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在法定货币》不负责任的......超时作品XD

野人
·
·
IPFS
·
写了一半发现太长就不想写了......那就草草读完写完来骗官方分配的活动金,然后再散给我自己喜欢的文章......感觉自己在散(ㄐㄧㄝ)播(ㄈㄨ)美(ㄐㄧ)好(ㄆㄧㄣ)......我要笑死,刚写完发现有时差就超时了,所以反正写也写了,po出来你们读着玩吧XD

先说明,我只是由书的内容在表达我自己的观点,并没有半点否定高老师观点的意思,我是觉得就同样的问题摆出各自的观点这样才比较有意义,单纯赞同或反对的意义其实都不太大(那样就不如去读原著)。所以说高老师或者高老师的粉丝看到叛逆期业余小学生的文章不要生气喔。

真的不要生气喔⚆_⚆

然后因为写太长,就不想整理成完整的文章让它变更长了......反正是感想,就像笔记一样碎片记录就好吧,绝对不是因为我懒得整理喔⚆_⚆

相比明显超印的美元,比特币是否是泡沫? pp.15

美元在某一周期内的印数是比特币市值的两倍,但这一定意味着美元比比特币有更多泡沫吗?从表面上看,美元的数量膨胀跟预期的价值萎缩的确会让持有者的总价值变少;比特币资金的不断流入、其高流通性与安全性至少可以使持有者的总价值不会受到外力直接干扰。然而这种不受外力直接干扰并不必然意味其价值稳定,所以跟美元的预期通膨并不是处在同一层面的问题。若要使这一比较成立,比特币需要有对美元的「兑换」能力,但显然,比特币只有在市场中作为商品参与交易的能力和在暗网上或其他很少一部份地方的购买能力,未来可能会有一定参与实体经济的能力,但它在市场中的表现,就当下而言,还没有资格成为一种「货币」(尽管已经具有形式上足够的能力),而仍然表现为一种「商品」。也就是说,除非比特币有能力打破现有所有的实体经济架构,否则它在市场中的定位最多能成为民间流通的货币(像现在的暗网交易)。但我个人认为,靠民间的松散资本是不可能达到的。这并不是在说在现代货币理论下的现代经济体系有多正当,而是在说美元的市场控制力并不是比特币或其它所有密码货币有能力打破的——随便一项大宗商品每周的交易额可能都要超过民间货币的交易额,既然国际交易不可能轻易放弃美元的稳定地位(除非过量超印让整个国际交易都对其失去信心),那么单靠密码货币就几乎不可能打破这个体系,或者全世界大部分人集体几个月不用水电燃气,私下用密码货币交易生存必需品,但我想也有大部分人无法接受比特币早已确定的贫富差距。所以回到原本问题,比特币与美元的市场定义是不同的,以后也应该不会相同,那么也就是说,比特币今后是否会是泡沫,跟美元未来的表现就一点关系都没有——至少十年廿年,经历过经济危机洗礼的美元还会是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美国越想要维持这个体系,就越会控制美元的印数(在反映交易境况的可被接受范围内),显然这种人为控制并不及比特币天生的控制力稳定,但本身价值的稳定(相对合理地反映市场的价值稳定,而非价格的稳定),作为商品的比特币是无法与核心法定货币相比的。

免于被剥夺资产的自由pp.16

「美国冻结眼中钉的资产」那么无法达到成为某国眼中钉资格普通人,把资产转移到那个国家就好,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限于密码货币。就其结果而言,如果国家剥夺了作为商品的密码货币本身的价值,被剥夺财产的结果是一样的,只是这种剥夺,政府没办法针对个人;而上一种方法是那一国政府没必要针对个人。但稳定的密码货币的确是最方便的选择之一。但我个人同时也觉得,正如长期投资的理念一样,密码货币同样不适合all in,或许可以一部分投资密码货币,一部分放进Paypal,一部分投进稳定的股票里,一部分存进在地的国外银行等等。而一部分没办法开帐户的人(pp.21),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密码货币也是没办法提现和购买的。对于他们而言,密码货币的意义其实并不一定比囤积在家的纸币意义更大更方便。

虚拟到实拟的意识转变pp.22-4

这方面其实用法定货币在中间过渡会比较容易让普通用户接受(比如Paypal)。但矛盾的地方是,Paypal一定会优先绑定看起来更有「保障」的货币(可以用于国际大宗交易等等),就算是有一天支持虚拟货币,也更可能是他们自家开发的货币,还是之前同样的问题,没在关注虚拟货币的人、没持有任何虚拟货币的人、或刚刚开始购买的人,不会允许这种突如其来的贫富差距。除非有一种新货币告诉大家,「你们进入的机会从现在开始都是平等的,以前拉开的差距在我这里都不做数」,才会有更多一直在犹豫的人让持有虚拟货币的群体慢慢变到「大多数」。

密码货币与稳定法币在发行上的差别pp.33

所谓的美元本位,在我看来是美元对实际生产力和贸易关系的调控式体现,也就是说,美元的发行量一旦不符合市场,人们(基本上是国家之间)对其信心会在市场上体现出来(美元贬值)。因此称美元的发行量是「受制于政府的」、「任意的」似乎就会有失偏颇。

相反,密码货币的价格、甚至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投资者的信心,而非实际生产力和交易关系。而信心这种东西,仍然来源于实体经济的新闻、讯息,那么其本身的价值变化就一定是突然且浮动的——尽管这是废话——但这并不适合长期投资,除非它是十几年前的比特币。而比特币的成功在于大量资金的涌入,假使未来各国之间因为贸易需求而开发了另一种去中心化的密码货币,比特币仍然会变得一文不值。当实体经济、人们生存的基础,依然被中心化的国家掌控时,任何先进得去中心化都不能成为一种反对现有经济体制的保障。所以说每个人都是建制派,或理应是建制派,是因为人们的生存权并没有从体制中脱离的迹象。

货币稳定与否的利弊pp.42

「稳定不一定好,浮动不一定坏。」

但这或许仅就小宗投资而言,大宗投资可能仍然会倾向于分散跟稳定之间的平衡,密码货币本身稳定的产出所取得的红利更类似分红,并不受到生产力或贸易额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短期风投所取得的利润来自他人的亏损,这并非价值增长,而是在分配,所以对于投机者而言,不稳定的确是一件值得投资的好事,但总体而言,并非所有参与者都有机会得到来自稳定发行量的公平分配。但这其实是这一章节里并没有提到的一句废话:「投资不一定赚。」这对被动的散户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成功逃出来的人才有得赚。抑或许有一天密码货币大规模进入实体经济(然而此时交易总量相对小的密码货币还是没办法进入),密码货币价格反倒要受到生产力的影响时,没有膨胀可能的货币又会因为更多法币的进入而贬值,那反过来又对投资者毫无意义可言了。

银行为减轻虚拟银行的压力降低基本收费pp.45

如果银行自己开发了1:1兑换美金的密码货币,对现在的民间密码货币会有多大冲击?毕竟传统银行的信誉是几个写代码的人不可同日而语的。并不是我带有轻蔑的偏见,而是透过炒作就能轻易将代码变现的形式在当下似乎并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

比特币比做数位黄金pp58-9

但似乎仅限于用比特币购买数位产品的能力。然而市场上的大部分密码货币都没有比特币相互记帐的能力。

比特币参与实体经济的能力,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受限于市场信心,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我相信更多想要参与进来的是投资者,甚至长期投资者,但一定不会是大规模的实体经济。也就是说,作为不参与比特币的大多数人,并不会「想」让比特币具有充分的市场信心。多数人不希望比特币大涨是因为他们不持有比特币,担心比特币具有购买力后,自己的购买力就会相对变低。

而众多散户的信心和对概念的炒作,很有可能使密码货币变为大资本套现的手段(就像当初的狗狗币一样)。

Apple & Banana,比特币的价值从何而来pp.72-3

传统Shell的功能从交易Apple 或Banana这些「物」而来,Shell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是一种可调控的符号,是否多拿Shell出来完全取决于把持Shell的人,但把持Shell的人如果想让自己生产的Shell持续具有兑换价值,就需要「适当」拿出符合生产力数量的Shell,也就是说,把持者拿出Shell的量取决于市场需求,把持者为了从中获利就会使Shell发行量略高于实际生产力并美其名曰「合理的通胀率」。比特币不同的地方在于,发行量固定,甚至由于本身生产机制会阶段性递减。这就意味着,比特币本身如果不借助某个稳定表达生产力的介质,就永远无法用来表达生产力。这也是我认为比特币只能做为商品或投资产品存在而无法单独作为货币存在的原因——比特币是凭借不断涌入的资金(投资者的信心)以及递减的生产量提升自身的单价。在我看来,这在本质上区别于价值上涨:比如我种了一类大米,开始的时候一公斤卖一美金,卖得久了,大家觉得好吃,更多人来买,但我的产米量是稳定的,这种需求带动的价格上涨,才是米本身的价值上涨(或者说更接近实际价值的体现,是刚开始币要的低价格不符合米原本的高价值);而假使需求量是稳定的,我只是在刻意减少米的产量来提高价格,那么上涨的价格体现的仍然是稳定需求量的价值。也就是说,比特币上涨的「价值」仅仅是涌入新鲜资金的那一部分,而非自身产量减少的那一部分。这种投资品的危险在于,只要有资金撤出,其价值就会随之下降,尽管这不会立即从价格上表现出来,有时是因为投资者盲目的信心,但当这些人发现时,大部分作为介质的Shell已经被价格表现前撤出的人赚走了——没有人赚走比特币本身产生的价值,他们赚走的全部都是讯息落后的人投资进来的Shell。人们并没有赚走产品本身产生的红利,而是仅仅赚走了别人的Shell。但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比特币的市场似乎远远没有饱和,虽然看起来很有投资前景,但仅仅是作为一种产品或商品而言。这种能从下方自发产生产品的形式,一旦拥有稳定地位,必然会导致产品的泛滥,最后导致一种形式危机:只有不可控的几类币价是稳定甚至上涨的,大部分人——甚至整个市场的信心都会逐渐崩溃瓦解。

Pizza Day的意义pp.75

的确如果没有这次成交,以及对成交的成功宣传,我相信比特币绝对不会有现在的价格。

但这也让我想到,比特币和大部分密码货币实际上在帮助现有体制分担通胀压力,或许密码货币的信心崩溃才是对现有经济体制的最严重打击。

第四至第七章pp.80-183

这段或许应该属于常识性的内容,我差不多的想法是,投资来说,那些连公司财报都看不懂的人,或者每天蹲守在各大分析师的文章底下考虑自己要投资什么的人,的确最适合投资比特币——即使比特币未来会跌,也最适合投资比特币。因为比特币的涨跌,表象上几乎完全在于市场信心,也就是说,只要够胆小又不是特别贪,至少不会赔太多。但相对而言,如果真的想要靠这类投资赚到工资份的钱,会很费时间(或者很费运气)。在时间成本上,投资行为本身的价值其实我是有所保留的。就好像很多年前美国股市炒作的「复利」概念,在这个概念被炒到非常火的时候才入市的人,真的已经晚了。至于无脑投资或跟风投资,我个人是不赞成的——不喜欢花时间思考的人就老老实实努力去赚工资和退休金。就像我之前的观点,比特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大家赚到的能买到东西的价值,是想要保留比特币的那些人提供的——就好像现在的NFT(甚至所有艺术品),大家转手赚来的钱都是最后一个买走的人在承担。无脑跟风只会使你成为最后拥有它的人(而且还在沾沾自喜)。

美元本位、所有稳定都是相对的、以及like coin的运作pp.185-200

有关美元本位,我还是同样的观点:石油天然气等等几乎所有交易都在用美元结算的前提下,即便有再多人不承认美元本位地去交易或消费,也只是在逃避现实的自我安慰。这话可能有些重,但只要市场存在,人们就没办法轻易逃离X本位的模式。退一步讲,就算现在全球实现计划式经济,每人平均分配多少多少货币,最后货币还是会集中到掌握实际资源者的手中、金融模式的手中、甚至骗子们的手中。无论哪种货币,只要自由交易的行为还存在,最后还是会代替美金成为市场情况的反映,而不是货币本身怎样怎样不可动摇的地位。

至于美元或比特币稳定与否、从哪一种角度来看世界(市场)的比较,我并不认同这种比较能成立,因为比特币尚且处于「投资商品」的阶段,如果因为持有它就倾向于先一步把它想像为货币,这样可能看不到任何有关市场的东西,看到的全部变成持有比特币这个「小」群体的集体心理上的东西。

而关于like coin的运作模式,几乎没有市场的意味在里面,或许更接近公民机制,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越积极回报就越丰厚——其实我觉得这是lc价值不被认同的根本原因:会做人的比会产出内容的更容易赚到这种鼓励产出内容的币,而且赚到的要多出几倍几十倍,那大家都去客客气气学做人就好,甚至巴结到一两个驾驶员都好,那最后可能连创作者自己都不愿意承认lc的价值,更愿意把它当成维持热度的游戏币来看待了。毕竟,「赚得多」跟「得到分配多」是两回事,前者是在市场中劳动的粗略反映,后者是人际关系和距离分配核心远近的反映。但限于我并不知道核心分配的比例占到多少,所以这只是在吐槽这种核心有权力凭个人意志分配「货币」的机制,并不是在抱怨自己这种假边缘人的个性让我得到太少的币(我都在嫌多),只是这种模式会对真正有内容产出的新人创作者非常不友好

最后......

没有实体经济大量参与的去中心化密码货币,只能做为风投形式,长期投资并不能保证其本身「价值」的增长;相反得到实体经济支撑密码货币,其价值对市场的反应又会与法币无异。

全书的观点,从标题到结构,似乎都在将密码货币与法币对立起来,并扩大「投资」这个概念本身(到风投上去),最终导向「投资密码货币是一种先见」的结论。但这种对立只局限于没有任何实体经济动荡的年代,因为「稳定性」本身有时也不失为一种对未来的投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野人學中世紀哲學,暫時還沒死的怪咖野人。正在學習如何假裝人類。 ⋯⋯ 喔幹,學不會。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AI時代需要的翻譯家

閒聊審美

閒聊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