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评论|理解的另一种可能
「每月评论」是围炉的一个评论类栏目,现时由围炉审稿组成员进行写作。
评论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且由于篇幅有限,以下短评仅为管中窥豹。
1 尚气:文化分裂中诞生的超级英雄文| Alisha
漫威电影《尚气与十环传奇》(以下简称《尚气》)在欧美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连续三周稳居全美票房冠军,两周内在全球夺得超两亿美金的票房,可以说是人气口碑双丰收。但是相比于在欧美的火爆,尚气不仅没有在中国大陆上映,更是遭到了网友的猛烈抵制。
近年来,中国观众逐渐摘去了西方崇拜的滤镜,人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把中国文化进行猫熊速食式的剪裁,融入美式价值观,亚裔才能找到自己的声音?难道不被白人认可就不行?
探究造成这种分裂的原因,或许是生长在中国的我们对于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都有很明确的概念,也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底气十足的归属感,但对于在美国社会被“相对边缘化”的亚裔群体却并非如此。
《尚气》上映后,华裔评论家杨致和在文章中回忆道:亚裔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出头、不要挑事、不要引人注目,这样你就不会遭到歧视与攻击”。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社会仇外情绪凶猛,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华裔美国人杨安泽就曾发文呼吁华裔对美国“表忠心”,要像二战期间的日裔美国人一样证明自己“够美国”,以此来换取友善的对待——连作为社会精英、成功人士的企业家都尚且如此,这种压抑成长氛围以及自我贬低的价值观对亚裔群体的内化可见一斑。而《尚气》的出现,则是亚裔第一次不再带着“Kung-fu”、“Chinatown”、“暴发户”和“书呆子”的标签在白人统治的荷里活以一种毫不妥协的姿态站在聚光灯下;是向羞于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认同与连接、因为自己的肤色与长相而不敢或者无法在各行各业实现梦想的亚裔群体证明,你们也可以是生活的主角,也值得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去拯救世界。
当《尚气》中的角色用大段大段的中文交谈时,当他们穿着中式服装,念着古诗词,用中国功夫打斗时,当全场的非亚裔观众没有不屑、调笑、恼怒,而是聚精会神地盯着字幕,跟着尚气纠正中文发音时,亚裔群体所能感受到的——就像记者荣筱箐所说——是“你的文化在客场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罕见时刻。”
囙此,除去一些民族主义情绪的表层原因,《尚气》在太平洋两岸面临的差别对待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中国文化”与“华裔文化”之间令人唏嘘的冲突——现如今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追求的是独立而强势的意识形态主权和政治话语权的自我把控;而对属于流散民(diaspora)、少数族裔的亚裔、华裔群体来说,所追求的则是包容(inclusion),代表(representation),以及平等(equality)。这两个目标无法避免地在气质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我们无法被《尚气》、《摘金奇缘》、《花木兰》打动也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们同样可以理解,正如中国观众在《战狼》和《流浪地球》中得以确认民族自信,对于海那边的亚裔群体来说,仅仅是《尚气》的出现,其本身意义就已大于一切。
2 从网络维权到网络暴力文| Nicole
前些日子,随着案件判决结果落地,一件蒙尘往事再度回到公众视野。 2018年8月,四川德阳一比特女医生与其丈夫在游泳馆与一名男童发生了肢体冲突,随后,男童家人在女医生组织闹事,并从游泳馆的监控录影中截取一则名为“女医生丈夫在游泳池掌掴少年”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讨论。一时间,夫妻二人被网友们的汹涌恶意淹没。同月,当事女医生不堪网络暴力的压力与侮辱,在车中服安眠药自杀身亡。而三年之后的今年8月,当年那三比特擅自泄露医生夫妇个人资讯、对舆论推波助澜的男童家属被法院以侮辱罪判处有期徒刑。
此时作为看客,似乎已经没有了评判孰是孰非的必要,只是仍不免觉得唏嘘。网络与现实交缠带来的,究竟是自由与透明,还是失控与残忍?正如身不由己的人总以为能够掌控命运,自以为主导舆论的人也从来无法成为舆论的主人。
不知何时起,网络成为了揭露真相、诉说冤屈的武器,身处于痛苦与困境中的人们借助网络发声,微小的呐喊被无限放大,于是冤情得以昭雪,生命得到拯救——水滴筹为无数家庭带去希望;道貌岸然之客被剥去面具,接受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网约车事件不断推动行业规范的严整……线民的力量被看到,人人都是事实的传播者和正义的圣斗士。
可当传播于网络间的不再是真实呢?当事实被歪曲,被片面地展示,被利用、污染,线民还能够代表正义吗?资讯在网络中传播的成本极低,力量却极大。谣言与真相混杂,真实与虚伪同行。部分人借助网络解决问题的同时,有心人也借助舆论传播实现目的,而线民则摇身成为冷面的推手和不变来由的扩音器。在众人普遍缺乏耐心的年代里,“三人成虎”即可使真实百口莫辩,更何况千百万人?当人们欣喜若狂地“伸张正义”并以之为荣,殊不知早已坐实“乌合之众”的污名,这既是场事不关己的狂欢,也是自以为是的呼告。
也许谣言之下,真相不必永远沉睡,但那些被谣言生生碾碎的人却不会回来,伤疤会留下,痛苦不会随风而逝。回想这起事件本身,无论是涉事的夫妇还是男童及其家属,他们本该依照事实责任解决一场纠纷,重新回到平静的生活,成长也好,忘却也罢,以各种管道行走完人生,而不是一方感受独自面对世界的绝望,在梦中痛苦而静默地离开,另一方暂时洋洋自得,最终也难逃代价。无论如何,争执的错处都绝不至于用生命来偿还。当真相被公之于众,挑起舆论的人受到处置,推波助澜的雪片却连一句道歉都不必要,“法不责众”使“正义”的伸张变得有恃无恐,良心的隐疾也很快消逝,生命被归入前尘往事中一并忘却,而下一次波澜顿起,依然奋不顾身地张扬自以为的“正义”。
我无意抨击舆论监督的伟力与功绩,也并非质疑公众义愤的虚实抑或是抹消其热情——毕竟给予弱者乃至民族以希望的,也正是这一股拍案而起的正气与热忱。只是这洪流势不可挡,伴生的惯性须由所有人一同承受。受害者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推波助澜者被误导和愚弄,“狼来了”的故事或有一天也终将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些妄图主导甚至操纵舆论的人利用他人的义愤达成目的,也势必遭到舆论的反噬。舆论之下无所谓虚伪与真实,狡诈与正义,任何操纵与阻拦的尝试都仿佛螳臂当车以卵击石,事后再去衡量这收益与代价,又是否值当呢?
从网络维权到网络暴力,不过是一条路的两边,走对了是维权,走错了是施暴。
相关连结:
女医生遭网暴自杀,3人因侮辱罪获刑!
http://www.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07/2021-08/06/content_12520763.shtml
3 被社会期望“绑架”的粉红税文|言冰
粉红税,指以女性为方向用户的产品(通过产品包装和产品描述表现)比同类男性产品价格更高的现象,其本质是由商家性别定价导致女性在服务和商品上遭受的价格歧视。 2015年纽约消费协会调查显示,部分女性产品通常以小体量、包装美、粉红色作为主要特征,与同种男性商品的核心功能别无二致,其价格却贵出50%左右。自上世纪以来,粉红税已长期扎根于市场并被设计为女性消费定则。
粉红税的诞生缘由在于,商家认为女性消费群体对价格不敏感,易冲动消费且更加在意产品的附加价值。即使这些理由如今并不成立,粉红税依旧被延续至今且成功获取暴利。毫无疑问,无论粉红税起初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女性都不应该为此付出更高的经济代价。这一事实显然是荒谬的。在人们对性别认知多样化、清晰化的当下,粉红税是如何在麻痹女性消费意识的情况下持续扩展商业版图的?女性化产品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又是以怎样的管道存在的?
从出生起,我们对性别和人格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个人产品,消费的过程使我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产品的设计和行销看似与消费者间接关联,却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目标期望。首先,幼龄儿童对性别的潜意识是基于颜色认知而存在的,“粉色代表女孩,蓝色代表男孩”,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共识。对于尚未发展出显著人格特征的幼童来说,产品的颜色的确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建立了一定敏感度,却无形中衍生了“不同性别就应该使用不同产品”的固有观念。
在建立起明确的是非观并对购物产生自主性后,粉红税的存在变得“隐形”起来。这并非因为我们对此毫无意识,而是粉红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更为“规范”了。社会期望规定了女性的行为准则,也掀起了性别文化扭曲的浪潮。年轻女性被冠以“知性优雅”、“肤白貌美”的标签,由此以“柔顺”、“光滑”为广告词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争相行销;中年女性被描述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而主打“好妈妈”招牌的洗衣液等生活产品层出不穷。在同类男性产品的对比下,女性消费者被商家“敲诈”却浑然不知,因为她们也确实将产品的符号行销映射到了自己身上,与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性别规范相互契合。大部分女性都在按照社会期望的管道生活,这并非是缺乏正视内心的勇气,而是因为她们渴望获得尊重和包容——节省下来的粉红税意味着她们要付出更多的社会成本。换言之,精神歧视带来的伤害远比金钱成本更令人痛苦。从“我为自己定义”到“我被产品定义”,产品标注特定字眼得以出售,我们又何尝不是被社会秩序捆绑的一份子?
然而,这些本不应该存在的额外付出并未让女性获得足够的安全感。相比于显性的粉红税,冰山之下才是女性生活中的真实困境:为公共交通安全担忧,被职场歧视苦恼,甚至失去穿衣自由……于是,讽刺的一幕出现了,消费主义中女性被奉为“女王”,市场营销中的女性产品被华丽包装,而现实中却有女性身处低薪岗位或面临失业,高税收的卫生用品造成了“月经贫困”。由此看来,粉红税更像商家专为女性制造的梦幻泡沫,愿景破碎后,仍然不得不面对冰冷残酷的社会不公现象。
捕捉到产品性别化带来的巨大商机后,粉红税涉及的商品也变得更加广泛。从虚拟游戏里的人物皮肤到原子笔,甚至是泻药、耳塞,商家越来越痴迷于制造虚假需求,营造女性地位在市场上至高无上的假像。这些看似极其荒谬的产品背后,是我们长此以往为粉红税买单的结果。毕竟相比于真实需求,刻意的伪需求更能带来盈利。
退一步讲,纵使存在即合理,粉红税的出现也绝非公平。男人和女人的生理构造并未决定女性应该付出多余的代价来证明自己的身份。粗制的粉色涂层不是额外花销的借口,所有消费者都有权力根据外观偏好选购产品。在反性别税法案的提出屡屡受挫后,面对“如何拆除致幻糖果外壳下的价格歧视、将粉红税完全剥离出市场”的疑问,全体消费者的意识觉醒至关重要。
相关连结:
2015年纽约消费者协会调查报告
https://www1.nyc.gov/assets/dca/downloads/pdf/partners/Study-of-Gender-Pricing-in-NYC.pdf
4 “假名媛”白嫖, “蹭座族”快跑文| Ronnie
九月初,一件艺术作品闯入了公众视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邹雅琦通过扮演名媛,在北京“不花钱”生活了21天。她将这场生存挑战作为一次艺术实验,并将作品命名为《瞬间所有制》。在这21天里,她混进头等舱旅客休息室,睡在五星酒店大堂沙发,在拍卖会现场戴上500万的镯子,就这样身无长物地游走于北京街头,“把瞬间的满足,当成是永恒的东西”——这也是她作品名称的由来。
这个艺术实验在网络上传播之后,引起了非常多的争议。如果我们回到艺术家创作的出发点,她想探讨的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社会上免费“过剩物资”的分配。通俗点说,就是我们能不能通过“白嫖”富人社会的资源活下去?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但毫无疑问,她假扮的“名媛”身份是这场闯关游戏中一张至关重要的通行证。头等舱休息室、奢侈品店、拍卖会场,当她自在地穿行于这些带有门槛的场所时,实际上并不是在“免费”地享受优待,而是在消费“名媛”这一符号及其附带的资源。正如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揭示的那样:“在这个消费社会,物被掏空为符号,而符号将人与人区隔开来,标识着拥有物的人的社会比特”。在资本逐利的驱动下,优质且过剩的社会资源向高消费阶层聚集,而这些资源却并非处于低消费阶层的人可以轻易获取的。
这一局限使得作品的批判性大大减弱,事实上,她依然参与到了这个消费社会的生存游戏当中,她将服务员的殷勤解读为“温暖”与“善意”,并将21天的“不劳而获”美化成为个体主观层面上的“瞬间所有”,却并不构成对我们所处社会系统的本质挑战。网友们的评论或许更具现实的讽刺力度,“富人可以假扮富人,而我也可以立刻上街扮一个乞丐。”难以逾越的阶级界限在这场生存挑战中仍旧清晰可见,某种程度上什至得到了印证和加强。
事实上,行为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明显交叠。在豆瓣、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分享着“白嫖攻略”“薅羊毛大法”;而与此同时,相关的争议也从未淡出公众视野。不久前,#多名男子长期在肯德基蹭睡蹭吃#的话题便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诚然,肯德基“蹭座族”和这位艺术家一样“蹭”到了社会资源,但后者的“名媛”身份似乎赋予了她天然的合法性;对于前者来说,如何在蹭座的同时保持自身的尊严或许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在他人的注视、质疑乃至驱逐下,他们感受到的绝非“瞬间的满足”那么简单。
5 校园里的赞助: 涌进校园的钱与焦虑文| Charles
在参与了几次帮社团拉赞助的工作之后,我开始担心赞助和随之而来的商业化气息以及经由其放大的焦虑对大学校园氛围的不良影响。
不可否认,赞助带来的资金和物资对于大部分社团来说十分重要,“拉赞助”是获得物质支持的一种较为便利的管道,社团“自负盈亏”也有助于锻炼大学生在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但是随着赞助进入校园的,还有赞助商本身较强的商业气息和赞助内容带来的压力与焦虑。
在学校社团的赞助商中,留学、考证等培训机构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机构提供赞助的条件通常是转发推送、协办活动、使用带有其logo的物资等,有时还会借助社团等通路获得个人资讯,进行电话文宣等等,百般劝说学生报课或考证。对于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很容易被受过专业训练的培训机构推销人员干扰决策。很多语言类考试和专业证书本不应是来到大学后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大量类似活动的涌入或许只会徒增焦虑,使学生更容易在尚未明晰未来规划时便迷迷糊糊地报了名,或是在各类无关紧要的考试中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这些培训机构通过校内社团扩展了自身的文宣范围,这可能使许多不一定正确或合适的观念先入为主地代替了一部分本来应由学校学术氛围给予学生的观念塑造。再加上当今大学生面临的来自同龄人、就业、升学等方面的系统性压力,这很可能使得他们变得愈发“现实”,把追求简历上各项名额放在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的位置上,而自身知识体系尚未健全,亦没有想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最近的感受便是如此,大家都变得越来越“实用主义”了。身边有许多同学参加活动或比赛的动机越来越偏向于与某个职业或行业,或者某个升学目标对标。这当然并不全是坏事,毕竟清晰的目标有助于高效利用大学时光。但在peer pressure和就业大环境的挤压之下,在各类校外机构向校园输入的焦虑的影响下,我们逐渐形成的理念不利于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丰富的、有着自己独特创造力和观点体系的人。社团赞助的附属品——浓重的商业气息和被放大的焦虑并非加速这一过程的主要因数,但也无可否认其影响力。
6 出租与公车之间——另一种可能模式的探讨文|阳澄湖外职院二年级
不知有多少人同我一样对应付火车站或汽车站出门后接踵而至的黑车司机和“XX去不去”一类的诘问深感疲惫。诚然,今时今日约车软件的普及让乘客们议价的水准和底气大大上涨,对平台高昂的佣金的回避也能让黑车司机在网约车价格的基础上基本稳赚不亏。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乘客和司机都没有议价的耐心——譬如在清晨和深夜这种时刻,其他交通管道基本停运,而去往某地的需求又十分迫切的时候,独身一人被某几个黑车司机绕着车站跟着跑,便不是什么有趣的经历了。
对黑车司机本能的不信任无可厚非——就算是政府经营证照齐全的运输企业,在过去二十年不按章行事都不算奇事。此外,从沿路揽客、野蛮拼抢的小巴时代走来的中国人对私人营运的载客车辆之成见也日渐加深。更何况就算有网约车软件来保证相对合理的运价,运输过程的监督、行车人的驾驶科技、黑车司机是否遵守口头约定等同样关键的因素也无处追寻。就算有些黑车只是因为外地人无法拿证不得已而为,也很难单枪匹马地改善其不堪的口碑。
如今,国内的执法水准和规范意识较十年前有着肉眼可见的变化。移动互联网和GPS追迹系统的完善让有效监管和合规营运车辆成为可能,网约车准驾证的颁发也在一定意义上扩充了“正规军”的规模。乘客们选择黑车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无证运营的处罚力度水涨船高。近两年——至少在上海,高额的处罚让无证运营的黑车肉眼可见的减少。
可尽管如此,正规化的客运运营和网约车也并未完全取代昔日小巴占据的生态位,而正得益于此,某些有组织的黑车仍然富有活力。以我的家乡为例,对所谓“专线车”而言,网约车的挤压和监管严查的影响也许还不及汽车老化带来的油耗增长更为显著。稳定可靠的服务让乡亲们没有理由拒绝给街头巷尾小广告上的号码打电话。于是官营巴士更加入不敷出。
究其原因,大抵是长时间的运行让这样的黑车服务也有了约定俗成的班次和运价。需求虽然并不强劲,凑齐轿车三四个座位也并不难做到。出人意料的是,这些所谓“运营专线车”的公司同样具有公司车辆外派司机运营和司机挂靠公司运营两种模式——单从运营模式来看,除了没有营运牌照,它与一个计程车公司已无区别。
回过头来看,这与香港的红巴(私家运营,无固定线路的小巴)和绿巴(私家运营,有固定线路的小巴)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甚至因为其使用私家车运营,在灵活度和盈利性上比巴士更占优。更何况,做到几十到几百公里范围内“点对点”的运输,其吸引力不言而喻。现时,由于香港小巴牌照已经停止颁布,使小巴不可避免与某些团体有所联系,不过这也让政府的稽查变得简单。而在这个例子里,尽管黑车并不会持证上岗或有所谓配额,监督方也由政府变成了似乎并不可靠的私营老板。但在监管力量无力触及的农村和偏远地区,这种小规模的、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私营车行对名誉的依赖,很可能比他们监管更有力,效果更显著。更何况此时政府的监管力量不必化整为零,与每一个黑车司机斗志斗勇,只需要重点关照几个车行,可谓省心省力。
总之,清除一些实在不堪入目的承运人不可谓不重要。但在考虑出租与公车之间“蚊子腿”般的需求时,与其花费几百万来补贴一个庞大且可能不够便捷高效的公车体系,大胆地监督、信任甚至补贴这一种已经在缺乏公车服务的广袤土地上扎根了二三十年的服务模式而非对其熟视无睹,也许是一种可能的、更加经济的解决方案。
文|围炉审稿组
图|来自网络
稽核| Nicole
微信编辑|吴雨洋
围炉(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选单栏目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