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安静

PardonMu
·
·
IPFS
·

4月初,我回到北部的家,
每次一见到家人,
原本平稳的情绪就会变得容易受到影响。
时而飙高,时而坠落。
来回几次,整个人像被掏空一样,
能量被吞噬得一干二净,
需要放空个几天,
才会完全修复,
找回平静的心。

可能是先前在中部的套房,
大部份的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
再加上男人时常加班,
情绪自然也不会有太多波动,
难怪每次回去北部家,
都会适应不良。

前二周,因为家人之间的立场不同,
而有了一些激烈的争吵。
虽然有些事件的主角不是我,
但见到长辈被晚辈失控怒骂的场面,
还是会难过。

某天,家人忍了一整天的气,
最后因为某件小事,
竟大摔手里的碗筷,
看着那些飞出去的饭菜,
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看过的日本电影《自虐之诗》,
男主角阿部宽只要一听见不顺耳的话,就会翻桌,
导演还特别以慢动作来呈现那些被甩出的菜肴和饭桌,
当时的我只觉得这种表现的手法相当诙谐逗趣。

等到自己置身其中,
才发现这个疯狂的举动,
原来会把旁人吓傻,甚至不知所措。

我虽惊吓,
但又不免安慰自己,
这就是北部家的日常。
只是没想到,
最终我还是莫名其妙的哭了。

我想,一定是自己积累了太多不好的情绪,
所以身体才会突然切换成排毒模式,
强制排出那些负面的情绪,
后来果真好多了。

先前看了一篇文章,
我才开始思考,
我其实会不会是一个情绪共感人。
不然怎这么容易跟着旁人的情绪摇摆不定。

夸张的是,
我只要看了催泪的新闻和电影,
眼泪就像水龙头一样哗啦啦的,难以收拾。
但也有个好处是,
就算哭得稀哩哗拉,
让我看一些搞笑的节目或电影,
也会立刻转移情绪,开怀大笑。
真不晓得这到底是好,还是坏?

后来,我会刻意避开一些悲伤的消息,
因为太了解自己的心很脆弱,
容易陷入一些情境,
为了保持心情平稳,
还是必须好好过滤眼前的事。

咳,我又不小心离题了,
再说回家人的关系,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
为什么类似的事件会一再发生呢?
为什么每个人都要用这么浮夸的方式来表达意见呢?
为什么就不能试着冷静地去沟通呢?
到底怎样做会更好?
可能我不擅处理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
试了几年,仍然无法解决家人之间的羁绊。

最近,我决定再也不当协调者的角色了,
反正,大家都习惯用这样怒骂的模式来沟通,
我又何苦折磨自己呢?
况且,我真的也厌倦了这种里外不是人的无力感。

就算问题没有解决,
那也是每个人得去面对的课题,
我只要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就好。
要改变他人的想法,实在太难,
此时就很羡慕那些擅长说服的人们,
只需三言二语,
就能帮助当事人扭转原来的看法。

我先前看了一本书《萨提尔的对话练习》,
深深体会到沟通真是一门极难的学问,
作者李崇建认为只要提出一些正确的提问,
就能帮助对方找到那些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因素,
因为是自己发现,
就更愿意去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可以说是非常神奇的沟通术呢!

书中也提及了一些真实案例,
好几段的情节几乎像是生活中也会发生的状况,
让人不知不觉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

以前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意念,
或是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
看完后,才得知原来,话,可以这么说,
问题,可以这么问,
对方也不致于产生防卫心。
甚至也能感受到提问者愿意理解的心。
这才是话语真正强大的力量呀!

不过,在我还没练成这高深的功夫之前,
还是先闭上嘴,
好好地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吧!

对了,这篇其实不是读后感,
只是老娘在碎念而已,哈!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PardonMu喜歡寫小文,畫小圖,還會偶爾罵些小粗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下午茶的想念

遲來的【2021Matters年度問卷】

2021,謝謝妳讓我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