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personal social token 的暢想

adazz
·
·
IPFS
·
被web2異化的Social概念,能否回歸其本質?社交、Token究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人與人的交往需要有token參與?

dDAO是一個小型社會學實驗,社區本身就是一個迷你社會。每天早上七點就會有人準時問候早安,往往會一直持續到下午三四點。

社區成員偶爾會聊去中心社區治理,更多時候只是在聊天,一不小心也會就一個話題深入的展開討論。

十月初的某天,社區成員Y和我又一次閒聊起來。從impactDAO產品,聊到非常謝謝她幫我突破講英文的恐懼,最後又聊到個人Social Token。

“如果我發行了個人Social Token,一定要給你。”

一不小心就聊了很久。簡單記錄一下。



社交是價值生產

請暫時先忘了web2的社交模式,特別是KOL和Follower那種廣播式信息傳遞。

好的社交是種熵減的過程

社交本身說穿了是一種互動,協作或互助。在社區日常討論,彼此啟發也是一種互助。好的互動就是應該每個人貢獻出來那些對自己其實沒有那麼困難的東西,但是給對方帶來很大價值的東西。在這樣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就產生了價值。

比如我自己要完成某件事情需要花100小時,但是如果你幫我也許只需要10小時。這十個小時對你來說當然是很重要的付出。但是你通過付出這10小時給我帶來了一個100小時的一個收穫,這就是一個熵減的過程。

我節省了90個小時,也許我會付錢給你,也許我會通過別的方式表示感謝。比如說在另外一件事上,你需要花100小時的事情,我也花10小時來幫。這其實就形成了非常好的一個互動。資本社會傾向用通用的貨幣為單位進行記賬。比如說在這個時候我付你90個小時的等值貨幣,改天需要的時候,你又把這90個小時付給我或其他人。

不一定用錢衡量& token不等於錢

一頭牛換三隻羊,但此刻我只需要一隻羊,另外兩隻就可以使用貨幣支付,未來我可以拿去交換其他我需要的物品。貨幣讓這樣的交易更便捷。

而DeSoc語境下不一定需要這樣公允的“貨幣”才可以記賬,因為每一件資產本身即token,因此可以更自然的記賬。

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我的90個小時很難交換。但在web3的世界裡,token自帶了交換屬性。你可以把它“售賣”或贈送給另一個人,Ta可以憑這枚token獲得我的時間。

“賣”加了引號的,因為在我看來是一種交換,是更本質的一些東西。鏈上的一切資產都token化,token其實跟傳統意義上的錢是不一樣的。它不只是一個無差別的錢,有些token是有溫度的,有著更大能量。



Social token有哪些可能

現實中的社交,人們會怎麼表示感謝呢?

也許是一張Amazon的禮品卡?一個精美包裹的禮物或一張漂亮的感謝卡?也可能只是一個認真的承諾:“非常感謝你的幫助,在你需要我的時候請務必告訴我”。

個人代幣

同質化通證,例如ERC20,可以作為個人發行的social token流通,和BTC、ETH等更通用的數字貨幣相比更適合社交場景。就像可以送一張Amazon的禮品卡作為禮物,替代若干法幣。

個人代幣的使用場景可能和發行的個人創作、技能等相關。

SBTs/錦旗

類似口頭表達的感謝、或者一張漂亮的感謝卡,Soul-bound token 可以在web3 社交場景中被使用。這類token 沒有交易價值,或者不能被轉讓。可以在social 場景下記錄更定制化的信息,就像感謝卡那樣。

特別的是,基於區塊鏈的開放性,這樣的“感謝卡”天然具備廣播屬性,可以被整個“社區”看見。一個人擁有的SBTs代表著Ta的社會關係和聲譽。而聲譽也許是DeSoc中最重要的部分。

借用一個通俗易懂又土土的詞“錦旗” o3o,憑藉自己聲譽給別人的肯定,甚至是背書。

Ada收到過的“錦旗”:
因為鼓勵Social Layer 的發起人之一Larri 參加GR15,獲得一枚“愛心發電廠” SBT。

NFTs/錦囊

如果有人知道你喜歡的一個杯子打碎了,特地去手工玻璃坊,親自參與做了一個玻璃杯送給你。很珍貴對不對?

作為Social Token的NFT也會很特別。帶有私人印記的非同質化Token,甚至稀有如錦囊。

因為一些特別的原因,贈送特殊的NFTs作為禮物同時伴隨著允諾,例如“因為我對你非常感謝,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來找我,我會盡我所能”。當然你也可以把它送給你認為適當的人。

"你剛剛說的時候,我完全想到的就是武俠片。"



Token被轉讓,也許是社交關係的延伸

因為Social token的存在,讓距離更容易突破

如果我想和一個完全陌生的人請教,這可能很難。就算我知道他在那裡,甚至也在社交媒體上發現存在共同的朋友。但是如果我想找他,需要共同的朋友引薦,我可能需要跟他解釋很多才能真的接觸到他,這中間有太多不可控因素,肯定是有損耗的。

如果可以構建這樣的信任網絡,通過技術的方式讓距離(物理距離、情感距離、社交距離)變得更容易突破,這就是價值所在。

我想這就是可轉讓Social Token的意義,就是要突破這樣的距離,讓人們可以“Permissionless”的方式去連接。

社交質量在於人和人之間的Chemistry,和social token本身無關

"如果你送我錦囊,我不需要消耗token你應該也會幫我的吧?而一個陌生人,即使拿著“錦囊”過來找你,你真的會提供同等價值嗎?"

當然不會是完全等同的。就算付出一樣,因為接受的人不一樣,ta收到的也會有差別。就算是有區塊鏈,或別的承諾,社交質量也還是無法被數字量化去評判是否合格。社交還是會回歸人和人,兩個人之間是不是存在chemistry。

也正是因為如此,高質量的社交和參與的人本身相關,而他們之前是否熟識不一定有很大關係。

💡消耗型社交vs 滋養型社交

有一類社交是單方面索取的社交,例如被要求做ta不是很有興趣的事情。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ta還是滿足了對方需求。這類社交就屬於“消耗型社交”。現實中這樣的社交會被描述為熟人間的“人情“或“Credit”消耗。在DeSoc裡這樣的社交活動,就需要消耗一些Social token才能平衡。

而另一種更棒的社交關係則是雙向的互動,例如一個人發起一個討論,另一個人剛好對此非常有興趣,他們在一起非常興奮的聊了兩個小時。這類社交關係不僅不是消耗,反倒是種滋養,通過這次社交雙方都獲得了彼此更多”Credit“,加深了“人情”。

真實發生的社交活動一般是複雜的,可能會有消耗的部分,也會有滋養的部分。一次社交被劃分為消耗或滋養,和參與社交的人本身是否相熟並沒有太大關係,而只和消耗與滋養的佔比相關。

social token 也許讓你的世界變大

有些Social token是可以被轉讓的。假設你把我給的一個錦囊送給你的一個朋友,你這個朋友拿著錦囊來找我,我幫了他。如果這是一次消耗型社交,那這次錦囊用完就結束了。但是如果跟Ta互動的過程中,我沒有被消耗,而是被滋養,那下次就算沒有錦囊Ta還可以來找我,因為Ta也變成了我的朋友,社交關係得到延伸。

不是一種純粹的交換,這不是zero-sum game,很多時候人和人的交往是雙贏。

DeSoc(去中心化社區)基於鏈上數據和聲譽的透明,會讓人和人之間更容易建立信任,人們會更珍惜自己去中心化贏得的聲譽。

也許真的會改變人的社交模式。



@0xAdazz dDAO發起人關心DAO、Community、去中心協作、Web3 Social
探索Product x Community Fit 的web3 native 產品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