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86:太岁头上动土

李怡
·
·
IPFS
·
物质的短缺,使人民对物质的渴求,超过了一切,已经谈不上对任何精神方面的东西的追求了,道德、文明、礼貌、理想在物资渴求面前都无意义,人成为一味追求物欲的动物。

1979年《七十年代》九月号,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特权阶层在中国」。是寄自北京的来稿。文章开头说:「文革以来,中共内部本来并不明显的特权阶层日益恶性膨胀」;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国门户大开,每年乘西风出国的官员与日俱增,在出国潮中,「占有相当比例的是中共要员的老婆孩子,以及各级没有真才实学的平庸官员」。 「『出国热』的闹剧在今年五月派出『中日友好船』时达到最高潮」,「以廖承志为团长的600多人中,有400多人是夫人、小姐、公子和高官显要的亲朋好友们。仅廖公一人就携带30多位这类人随行」。当轮船驶离上海港口时,人群就将此船冠以「公子王孙船」的称号,随后一个多月,一直在北京、上海受到议论。而回国时,则满载着「日本朋友」送给公子王孙们的礼物。

这篇文章应该是激怒主管港澳事务的廖承志了。据《许家屯香港回忆录》透露,当时廖承志把新华社社长王匡叫到北京,以《七十年代》批评邓小平的反民主言行为由,向王匡「当面交代,『把他们撤底搞垮!』」。 《回忆录》说,「王匡回来要(新华社秘书长)杨奇坚决执行,杨奇表示,在香港『撤底搞垮』有困难,而且以往我们同杂志的关系较好,主持人是我们的朋友……」

自中共建政以来,廖承志即主管香港事务,1965年我去北京,他出面宴请访问团,用广东话讲话,语言风趣坦率,给我的印象不错。 1983年许家屯奉命来港履新前,曾经去找过这个顶头上司,发觉他对香港情况颇熟悉。后来许家屯接触中央负责人多了,感到中央一些人或明或暗,对廖有所不满,说他「很少向中央汇报,他垄断港澳情况」。相信廖承志在北京以了解和掌控港澳问题自居。因此,《七十年代》那篇文章才使他咬牙切齿。

后来我在美国,遇到一个从大陆出来的朋友,他告诉我,这篇文章是他写的,依据是1979年6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在分组讨论时,一些人大代表提出对特权的质疑,关于廖公船的质疑就刊在分组讨论的汇报中流传。人大既公开讨论,又刊在人大汇报中,有关内容不应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地方。但白纸黑字登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当然,关键是我们收到这篇文章的取舍。我并非不知道廖承志主管港澳工作,所谓「不怕官,只怕管」,在他主管的范围内批评他,是「太岁头上动土」。但那时候,关于领导干部的特权问题,正是被压迫的百姓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所在。 1979年开始涌现的大量文艺作品,都以干部特权为批判焦点。我认为这是与中国发展前景息息相关的问题。不能说因为廖承志主管港澳,就予以回避。

廖承志要把《七十年代》「撤底搞垮」的命令,当时不仅杨奇表示异议,而且其他几个副社长也不同意。一位从大陆出来的朋友当时告诉我,副社长祁烽跟她说,《七十年代》是老朋友,也是好朋友,不应该这样对待这杂志。但祁烽没有向上级表明他的看法。显然,这是在中共官场中不可免的自我保护之道。专权政治只有自上而下的等级授权,没有其他对各级官员的制衡渠道,在这种体制下,下级只会选择上级喜欢听到的情况汇报。

廖承志是熟悉香港政策的,如果事情不是发生在他身上,如果讲的是别人,他大概也不会说要把《七十年代》「撤底搞垮」。但既是指向他本人,就难有雅量也!这亦是一元领导的要害。

这件事发生,同整个时代背景也不无关系。在文革前,中共干部中,许多人都怀有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理想,大致上也是清廉的。但文革将权力提升到凌驾所有是非、所有价值、所有道德、所有理念、所有物质基础之上,有权就有一切,强权就是真理,因此一旦重新掌权,就深谙「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之道,用尽权力为个人谋私利也是必然趋势。

此外,文革的经济下滑,物质极度短缺,几乎所有的生活消费品都供应不足,都凭票(粮票、布票……)购买。那时所谓「三转一响一咔嚓」(单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置备整齐不到人民币6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虽个个心向往之却只能敬而远之。

物质的短缺,使人民对物质的渴求,超过了一切,已经谈不上对任何精神方面的东西的追求了,道德、文明、礼貌、理想在物资渴求面前都无意义,人成为一味追求物欲的动物。因此,利用特权谋私利,公子王孙船,等等,都不足为怪。

文革带来整个社会的堕落程度,可以说深不见底,是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1979年廖承志访日时,在名古屋穿上日本服与日本人一起跳舞联欢。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 题记
  2. 闯关
  3. 圈内圈外
  4. 杀气腾腾
  5. 煎熬
  6. 伤痛
  7. 动荡时代
  8. 抉择
  9. 那个时代
  10. 扭曲的历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后一击
  13. 我的家世
  14. 沦陷区生活
  15. 汪政权下的乐土
  16. 沦陷区艺文
  17.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18. 李伯伯的悲剧
  19. 逃难
  20.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21.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22. 古国风情
  23. 燕子来时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树倒猢狲散
  26. 猪公狗公乌龟公
  27.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28.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29. 自由时代的终章
  30.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31. 确立左倾价值观
  32. 「多灾的信仰」
  33.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学的青葱岁月
  35.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36. 谈谈我的父亲
  37.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38. 父亲的挫伤
  39.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40. 毕生受用的礼物
  41. 文化摇篮时期
  42. 情书——最早的写作
  43. 那些年我读的书
  44. 复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50.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51. 归处何方
  52. 刘宾雁的启示
  53.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记忆
  56.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57. 伴侣的时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60. 福兮祸所伏
  61. 香港辉煌时代的开始
  62.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创刊背景
  65. 脱颖而出
  66. 觉醒,误知,连结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则取,无用则弃(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调部与潘静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
  72. 无聊的极左干预
  73. 从钓运到统运
  74. 那年代的台湾朋友
  75. 统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湾问题的启蒙
  77. 推动台湾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体制内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80. 文革精神
  81. 文革缔造中国的今天
  82. 极不平凡的一年
  83. 批判极左思潮
  84. 民主假期
  85. 裂口的开始
  86. 太岁头上动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怡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失敗者回憶錄198:想忘記,又不能忘記的過去

失敗者回憶錄197:年輕人化解民主派的分裂

失敗者回憶錄196:伊麗莎白二世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