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教材批判

遊走基
·
·
IPFS
·
当代外语教材批判,更是批判了外语学习的体系,过于程式化、工具化,反而忽略了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学习一种思考方式、接触一种全新的文化这样的本质。

我认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认识到一点:你们口里讲出来的语言,正是你们思维能力的体现。从语言衍生出来的许多相关分野,例如文字写作、沟通的艺术、做presentation的能力、说服力等等,其实都围绕着这一个中心。

我最近重新接触了托福的口语和写作考试。很神奇吧,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不管怎么样,我发现我获得了与高中时期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托福口语考试有分几种形式,我就按着记忆简单回溯一下。有一种是听一段文字、再读一段文字,然后要求你用几十秒的时间复述出来。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就这样的出题接受的是逻辑训练。将答题时间分成几等分,然后分别插入相应可以套用的句子,以此来获得一个较为完整的回答。这种充满效率的工具论毫无疑问是有用的,它可以顺利帮助学生拿到高分。但是像我,这一次,秉着测试自己综合能力的心态去裸考,我才体会到它的真实意图:就是一个将听来读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逻辑更好地复述一遍,这要求高度的思辨能力。但高中当时,没有一位老师讲明白过这个道理。

简单再阐释一下吧:比如有一道题是讲学校新发布了自行车不可以通行校园的政策,并颁布一二三点理由,学生对此一一表达了反驳意见。按照常规训练方式,你大可将原文中的词汇重复一遍,厘清楚之后答题。但是你也完全可以在复述的时候建立起一套更为清晰的讲述逻辑,通过更改用词来证明自己思维的简练性、确凿性。

迄今为止接触过很多老师,我最喜欢的就是能把一件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先给讲明白的老师。 TA讲的这些看似空白话往往才是说明世事真理的人文修养知识,如若跳过这一步骤,知识只是贫瘠了的工具化输出罢了。因此,比起只告诉学生你需要做这做那,老师更应该告诉学生你为什么需要做这做那。前者是相对不那么好的老师,但却是常态。我最近遇到的一名老师,我与她经历了几轮磨合,现在达到了一种相对harmony的状态。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她也没有把学生当作拥有后面那种需求的存在,上课的时候只是用自己一贯的方法教学,引发了我的不满。于是我与她进行了好几番沟通,一方面理解了她的意图,一方面传达了我的需求。于是我发现她的反思能力极强,几乎每一次沟通后我都能看到她在课堂上明显的改变。我可以很明确地identify出她的行为变化,明白她为什么忽然说了多余的话——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要做这事情,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以及她作为教师对自己教学成果的期望。

教学相关暂时在这里点到即止(其实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话题,可以之后找个机会展开),我们还是简单回到托福的问题。但是不仅仅要讲托福写作,我们再一并讲讲日本留考EJU的小论文考试。托福写作的基本逻辑其实跟口语考试差不多,第一篇是将听来读来的内容重复一遍。你可以重复得很拙劣,这将说明你思维的混杂、不稳定性。你的每一个措辞、每一句文本、包括连接词、逻辑架构等等,都在向考官表明你平日里的思考方式。比如人家可以在20分钟内理出一篇具有高度条理的例文,你却只能写出一篇三流回覆一样的文字。这完全可以影响你的评分。 EJU的小论文考试在这上面甚至更胜一筹,我前阵子也跟一群留学生一块写作同一道题,等于做了一个小型实验。在课上,老师表明留考中的小论文需要在20分钟内写成,于是我在20分钟写成了,没有跑题,意见清晰。我觉得还算一篇不错的回答。后来我看到别的同学的回答——首先为什么我会提到跑题,就是因为我不敢相信地看到了居然许多人都在跑题。明明题目要求的是理性分析优劣,就差把理性两个字写在题眼上了,然而表达个人喜好的人却不在少数。这是最差劲的。其次,还有一部分人思维条理并不清晰,一篇文章下来看不到明显的结构。简言之:不知道在表达什么,好凌乱啊。 ——这就是他们现在的思维水平。最后,20分钟以内提交的只有我一个人,其他人全都超时了。

举这个个人的例子也只是为了说明一个写作考试为什么可以看出思维的差异性,所以语言考试中的这些项目其实并不单单只是在考察语言的水平——诚然是在考察语言的水平,但语言水平的背后毫无疑问,正是思维水平的高低。

课后有人拉着我说,你好喜欢文字啊,你好喜欢语言啊,你这才叫学语言呀!对,他说对了,因为我个人极其喜好语言,所以才对这个事情如此认真。当然我简直不敢说自己的语言能力有多好,我什至是有一点鄙视自己的写作水平的。但看到网路上那么多比我还差劲的妖魔鬼怪都在横行霸道,罢了罢了,那就脸皮厚一点吧,我也还算经得起谩骂。回到这一段落的开头:我因为喜欢语言,所以才重视、批判这个话题,希望对于相对不那么重视这个话题的人,能起到一些启发性的作用。

进入正题,为什么叫当代语言批评。不枉大了说,我想从教材的问题说起。最近读了一篇一席的演讲稿,叫做「小学语文教材批评」。通篇读下来,我觉得演讲者说得没什么不对的。他批评了语文教材擅自删改名作,哪怕只是一字之差,音韵变了,诗的气质也变了;他还批判了语文教材大改名家名作,他分析了大家名作之所以杰出,当代小学语文教材却把那些重要的语句给全部改编或索性删除。更综合性地提出一点,好像从小一到初一,都可以在课文里朗诵春夏秋冬的话题。这就好像把孩子当傻子使,listen babes,你们都是笨蛋,对不对?这样的错觉。诚然如此啊,现在的小孩子有多聪明,我想即使是身边没有小孩的人,也能通过大街上面的一面之缘了解到吧。为什么不能进行正儿八经的语言教育呢?因为我也不是小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这样的语言课堂,我拿我自己现在正在学的外国语教材举例吧。

我现在正在学的外国语教材已经是最顶尖级别的了。我们读的课文有从正经的学术书籍里摘抄出来的片段,包括听力、读解,都有较为具有思辨性的知识输出类文章。读起来虽然(对我来说)还是有些颇为简单了——对于同一篇文章我的评价是,这可能是个退休的业余老头没事做写给社会杂志的一篇投稿吧(莫名其妙),有同学的评价却大致是这是一名有思想有主见的教授。我深感无语。于是这就涉及到一个上面提到的一席演讲中的“优良文本”的议题。演讲者的观点是:语文老师主要在课堂上培养出学生阅读的兴趣,只要广泛阅读,终会导向优良文本。我觉得这一点好像确实无法反驳。对于我自身来说是这样,但不确保是不是人人都是这样。毕竟法国的高中生都在读哲学书,我到现在都没有读过哲学书。这意味着一个什么问题?人的思考能力是有界限的。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去读萨特,这不说明我不爱萨特的思想,而是我的文化水平导致我根本无法理解萨特。懂吗?这是阶级问题。

撇开阶级问题(还是留待以后另开一篇来谈),继续谈教材,教材还没谈完呢。除了上面段落里提到的一些偶尔还算不错的文本,其他的简直是灾难。毫不夸张地说——就是灾难。我有时会想:我不就是在学习语言吗?为什么要学习这种糟糕的文本?读着一些不知道是谁写的,毫无水平的,毫无营养的,说难听点就像月薪一千块的打工仔写出来的垃圾流水帐一样——我为什么要通过读这样的文本来学习一门新的外语呢?我多么希望我读的是夏目漱石和芥川龙之介的文章,虽然有些老了,过时了,但就拿出一点新进作家的名篇来解读啊!我想不是我一个人对此感到不满,我什至需要在那些课本中学一些三教九流的、不成体统的表达。我第一次在课上对全班及老师发表反对意见:为什么要用这种词呢?不仅不优雅、毫无教养体现。老师:是吗?我们平日里都在用这样的词啊。我:你们的日常用语已经堕落了,不明白吗? ——这在我的领域里是一种普遍的常识,现代化的语言使用充满slang与造词,非但不能提高文化修养,还在慢性损伤思考的维度。日语里有一种极为小众的说法可以说明这个现象,叫做语言的民营化。过去语言是在上流家庭的教师中传导的,他们使用的教材是古典名作。现在商业化一切之后,等级差异不如旧时代般明显,大众也可以接触到许多自由的资源,并获得社会上的广泛活动权力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前提下,我们谈一下日语中出现了「やさしいにほんご(简单的日本语)」这样的分流。目前一部分中坚学者自然抵制,国立国语研究所致力于维护日常日本语的正统性,却感到异常无力。没有办法通过学术研究去推进社会的改革——就好像Utopia永远存在于幻想中,现实中的一切都已支离破碎,时间推动历史向前,单靠笔伐实难挽回。

那么就要问了:通过这些系统化的日语教学出来的学生——他们的确掌握了生活或学习所需的日语能力了吗?以及,他们通过长时间阅读劣质教材所学习到的内容真的不会损伤他们的思想吗?谈到这里,我对外语学习有着一种非常乌托邦式的考虑,就像女性主义者们的Amazon Utopia一样,我认为如果能够只通过阅读优秀的文本来学习一门外语,那么极有可能达到一种会且只会使用一套优良外语的境地。现代的外语教学过多依赖于工具化、程式化的教学,虽然我不了解语言教学内部更深的肌理,但我敢这么想象,他们的方法论毫无疑问局限于课堂之上。 (题外话:这又令我不得不重申历史的重要性,只有读懂历史,才能明白现代社会之所以形成如此,从而也才能拥有打破现状的勇气与刺点。)我心目中的外语学习应当是如此:就像小孩看着大人的唇形学会发音,听着他们的发音学会说话,小孩首先学会了听说,从语境与生活中的教学里掌握一套基本的语言系统,再是进入学校学习书写与语法。之后呢?那门课叫语文课,我们读到的是名家名作,是课文。为什么落到二外三外的学习上,我们就只能阅读一些粗制滥造的文章,而且必须要遵照语言学者的逻辑,从字母、音标、句式学起呢?难得不说是本末倒置!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环境,我想这也是一个通识。但现实是语言学习的环境就是一本课本。多么悲惨的现实。当代外语教材批判,更是批判了外语学习的体系,过于程式化、工具化,反而忽略了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学习一种思考方式、接触一种全新的文化这样的本质。如果一定要我refer一些经典的理论来作为支撑,我会说语言的本质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模仿(Aristotle);心理学上讲到婴幼儿发展时,提过mirror神经(mirror neuron)帮助他们模仿周围大人的行为等等,这同样有被提过假说有助于语言习得。不管这个理论在学界有多站不住脚,我认为至少modeling这个理论也可以说明人的行为就是通过外界来调节的,而不是经验、理论、工具。更不是——回到教材批判,把一些与个人完全无关的东西通通整合到所谓一本教材中对人的大脑进行单方面灌输。毕竟,一个人为了培养自己的思想,接触到的文本文化内容输入都太重要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