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我終於想清楚了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的尾聲,整個社群網路都瀰漫著「年終總結」的味道。
這幾天一直斷斷續續梳理我的2021,從時間軸到關鍵事件再到「成就感」、「遺憾」和「感恩」等大家常用的總結模版。
最後年終總結變成了一件沉重的事情,索性打開電腦自由書寫我的2021,想到哪裡寫到哪裡,讓表達自然發生。
「快樂並累著」
12月初拍攝第二季「100個不上班的人」時,體驗官小蚊子說:別人是累并快樂著,你是快樂又累著。
不知為什麼,這句話刻在我的腦海裡了。整個2021年,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反問自己:你真的在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嗎?你真的快樂嗎?
的確,這一年,工作帶給我的多是痛苦:
自我剝削的痛苦,做既不擅長也不喜歡的事情的痛苦,資訊超載的痛苦,不斷被打擾的痛苦,時間管理失衡的痛苦,變成工作機器的痛苦和關於選擇本身的痛苦。
回顧整個2021年,我過得太緊繃了,以至於今年聽到最多描述我的詞是「累」、「疲勞」、「緊繃」和「蒼老」。
一直以來我對外強調的「慢」和「鬆弛」離我越來越遠,我好像變成了自己曾經最厭惡的那一類人。
「學習享受風平浪靜的閒暇」
今年認識了非常多形形色色的朋友,其中有一個叫Jenny的女生,像一個充滿能量的小太陽,穿梭在不同的人群之中,無私地連結著不同的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有時候會想:她一直都這麼能量滿滿嗎?她會有累的時候嗎?
9月底我和Jenny在上海見面,她說自己決定辭掉工作去巴黎生活一段時間。一個月後,Jenny抵達巴黎,看畫展、逛博物館、吃米其林餐廳成了她朋友圈裡的日常,在巴黎的那段日子,她說「我對自己特別好」。
回顧過去幾十年的人生,她一直是努力向前奔跑的狀態,17歲就開始做職業規劃,20多歲申請到了巴黎的工作,工作後又讀了MBA,創立公益組織,背包環遊世界.....
一份時間掰成兩半用,就連在地鐵上刷手機的時間,都想著「必須從中學到點什麼」。
某天,一個志工對她說「Jenny姐姐,你總是在照顧別人,我覺得你也需要被照顧」,聽到這句話的Jenny哇地一下眼淚就掉下來了。
辭職後,她去玉龍雪山找一位傳說中的「神醫」看失眠症,神醫看著她的臉,摸著脈搏微微一笑,說:Happinese is the best medicine.
治療她失眠最好的解藥是「休息」,僅此而已。
「我需要為自己關機、拔掉電線再插上電線,重新啟動。」奔跑了這麼多年,Jenny終於決定停下來,試著去享受風平浪靜的閒暇。
之所以花這麼多篇幅講Jenny的故事,是因為我在這段經歷中看見了自己。
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權衡這件事情的「成長價值」,如果不能幫我變得更好,就覺得在浪費時間;不遺餘力地榨乾自己的剩餘價值,以為是上進和努力,其實是自我剝削;越來越難安安靜靜地待一段時間,不回訊息不看手機不思考工作,只享受當下片刻的寧靜。
這幾天認識了一些在大理「躺平」的朋友,才意識到我這種狀態壓根就不是「自由」 ,而是「自我剝削」 。
那麼我們想要的自由究竟是什麼呢?
「熱愛讓人發光」
這一年,我經歷過好幾次頓悟時刻。像腦中那團凌亂的毛線終於找到了線頭,像困在迷宮裡的人終於看見了出口透出的微光,像堆滿雜物的水池終於疏通了管道。
其中一次是在海南瓊海市,一座海邊的咖啡廳。我吹著海風看著眼前看不見邊的大海,思考我這些年所追求的「熱愛」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總是對自己熱愛一件事情的動力產生懷疑。
那天我得到了一個答案,無比興奮也無比舒暢。幾天後我飛回上海,做了一個名叫「如何把熱愛的事情變成事業」的分享會,我說我終於想清楚了自己最熱愛的事情是什麼,雖然走了不少彎路。
——我喜歡內容創作,喜歡拍影片記錄「100個不上班的人」的故事,喜歡在這個人與人的實體空間如此近,心理空間卻如此遠的時代,走近一個個獨立豐富的人生樣本,探索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
這是我的初心,但我走著走著卻迷失了。我沒想到我說起這些事時會忍不住哭出來,我很少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緒,連朋友和家人面前都很少。
這也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對這件事情的熱愛程度已經如此強烈,而我卻一直在壓抑它,為了所謂的現實生活,或者別的一些什麼。
「熱愛是你一旦說起就眼裡有光的事情」
「愛是即使沒有經濟回報你也會做的事情」
「熱愛是你能夠在過程中感受到愉悅的事」
如果能找到這樣的熱愛,是人生一大幸事。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追尋熱愛的過程,也可以是愛本身。
這場分享會後,我就開始為熱愛而活了嗎?很可惜,我依然沒能重啟「100個不上班的人」影片項目,再次陷入那些我既不擅長也不喜歡的事情裡,例如人員招募、課程研發、商業化、開會…
我給自己找了很多藉口,暗示自己沒有去做內容是因為沒有時間,我的肩上開始有責任和期待,我要先滿足這些期待。
直到九月的一次崩潰,我開始停下來問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即使隔著螢幕,遠在成都的夥伴也感受到了我的這種焦慮與撕裂。一個晚上,成都主理人告訴我:
「我們其實一直很擔心你,你現在的階段無法用自己的微光照亮所有人,你需要先讓自己發光。
我們都是因為「100個不上班的人」靠近你,只有你的主線清晰了,我們才可能跟著你走更遠。 」
那一刻,一直以來自我撕扯的部分終於合而為一了。原來我可以、也僅有在做自己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的時候,才能釋放最大的能量。
隔天早上我和成都的冬冬開會,我說之前我們討論了一個月的方案可能得推倒重來了,我要重新調整計劃,回歸到我最喜歡的事情裡。
聽完我的描述,冬冬隔著手機螢幕說:我感覺你的能量又回來了,人果然還是要做自己熱愛的事。
這是我今年的第二個頓悟時刻。
「和有志者做有趣事」
前幾天,胖魚醬找我錄製她的第一期播客,其中問我:你今年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想了想說:今年其實沒做出什麼特別值得一說的事情,但我收穫了一群特別棒的朋友和事業夥伴。大家因底層價值觀的一致性而走到一起,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也是在今年,我突然想明白我並不想做一個與世獨立的自由工作者,而是希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
回想我為期四年的職場生涯,在工作中最重視的永遠是一起共事的人。我曾經在工作中與自己欣賞的人和團隊共事過,這種關係也延續到了工作之外,但職場千變萬化的環境又讓這段關係變得脆弱不堪。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在透過創業的方式找朋友,人在我心中的分量太重了。
在整個學生時代,最困擾我的事情就是如何獲得朋友。那個因為內向、高度敏感而交不到朋友的小女孩,一次次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又一次次從自己的世界裡向外張望——她渴望被看見、被理解、被靠近。
要說創業這件事給我帶來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我們在一年時間內辦了多少場活動,鏈接了多少自由職業者,收到了多少感謝,漲了多少關注和粉絲…
而是我透過自己的真誠表達,吸引來了這麼多我發自內心喜歡和認可的伙伴,他們也高度認可我的價值。
4月在廣州和9月在成都和團隊小夥伴們的相聚,讓我完全處於一種被打開的狀態之中。以前我會問自己何德何能,現在我會告訴自己:因為你值得。
這對我來說,也是好的關係帶給我的正向改變。而我堅持做的,也只是真誠待人罷了。
「做沙漠裡的種樹人」
2021年,是我正式創業做「自由會客廳」的第2年,一開始對外說我在創業自己都心虛,就像一開始告訴別人我在做自由職業一樣,在一切還沒有穩定之前,我總是害怕對外宣稱一些什麼。
但是經過這一年多的磨練,能明顯感覺到我的底氣變得更足了。
雖然今年沒輸出什麼特別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但是6座城市的線下沙龍已經基本能夠靠自組織運轉起來了,搭好了遠程協作的小團隊,確定了商業化的基本方向,做了一款原創T卹,簽約了幾套與自由業個人成長有關的課程。
此外,我還見縫插針地更新了自己的影片和播客頻道,和自由會客廳的小夥伴一起新開設了「自由簡報」和「數讀自由職業」專欄。
從無到有研發了一套個人IP的課程,堅持辦了6期IP營,孵化了近70名學員,收穫了寶貴的講課經驗和學員真摯的友誼。
也養成了不少新的習慣,例如開始自己在家做飯,夏天的時候體驗到了運動的快樂,發現自己在社交場合變得更加游刃有餘了,不再懼怕公眾演講,養成了定期復盤的習慣。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喜歡拋頭露面的人,在人群中我總是喜歡縮在角落,面對機會我也很少主動爭取,總是被人和事情推著走。
但今年,我發現自己體內長出了一些想要讓團隊變得更好的「慾望」,相應也生長了一些原本不屬於我的「好勝心」。
9月底我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的海選,進入了第三輪。身邊的人聽到後都感到不可思議,覺得這不像我會做的事,畢竟更高的曝光率意味著來自網路世界不可控的負面評價和攻擊。
「你不害怕嗎?」有人問我。我當然害怕,但是相比害怕,我更想讓更多人看見我們在做的事情,想讓團隊裡的大家更安心一點,也想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一點。
我不渴望任何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我只想擁有一份可以持續滋養我和我在乎的人的事業。
畢竟我的人生理想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些能夠滋養我們,也順便滋養他人的事。
胖魚醬說我像是沙漠裡的種樹人,挑了一塊地種下了一棵樹,其他人看見了也向我靠近,嘗試種下屬於他們自己的樹。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這片荒蕪的沙漠有可能變成一片森林。
說實話在我心裡,沒有這麼宏大的敘事,很多意義都是在做的過程中,別人賦予我的。說的人多了,我也就信了,不知不覺地朝著那個目標靠近。
那麼新的一年,我就努力讓更多人看見這些沙漠裡的種樹人。不求結果如何,但求問心無愧。
「2022,活得更輕盈自洽一點」
2021年,我活得太沉重了。每一步都走得磕磕絆絆,不斷自我肯定再不斷推翻重來,在多種價值體系裡來回撕扯,自洽變成了一件越來越難的事情。
年末在大理,見到很多不僅脫離了朝九晚五這套體系還脫離了主流社會,完全跟隨本心生活的人,不同價值觀的衝擊之下,我為自己這一年來的自我壓榨而感到慚愧,也因此開始思考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直到最近,我有了一些答案──無論你在哪一個世界,過著怎樣的生活,能夠在自己建構的世界觀裡自由生長,不受外界幹擾和改變,就是自由的。自洽即自由。
昨天,我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什麼也沒乾,只坐在露台上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看山、看雲、看身邊的人。
傍晚時分,我們爬上院子頂樓看黃昏時分變幻莫測的夕陽,雲朵從金黃色變成粉紫色再變成煙灰色。在這裡,你可以花一整個下午的時間什麼也不做,只是默默欣賞黃昏的雲朵如何爭奪太陽跌進蒼山的擁抱前最後的寵幸。
我想起剛來時,我帶著好奇心問在大理「躺平」的年輕人:你會在這裡躺多久?你還會回到城市生活嗎?
他們說:我並不覺得自己在躺平,我好好生活。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在自己的世界保持自洽,好好生活。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會客廳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個不上班的人」,持續研究追蹤自由業、數位遊牧者、遠距辦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眾號/小紅書/b站:林安的會客廳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