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韧性内容生态?快评Matters 遭受DDOS 攻击事件
Matters 是一个部落格服务,主打去中心化写作社群与内容生态,使用者以中文书写为主。根据共同创办人刘果与官方文章资料,Matters 从7/28 开始到8/5 受到分散式阻断服务攻击(DDoS)。经由团队努力维护,网站服务还可使用。
8/3 美国众议院院长裴洛西访台,各大社群平台出现大量协同性发文攻击,政府网站遭受DDoS 攻击,甚至台湾公共场所电子看板被骇客入侵,相关文章请参考刘致昕于报导者于8/5 发表的《网军现身──裴洛西来台揭开台海网战序曲,「混合战」将如何发生?平民与企业如何应对? 》
这与Matters 有何关系? Matters 由于分散式储存特色,吸引许多敏感言论至此发表文章。最近热门的文章为《客观评价习近平(四万字,慎读)》 ,这篇由化名「方舟与中国」于一月发表的文章,总阅读累计时间已超过1,000 小时。一般文章阅读累计能超过1 小时已经能上热门了,1,000 小时在该平台历史纪录上名列前茅。
实在很难不将地缘政治与骇客攻击联想在一起。根据刘果文章,这次DDoS 攻击IP 来自世界各地,且均匀分布。刘果表示:「虽然Matters.News 历史上遭遇过几次DDoS,但这一次时间最长、流量最大,前后持续9小时,峰值达到每五分钟五千万次请求。」
黑熊学院与台湾民主实验室的沈伯洋日前于脸书贴文表示:「骇客攻击很少成为资讯攻击的『终点』,他大部分都是战争的起点,甚至战争爆发前3-4个月的事情。」为何看不见的政治力量非得在此时攻击内容新创?这是重要议题,但我没有能力讨论。在骇客攻击稍微停歇的今天,我想要讨论何谓韧性内容生态,Matters 的案例不啻是台湾这个数位岛屿接下来即将面临的日常前奏。
Matters 目前使用两种分散式服务,一为IPFS(星际文件储存系统,背后为Protocol Lab,且有FileCoin 代币经济),一为LikeCoin 区块链。官方文章载明,「IPFS 的去中心化的内容存储及分发系统,令创作不受制于任何平台,独立性得到保障」,而「LikeCoin 以写作者创造力为衡量的加密货币,以收入的形式回馈给作者。」
此前多数使用者因着LikeCoin 奖励而来,因LikeCoin 币价由于Cosmos 生态系统性崩跌离开。不可否认LikeCoin 与上头的最大应用Matters 高举着「创作有价」的大旗,吸引许多的「数位新移民」理解web3 原生精神,我也因此投入运用web3 新兴科技实践于数位公共场域。
这一年来我从Medium 跳槽到Matters,累积写了十四万字。选择Matters 而非其他部落格,主要原因不是因为LikeCoin 激励措施,看的是Matters 背后的IPFS 储存服务。这次DDoS 攻击正好验证了分散式储存的韧性。
骇客(或网军)DDoS 的目标不可能是分散式储存节点,这太耗费成本,所以只能攻击Matters 的前端服务。在此情境下,使用者不必担心自己的文章消失,只要你有储存指纹,随时可以回去IPFS 找到自己的文章;且最近Matters 整合了LikeCoin 的ISCN 服务,理论上我们可以可简易的透过检索寻找文章。如果不懂ISCN 的人,可以将IPFS 文章视为「书籍」,ISCN 视为「ISBN 国际书码」,视为元宇宙的书籍元资料(Metadata)。
LikeCoin 与FileCoin(IPFS)有不同的去中心维护机制,不在此详述。 Matters 横向运用多链多样性,创造多元宇宙(Purality)特性,让整个文本存取的技术系统极富韧性,被恶意骑劫的成本大幅提高。
在后人类世,我相信社群文化是被其底层技术大大影响的,Matters 的中心化写作社群与内容生态正在被这些底层技术与「事件」给塑造着,骇客推了生态一把,这只不过是Matters 使用者在接下来漫漫长路的一次「资安演习」。
既然去中心化的文本无法攻击,骇客只好攻击Matters 的「中心化」前端服务。 Matters 由于是新创企业,无法做到大企业的多伺服器维护状态,所以容易因刻意针对而产生迟缓。这正是刘果在《关于DDoS 与去中心化的碎碎念》文章中想要强调的事,如果连前端介面都能做到去中心化,骇客便很难得逞,但使用者并没有短期诱因付费使用,这不是一个商业需求。
Matters 曾尝试过去中心前端服务,如Hypha Desktop,现下也有IPFS Desktop (使用者端/本地端)或Planet(可以看作是P2P RSS 服务)可以造访,尽管已经是图像介面,但此刻并非友善到一般使用者能轻松使用的状态。
类似的案例可以参考去年年底Tezos 区块链上的NFT 平台Hic Et Nunc (HEN) 关站事件,这是很值得参考的韧性( Resilience)治理案例。
HEN 并非被骇客攻击而关站,而是主事者无预警关闭,好在HEN 前端也是开源内容,资料被IPFS 储存,元资料被Tezos 区块链储存,所以镜像网站在志愿者的努力下,不到一天就重新上线了。目前这些镜像网站也因为关站事件,诞生了全新更茁壮的TEIA 社群。而Tezos 的NFT 交易量也早就超越当时的规模。
以上总结,公开且开源内容、多治理模型、分散式节点是创造韧性的有效形式,但谁来激励以上实作,是资本市场、政府补助还是民间第三方赞助?
从科技/社会演化来看,储存与检索资料的去中心化已经成熟,交换/交易的去中心化已经在大规模发展,而展示、前端的去中心化需求还在被体验且验证着。未来网路使用者必须适应数据付费,正如同《激进市场》的数据即劳务章节阐明。这并非是叫你成为精明的行销人,写了文章下广告;而是将自己的生产内容置于环境险恶的网路生态下,多方衡量内容的价值。自己(或他人)愿意为「内容」付多少钱,维护其存在本身。
正如刘果所说,在大部分情形下,使用者并不在意去中心化,只有在这种极端情况,分散式/去中心精神才能显示其优越之处。而台湾此刻面临的威胁情境,正让你随时处于「极端」而不自觉。 Glen Weyl 的文章《为何我是多元宇宙人》 ,分别以台湾与web3 为案例,分析韧性从何而起。这是因为台湾与web3 总是动荡不安,太常面临治理攻击。此文我以Matters 为案例讨论何谓韧性内容生态,正好Matters 两边都沾了点。
最后想引用台湾校园民歌《小草》歌词作结,
大风起,把头摇一摇,
风停了,又挺直腰。
大雨来,弯着背,让雨浇,
雨停了,抬起头,站直脚。
不怕风,不怕雨,
立志要找高,
小草,实在是,并不小。
韧性的内容生态,韧性的台湾何尝不是这样呢?
Ref: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