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实验者系列AMA:我在区块链内容平台的创造力(文字纪录)

Matty
·
(修改过)
·
IPFS
·
谢谢米高、笔大和Denken的真诚分享

Matters 每周都会在Discord举办AMA(Ask me anything),找来Web3的实验项目、社群、作者跟我们对谈,早前就邀请过SeeDao、香港南华早报、诗人煮雪的人和作家何曼庄、Vogue Taiwan 艺术总监周青永、Matters的开发团队,分别跟我们对谈DAO的运作和理念、媒体在区块链上的纪录、创作者经济和开发Web3的各种可能性。

Matters discord AMA将围绕以下四个主题持续探索,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学习:

  1. 「Web3 学习分享」 :东八区每周五早上11点,围绕不同的Web3主题,请不同讲者进行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免费开放给所有人参加,请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2. 「Web3实验者」 :我们将邀请积极在Web3进行不同方向探索的实验者,与他们分享他们的经验、收获与疑惑。
  3. 「女性在Web3」 :关注Web3世界中的性别议题。
  4. 「创作者经济」 :关注创作者如何在Web3中开创新的创作、共创模式。

希望通过AMA,我们能与大家一起不断深入探讨以上问题。如果你错过了,我们也会在Discord张贴影片重温,以及整理出文字纪录放到马特市,让所有人都能轻松重温,成为Web3共学的资源。

以下是「我在区块链内容平台的创造力」AMA的文字纪录。在这场AMA中,我们探讨了个人写作者如何起步、在Web3创作与在Web2创作的差异、是什么驱动你不断实验等等,这是一次愉快的聊天,谢谢三位嘉宾的真诚分享。



Web3实验者系列AMA | 我在区块链内容平台的创造力

日期:四月七日(周四)

时间:21:00 - 22:30(东八区)

嘉宾: @米高与小狗ThankYou@花椰菜Denken@阅读笔耕

分享者简介:

米高:从事游戏制作,因为口才极差,不论大小分享也要事先写好讲稿,其后演变成粉丝专页,一写就十年。钟情于Write to Earn 的Web 3 生态,越来越爱。

Denken:七年多软体开发、专栏写作经验,研究与评论科技产品,Matters 围炉经营者,常参与Matters 与LikeCoin 社群。

阅读笔耕:金融职人、杂食性阅读者、文案编辑,擅长以心智图组织分析并以「新人视点」解释概念、常留意外国Twitter 与Discord 的币圈消息。

影片重温👇

【文字纪录】

Q: 大家是如何从Web2进入Web3的世界里?可以从创作者或是开发者的角度分享?

@阅读笔耕

  • 算是**「空降」**到Web3: 创作生涯是从2020年8月加入Matters开始算的,只有1.5年的写作经验。而在Web2的创作经验是大学里玩的BBS或是Facebook里零星的贴文(如果也算的话)。
  • 进入Web3的契机是电子书阅读器:读了一年后希望把输入的内容变成输出。一开始使用Google文件来写,因为受不了孤独感,为了找到更多的诱因去维持写字的习惯,所以尝试寻找别的写作平台。
  • 最开始找到了Medium,但是对于华语使用者策展的介面不是很友善,后来才寻找到Matters,在Web3的平台中,从作者的角度上文章可以有更多留言的反馈,从读者的角度来看网站简约、流畅、轻盈。

@米高与小狗ThankYou

  • 做了20年的游戏,因为工作需要建立不同的游戏社群,一直以来也关注不同的社交媒体。自己也在Facebook上经营了12年的粉丝专页。
  • 在Web3原本比较期待区块链游戏,现在没有那么看好,因为在Web3的游戏往往不是一套游戏,而是一个用游戏包装的金融投资平台。在Web3最看好的是区块链的内容创作平台。
  • 从1989年开始用电脑,在每个网络年代最宝贵的都是内容平台。试了十多个二十个不同的内容平台后,目前主要使用Matters 和STEEM。

@花椰菜Denken

  • Web2时代百花齐放,「无名小站」在台湾非常火,身边的朋友都会写,但是被Yahoo收购没多久就关了。转到WordPress上写笔记,虽然大学不是资工科系,但是对电脑资讯一直很有兴趣,会一边学一边写。
  • Facebook开启了网路的免费年代,不需要付费就可以无限传相片。可是因为比较注重隐私很快就没有再用了,在2009年~2010年开始就会有隐私问题存在,涉及隐私的产品上的变动并没有告知用户(比如一开始所有的文章都是朋友圈可见,可是后来预设成了公开贴文)。同年Instagram发布,在2年后被Facebook收购后就也没有在用了,几乎完全错失社群平台崛起的红利。
  • 在Web2的内容创作不太放在Facebook这种社群平台,转而会放在论坛型的平台(比如PTT)。
  • Matters也有一种论坛的属性,因为工作与端传媒有合作,很早就知道Matters也很早就加进来。
  • 反而也有很多传统投稿出版的创作经验:文章也发表在《 APP情报志》、Rocket Café,也担任过《数位时代》纸本专栏作家

Q: 在论坛、Facebook做写作和Matters(或是其他web3平台)写作有什么差别?除了写作者可以得到更热络的回应以外是否有其他的想像?

@阅读笔耕

  • 与Web2单方向的给予有所不同,比如订阅制中,你可以看到被锁住的文章,价值是由创作者单方面灌输给读者, Web3更强调价值是整个社群协作共进创造起来的
  • NFT的价值是需要社群的成员一起协作支撑起的:比如Travelogger会有赋能,比如线上学习会的回看权,有更多人可以参与学习会(无论是live或者是之后回看),而参与时的即时文字讨论或是事后的文字整理,都会吸引更多人来参与,这个双向的循环与赋能也可以让NFT的价格水涨船高。

@米高与小狗ThankYou

  • 在Web1.0 时代做游戏营运,生存推广需要很多的力气才可以建立起网站的浏览量。在Web2的时代里,内容营运会更累, 因为浏览量不是我们的内容决定的,是fb的演算法决定的。
  • Web3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是在参与建立社区,希望在区块链帮助下可以找到一个平台可以长久运作。在Web3自己不再只是一个用户,可以主动了解其他创作者,参与不同的DAO,或是比如LikeCoin的community meeting的活动。

Q: 从软件工程师的角度看,是否觉得现在的Web3的平台其实很不Web3?从产品的角度对Web3创作平台是否也有自己的见解?如何看待开源的、更多外部开发团队加入到Web3的去中心化合作中?

@花椰菜Denken

  • 产品永远都不是完美的,比如Facebook在产品上也有很多bug,Matters也会有功能上的缺失,这都不是很大的问题。问题是如何让现在的产品功能发展得更完善、在商业模式上更可持续。
  • 花费很多时间写的文章,不希望它是完全无价的。在媒体时代大家都尝试活下来,主要依靠订阅制。在Web2里小额赞助可能不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 Web3更像是群募,在Web3里我们看到由用户付费支持用户的内容平台是逐渐可行的。在Matters上有港币或LikeCoin的赞助模式、围炉或是未来可预想的NFT崛起,这都是让内容可以聚合价值的方式,使得价值可以更长久的留下去。
  • 聚集开发者是很困难的过程,成功的产品背后要有明确的用户基数:比如近几年的笔记软体(Roam Research, Notion, Craft 或是Obsidian),崛起的背后都有一大群的使用社群,有自己的论坛去快速的做迭代讨论。

Q: Matters从去年做围炉到今年开始进入Web3,都是希望探索「如何让创作更有价」。想问米高和笔耕,在Web3写作挣钱有更容易吗?

@阅读笔耕

  • Web3是项目方可以把钱分享给用户的平台,可以透过钱包、代币、智能合约来达到。比如NFT的所有权是清楚的、不可逆的写在链上,这样在后续才有利润空间的分配。
  • 创作者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些挹注(例如LikeCoin)的支持,来度过开始的「死亡之谷」坚持下去,可以更好的协助创作者长久维持写作的习惯。
  • 要放下「花若盛开,蝴蝶自来」的想法,创作者要有「一人公司」的思维:在草创的时没有团队可以分工合作支持创作者,「散布花香」的行销工作需要自己来,这与Web2世界是一样的。比如自己在Matters以外的大型互动大概有四次,其他三次都是自己的主动出击,只有一次是被动的。

@米高与小狗ThankYou

  • 认同一人公司的想法,不单单是创作,也要理财、管理。 Write-to-earn是可以低成本赚到Token的途径,可以给用户很特别的期待(文章写的好,会有更多的收入)。
  • 早期在Steem写文章的时候,Steem首页看起来每个人都可以拿到很多钱,可是自己发了一个礼拜都没有收入。而Web3特殊的是,我可以去看他们过去和现在钱包里的交易、收入来源,以及他们用了什么方法创造出更多的收入,尤其是也可以看到他们在最开始是如何从零开始走这条路。
  • 在Web3我们不只是写文章,更是营运自己的帐户。在Web1和Web2总是会为内容浏览量伤脑筋,但是Web3主要是做好内容,运用手上Token来建立起自己的Web3平台。

Q:米高在脸书、Steemit和Matters上也都有很多followers,能否具体说一下「一人公司」在行销上有什么方法比较有效?

  • 在Facebook上有一个目前在营运的30万粉丝的粉专,在2010年最初接触的时候也不了解Web2,一开始是用Web1.0的方法来找流量进来,但是发现Web2网络内容的用户群是朋友的关系。
  • 而Web2的作法也无法复制到Web3,Web3的读者不单单是用户,也是创作者。 Web3的收入来自于读者有token,读者用token来投票,投票不单单是为了支持作品,也是为了支持创作者的成长。

社区提问:

Q: 笔耕如何评价Matters和方格子的分野?

@阅读笔耕

  • Matters**「大胆、激进」**:更像是一个实验室(Matters Lab),不论是The Space还是Logbook,都是更新的协作创作的模式。
  • 方格子更希望稳扎稳打,缓步前进:协作的成分更低,执行长David会自诩为「Web2.5,慢慢在朝Web3转型」。 Matters市民的决策权更高,也可以在社区活动里提出需要的预算。

Q:在新闻和言论自由受限制的地方,Web3有带来那些启发?

@花椰菜Denken:

  • 在台湾虽然不太有内容审查的问题,但是在大平台垄断之后,背后的审查是不公开的(Facebook、AppStore)。
  • Web3目前没有什么审查,但是没有审查过的内容被放在链上也可能是问题。要重新思考我们如何从草根庶民的力量重新定义出我们想看的、好的内容是什么,而哪些内容需要被审查,而不是由大集团们偷偷来决定。

Q:想米高多讲一些怎样在Steem 或其他平台撸币然后整合的经验,详细说一下Potato的问题,为什么会离开?

@米高与小狗ThankYou

  • Steem现在更像是一个理财产品:可以将收入锁仓放在Steem Power ,将这些Steem Power放在不同的代理project,在你发文章后就会有自动点赞的收入。 (大概为一千分之一,像是UBI保底收入的概念)
  • 不是每个创作者都懂得行销,有UBI就可以让创作者专注做创作,但是UBI也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懒惰。
  • Potato的UI比较糟糕,但是因为有收入大家比较无所谓。其他内容平台想的更多是如何支持创作者,但是Potato会有很多想法去奖励读者。这样会让人怀疑文章下的留言是不是真心的留言。
  • 在Web3自己比起是创作者,更像是传教士:比如在Matters会和别人说要一起加入赞赏公民,要一起建立一个平台,要和身边的人一起去相信这样的作法可以让平台变更好,相信代币在未来会有用。

Q:请问在web3世界,有没有想像过,与web2相比,作者跟读者之间的关系会有怎样具体的改变呢?

@阅读笔耕

  • 在Web2作者和读者是一种单向的投射,Web3是在社群里「共学」,循环是双向的。创作者可以在Web3里策展、办活动,比如自己拿出了一本Logbook举办了「**** 关于加密货币,我想要问的事」。 **自己在Web2也举办过「漂流书」,用半线下的方式把自己的读过的书传给下一棒,而在Web3里,一本Logbook就是一本「漂流书」。

Q:想问问笔耕之前关于支持创作者创作习惯养成的观点—— 你觉得成为一个web3持续的创作者会经历几个阶段呢?为什么token对于创作者很有激励?你现在在什么阶段,对未来自己的创作有什么展望呢?

@阅读笔耕

  • 有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随心所欲,想写就写,更新的频率不是很稳定。
  2. 第二阶段:更新的频率更为确定,但是主题是发散的。
  3. 第三阶段:在稳定更新的基础上,能找到「企划感」,像一本书一样,有一系列相像规格的企划。
  • 自己在第二、第三阶段之间,自己在围炉上有写作反思的计画,slogan是「每周一,一个观点,一个实际应用」。 (可是没有准时更新lol
  • 收集LikeCoin或是其他token对我来说更像是**「集邮」**,背后当然有它的经济意义,但是「集邮」也有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我很喜欢纪录自己在社群做的事,会把它称为「里程碑」或「成就感」,这是超乎于token以外的。

Q:请问Denken 或米高,Web3看来已经是世界的趋势。请问两位对于这个趋势上,作为一个跟软体开发相关的人员上来说,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花椰菜Denken

  • 软体开发是一个经常需要学习新东西的产业。工程师需要知道现在世界的趋势是什么,需要了解、甚至是转换自己的技术,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
  • 在2017年上下,资讯圈最火的是人工智慧与区块链,自己早年(包括现在)对于这些应用的观点很多都是比较悲观的(比如区块链在技术上有很多不成熟,会重蹈很多覆辙),所以选择了投身很多人工智慧的专案。但是到今年,大家谈论更多的都是区块链、crypto、Web3,人工智慧更像是被内化的技术。比如矽谷知名的创投Peter Thiel也曾经讲过「 AI是带来极权,而区块链带来民主」 ,人工智慧的崛起奠基于大资料,但是大资料只能在大企业、或是极权政府才可以拿到的,但是区块链更容易带来区域性的民主。
  • 而无论时代潮流如何变化,基础的知识(数学、资讯科学等)是不会变的。

@米高与小狗ThankYou

  • 自己做营运产品为主,主要做产品未来的发展。
  • 会用**「现在的网络,是以前的什么时代,以前怎么走,我们现在如何走出去」**来类比、观察。
  • 比如现在Web3是刚刚开始容易使用,可以用LikeCoin,你不知道如何使用钱包也可以写文章,就好像是1994年刚刚从DOS走到Windows95的年代,还没有到2000年.com的年代。是刚刚从底层技术走出去,慢慢有很多人开始使用的年代。
  • Web3是建立在Web2的基础上的:在Web2的时候做游戏,也是从单机游戏慢慢加入网游、加入互动、再加入AI,都是从之前的经验建立起来,Web3也会是这样。
  • 从产品里找Web3的方向,比如和太太也会有一个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IT的协会企业,会想如何用Web3的方法来营运NPO。
  • 很期待Learn-To-Earn,Web3如何在教育领域发展。我们不单单是在赚token,更是在培育下一代。想研究下一代的「Metakids」(元宇宙里的小孩)会在Web3里做什么。

Q: 如果AI解决的是内容分配问题(但是集权的方式),那么为什么去中心化产品会是更好(更快捷,方便)找到内容的工具呢? Web3能够解决「资讯同温层」的问题吗?

@花椰菜Denken:

  • 同温层让人难以抗拒在于免费,并且内容是让你有兴趣、舒服的东西。在Web2,从个体来说,当你意识到你在同温层,愿意走出来,去了解与你不同阵营的看法,就是在走出同温层。
  • 「资讯同温层」同时是大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已经影响到国家政治,甚至是国家安全的时候,我们要如何面对?
  • **Web3让新的内容平台有机会再一次尝试我们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我们用新的时代力量找出新的内容策展平台,比如Matters这样的论坛,是去重新冲撞原本大家习惯的社交媒体,我们在新的平台重新思考产品应该怎么走,从而可以减少过去的问题(比如过去免费的、出卖隐私的广告追踪的方式)。

Q: 我觉得不能完全不看ai和机器学习带给我们的好处,比如YouTube 用户创作内容那么多,那如何让用户寻找内容的时候找到高质量内容或者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

@花椰菜Denken:

  • 演算法让你来发现你有兴趣的内容是过去已经被证实有效的机制,完全可以被引进Web3。人工智慧和区块链并不是相互抵触的技术,未来一定很快就会出现,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依然是:什么是好内容?
  • Matters有首页、编辑精选的部分,而Mirror完全没有做curation(策展),需要创作者自己去做推播。大家都在探索阶段,重要的是如何建立可延续性的商业模式。
  • Web3里的DAO很像是群众募资,早期把股权给大家,好处是大家都可以很早参与给予意见,而坏处是在Web3,大家可能不太会有耐心给DAO时间来发展,希望更快套利(而传统新创会给你2、3年甚至5年的时间营运,再贩卖股票出场)。
  • 自己的期许是希望Matters成为一个十年、甚至是百年的企业,虽然资讯业很少有公司可以待很久,但是你完全不会怀疑微软或苹果还能走十几二十年,因为他们在那个年代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相信Matters可以在Web3中找出更长远的商业模式,「内容有价」或是「策展」这样的议题可以在新时代探索出更好的方向。

Q:三位讲者怎么跟父母(长辈)解释区块链跟Web3?

@米高与小狗ThankYou

  • 推荐了很多人来Matters,也有很多60~70岁的,也开始在写,会和他们分享自己是如何看待区块链与AI。
  • 太太因为是脑中风患者,所以自己看区块链内容平台不是从token层面去想,而是从**「永久纪录」**的层面来想,比如与太太的沟通都会有录音,希望用区块链的方法,记录下太太的声音、文字、影像,我相信在未来,AI可以让我有机会与现在在区块链纪录的文字、声音和影像重遇。
  • 很多身边比我年纪更大的朋友,都会感兴趣于区块链可以永久纪录:IPFS可以让内容储存150年,Arweave可以储存250年,现在保存的内容不会消失也不会改变,可以让未来AI的我有重新交流的机会,就好像是在游戏里死掉也可以用现在的内容重开一次。

@阅读笔耕

  • 会想到许明恩在《以太奇袭》序中的比喻,这里以对话的情境来展现

妈,你知道区块链是什么吗?妳以前讲你要打越洋电话到国外很贵也很麻烦,可是现在透过网路用LINE 之类的软体会变得很便宜,所以网路就是会释放你讲电话、传照片的资讯流。而区块链如果用这个例子做类比,是妳以前转帐给美国的亲戚很贵,因为两边的银行都要抽手续费,而如果有一个东西可以让你直送到对方的钱包里,不用抽手续费,这就是区块链想要做的事情。

  • 会更想从中本聪在白皮书里写的愿景来解释区块链,是「金流的解放」,不需要让中心化的金融机构来抽手续费。

@花椰菜Denken

  • 不会和长辈去解释区块链,在产品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都是early adopter,而父母辈会比较晚接触这个产品,你只要让他们知道你所做的东西是让他们安心的。比如自己会和爸妈说「我有在数位时代投稿,稿费真的有进来」。
  • 只是大家接受产品的时序不太一样:比如周杰伦发第一张专辑的时候,爸妈也不理解这为什么是音乐,那个时候我们也很难向爸妈解释这是否是音乐,可是十年后他们自然就知道了(另个例子是,如今爸妈反而比我们更沉迷于Facebook)。

Q:怎么看matters目前的商业模式?从平台方和作者方的部分来看?

@阅读笔耕

  • 也想问Matters的官方,金流的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从作者得到的分润也只有围炉分润的20%,但是写在链上的文章保存是需要费用的,所以自己也会好奇Matters里读者和项目方如何形成商业合作的模式。

@Matty

  • 目前确实只有围炉会和作者进行分成。
  • 主要靠融资来支持公司的运作,与作者「抽成」也不是我们未来想要的方向,我们更想探讨可以和作者**「一起挣钱」的方式:发行Travelogger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我们希望holder通过买入NFT来共享Matters未来成长的收益**,这对Matters团队也是很重要的激励,未来也会做更多的Web3的尝试。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