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打混的那些年
在〈 离开是正确的选择〉中提到,我在工作多年后才离职出国念书,转眼已经是30年前的事。回过头来写那么久以前发生的事,虽不够真切,但往事历历在目,无法忘怀。
我在英国的那些年,台湾留学生人数估计约500人(不含短期进修),如今却已超过4,000人(详见教育部:〈 各年度世界各主要国家之我国留学生人数统计〉)。英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及澳洲,最多台湾留学生的国家。
决定去英国读书时,很多亲友问我为何不到美国? !因为美国学校多,较容易获得奖学金,华人多,也有亲朋在那儿,资讯容易取得,代办公司也比较多。我总是回答:我不想去大家都去的地方。
我英文很破,出国前没去补TOFEL(当时还没引进IELTS),反而去科见补美语会话。我的计画是,先到英国读语言学校半年,在当地考TOFEL及申请学校;如果申请不到学校,就回台湾。我没有非得取得学位不可的念头,这次的旅程,本就是下一个工作前的休息点。
于是透过代办,先申请英国南部一家没华人学生的小语言学校的六周课程,且战且走,去了再说。取得入学许可信,买了单程机票,收拾行李,就勇敢地出发了。
虽然出国前补了半年的美语会话,但我的破英文,无法让我在入境时清楚地与海关对话,也无法让我顺利地在Heathrow机场找到前往Homestay的巴士站。我在机场迷路,在四个航厦打转了两三个小时,清晨六点半飞机降落,到九点多才上了巴士。 (注:Heathrow现在已有五个航厦)
踏上英国土地后,因生活习惯、宗教文化及学习方式等的差异,饱受煎熬,万幸终能克服成为人生可贵的经验。
以我在英国求学多年及辅导学生出国的经验,尝试将如何适应国外留学生活,分为以下几点;移民初期或短期语文学习虽可适用,但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
一、流利的当地语言
既然是留学,就是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课,因此,听说读写能力需与当地同侪对等。上语言学校时,自觉英文还可以,后来也考到TOFEL500分及IELTS6.0,获得学校「条件式入学许可」(不符学校的入学标准,这又是个精彩的故事)。
入学后,才发现英国腔与美国腔差真多,更何况有些老师来自苏格兰,口音更难听。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讲解,来不及抄黑板的笔记,更不敢问问题或回答问题。有次上台报告,连念自己的报告都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老师同学更不知道我喃喃些什么(那时没有投影片)。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上课录音,并向友善的香港同学借笔记,回家重复听录音,也认真地看书写作业;口头报告之前不断地练习,总算逐渐克服语言的障碍。此外,我还在宿舍墙上贴满日常生活用的单字,强化自己的字汇。
提升语言的方法无他,只有勤快地练习,特别是口语表达。
练习口语,最好的对象并非当地学生,除非你非常有魅力,否则破英文会让他们更懒得理你。但其他国家的学生,特别是东北亚或东南亚,因为具有类似的生活习惯及文化背景,总能聊得非常开心,瞬间让自己的英文变得非常流利,也增进不少的信心。其中,我特别喜欢与日本学生聊天(有没有人猜到原因?),也因此,有位日本同学在英国结婚时,我还成为她的伴娘,陪她走在教堂的红毯上。
但,有机会还是得多和当地人交谈,熟悉常用的俚语或脏话,以免闹笑话或被骂还不知情。记得有次,我的指导教授找我一起到pub喝酒,他说他要先去pee,叫我等一下,我竟问他,我要一起去吗?他开玩笑地说,他要去厕所,我也要一起去吗?令我脸红到差点钻到地洞里去。
@土豆炒青椒的〈 学好英文,远离同胞〉一文写得非常真切。幸好我初到英国时,学校只有一两个台生,陆生也不多,但都不是同一个学院,几乎都没机会说中文。陆生偶尔聚会或做饭时邀我,我也很少参加,就是希望完全融入英文的环境。
我的指导教授曾说过,如果连作梦都用英文,那么就真正会英文了。在英国的最后一两年,真的开始做英文梦,甚至回到台湾的前几个月也是。
二、积极地参与活动
在语言学校的时期,我与两个瑞士女孩同住一个Homestay,她们人很好,常邀我一起出去玩或一起洗衣服(和别人一起洗内衣裤,我有洁癖,每次都托辞拒绝) 。语言学校也会举办课外活动,譬如去pub或音乐会。对于积蓄有限的我而言,任何额外的支出都锱铢必较,但也尽量地参加,以帮助自己融入英国的环境。
正式入学成为研究生后,维系指导教授及同门同学的关系更是重要。英国研究生取得学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by course,一是by research。我是采by research,也就是师徒制,与指导教授关系密切,但课上得少,认识的同学不多,更需要透过管道认识其他师生。
因此,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在交谊厅的tea time,是老师及研究人员定期的聚会,不管喝不喝〈 英式早餐茶〉,我总会出现一下。晚上指导教授偶而约我们到学校的pub喝个小酒(通常是指导教授请客)或老师同学周末办party或宿舍舍友一起做菜办餐聚,我都尽量参加很少拒绝。
这些平淡无奇的事,倒是带来几项值得一提但非预期的结果。一、认识一两位非常照顾我的老师,最后还主动帮我修改论文的英文;二、用我的破英文,在大学部担任助教及带实作课,获得人生首次英文授课的经验;三、担任研究助理,获得博士班学费全免的奖学金。也因为如此,我才意外地决定继续留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进而改变我的生涯计画。 (注:当时英国的奖学金,大多发给来自大英国协的学生)
三、融入当地的生活
1.调整饮食习惯
各国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要学习尊重也要学习欣赏。常有台湾学生不适应国外饮食,带很多泡面、调理包或罐头出国,或常到华人超市购买熟悉的食材。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电锅,不煮白米饭,以马铃薯、面条或通心面为主食。只有过年过节想家时,才会煮些熟悉的家常菜或卤一锅红烧肉,或偶尔到伦敦华人街吃一碗想念的馄饨面或猪排饭。
英国食物曾被唾弃为世界最难吃的食物,我并不认同,因为我原本就吃得清淡简单。除了把蔬菜煮成糊烂,实在难以下咽,其他都可以接受。特别英国家庭星期天必吃的烤牛肉搭约克郡布丁(Roasted beef and Yorkshire pudding),每个家庭都有独到的配方,真是美味。
2. 调整使用卫浴的习惯
欧洲的马桶几乎都是坐式,有洁癖的我不太敢使用公共厕所。如非用不可,也绝不会站在马桶上或尿在马桶座上。而且,用过的卫生纸一定丢进马桶冲掉,其他的生理用品才丢在一旁加盖的垃圾桶。因此,要养成卫生纸丢进马桶冲掉的习惯,别把台湾习惯带到欧洲。
地处温带的欧洲国家,室内都铺地毯,有些连浴厕也是。因此,使用浴室时,切记把浴帘放进浴缸里,尽量别把水溅到地面,使用脸盆洗脸时,亦是如此。即便不是温带的南欧国家,也都有类似的习惯,总是维持浴厕地面的干燥。
3. 调整居家生活习惯
经济状况不错的欧洲家庭会住在House。 House常有前后花园,前花园是屋主展现园艺的场域,总是种满争奇斗艳的花草;后花园则是家人休憩的地方,有漂亮的草地及一些可食用的香草或果树。
天黑之后,面对街道的窗户,窗帘并不拉拢,反而点亮窗台漂亮的桌灯,让走过的邻居看到屋内精致的布置。如果在西班牙,特别是南方,夏天几乎整天不打开窗帘(通常有两层),因此室内总是暗暗的,因为天气太热,用窗帘隔热降低室内温度。
有些家庭或宿舍的暖气系统,在夜间会关闭以节省能源,因此,如果怕冷,千万要穿得暖和一点睡觉。此外,水龙头打开的冷水可以生饮,但热水经锅炉,反而不适合饮用。
以上林林总总都是无知之下曾发生的错误。无论是好事地帮Homema拉拢窗帘或在炎夏打开马德里民宿的窗帘通风等等,此外,在〈 启程:伦敦跨年〉曾提过暖气的事。
四、异国恋情
离乡背井非常苦闷,如遇到有人献殷勤,非常容易陷入情海而投怀送抱。当年台湾还非常的保守,婚前性行为无法见容于社会;有些年轻的孩子,一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的羽翼,就像飞出笼中之鸟,行为变得乖戾、放任或放荡。有些小孩因此出现不当行为,例如:某艺人之子,报章媒体曾大肆报导过。
我在第一个语言学校只读六周,后来换了一家比较大的学校。在那儿遇到一个不到20岁的台湾女孩,她同时与多人交往,不慎怀孕堕胎伤了子宫,后来被父母带回台湾治疗。这样的事情,偶有耳闻,但绝不只一件。
因此,对于异国恋情,必须审慎考虑及承担所有可能的后果。现在的孩子早熟,性观念开放,婚前性行为也已被社会大众接受。但,身处异乡,更应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及处理感情的问题,以免恋情生变,造成意志消沉或更无法挽回的后果。
唠唠絮絮地写了3,000多个字,好像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些什么没交代清楚,例如:选校选课、与指导教授相处、租屋住房、交通工具等等,还有一拖拉库可写,但先就此打住。
以上这些老掉牙的生存法则,大多来自我在英国打混的那些年,有些来自多年自助旅行的经验;虽不知现在是否全然适用,但诚心地提供给需要的人参考。如有进一步的问题或讨论,非常欢迎留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