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梳

藍色貓咪
·
·
IPFS
·

念英文系时,我最喜欢的课是文学理论。总觉得生命会遇到的各种象征与示现,早已被古时候的文学家们预言。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文本是关于paralyzing(瘫痪,停滞,无力改变,麻木)的故事,但我现在想不起来故事的名字(难过)。故事的大意是一个活在港边的女子,她一直向往离开这个港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别人一直告诉她她无法成功离开的,而女子当然并不会相信。日子过去了,女子终于成年,有能力可以离开时,她却麻木了,她开始相信自己无法离开。

最近和大学的旧友吃饭聊聊彼此工作近况,我说我在与社会接触的这些日子里,竟莫名怀念在英文系的时光。

觉得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教授不特别爱管我们(有的教授连导生聚都不办),系上的大家也都各自有自己在摸索的兴趣,互不干涉。若志趣相同的就自然而然比较常聚在一起,但喜欢一个人默默行动的也不在少数。

现在想来那是一段特别美好而挥霍的时光。自由的随性发展、摸索与探询。而且英文系也不爱给你答案,但也不会催促你。后来离开英文系和不同的族群相处时,这份轻松而自由往往是我最想念的。 (虽然要集体行动就蛮困难的,大家各自的想法都很强烈,我记得我们的毕业旅行也没办成,但这就是英文系,哈哈)

从2020下半年到现在这一年半载换了三份工作。但每次换完,我都知道是因为哪里不能接受,哪里不是自己想要,然后再继续摸索下一步前进的方向。但这过程心理状态并不是轻松的,有很多的自我怀疑、矛盾与愧疚。

最近做完第三份的工作,有一些状态是有开始在松动改变的,我突然觉得需要把自己整个人再重新认识一次,一动念就找到了人类图的职场解读,花了一个半小时重新再一次盘点自己的优缺点与适合的生存方式。

也许是因为过去有过很多碰撞,在这些碰撞中对自己的形状轮廓越来越明确,人资背景的解读师在讲我的能力与潜能时,我都能马上想到对应的状况,同时也发现了还需要再注意的点。

解读完的晚上我是开心的,觉得终于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而不是社会要的样子。这次的解读让我觉得去掉很多制约。

在开始做第三份工作前,我就已经约了我信任的咨商师,开始做第二阶段的咨商,同时也是觉得自己在投入新的工作的时候,一定会需要一些外部资源来支持自己。第三份结束后的隔周,做了最后一次的咨商,算是把这阵子的经历做了完整的总结与脉络。

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没什么要再继续往下探索的了,结果咨商师帮我抓出了「对权威恐惧」的议题,并回推到之前讨论过的原生家庭的一些脉络,让我清楚看到整个前因后果。自己的那些恐惧与焦虑的情绪从何而来。

在「严厉」「控制」「容易焦虑」的权威管教下长大的孩子,也会长成「容易焦虑」的成年人。但我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容易焦虑的,因为我对自己的情绪是「麻木」与「忽略」的。关于情感的连结与情绪的自然流动,在我的原生家庭是缺失的。

我也没有认为过去的那些标准是严厉的,我觉得那些要求是理所当然,所以我不会看得见自己很努力。我的潜在信念觉得「别人对你严格,是为了你好,再辛苦都要吃下」,所以我前两份工作都遇到非常独裁的可怕老板。

但这些痛苦与挣扎并没有白费。我的麻木,与我对自己的认知,应该要达到的标准,对自己的要求逐渐松动。

在第三份的工作的过程里,我的咨商师点出我有与人快速建立关系的天赋,所以虽然仅有三周,但我已逐渐和办公室的同事们打成一片。

还有在与咨商师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我一直想把自己在工作上维持得很「精准」,这是一件非常不理性的想法。因为我们是人,只要是人不可能不会犯错。但面对工作,我一直兢兢业业,深怕自己出了什么差池。

而咨商师也提到,可是我在工作上是需要可以允许情感流动的,不是像机器人的。需要是放松的,不是严厉的。需要是慢的,可以消化感受的,不是快的,一直被催促的。

我才发现,我对于工作的想像,很单纯的只是一直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我可以,我很好,我也可以很有专业很有能力,请认同我。我单纯的希望,可以获得我的父母的认同。

我从以前就一直觉得自己与家庭,与社会格格不入。

咨商师说,这次遇到的老板,好像没有前两个可怕,妳也提到老板有做一些善意的调整,但妳好像还是很害怕。我说,对,我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但我就是还是有个情绪过不去;但是我觉得至少这次我有尝试和老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想以前焦虑大到什么都说不出来(虽然这次还是有焦虑到长了两个超大疱疹)。因为咨商师知道我这一年的历程,所以她提到但妳现在已经在改变了,妳以前很害怕父母,但现在也开始能跟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因为妳有跨出去。那些情绪也许是小时候残留的情绪,但在妳这次跨出去的过程,相信这些情绪也会慢慢消散。

在和咨商师咨商的时候,我还不是很懂咨商师点出的:「我觉得自己不够好」和「我想要获得认同」是什么意思。但在最近沉淀的日子里,好像慢慢慢慢可以理解了。

想要做自己,就不能够麻木,就要勇敢去面对那些心里的情绪黑洞。常常觉得我遇到的困难不是外面的任务多困难,是我心里有一座好大好大的高山,藏了好多好多痛苦不已的情绪。但因为太巨大,我不知道到底要怎么跟别人解释我内心巨大的情绪压力。

我常常觉得我能力不差,但我就是无法跨越自己心里的阴影魔障,然后身旁也很少有人可以理解这件事,也曾经让我倍感孤单。

我现在试着把这些历程写出来,一方面是爬梳这一年来的心路历程,二来也是开始发现身边有些朋友其实也有雷同的心路历程,所以我希望透过写作,也能与更多有同样际遇的朋友们有所交流。

十一

我很庆幸,我最近开始看到,我有别的路可以选择。我也看懂了自己的「固执」,会让自己落入什么样的境地,也看懂了曾经的「痛」与「失落」其来有自。


我要面对恐惧,让恐惧掠过我,穿过我。当这一切过去,我将睁开灵眼,凝视恐惧走过之路。恐惧消逝之后,不留一物。唯我独存。 ——《沙丘》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藍色貓咪⟢ 水瓶座靛藍小孩,因為過去的傷痛踏上情感、關係、自我探索的療癒之旅,希望藉由分享自己的經驗,為還在迷茫、或是想要踏上自我探索旅程的你點一盞指路的燈 ⟢ FB / IG : @blue.angelcat222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們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長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信任宇宙的安排- 接受最適合自己的事物

三個自救小方法,心情不好時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