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老人情报交流中心?

小太陽的星與心
·
(修改过)
·
IPFS
·
曾几何时,我工作的乡下小诊所也变成老人们的活动中心,他们在候诊室东南西北的聊着,从自己的儿孙聊到别人的祖宗八代,有时推门进来的病人是熟识的人,还会发出一声「唉呀!隔壁的老头,原来你还活着啊,快!快来这里一起聊吧!」热情地招朋引伴…。

著者 小太阳的星与心

樱花满开美不胜收,人生应该也要这样美不胜收


我听说罗马浴场是罗马人休憩社交的场所,所以他们三不五时就要去洗一下,交换一下情报。


曾几何时,我工作的乡下小诊所也变成老人们的活动中心,他们在候诊室东南西北的聊着,从自己的儿孙聊到别人的祖宗八代,有时推门进来的病人是熟识的人,还会发出一声「唉呀!隔壁的老头,原来你还活着啊,快!快来这里一起聊吧!」热情地招朋引伴。


我在挂号室看着这群老人们好像在开同乐会一样,完全不知道他们的病痛在哪里。


每天会有对老夫妇,总是一前一后的骑着脚踏车,像是在滑垒一般双脚放开,身手矫健的滑进医院停车场,熟练的停好脚踏车,骑车的技术比我好一百倍以上,每天如家常便饭般地来医院报到。


他们做的是牵引治疗,就是一种用牵拉的方式改善与舒缓肌肉酸痛的物理治疗。我每天看着他们夫妇俩飞快地骑着车的样子,一点都不觉得他们有需要做牵引的必要。


院长是个慢郎中,再加上如果遇到爱哈拉的老人,他ㄧ个患者就可以耗一个小时。


即时这样,候诊室的老人们还是甘之如饴的等着。他们可以和隔壁的聊完天、喝杯茶、打个盹,醒来发现隔壁换了个人时再继续聊。也许是在家里没有讲话的对象,医院变成他们与外界接触与沟通的场所。


他们聊的起劲,聊到我都忍不住结帐时关注一下,「你们是朋友啊?」老人大手一挥,「没有啊,我不认识他!」两个不认识的人也可以讲那么久,这对我来说简直特异功能了。


他们看完诊,病历传到事务局,不是高血压就是心脏病,不是便秘就是痛风。也有罹患癌症的,大家的身体都有本难念的经。


当然其中也有愁眉苦脸的人,但大部分的老人们都隐藏着身体的病痛,选择在候诊间开心地和街坊邻居聊天。不知不觉中、医院变成他们的社交联谊的场所。


明明昨天还坐在那聊天,结帐时还大声调侃自己,就是病太多了药单才那么多张,哈哈大笑的人,第二天警察署打电话来说死在家里了,为了调查死因,需要医院协助调查,请问死者生前有什么隐疾吗?


其实,我在医院柜台做久了,偶而会有一种「灵」感,有时候,结帐的时候,感觉那个人的脸色特别不一般,不是苍白也不是发黄,就是一股说不上来的脸色很怪,特别是眼睛下面和印堂好像抹着一层薄薄的蓝印子,过没两天,果然就接到警察署的电话,说过世了。家里有本诊所的药袋,需要医院协助调查死因。一查病历,是来我诊所拿感冒药的。这种脸色特别奇怪的人,我见过好几位,各种年龄各种疾病都有,跟年龄大小和重疾浅症,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一天,脚踏车飞快二人组突然没有来了,就在年底我快要想颁发全勤奖给他们的时候。后来才知道,那脚踏车队的队长丈夫在家中跌倒过世了。我很希望脚踏车阿嬷打起精神,再骑着脚踏车穿梭各大医院,不要ㄧ个人关在家里。


但后来脚踏车阿嬷都没有来了,也许是因为这里有跟脚踏车阿公ㄧ起的回忆。


刚开始我很不习惯这些人总是在医院里聊天,现在,我都放任他们去了。


人啊!不要想太多,开心就好。什么天大的难关跟死亡比起来都变成小事。时也运也命也,有些人选择笑着聊着走完人生也未必不是一件坏事。苦也一天、乐也一天、笑也一天、哭也一天,他们不渲染自己的疾病的痛楚、乐观开朗的笑容,才是面对人生的不二法门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小太陽的星與心定居日本,寫寫散文和生活所聞,只是個喜歡文字的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致我親愛的爸爸的一封信-請問大家孝道是什麼?

我答我答我答答答

秋意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