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大远距时代:这是我的三年远距工作经验
疫情的关系,最近有越来越多人进入远距工作模式,但在家该如何进入工作状态呢?
仪式感
昨天看到朋友的限时动态说开始远距工作后,理想上既然是9 点上班,那就可以赖到8 点50 分再起床就好。但实际上仍然得早点起床换衣服、擦口红、喷香水,用关起房门的声音来取代原本上班前的锁门「仪式」,最后再掀开电脑萤幕才有上班的感觉。
每个人进入上班状态前的「仪式」各不相同。我最早是从泡咖啡开始,就起床需要自制一杯拿铁,后来还延伸出固定的工作桌高度(75.5 cm)、听特定主题的音乐(The Piano Guys),直到现在只需要给我一个安静的空间就好,所以要买AirPods Pro 来隔音(不是)。之前还看过@映昕说自己需要的是一面墙壁,欢迎大家分享更猎奇的仪式感交流。
网路上讨论如何「进入」工作状态的文章越来越多,却比较少人讨论如何「离开」工作状态。难道是不打算下班?
模糊的界线
这位朋友发现,远距工作之后同事们不只准时上班,而且普遍都更提早上班了。这很有趣。看起来大家都很有自制力的8 点50 分起床,没人不小心睡到9 点10 分?
未必。可能只是因为远距工作让「上班」变得容易了—— 显示上线—— 而不用真的人坐到位置上才算数。这不只排除掉中间塞车、错过公车的不确定因素,更可能是有人连着几天根本就没「下班」过?
虽然现在有不少人上班只是换个地方上网,但进入办公室就算上班,离开办公室就算下班,还是个心理层面的明确暗示。一旦大家透过仪式感建立在家上班的氛围,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把家里的氛围还原回来,就越来越重要。
我的方法是,那就让他们混在一起吧😄 并不是我刻意为之,而是三年前自己开始远距工作的时候,也没有特别留意要让自己「下班」,而只注意「上班」。久而久之,周一到周五的24 小时,我的工作和生活几乎是混在一起的。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工作狂,因此当时也很满意自己这种无时无刻马力全开的状态(年轻的本钱?)。这大概持续了半年到一年左右,有一天忽然就发现:「喔不,我的生活一团糟」。具体呈现在流理台的碗盘、沙发上的衣服,以及很久没找假掰咖啡厅打卡。
因此,我开始尝试周末不要碰工作。
生活的节奏感
之前@JH曾经在访谈文章里,帮我清楚的说出自己在工作上的节奏感—— 维持稳定产出。当时为了维持工作的节奏感,我必须做出生活上的牺牲,不然就无法每周写出3 篇文章。
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连续冲刺半年到一年,很容易感受到内在被掏空的感觉。这时候,生活上的节奏感就是另一股力量,用来灌溉空虚的心灵😂 具体方法是透过每天稳定的作息时间、上班日和放假日的明确区分,甚至是工作地点和放假地点的区分,让自己知道不必无时无刻都得在全速运转状态。
所以现在我比较少在家工作,毕竟这会让我的身体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上班还是放假。我脑中有一张工作地点的列表,这些地方都被我视为办公室,例如大学图书馆、某些咖啡厅或是朋友公司的会客区。反过来说,也有一张放假地点的列表,这些地方只有(想)放假的时候会去,例如湖边、海边、健行、骑脚踏车。
透过地点的区分,现在我喝咖啡越来越像是喝兴趣,而不是喝仪式感的。在需要休息的时候,也知道只要去大安森林公园的湖边坐一下,大概就可以有放松的效果。每个人的大脑操作手册都不太一样,而我也还在开发更多上班地点、下班地点。
就像同一家咖啡喝多了,提神效果会随之递减。同样一个「上班地点」、「下班地点」去得太频繁,也会越来越没有那么明确的心理暗示。自己也才累积了两年半而已,暂时还跟不上唐凤二十几年功力练来的蕃茄钟工作法相比。频繁的切换需要明确的心理暗示(别人会称之为自制力),对刚开始进入远距工作的人(包含我自己)来说,切太小段大概都会直接糊在一起。
我会建议大家不妨从颗粒比较粗的「大番茄」开始做起,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慢慢练习切换状态,高度自制才能换来真正的灵活与弹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