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问的问题是“适不适合”,而不是“好不好”

來自高雄的凱吉
·
·
IPFS
·
我们常常用“好不好”来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但更应该用“适不适合”作为标准,以下是我几个生活上的体悟。

前两天听到公司同事在闲聊,同事A问同事B说:那个XXX这么优秀,年纪轻轻就当上主管职,你知道他以前大学是念什么学校跟科系吗?我以后也要让我小孩去念那个!

这样的对话其实充斥在我们周围,我当下的内心OS是:那位优秀的同事走的道路即使可能是很好的,但未必适合你的小孩啊?你有先了解自己的小孩是怎样的个性,有怎样的兴趣,对未来有怎样的想法吗?

回到我自己身上,我自己的前一份工作是在电商产业,在传统产业做了快10年后,跳这么大跨度去完全不同节奏步调的电商产业,当时的结果确实也不是很理想。离开那份工作后,自己也仔细思考,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

当时刚从中国长驻回台湾,好朋友正好知道这个机会,就努力推荐我去尝试这个工作。

我一开始也是相当犹豫,毕竟这个领域跟自己熟悉且擅长的地方,完全不同。

但当时疫情刚开始爆发,一切看起来都难以预测,自己当下也是担心再持续等下去不知道会怎样,就说服自己,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尝试这些创新的产业。

不过自己确实是没有做好准备,无论是心态上还是能力上,完全和当时这个工作的需求都无法匹配。

这确实是个相当好的工作机会,但对于我而言,却完全不适合。即使努力地想要赶上,但最后却灰头土脸,甚至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才慢慢找回自己的信心。

再举一个例子:由于自己之前从事的是轮胎产业,负责的是商品企划的工作。所以一些朋友,都会问我,哪一家的轮胎比较好?

我每次听到这种问题,都会先反问:请问你开的是什么车?你想追求的是什么性能?你的驾驶习惯如何?

但往往这样问了以后,许多人就失去了兴趣,觉得我可能会开始扯很多技术上的问题。然而,我相信很多人往往只想得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谁比较好?哪个品牌比较好?哪个产品比较好?哪家餐厅比较好吃?

可是如果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常常会选择不适合自己的人或事或物品,最后才开始抱怨,这根本就不适合自己。

自己开车时真正想追求的舒适静音的体验,结果买了一条论坛上评价一流且运动性能超级好但路面回馈感很好胎噪大的轮胎。

自己真正适合的是可以陪自己谈心聊天的伴侣,结果交了一个外表出众但重视拍照美美更胜于谈心的对象。

自己想要稳稳每年赚进固定5~6%的收益,但听了投顾的建议买了一支股价波动超大的飙股,搞得自己每天无法安心入睡。

自己无论是在买东西,还是在做抉择时,即使这个物品或者选项看似非常棒,但还是先问问自己:这是适合我的吗?

性价比再高的商品,如果不适合我使用,对我而言就跟垃圾一样。

条件再怎么出色的对象,如果个性合不来,对我而言,十分钟的相处对彼此而言就是一种折磨。

薪资跟环境再怎样优渥的工作,如果不是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每天上班就如同下地狱一般。

选择适合自己的,而非选择更好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來自高雄的凱吉透過持續的寫作來挖掘自己,認識自己及重新創造自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奇異博士2_失控的多重宇宙 - 遲來的心得

面對喪禮這件事

小獅保養日誌_半年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