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73:从钓运到统运

李怡
·
·
IPFS
·
中共极为重视对台工作,但实际上他们对台湾的了解,只停留在与国民党的旧有关系上,而且近乎讯息封闭状态。比如周恩来临终前嘱咐不要忘记的台湾老朋友,其中的张镇是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国共和谈时担任保卫工作的,此人1950年已在台湾病逝。周恩来懵然不知。

周恩来是1976年1月8日去世的。有关报导说他在1975年9月读到一篇《访蒋经国旧部蔡省三》的文章,特意要将此文转给中调部部长罗青长。他死前半个月左右,在身体极为衰弱的情况下要见罗青长,特意嘱咐他,「一定不要忘记台湾的老朋友,张学良将军和张镇将军。」

蔡省三的访问在《七十年代》1975年九月号刊登。那时正值中共释放一批当年被俘虏的国民党战犯到香港,他们表示要去台湾,而国府却不批准入境。蔡省三是蒋经国经营赣南时期的旧部,在战犯中较年轻,其时又正值蒋介石去世未久、蒋经国接掌权力,因而我们的访问算抓住时机。

从周恩来临终的关注,和罗青长与潘静安的直属关系,也许可以明白《七十年代》获中共重视的原因,就是我们大篇幅报导钓运,从而接触到许多台湾留美留欧的学生、学者,杂志反映他们的动向和想法,这是中共需要了解的,但因为文革与世隔绝而无从知悉。这也许是我们被调查部笼络的原因。

中共极为重视对台工作,但实际上他们对台湾的了解,只停留在与国民党的旧有关系上,而且近乎讯息封闭状态。比如周恩来临终前嘱咐不要忘记的台湾老朋友,其中的张镇是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国共和谈时担任保卫工作的,此人1950年已在台湾病逝。周恩来懵然不知。

1971年保钓和中美关系突破,这一年10月联合国通过接纳中共的议案。中国自文革以来,教育基本停顿,翻译人才绝大部分都被当作「臭老九」。所谓「臭老九」,就是文革将「敌人」划分为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这八种人之后,第九就是知识分子。文革中期,「臭老九」不是下放劳动,就是投闲置散。即使有翻译人才,中共也不放心让他们出国。为应付联合国工作,就大量招募旅美旅欧的台湾或香港的留学生,香港也有个别人通过我的介绍而前往联合国。这批在联合国工作的人,尤其是台湾去的,很多都成为《七十年代》长期作者,比如张北海,和「自由神下」专栏的殷惠敏、金延湘、余刚等。保钓为中国入联合国准备人才,也为《七十年代》提供写手。

钓运在1971年末,就告分裂。钓运的主流,将钓运转向「中国统一运动」,也就是「统运」,而另一部分亲国民党的学生学者,就将钓运转向「革新保台」运动,还有一部分转向「台湾独立运动」,及「支援台湾民主运动」。

钓运的主流派,那两年纷纷组团访问中国。除此之外,台湾也有保钓运动,那时台湾的一些反对派即所谓党外人士,受国际传媒影响,也有想到大陆去看看的。其中有个别人士通过我与中共联络,接受款待。

台湾当时处于戒严时期,岛内实行党禁报禁。一些著名的中国左翼作家的作品,在台湾都看不到,比如鲁迅。台湾报纸杂志报导中国大陆,都过度丑化,即使是事实,也因为用语而使读者怀疑其真实性,比如「共匪」「毛酉」等等用语。留学生出国,看到的书籍、媒体不是如台湾国民党所宣传的那样,于是由怀疑台湾报导的真实性而转向彻底否定,并以此而很容易被中共宣传或西方「非常有用的白痴」的中国见闻洗脑。

和绝大部分具中国情怀的知识人一样,我当时主笔政的思想倾向,也是认为「统一」是不容置疑、天经地义的。 1972年一位回港任教港大的学者写了一篇长文讲台湾问题,大篇幅批判台独;其后有一篇文章回应,讲「台湾人的感情必须尊重」,但基调仍然是「统一」,只是要以尊重台湾人的爱乡土感情,和理解台湾人长期受歧视所形成的反外省人统治的感情,去推进统一而已。

即使如此,《七十年代》还是受到海外台籍人士的关注,原因是我们揭露台湾蒋政权的苛政,符合当时台湾人的意向;我们对中国大陆的报导,也是台湾人较少看到的,可能迎合他们的想像。杂志常被人带入台湾,受许多人传阅和珍惜。

那些年,台湾旅美旅欧的学生学者,在访问中国之后,有不同的反响。我发现,外省籍人士,比较在意中国接见他的领导人的等级,比如问我廖承志是哪一级,也留意中国的政治发展;台湾本省人对大陆本身的发展不那么关心,他们若被领导人接见,多会关注中国的对台政策,比如是否支持台湾人民争取自主的运动等等,而所获印象和他们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不同的反响,使我反思对台湾问题先入为主的观念。复杂的问题还是不设限地开放讨论为好。

蔡省三其后一直留在香港,这是1987年他与太太曹云霞和我摄于香港大会堂。

(原文发布于10月11日)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 题记
  2. 闯关
  3. 圈内圈外
  4. 杀气腾腾
  5. 煎熬
  6. 伤痛
  7. 动荡时代
  8. 抉择
  9. 那个时代
  10. 扭曲的历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后一击
  13. 我的家世
  14. 沦陷区生活
  15. 汪政权下的乐土
  16. 沦陷区艺文
  17.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18. 李伯伯的悲剧
  19. 逃难
  20.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21.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22. 古国风情
  23. 燕子来时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树倒猢狲散
  26. 猪公狗公乌龟公
  27.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28.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29. 自由时代的终章
  30.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31. 确立左倾价值观
  32. 「多灾的信仰」
  33.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学的青葱岁月
  35.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36. 谈谈我的父亲
  37.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38. 父亲的挫伤
  39.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40. 毕生受用的礼物
  41. 文化摇篮时期
  42. 情书——最早的写作
  43. 那些年我读的书
  44. 复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50.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51. 归处何方
  52. 刘宾雁的启示
  53.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记忆
  56.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57. 伴侣的时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60. 福兮祸所伏
  61. 香港辉煌时代的开始
  62.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创刊背景
  65. 脱颖而出
  66. 觉醒,误知,连结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则取,无用则弃(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调部与潘静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
  72. 无聊的极左干预
  73. 从钓运到统运
(《失败者回忆录》此前在《苹果日报》连载,现正在Matters持续更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怡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失敗者回憶錄198:想忘記,又不能忘記的過去

失敗者回憶錄197:年輕人化解民主派的分裂

失敗者回憶錄196:伊麗莎白二世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