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讨好:不再无底限迎合, 找回关系自主权的18堂课》:我的好、我的善良皆不需要靠刻意讨好他人来证明!
书籍名称:《惯性讨好:不再无底限迎合,找回关系自主权的18堂课》 作者: 苏绚慧出版日期:2021/12/30
英国诗人约翰旦恩(John Donne)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身而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无法逃离人际的课题,然而,在人际关系里我们又是扮演怎么样的一位角色呢?
《惯性讨好:不再无底限迎合, 找回关系自主权的18堂课》像是一位带读者反思且给予安慰的心灵导师,藉由更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与防卫机制,学会在关系中取舍、放下,抑或者自我照顾和尊重,这课题将与人的一生相随,必须时时觉察和提醒自己,当我们具有智慧懂得去爱时,那段关系方能健康且有品质的细水长流。
每个人都想做自己,可偏偏人性的矛盾又会寻求群体认同,不过当那样深切渴望他人认同的心理作祟时,人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刻意讨好」他人的行为。作者提到「惯性讨好」的问题其实根本的问题是对自我的「存在」感到不安和焦虑,因此需要藉由向外界求同来认可自己的存在价值!
当一个人把确立自己存在使命的议题责任堆放在他人身上时,那肯定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因为世界的真相是— 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你,即便你表现的万分完美。
本书让我收获良多且意识到—原来追求完美主义也是源自于一种存在焦虑,那份完美需要向外人证明,需要外界给予掌声,所以潜意识会出现:「当我不够完美就是一个瑕疵品,就会被丢弃。」
我思忖着当己想把一件事情做好,而那份自我要求却超乎自己的极限,甚至逾越了我个体与他人的界线时,其实也是一种讨好行为。我害怕别人说我不好,所以我要表现得让人无话可说? !为什么我不能早点明白— 即便我不好,也有人愿意爱我呢?而我能不能去爱那个天生就不完美的自己?
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凡事中庸即可,追求极致完美的执着心也是需要被治疗伤口,那并不是一个优点!因为自己的伤与别人的情绪勒索产生了共鸣,因此才会成为一位讨好者,在家庭关系中如此,在职场上亦是如此。
传统社会价值不断地灌输人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然而,为何舍得自己在人际关系里受苦却依然选择继续这段关系呢?我想有些是出自于恐惧面对失落的感受,有些则是因为先前付出了太多了,害怕损失已付出的沉默成本。不过作者带着勇气而来地告诉读者,其实有时为了照顾自己而自私一点那也是没关系的!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成为如同「圣人」一般的存在呢?那样的幻想很不美好,也很不切实际。再说,我认为爱是不会以爱为名对一个人无限度的索求,否则那样的爱就只是一个圈套或枷锁。别怕错爱,承认被错待,勇敢地离开一段受委屈的关系,真会觉得轻松很多。
如果发现自己有着惯性讨好的习惯,也请别太用力苛责自己!只要察觉了,做出调整即可。许多的惯性讨好者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甚巨,然而,我们的出生,当然不是任何人的错!也许我们出生在父母不相爱的时候,兴许我们出生之后,父母依然还没学会爱……。书中提到:对于爱匮乏者讨爱,很容易让当事人被予取予求,那样强迫自己放下自尊的爱是单向的,有时适时放手,反而是对自己的救赎。
自幼需要无限度满足父母要求才能得到关注的孩子,很容易变成被情绪勒索的对象,他们认为只要对方喜欢自己,才不会遭到遗弃。我觉得人虽然不能选择出生和童年,但成为足够成熟的大人无非是接受过去,并把自己从寄生于他人情绪之中的脆弱抽离出来,这样并非没有同理心,而是在关系中找到自我能安稳的存在之处。
良善的关系是一起上天堂,而非一起下地狱!作者说:「死命要下地狱的人,你是拦不住的。不要想用自己的身躯去挡,那是挡不了的,只会被推下去,一起下地狱而已。」因此,一段美善的关系是不需要藉由刻意讨好才能维系的,我觉得惯性讨好如同坏习惯一样,是一把双面刃,伤人又伤己,一段不平衡的关系终究只是表象,无法建立在深入了解彼此之上,如同伪善。善良的人是有界限的,你的好不需要靠刻意讨好他人来证明,如同存在的价值也无须向外界求同。
讨好不是善良,即使有求和及避免冲突的意图,但主要还是在进行防卫性的自我保护,以卑微、隐忍和顺应来求取可以安生在环境里。 —《惯性讨好:不再无底限迎合, 找回关系自主权的18堂课》苏绚慧
收听频道连结: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ficxqy03y601w65a3r7tjk/platforms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