是藝術展的另一大重要目標。作為首此登陸香港的數字藝術展,同時提供NFT藝術品交易,用A4紙以白底黑字打印虛擬貨幣支付教程,未免讓人覺得“草率”。總之給人一種感覺就是:MetaMask、Ethereum是何物?萌新們自己谷歌去吧。

圖片由CyberFunkz 拍攝

但整場展覽,我們覺得最可惜的是Rekif Anadol 的作品最後只淪為了一個供觀眾打卡的小房間。 《機器幻覺》系列有著非常宏大的敘事,從藝術的角度探討了人類、機器、宇宙三者間的關係,又極具創意地實現了數字藝術的體驗方式。藝術家本人一定希望他的作品能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和宇宙近距離交互的神奇體驗。然而,三分鐘真的夠嗎?

對未來數字藝術展的遐想

網絡世界和社交媒體令數字藝術以一種碎片化的方式存在,但這不並意味著我們需要一個專門的場地僅僅用來向人們展示數字藝術在媒介、技術和視覺效果方面的創新,因為過去的數十年有太多的藝術機構已經完成了這項工作。區塊鏈已經實現了數字藝術交易去中心化、去中間人的任務,也顛覆了藝術品營銷和傳播的方式,數字藝術交易達到空前效率。我們根本不需要去藝術展現場掃碼購買NFT。那麼,以數字藝術為主題的實體藝術展除了讓人們能更“現充”之外,還有什麼價值? 205港幣票價可以看1.3次梵蒂岡博物館,逛2.3次倫敦Tate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可能這次數字藝術展的票價主要貴在電費上吧,畢竟香港還用不太上綠色能源。

身為數字藝術愛好者們和藝術家們、極客、賽博朋克和賽博Fun客們,我們期待看到數字藝術展會能在數碼化的語境中,去彌補虛擬環境和虛擬場景無法完成的傳播效果,而不純粹去複刻一場傳統實體藝術品的交易會。但不能否認,縱觀人類藝術發展史,數字藝術依然還在“嬰孩時期”,那些踏出第一步去擁抱這項藝術的人們都應該獲得支持的掌聲。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logbook icon
赛博Fun客www.cyberfunkz.com 我们是一群赛博Fun客。就像“放客“(funk)音乐一样,我们时髦、新潮、不拘一格。 我们游走在数字空间,力图打破⼈们意识形态中的各种边界。我们以数字艺术为通⽤语⾔来畅所欲言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 Metaverse 的遐想。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Nakamigos NFT 爆火!背后推力有哪些?

那些收入百万的NFT收藏者都做对了什么

元宇宙营销课|昆汀《低俗小说》NFT推广策略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