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話的藝術——冒險、沉默與行動

凌渊
·
·
IPFS
·
真話冒險獎

前些天在Matters看見了堅果兄弟發的關於“閉嘴720小時”的文章,沒有特意關注。後來看到“自我舉報試驗”,才知道他是在做行為藝術項目,大概明白了他的風格。讀完費頓的訪談文後,就對堅果兄弟與其藝術項目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於是聯繫他了解行動進展。本文為受其所邀而作,希望能引發讀者的共鳴。

真話冒險獎是為COVID-19流行期間,敢於揭露真相的記者設立的獎項。不過,堅果兄弟沒有足夠的錢用做獎金,所以他發起了“閉嘴720小時”行動——當然這本身就是藝術項目,從6月1日到7月1日,連續30天堅持不說話,試圖以此和支持者建立深入的精神聯結,共同籌集獎金——眾籌獎金這件事,似乎也頗具藝術性。

項目靈感源於長期以來嚴苛的言論審查環境,而促使堅果兄弟決定開展項目的因素,則是王小妮發表“不當言論”遭到舉報的事件。這不是孤立的項目,自我舉報試驗、舉報環球時報、一鍵舉報神器、批判石墨文檔、不受歡迎的詞,都屬於同一輪行動。

在此選取部分圖片,並簡單進行評述,展現活動的精彩之處。

十八禁

十八禁,這是個意涵豐富的詞。國內文化禁忌多元,色情、犯罪、自殺,乃至於染髮、戀愛、LGBT等等,皆為不適合未成年人了解的事物。因為禁忌沒有明確的界限,利用“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為藉口,清除異己的舉報事件時有發生,而且範圍和影響力呈擴大趨勢。

蜘蛛俠也發愁
外星人也得閉嘴

蜘蛛俠是一名超級英雄,雖然他總體上是個遵紀守法、匡扶正義的優秀公民,但畢竟是不受政府控制的人,還擁有足以在社會上掀起風浪的強大力量,這樣的人自然是不可信的。況且他還是美國人,天然有著可疑的立場,在中國必須閉嘴。

外星人,本應是不受地球人法律管轄的。不過,據稱近日實施的港區國安法,適用範圍和對象十分寬泛。有理由相信,就算是外星人,觸犯國安法也會被追究罪責,因此,外星人選擇閉嘴合情合理。

刪了
騰訊大廈

互聯網上的審查、刪帖事件,早已是屢見不鮮了。騰訊代表部分實施封禁行為的主體,也就是資本。資本受政府箝制,不得不為政治需求服務,同時又是政府的共謀者,主動為自身的利益侵犯用戶權益。例如,微信處理用戶通訊時,不僅會針對政治敏感的內容進行整理、分析和封禁,還會收集用戶偏好、習慣與身份等與商業利益密切相關的信息,騰訊的利益與政府的利益,至少從侵犯隱私這一行徑中獲得了共同的滿足。

無法掙脫1
無法掙脫2
無法掙脫3
無法掙脫4

“無法掙脫”是我最欣賞的創意。堅果兄弟試圖掙脫封鎖帶,在向前一段路之後還是被攔住了,此處的情節和圖像具有像徵意義。

現實中,不少希望自由發表言論的人會嘗試掙脫束縛,例如試探和衝擊審查底線,留學或移民去往外國。突破審查底線的人容易受到警告甚至莫名失聯,移民通常需要才能和金錢,滿足條件的人注定是少數,況且,收緊和破壞言論自由的現象,也在其他國家逐漸增多、擴大。未來,反抗與逃離的希望,大概會愈發渺茫,無法掙脫,將成為世人的共同體驗。

這項藝術行動,涵蓋的“閉嘴”原因較廣泛,且表現形式豐富,總體觀感不錯。行動有一定觸動人心,建立精神聯結的效果,同時有助於傳播項目和籌集獎金。無論效果如何,至少設計是很好的。

堅果兄弟最終受到73人支持,籌獲大約2萬元獎金,這與他的目標相差甚遠,但考慮到這段時間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有人願意慷慨解囊就非常難得了。現在的結果值得感激和欣慰。

真話冒險獎,評選得主為龔菁琦,她是一位具備勇氣和情懷的記者,不久前發表過《發哨子的人》,因此受到了打壓。

這篇報導質量非常高,一經發出便引發廣泛關注,原文迅速被刪除,許多讀者自發進行轉載和備份,同樣不斷遭遇封禁。不過,網友們沒有就此放棄,除了常規轉載,他們運用不同的文字處理方式,甚至將文章翻譯成古文及外語版本逃避審查,形成了網絡奇觀。

不過,數月之後,大家彷彿已不再關心這些事情。讚頌政府依然是主旋律,質疑和批判的聲音繼續遭受抑制,許多網民也加入了攻擊異見者的行列,網絡環境重歸於安靜和諧。

龔菁琦的經歷與互聯網的記憶,也算呼應了“冒險”和“閉嘴”的概念吧。

藝術項目,到這裡就介紹完了,以下是由項目展開的個人思考。

6月1日和7月1日,這兩個日期中似乎含有隱喻。 6月1日是兒童節,兒童通常象徵希望和勇氣,“童言無忌”“皇帝的新裝”這類話語,還體現了常人將兒童視為“真話表達者”的觀念。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紀念日,同時具有追求和毀滅自由的意義。政治與言論自由本就不可分割,而中共往往不被看作維護言論自由的政黨,而是打擊言論自由的典範,現在的建黨紀念日,或許也是噤聲紀念日。此外,7月1日還是國安法實施的第一天,時間的巧合彷彿黑色幽默。

6月1日到7月1日,就是從無畏走向恐懼,將希望轉為幻象的歷程。

堅果兄弟在行動結束後就解除了沉默的限制,現實中的言論空間仍在持續收窄,不過,未來預期也不盡然是悲觀的圖景。

閱讀項目介紹文時,就被索爾仁尼琴的話吸引了: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

這句話不僅道出了真話的力量,還暗示著政府對真實的畏懼。儘管在生活和新聞中,普通人因威脅、打壓而被迫噤聲的事情時有發生,人民對政府的恐懼表現得更明顯,但從新聞影響和政府壓迫行為中,同樣可以察覺到政府的忌憚。

政府與人民的恐懼和不信任,都不是單方面存在的,它們相互交織、相互促進。掌控權力和暴力的政府必然要求人民閉嘴,而人民的怨恨與反抗也無法根除,目前尚且難以對未來情勢做出準確的預測。

說回堅果兄弟的藝術行動,“真話冒險獎”知名度不高,成果似乎也只是可能對獲獎者產生幫助。他選擇了貼合時代的主題,但國安法在行動期間通過並實施,顯然是他在發起行動時無法預料到的。這次藝術發揮作用較小,而且沒有趕上生活,但藝術依然有其力量和存在之必要性。

堅果兄弟在訪談中就提到過,用具體的行動瓦解具體的惡。針對特定議題策劃的藝術行動,可以調動公眾的注意力和參與意願,從而創造改變現實的可能性。

例如,在他發起“帶鹽計劃”,向大眾揭示小壕兔鄉的水污染情況之後,當地政府開展了一些保護地下水、改善居民用水品質的措施。當然也存在效果不如人意的行動,就像“深圳娃娃計劃”,未能讓大部分城中村居民受益,最終仍有不少人被迫遷離深圳。

藝術行動的作用是有限的,不過在一般情況下,投身行動還是好於冷眼旁觀的,行動本身就是抗爭,能夠帶來瓦解困局的希望。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雖然藝術不會是引髮變革的唯一、根本原因,但藝術有慰藉和動員的作用,可以提供隱形的幫助,在不少重要的社會運動中,藝術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此外,藝術有時是現實的鏡像,甚至是較現實更好的通往真實的途徑。特殊的表現形式會令人產生心理距離,讓人得以暫時放下情緒和觀念的負擔去思考問題,接近真實。

綜上所述,“真話冒險獎”是兼具思想性、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的藝術項目,而堅果兄弟是一位有趣、狂熱且具備潛力的藝術行動者。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