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太安静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de190dd0-2ac1-4f28-b0b0-b6df1c506a21.jpeg)
每当有份参与的戏剧播出,我都抵不住好奇心,前往观众讨论区探看究竟。那不关乎个人荣辱,只要是我有感觉的作品,我也想了解别人有什么看法,渴望有所启发,指出我所忽略了的细节… …
当然,有寥寥数剧我早已丢弃,举手投降地划清界线,也没告诉家人自己有份参与,在这里就不详述了。
论影视讨论区,非专业范畴的,香港主要是三家,分别是自家机构、橙色的和宅男一派。自家的门庭冷落,说法平淡,最可怜的是不时被骇,被载入广告与恶意留言,可略去。
橙色平台接触面较广,中流砥柱是一群已上岸的中年至老年人,他们常驻其中,大鸣大放地吹嘘自己的投资观点,指点江山式评论戏剧作品,嘲弄未有成就的年轻人,抬杠互骂几乎到了乐在其中的境地。
至于宅男一派,要够潮够快紧贴时局,表现与众不同,愤世嫉俗!对保守、旧式和典型深痛恶绝,用字激进,粗口漫天飞。不过对戏剧中的性感女演员却毫无抵抗力,一见即沦陷,忘掉初衷地疯狂截图,洗版式大量张贴上平台。
在我看来,观众讨论区是一种祭祀仪式,播放之前,坛前已招徕合唱队伍,领唱(楼主)会在坛前讲述故事与规则,其他队员则戴上目光如炬、大泼冷水、沉迷偶像、骇人听闻等各种帽子,对戏剧包装演员幕后人员先瞅一眼,然后开坛作法。
第一集开播后,合唱队员才陆续归队,有姗姗来迟含羞者,有引吭高歌权威型,不分老嫩背景身份纷纷开腔。我讶异地发现队员相当尽责,脑内补完是常事,不少更实时同步写观后感,勤力地边看剧边打字,宛如足球评述员。因为他们的努力,令我单看讨论区也能感受在电影院跟大伙儿一起欢笑,一起吐糟的氛围!
我掀起帐幕探看究竟,先见一地花生壳,有几个人溜来走去总坐不定,随便丢下几句嘻哈评语便行去另一个祭坛;然后是两三名有点眼熟的黑衣人,掘出具真实感的「幕后秘闻」公诸同好;再来一个语不惊人势不休的特技人,演出分腿侧空翻二周转体270度凌厉扫射,旁人躺着也中枪,结果楼主先受不了,索性以内容自动屏蔽为他盖棺。
帖数多并不一定是好事,更不代表剧本质素高, 得失寸心知。
我像拾穗一样检视帖子,有人细腻得意想不到,把编剧最心底的话都说出来,连不同编剧的手笔都看出来了;有时奇怪他们对笑点毫无反应,度桥时明明惹来满堂哄笑;本以为平平无奇的设计反而大获好评,是演员演绎方式有异还是另有原因?值得反省细想。最快慰是被网民激赞对白和情节铺排,我心里暗喜,披风一扬,嘴角一掀隐身帐幕后,成了漫画《棋灵王》里的藤原佐为。
只是论聒噪,讨论区已逐渐式微,变成无人光顾的夜市。如果演算法继续推进,在可见的将来,跟道不同的人争辩大概会觉得无聊兼无谓,人们宁愿挑同声同气的人一同分享想法,多于讨论。
戏剧本就源于古希腊对酒神的祭祀仪式,在酒国里,大悲大喜往往同存,酒过三巡,醉里既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成为我的赞赏公民👇 https://liker.land/fatenvflow/civic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avatar/32b267ee-93fa-43c3-a2c9-c911fb4ed6e4.jpeg/public)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