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的书】《低端人口:中国,是地下这帮鼠族撑起来的》——我可能是他们中的一员

鹿馬
·
·
IPFS
·

如题,应gai @wuwu4776的文章《求荐| 翻墙出来看什么书? (活动提案)》推荐一本外文书的繁体中文译本。


看这本书的名字也知道这个这本书是不可能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我买的是台湾的繁体中文版。作者法国人Patrick Saint-Paul,是费加罗报的驻北京记者。这本书实际上应该算是“报告文学”,作者用生动的写作手法,把作者的观察和思索以及采访编纂成的一部如纪录片一样的书。

我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

首先,我这本书里面所介绍的内容和我的个人经历有类似的地方。

虽然我并没有住过北京的地下室,但我的成长环境使我对这些人的生活并不陌生,我的境遇虽然好过这些所谓“低端人口”,但是我从小到大能够感受到向我这样的非北京本地人,一直受到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歧视,在某些人眼中,我又何尝不是“低端人口”呢?从“低端产业”到“低端人口”,这个城市用一系列看似合理合法的手段,对在这里生活很多年,甚至根本就是出生在北京的孩子进行排斥。这种排斥,从我小的时候就能感受的到,从“赞助费”到“择校费”,改了的是名称,不变的是歧视。

而本书中所说的“低端人口”的处境则更加极端。他们当中有的人来了北京很久,但对这个城市并不熟悉,他们没有时间和金钱去熟悉这个城市,他们的生活和这个城市几乎毫无互动。这座城市需要他们的双手,但不需要他们,而他们得到的回报仅仅是“允许你在这儿活着”。

直到这座城市已经不需要他们——那年北京驱赶“低端人口” 。虽然当时我已经不是被驱赶的对象了,我已经离开了北京。但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曾是某些人眼中的“低端人口”。甚至我身边的人在那个冬天的驱赶低端人口的事件中也受到波及。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刀,终于要落到自己头上了。

这件事最终改变了我曾经对中国的看法。我曾一直以为我的家庭算是现行制度的受益者,我一直以为纵然中国有千百不足,但道路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会越来越好。我曾经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对于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也不是没有思考过,但是这次,终于让我知道在他们眼中,我其实不属于那个我想象中的“我们”

后来,我和我一个北京朋友聊天,我才知道这次驱赶“低端人口”导致自我反思的人,不止我一个。我才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超越个人立场的的局限去触发反思的。

感性的话,就此打住。说点正经的推荐理由。

其实与其说是推荐这一本书,不如说是推荐这一类题材的书。

不管是翻墙还是肉身翻墙的人,要说有什么推荐的书,我认为按照题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揭示本质的书;第二种是揭示历史的书;第三种是揭示现实的书。而这本《低端人口》就是属于第三种,它揭示了号称“没有贫民窟”的光辉大国形象下被国家遗忘,被驱赶的一群人。

第一种——揭示本质的书。

这种书以抽象的理论为主,直击本质,但个人认为不适合开始就读。因为,在没有受到身边现实问题启发和震撼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就算耐心读下来也是不会理解书里的主要观点,甚至还会觉得作者莫名其妙不可理喻,更甚者还会直接把书扔掉,痛骂一句“什么狗屁理论”然后转头去微博B站寻找正能量的慰藉。

第二种——揭示历史的书

这种书里揭示的历史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种从没见到,当我们看到这些历史的时候,往往很震撼,但是很难共感。我承认了解历史事实很必要,但震撼的情绪往往来的也快去的也快,而且对于翻墙过来的人,看到这些与自己认知的历史叙事很不同的时候,反应往往不是极端震撼就是心生反感。这个不用我说,最敏感,最具代表性的题材就是64。关于64的书在墙外汗牛充栋,在这里我就不多做介绍了。

第三种——揭示现实的书

这一类书最容易令人接受,也最有现实意义,也最容易共感。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我们曾今生活的既熟悉又陌生的社会。我一直强调的一个词就是“反思” ,而彻底的反思并不容易,但相对容易的反思就是从身边的事现在的事去反思。不断从现实问题得到启发,去倒推历史问题和本质问题。但是国内现实情况是,揭示本质的理论有千千万,但是容不下这种揭示现实的题材,因为这些现实题材会让你在看到那些高深的理论的时候恍然大悟。因此,认知我们身处在的国家的全貌是什么,才是在墙内既艰难又稀缺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其实是在用这些书给自己对中国残缺的认知补课。

结语

这本书是帮助我们认识被遗忘的“低端人口”们的所思所想,理解这个国家还存在无数这样的人,他们是无法被写到大国崛起的叙事中的人。但最后你会发现,低端人口只是相对的,我们谁都有可能是“低端人口”,只要身处在这个每个人都自认为在做"分内的事",却每个人都可能互相伤害的社会。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鹿馬希望能在一个免于恐惧的环境下畅所欲言,且保证一定的讨论质量。尽量不仅仅做就事论事的争论,努力走从现象到概念的思考路径。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当假装讨论公共事件成为习惯

是什么限制了我们对反抗的想象力?

后疫情中国的社会心态——一个离岸观察者的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