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用 3W3H 培養閱讀好習慣
這篇文章分享各種經「肉身實測」後,協助培養閱讀習慣的小技巧。當然,效果一定是因人而異,希冀大家可以從中揀選適合自己的方式。
❶ 環境(Where)
之前很喜歡整個人陷在沙發裡,捧著書本閱讀,後來這場景多半被我安排來追「休閒」類書籍;若要讀「修煉」類作品,還是習慣成套書桌椅,把書架在桌上,有檯燈,有飲品,一張紙一支筆,足矣!
在閱讀時,務必把筆電、平板、手機全數移往他處,至少是眼不見、伸手「不」可及的地方。為此,房間裡有兩張桌子,一張用來讀書,一張用來文書。
-
❷ 時間預算(When)
我們會為金錢記帳、編列預算,相同的概念也可以套用在「時間」上。
每天的時間就固定那麼多,意識到時間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比照各種親朋好友聚會,現在也把「和一本書約會」明確具體地納入時間排程,不允許其他雜事攪和。
這也有助於讓抽象的「我想讀某本書」,落實為具體的「我要在何時 ❷、何地 ❶ 讀」實踐。把不受控的大目標,化為可執行的小步驟,體現《子彈整理思考術[1] 》的思維。
-
❸ 兩分鐘法則(How long)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種感覺?萬事起頭難,做了就不難。
每個人都有「神經例行程序(neural routines)」,被比喻為人體版本的電腦程式,指引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為,讓我們下意識地以某種程度的自動化模式來執行例行事務。
《原子習慣[2]》提到的「兩分鐘法則」便是基於上述原理,秘訣是在覺得費力前停止;重點不是做「好」一件事,而是先養成「起頭」。待適應後,逐漸擴展為讀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
-
❹ 朗讀(How to start)
可結合前開兩分鐘法則服用。
也許是受 馬克讀書會[3] 的影響,每當想集中注意力——多半是剛抓起書本——的時候,我會以朗讀為始,,感協助自己儘快進入狀況。
雖然用唸的,會降低閱讀速度,卻可以練練語感。你可用假想各種情境(例如新聞稿、有聲書)來看待這次練習;有些句子很長,要怎麼切分,該如何配速,或輕,或重,才能一氣呵成。
於是兩分鐘的朗讀,變成了一種開場白,建立你專屬的儀式感。
-
❺ 化零為整(How often)
因為有入手 電子書閱讀器[4] 的關係,一機在手,破碎化的時間(例: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能妥善利用,少量多餐,用開卷的「次數」來取勝。
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重複這個行動,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變成一種不假思索的心理捷徑,便成了習慣。
-
❻ 抓交替(What to read)
電子書閱讀器[4] 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抓交替」變得容易。隨身攜帶,整個背包都是你的圖書館,甚好!
我偏好同一期間兩本書交換著看,心境也隨之切換,一本書偏「修煉」,另一本為「休閒」。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喜附上我的〔Facebook 專頁〕、〔Mastodon 專頁〕、〔讚賞公民 2.0〕以及〔圍爐〕訂閱連結,歡迎支持鼓勵 ❤️。
🌱 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penfarming。
🌱 象特市 👉 https://liker.social/@Penfarning。
🌱 筆耕不輟,定期灌溉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 紅泥小火爐 👉 https://matters.news/~penfa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