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者计画申请|一带一路上的印尼与NGO社会

大鵝Stephen
·
·
IPFS
·
洞察与深度报道,这将是一次独特的游牧旅程,我计划通过实地参与印尼NGO组织的运作,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在当地的实际影响,以及印尼民众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自我介绍

Hi,我是大鹅Stephen

今年23岁,目前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一个小镇打工度假。我是学习食品工程这样的工科背景,不过也很关心新闻、政治、近代史等等议题,大学时我曾在中国的事实核查团队有据核查做过国际新闻志愿者,不过蛮可惜的是在做了大半年后收到警方的压力不得不停止更新。此外我写的文章主要与满洲的历史和旅行相关,主要发在微信公众号(GroundTour)与Matters上,创作的想法可以详见这篇: 当远方来到脚下:重新思考自己的家乡

我的学业工作背景令我与主流可以远程办公/数字游民的行业诸如CS、web3、自由撰稿人等有蛮大的距离,我曾经也未曾幻想过自己真的有一天可以成为数字游民。但Matters Nomad的基金并没有限制基金能够自助的行业,反而对所有希望可以成为数字游民的人们都打开了大门,这令我非常的感激:

Matters 希望邀请所有愿意走出、探寻全新的生活工作秩序的同路人加入我们,以反思作出回应,创造出不被地域框限的想像力和行动力。同时,我们也知道这条全新的路径依旧充满迷雾,需要更多人在这条路上去探索可能性,再带回来与更多人分享。

我亦参加了11月28日的线上分享会,「找到一种生活方式,与当地深入的互动,不只是一个游牧者,而是在当下成为在地人,成为跨文化的使者。最主要强调的是在地的参与,而不是掠夺,不是以消费者而是生产者,与在地人的碰撞,让路上的过程不止是风景…」主持人与分享者的对谈我深以为然,从而思考我要去哪里去Nomad、能够为目的地带来些什么?

2. 你想去哪里,为什么?

我现在在一家葡萄园中工作,不过居住是在旁边不远处的换宿家庭中,host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奶奶Lea。刚认识她时以为她不过就是普通的澳洲老人,不过随着相处越久越觉得她完全不像这个年纪的人。她每天都有无比充沛的精力,打理房前屋后为数众多的植物果园和菜园,每天还花着众多的时间与别人打电话和邮件沟通,同时她还管理着一个本地的森林保护基金会,她告诉我现在已经筹集到了一百多万澳元的资金去运营基金会、购买土地等等。

有一天,我对她之前的职业背景产生了兴趣,与她聊天又看了她那足有十几页的简历之后,不由得从心底深深敬佩,人的一生居然可以过得如此的丰富。她在澳洲莫纳什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取得人类学与亚洲研究方面的博士学位后,便一直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第三世界城市化的课题中,从七十年代开始,她便在菲律宾、印度,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的大学、非政府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中工作,她甚至学会了讲一口流利的印度尼西亚语和马来语,这也让她与印度尼西亚当地NGO的社群有了更强的沟通和连结。

Lea曾出版的作品

在得知Matters举办了这样一个Nomad基金项目后,我便很想借这样的机会,亲身的去到印度尼西亚Lea曾经参与过的一些NGO项目中,对Lea曾经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 Lea也很开心我能够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帮助我去联系她曾经工作过的一些NGO组织,刚好在爪哇岛中部日惹(Yogyakarta)的一家名为Yayasan Dian Desa的基金会很欢迎我的到访,可以让我去了解并参与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

Yayasan Dian Desa成立于1972年,其在清洁水和卫生设施、废水处理、可再生能源、小额信贷和小型工业等方面,引入和推广新技术与想法进入传统的村落中,然后由村民自己完善、维护和传播。

来自Yayasan Dian Desa Facebook

3. 你的具体游牧计画是什么? (建议包含行程、主题、预算等等)

  • 主题&目的:

  1. 提升自身与读者对于第三世界NGO组织运作的了解
    作为成长在中国大陆的年轻人,特别是在近十年来政府不断打击NGO组织的运行的情况下,想必大多数的中国人也和我相近,对于NGO能够在政府之外起到的作用颇感陌生,因而选择印尼的NGO组织作为Nomad的目的地,参与到基金会的日常项目运作中,使用我的能力去协助基金会更为多元的运营,相应也能够使我自身更为深入的了解在第三世界国家NGO的运行情况,从而带给Matters等平台上的读者。

  2. 实地了解中国「一带一路」基础建设资金在印尼对于当地人们的影响
    从2013年一带一路计划开始,印尼一直是一带一路对外投资目的地国的前五名[1][2],即便是在后疫情中国经济放缓的当下,印尼仍是一带一路投资的主要国家[3]。今年十月,连接首都雅加达至主要城市万隆的高铁历时七年竣工通车,被视为中国高铁出海的第一站,未来更计划向东延伸至日惹与泗水[4]。印尼的高铁建设会否真的如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或中国的京沪高铁一般有利于当地民众、还是如中国的其他高铁一样沦为大白象工程,甚至是否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更多的影响?
    我一直对铁路等交通方面的议题非常感兴趣,我希望透过实地的观察为Matters上的中文读者带来对于一带一路这样巨大题目一些更在地与微观的了解。

  • 旅行计划:

如果可以成功申请到Matters的基金,我预计在2024年的5月-6月左右由澳洲前往印尼,计划停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中两周停留在日惹的Yayasan Dian Desa;另外两周则预计将会分配在雅加达(Jakarta)、万隆(Bandung)与三宝垄(Semarang),岛内的交通主要依靠高铁与普通火车。

  • 总体预算:

澳洲往返印尼的机票约5000RMB
印尼岛内的交通费用约1500RMB
每日食宿成本约120*30=3600RMB
其他花费(如门票、当地tour等)预算1500RMB
总计11600RMB/1620USD/50900NTD

4. 如果可以做到,你希望怎样与当地建立互动?

与当地的互动主要分为两部分:

  1. 作为行动者,利用自己的能力如农业/食品工程/语言/计算机等方面去帮助日惹的基金会/受到中资企业影响的人们;

  2. 作为报道者,将当地人们的成果与困难呈现在中文世界中,具体请见下一个问题:你计画怎样记录整趟行程?

  3. 如果可以申请到Matters的基金,在申请到至出发前这段时间我会开始学习印尼语,以期能够与印尼的人们能产生更深入的交流。

5. 你计画怎样记录整趟行程? (建议包含形式与叙事角度)

  • 1. 游牧笔记:目前计划至少完成六篇游牧笔记,每篇至少1.5k字,尽可能为读者提供更为充实的资料与现场见闻,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印尼的铁路旅行、中国资金与企业为印尼带来的影响、日惹基金会的运营实施状况、印尼历史建筑等。

  • 2. 线上互动:我将透过Instagram、Discord与Matters站等平台与读者互动,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实时更新旅途中的见闻,并及时回复读者提出的问题。

  • 3. 语音活动:就上述「主题&目的」中的两个主题,举行两场线上语音分享活动

  • 4. 深度报道:如果时间与收集的资料允许,我会努力形成两份深度报道并寻求中国国内/海外中文媒体上的发表机会,以期获得更大的传播能力。


洞察与深度报道,这将是一次独特的游牧旅程,我计划通过实地参与印尼NGO组织的运作,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在当地的实际影响,以及印尼民众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希望各位Matters上的各位伙伴可以支持我,让我有机会将这次旅行的见闻与所得与大家分享。您的支持不仅将成就一段充满冒险与探索的经历,更将成就一份真实而深刻的报道,为Matters上的社群带来新鲜而独特的视角。

无论您的支持是通过拍手、支持还是转发我的文章,都将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期待能在印尼与您分享这次特别的旅程!


参考资料:

[1] 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

[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现状与成因分析

[3] 2022年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情况

[4] Geopolitics and the Jakarta- Bandung high-speed railway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大鵝Stephen在澳满洲人/WHV 从满洲出发,到世界的角落 交通运输/满洲史/旅行 Instagram: Gooseyeong Email: Stephenyeong64@gmail.com Newsletter: groundtour.substack.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Manchuria
28 篇作品

邓丽君的《又见炊烟》,与日本战败后殖民地的引扬者们

三十年代的上海,异国事物的转译如何改变了母亲喂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