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的「救生艇」:移加港人的身分「真空期」困局

歪脑
·
·
IPFS
·
從2021年起, 隨著加拿大政府開放給香港人的移民通道獲得擴展並延期,更多的港人正試圖以不同的方法移居楓葉國。但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經歷重重難關,在取得移民資格之後,卻因為移民申請突然滯後,而陷入了漫長的等待和煎熬,更有人因為身份和資金問題,正苦苦掙扎求存, 部分人更被迫面對敗走回港的處境。為了惠及港人的加拿大“救生艇計劃”,為何嚴重遲滯?原因究竟何在?該如何打破僵局? 歪腦日前做了一系列訪談調查。

原文刊載於歪腦

文|馮怡原文發佈時間|05/20/2024

2024年4月,加拿大某城市。來自香港的「九零後」Kitty正在焦急地等待「永久居民」申請的結果。自2023年6月提交申請至今,她一直未能收到確認信( Confirm Physical Presence in Canada, CPP)。而因為她早前的工簽申請被拒,她已經失去了在加拿大工作的權利長達7個月。

停工7個月,加上先前繳交學費,Kitty的儲蓄已經幾乎耗盡。雪上加霜的環境,讓她在這個春天憂心忡忡。為了在加拿大生活下去,Kitty節衣縮食,除了繳付房租等必須開支外,已經不敢再花費一分一毫用於娛樂,日常起居飲食也不斷節省,甚至到了少吃兩頓飯以減省開支的地步。

無奈、焦急,一年多來,這不只是Kitty一個人的處境。而是許許多多像她一樣移居加拿大的香港人的狀態。

2023年加拿大接收創紀錄的43萬名新移民,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香港人。依照官方數據,自2021年開放港人特別移民管道至2024年2月29日,加拿大移民部累計收到8068份Stream A(加拿大畢業港人永居通道)申請、及累計8432份Stream B(港人加拿大工作經驗類移民)申請。 其中2023年的這兩類申請就達11214個,數字是2022年的四倍。

從2021年起, 隨著加拿大政府開放給香港人的移民通道獲得擴展並延期,更多的港人正試圖以不同的方法移居楓葉國。但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經歷重重難關,在取得移民資格之後,卻因為移民申請突然滯後,而陷入了漫長的等待和煎熬,更有人因為身份和資金問題,正苦苦掙扎求存, 部分人更被迫面對敗走回港的處境。

為了惠及港人的加拿大「救生艇計畫」 ,為何嚴重遲滯?原因究竟何在?該如何打破僵局? 歪腦日前做了一系列訪談調查。

“救生艇”申請“如石沉大海”
香港甜點師的身份“真空期”

Kitty原本在香港一家餐廳擔任甜點師,月薪25,000港元。雖不能說是主流標準下的成功人士,但生活仍算安穩。 然而,面對香港近年來的種種變故,她感覺到香港已不宜居。 2021年加拿大公佈了專門針對港人的特別移民通道後,Kitty決定放下在香港的工作,放手一搏到加拿大報讀酒店管理課程,開闢新路徑。 彼時她新婚不久,夫婦倆並沒有如其他小夫妻一般同赴加國,而是決定由Kitty先探路,丈夫留守香港,待Kitty安頓好後再作打算。

與伴侶分隔異地,加上生活和學業上的種種壓力,Kitty在加拿大的路並不平坦。 但為了將來,她還是堅持過來了。 2023年夏天完成學業後,Kitty正式提交申請加入所謂的救生艇計劃,即港人特別移民通道中的Stream A——加拿大畢業港人永居申請。 而為了能在申請永居身分期間合法留在加拿大工作和生活,Kitty也隨即在畢業後申請了同樣是只惠及港人的特別工簽。

Kitty當時比較樂觀。她身邊有好幾位比她更早完成加拿大學院課程的友人,當初只花了約五個月,永居身份便已到手。依照朋友的經驗,Kitty預計自己在約六個月後, 也就是2023年底至2024年初也會獲得永居身份,再想辦法與丈夫團聚。 而依照移民部的官方網站所示,在加拿大境內遞交的工簽申請,辦理時間約102天。在這段期間她也可以繼續合法居留在加拿大,準備工作。 一切看似順利平坦,Kitty也收拾好心情迎接自己的第二人生。

時間來到2024年4月,Kitty的申請一直猶如石沉大海。 此外,移民局也因為把Kitty的港人特別工簽申請當作其他工簽類別處理,並以不符合資格為由拒絕申請,即便Kitty此後已經就審批結果進行上訴,但仍於事無補。 Kitty只好先申請重置身份,重新遞交一次工簽申請。

如今,雖然生活艱苦,Kitty也不敢貿然回港,主要是因為以港人移民通道申請加拿大永居身份,其中一個條件就是申請人必須身在加拿大,Kitty擔心一旦回港。此前的心血也將化為烏有。 現在,她只能向親友借款,以解燃眉之急,並等待事情迎來轉機。

Kitty坦言,自己明白加拿大特別向港人提供寬鬆的移民方法,已經是格外開恩;也明白這大半年來申請激增,申請審批期遭延長也是無可厚非,但自己真的沒有預料到會經歷這樣艱難的“真空期」。

永居身分審核緩慢
大批在加港人失業成為“邊緣人”

Kitty的遭遇並非個別事件。

加拿大港人組織“港加聯(Canada-Hong Kong Link)”,早前就香港人的移民申請滯後問題,向一直未獲得身份的移民申請人做了問卷調查。 在收取到的582份有效回復中,僅有7人表示收到eCOPR電子永居身分證明,算是初步獲得了永居身分。 在仍等待結果的570多人中,超過六成的人,已經等候了超過6個月,更有申請人等了19個月仍然沒有結果。與之形成對照的是,過往以同一管道申請永居的港人,通常只用3到6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就已經獲批出身分。

在一個擁有超過一萬名成員、用以交流移民申請資訊的港人Telegram群組,從今年一月底至今,只有寥寥數人分享自己成功獲取eCOPR,與此前每天都有喜訊的情況大相徑庭。 值得說明的是,依照相關規定,一些經濟類移民的申請人,可以在申請期間過渡工簽(BOWP)保留合法身份,但相當一部分港人,沒有這麼好運。他們因為工簽或學簽過期, 與Kitty一樣,正面對居留和延續合法身分的難題。

事實上,即便在加拿大的香港人,符合資格申請延長工作簽證,許多人面對的身份困擾仍然存在。 依照程序,在加拿大境內申請延長工作簽證的申請人,在網上遞交申請後,會立刻收到移民部接獲申請的確認信,也會獲得臨時身份延期的通知書,列明申請人的身份將有效延續至某個時間點。而這個時間點的期限是三個月到大半年不等,一般是移民部預計審核所需的時間。

現實中,由於移民部的通知書中沒有列出依據法律「自動延長身份」的事項,許多香港人都面臨著在確認信上列出的日期當天,或此前就被解僱的風險。原因就是雇主害怕承擔法律責任。

這些沒有明文證明自己能合法工作的香港人,就因此成了“邊緣人”,很難在獲得居住身份之前,找到工作,被迫只能靠積蓄生活,並陷入無限期的等待。

歪腦記者對此向加拿大當地的勞工團體查詢,工人維權中心Justice For Workers的組織幹事劉碚溪回應說,這種情況下,以安省為例,雇主要解僱員工,確實不需要提供理由,只要不涉及人權等議題即不屬於違法。僱員要保護自己,就唯有預先為雇主打好“預防針”,說明在移民部沒有更新工簽續籤的審批結果之前,自己依法有臨時居留身份,可以合法工作。

除了失業的困擾,經歷這段「真空期」的工簽延期申請人還面臨著其它困境,有些人向歪腦表示,由於沒有明文的合法身份,自己也不沒有資格參與所在省份的醫療保健計劃,連看醫生也成為問題。有些人車牌即將到期,出遊也處處受阻。

現居曼省溫尼伯的Daniel,就正面臨身份無法確定而帶來的重重困難。 Daniel早年曾在加拿大留學,隨後因事回港,輾轉之下幾年前以封閉式工簽,即指定雇主工簽ESWP,再度回到加拿大工作。 Daniel於2023年6月22日以港人移民通道的Stream B計畫申請永居,至今未見動靜。 而由於Daniel以ESWP來加,除了工簽期限較港人通道一般會批出的3年工簽期為短,也不可以隨意更換工作。工簽續約也需獲雇主協助,手續原本已較開放式工簽持有者複雜。

雪上加霜的是,Daniel的原雇主為宗教非牟利機構,日常運作非常依賴資助,而由於獲得的資金被削減,雇主無奈下未能繼續僱用Daniel,因此也不能繼續為Daniel申請延長工簽期限。 無可奈何之下,Daniel唯有轉為申請Visitor Record,即以訪客身分留居加拿大,直到永居申請獲準為止。

Daniel表示,自己尚有積儲,有家人支持,生活開銷未遇到太大壓力,但由於工簽失效,加上新身分的申請也一併遭到落後。 沒有一張紙文件在手的Daniel在車牌快將到期之際卻沒有任何續期方式,就連到省府當局查詢也是求助無門,只能等候相關官員再跟進。如今,連帶車保以及續保等,也出現有問題。

Daniel說,在溫尼伯生活不如多倫多或溫哥華等交通便利的大城市,不能開車,就代表連購買日常用品也會障礙重重。 「我家距離最近的超市和餐廳,走路要走三十分鐘,巴士班次卻又太疏落,這樣的話行動真的會受到很大限制。」他為此憂心忡忡。

Daniel也說,除了日常生活受阻,身分認同的真空期帶來的最大問題還是心理健康變差。 「已經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自己什麼也不能做真的很痛苦。首先沒車我也不能走得更遠。其次幫我辦理移民的律師有提醒我,即便是出去做義工,也有可能會影響我的移民還有臨時居留申請。散心,也做不到。

「港加聯」民調負責人:並非僅催促
而是希望能改善「救生艇」項目

不斷的等待和無法預測的變數,為許多移居加拿大的香港人帶來心理上的不安,以及生活上的不便。對那些有孩子的家庭來說過,更是如此。一些家庭因身分問題, 連孩子的健康成長也無法保障,讓他們最為焦急和煎熬。

Kenny是「港加聯」民調的對象之一。他在2022年前來加拿大修讀能源系統工程技術的高級文憑課程,並在2023年4月畢業,隨即於5月遞交永居身份的申請,以及畢業後工作的簽證(Post-graduate Work Permit, PGWP)。 同年7月,Kenny的妻子Mandy生下一個可愛的兒子。 原本是喜上加喜的事,卻因為Mandy和Kenny原有的簽證7月到期,續簽身份的申請卻遲遲沒有批下,加上永居身份的申請也還在進行中,而成了整個家庭的惡夢。

Kenny說,由於自己和妻子的身份尚未獲得續簽,兩人並沒有適當的身份證明文件,而初生孩子的出生證明也需時審批,導致寶寶在出生頭兩個月,不合資格獲得OHIP(加拿大安省健康計劃)的服務,因此並不能接種初生嬰兒原本需要接種的任何一支疫苗,也沒有家庭醫生願意接收寶寶。

「當時我只感到愕然,因為身邊所有人都說寶寶一旦是在加拿大出生,就能享有這裡的服務。而且身邊有朋友與我情況相類似,也是父母並沒有OHIP保障,但他們的寶寶卻能獲得臨時OHIP保健卡,但來到自己這裡,情況卻不一樣了。只有等待。

Kenny強調,自己和家人並非在意能不能拿到福利,但當人在異鄉時,新生命可能遇到的健康危機和威脅,以及遙遙無期的等待確實讓人感到不安。 幸而,寶寶在去年10月已獲發出生證明並成功取得OHIP保障,而Kenny和Mandy的工簽也在2024年2月批下,生活逐漸恢復正常軌道,暫時無須再擔驚受怕。

學者蔡俊威負責了「港加聯」的這個民調。他表示,針對在申請加拿大永居申請、以及延續臨時居民身分這兩方面遇到困難的港人,港加聯已經向加拿大移民部呈交建議書,除了期望移民部能盡量加快港人移民申請審批程序,更希望移民部率先解決部分申請人面臨身分無效的嚴峻問題。

「在一個大政策推行初期,遇到一點問題或漏洞也是很常見的。當局也並非有意刁難或故意遺漏。例如在救生艇計畫推出不久,便衍生出2016、17年畢業的救生艇申請人,符合資格申請工簽,卻不符合資格申請永居的問題。預計過這樣的情況而出現。

「比如說,移民部是否可以參照新冠疫情期間,因人手不足導致各項移民項目審批時間嚴重滯後時,所推出的為大部份延續工簽申請人發出無限期'身份保持狀態'( Maintained status或implied status)的許可信呢?

而作為對大量港人申訴的回應,加拿大移民部在2024年5月初公佈,自5月27日起,符合資格的港人特別移民渠道申請人,可申請新的開放式工簽,以此繼續合法居留加拿大;但如若申請人的合法臨時居留身分已過期超過90天,則不符合申請這份新工簽的資格。

蔡俊威表示,港加聯十分歡迎移民部聆聽社區聲音,並推出新政策,讓正申請加拿大永居身份的港人有多一個途徑續簽工簽。 不過他也提到,現時大部分永居申請被滯後的港人,需要面對的不是無法申請簽證,而是即便已經申請了續簽,卻因為臨時身份的簽證也遲遲沒有批下所導致的各種生活困境。

「一旦這個政策正式施行,可以預見的是處理臨時居留身份的移民官工作量將激增,而在人手不變的情況下,工簽和學簽續期的審批時間只會有增無減,情況可能反而會因此而惡化。

港人組織籲籲請加拿大移民部:盡快解決緊急個案

蔡俊威說,「港加聯」下一步仍將要求移民部對症下藥,解決各類個案審批延誤的問題。 在今年四月的後續工作中,「港加聯」收集了部分移民申請以及緊急狀況的個案,主要目標為三大類人:

一是永居申請已核准超過九個月的人;二是在加拿大的臨時身分已過期。或只能續約為訪客(Visitor)並且失去工作和醫療保障的人;三是永居申請滯後而影響到子女學習或醫療狀況的人。 截止4月19日第一階段結束後,港加聯共收到170多起個案。 4月30日,港加聯已與多名關注港人狀況以及專責移民事務的加拿大國會議員會面,並將這些個案移交給他們,並轉交移民部處理。

「與我們會面的國會議員,如新民主黨(New Democratic Party)的關慧貞、保守黨的Tom Kmiec等,也已在相關委員會提出動議並獲全體通過,敦促加拿大聯邦政府給予港人特別移民項目的永居身份的申請人,自動續簽其臨時身分。延誤的問題。

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自2021年以來,港人移民管道的申請個案逐年攀升。 2023年移民部累積收到4639個Stream A申請、6575個Stream B申請、共11214份。 比起2022年的累積2632份申請,數字翻了四倍。移民部的審批進度,也相應地從2022年的累計處理1090份申請,增加至5156份。

蔡俊威認為,加拿大政府推出的救生艇計畫到目前已經運作了兩年。從學院畢業、或儲夠申請移民所需工作時數的港人數目大幅增加。相應的,相關永居身分的申請數目也大增,移民部的審批時間延長也屬意料之內。

「移民部可以處理的申請數量當然是有限的。從數據上來看,移民部2023年處理的Stream A和Stream B個案大概為5000個, 每個月的審批數字都落在三位數。那其實代表了假設人手不變,移民部一年可以處理的Stream AB申請,也就可能只是五千個。一年審批5000個的空間,就消化不了越來越多的新個案了。

日前,加拿大移民部在回覆歪腦記者時表示,永久居民申請的以往處理時間,是根據移民部在指定日期之前的六個月內,抽取當中八成個案再做計算的。 截至2024 年2 月底,循香港移民通道途徑提交的申請的處理時間為6.5 個月。 然而,由於IRCC 收到的申請數量超過了最初預期的申請量,因此出現積壓,兩類永居申請個案的處理時間都會增加。 移民部也強調,所有申請都是依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審批。

請願推出“橋樑開放式工作簽證”

目前,雖然加拿大移民部對救生艇計畫的永居申請正在緩慢批出,但數據也顯示了嚴重的審批放緩的問題。

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加拿大移民部只批出了18份Stream A申請、6份Stream B申請,雖然2024年1月,這個數字一度回升至分別有150份和132份,但2月份又大幅下跌。進入3月,移民部也只處理了87份港人通道永居申請。與之伴隨的,是有近440份新申請加入。 如若當局處理的個案總量和速度不變,勢必會造成越來越多個案堆積的狀況。

有正等候Stream B永居結果的申請人曾在社群媒體上表示,自己曾致電移民部查詢自己的申請進度,得悉自己的所有審查項目已經完成,就只待移民官批出最後結果,但卻可能要等上20個月,接聽電話的官員也無法解釋為何最後一步要拖延這麼久。

那到底是加拿大的港人移民計劃,又是在哪裡出問題呢? 不少在等候審批的港人就懷疑,移民部正為每個移民項目設置配額,可能對港人的移民通道有重大更新甚至暫停等,頓時人心惶惶。

今年四月中旬,兩個港人組織,加拿大香港精英協會、移加港人救生艇2023年落後群組,都前往渥太華請願。 請願書促進移民部部長Marc Miller為所有「港人救生艇計畫」Stream A和Stream B的永久居民申請人提供「橋樑開放式工作簽證(BOWP)」。讓申請永居的港人能在等待審核時間,有管道申請合法工作和居留身份。 同時,呼籲移民部增加人手,以加快審批處理速度,以符合當局承諾優先處理「港人救生艇計畫」申請的原則。

不過,協助這兩個組織接觸聯邦政府的機構,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其創辦人兼信託主席Aileen Calverley在會晤移民部後表示,現在申請的延誤問題並不只是人手不足。

她說,移民部於2023年11月1日為人道立場分類(H&C)所確立的2024年移民數量,目標為13750人,比2023年減少。 2025年,數目將降至8,000人。預期審批永居的停滯情況將會更加嚴重。

對此,加拿大移民部在回覆歪腦記者查詢時,沒有回應港人移民通道是否設有限額,也沒有回應這個計畫是否仍處於優先審批的隊伍中。 只強調,由於IRCC 在港人移民通道收到的申請,數量超過了最初預期,因此出現個案積壓,並重申當局已為港人推出新的工作簽證申請渠道,永居申請人可以在等候個案處理期間,依自己需要申請所需簽證。

蔡俊威表示,港加聯已向移民部提交了一份建議書,希望加快對相關問題的處理,並使得加拿大政府的港人移民計劃能更為行之有效。 “我們希望探討的是,有些程序是不是可以減省,讓移民部的官員和申請人都更方便,而審批的時間也能減省下來,而達致清理積壓個案的目標呢?”

他舉例指,由於加拿大的臨時居留和永居項目五花八門,申請人有時會申請多個項目,移民部內部需要更好的資訊互通,才能避免重複人手,處理同一個申請人的不同個案。 「 舉例來說,有些人,PR已經批下來了,但工簽卻還在處理中。申請人沒有一個按鈕或其他方法,主動放棄工籤的申請。 這樣的話,還要浪費了人手去繼續審理。

「如果移民部能有機制,在系統中自動分辨同一個人的多個申請,並交由同一人處理……這樣省下來的人,可以處理積壓的其它個案,受惠的將不只是香港移民通道的申請人了。

歪腦網站
歪腦子Instagram
歪腦Youtube
歪腦Facebook

作者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歪脑歪脑是为讲中文的年轻一代度身定制的新闻杂志。歪脑以鼓励独立思考为本,力图为观众读者提供另一种看世界的眼光。歪脑欢迎坦诚的对话,希望建立起一个多元、真诚、安全的线上社区,碰撞出无边界的知识江湖。 www.wainao.me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在台犹太人的困惑:台湾人从自我代入以色列,变成了代入巴勒斯坦?

从香港反修例到“白纸” 澳洲留学生的政治创伤要如何平复?

纪录片《乌鲁木齐中路》全球放映 声援被捕导演陈品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